分享

学经典悟师道

 haiou的 2010-12-20

学经典悟师道

5000年的沧桑铸就了中华民族刚健自强的优秀品格,5000年的云烟积淀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经典文化。

,在传统经典文化中一直是活跃的词语,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国家有国家的,社会有社会的,个人有个人的,万物各自都有自己的。而随时都会追随物的行为而发生变化,它是运转的、变动的、迁移的。师道亦然。

<礼记·学记>中,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这是“师道尊严”的出处。

《中庸》开篇即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就规定了者的职业生命在于率性修道,即率人性、修人道、修己成人,在他的自定义时期的师道,主要指传道、授业、解惑。

当然,师生之道也跟随历史的潮流而有所扬弃。

    于教师而言,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以自强,而研理益精,足以当学之半也。由此衍生出“给学生一杯水,我们要有一桶水”的定律,并鼓舞激励了一代代优秀的教育家。与此相适应,教师的角色也从教书技能转向教育艺术。从学理统治和知识垄断的藩篱中挣拖出来,以民主平等的心态,树立生本思想,强化服务意识。引领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的高峰体验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很多时候,师生不仅是知识的交流,更是情感的交流,是人生体验的交流,这样才能形成和谐向上的人生激流。只有这样,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教师生活是诗意的,在用心血写诗,写在学生心田里的诗;学生生活是童话的,他们是情感的王子,永远腾越在自由的田野中。师生之间永远存在一种天然的文化血缘,一种自然的爱心传递。身为教师是幸福的,因为我们在童心的庇护下,永葆童年的真诚、青春的浪漫、青年的理想。走进孩子,欣赏个体生命的精彩绝伦;走进心灵,呵护个性张扬的异彩纷呈;走进灵魂,感受独立人格的自由气息。在生活的大课堂中,我与学生共同阅读经典名著,让经典成为流行,让阅读成为习惯;与学生共同进行专题研究,让文化走下神坛,让文明融入生命;与学生共同进行社会调查,再生出教育与世界的脐带,天与人的合一;与学生进行人物专访,领略崇高的鲜活动意义,感受生命的律动价值;与学生进行野炊远行,拓展学习生命的疆域,理解学与习的不同旨趣……在这种师生生命的晤对中,教育的触角延伸至大千世界,共同走向精致、高雅、聪慧、愉悦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