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脑爱好者的采访,让我重新思考GTD | GTD Life

 逆熵成长 2010-12-21

cfans1.JPG

在我的学生时代,我只对两本杂志情有独钟,坚持订阅了超过3年的时间。

一本是《演讲与口才》,另一本是《电脑爱好者》,我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能在这两本杂志上看到自己的文字。

这次感谢《电脑爱好者》的编辑书阳、让我这个学生时代的愿望得以实现。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书阳问了几个让我深思的问题:

“GTD给您带来的最大改变是什么呢?”

GTD给我带来最大的改变是让自己“慢下来”,这里面包含两点具体的改变:

1.遇到事情不急躁

以前我做事情是非常着急的,语速很快、做事频率很快、写代码很快、敲键盘很快、上厕所很快,简直是“快死了”

现在我做事的时候,复杂的事情,分解简单了再做、简单的事情立即去做、不清楚的事情沟通好了再做、重要的事情,慢慢做,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委托给别人的事情不能不做(跟进)。

以前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会给自己消极的暗示“这事情没法做了,需求整天在变,老板整天在催,代码整天有BUG,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把这些垃圾项目做好!”

现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告诉自己说:“所有的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写下来,并且找出解决他的下一步行动!”

就这样,慢慢的我变得心态平和了,变得懂得享受生活了。其实这些就是GTD带给我的时间管理哲学,也是生活的哲学。

所以我现在的目标是:2年内影响15万人把时间管理当作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2.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

当我懂得开始享受生活的时候,工作的压力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工作和生活达成了和解,成为了一种良性循环。

这在我之前的文章:过好小日子,实现大效率里面有具体的描述。

“实践GTD这么多年,您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最大的感悟是:时间管理绝不仅仅是管理时间!

永锡说过:“我以前认为时间管理是一种方法,后来觉得时间管理是一门心理学,现在觉得时间管理是一门社会科学。”

对这一段感悟我深表认同,管理时间、管理情绪、沟通协调、释放压力,这些都是包含在时间管理这个大命题里面的,GTD的最终目的是让你的生活更加自信、从容、幸福,而不是让你完成更多的事情变成工作狂。

时间管理需要内修外练,不仅要关注外部的工具、流程、方法,更要关注内在阅历、知识、运用潜意识等等

如果不练好内功,再好的方法都不会起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中途放弃的原因

这种内功我觉得有几个方面:

1.要有自我管理的意识和渴望,这是你的爆发点

2.需要不断阅读和交流

3.要有意识的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工作拿不下,这是最累、最低效的事情,就像你永远挂着一档开车一样,只有“高档位、低油门”才是最舒服的。

“对于GTD新手,你有什么建议呢?”

1.不纠结于工具,工具会随着你成熟度和角色而发生变化,所以建议你拿到一款满足你主要需求的工具就立即用起来,直到你发现你的主要需求发生了变化时,再去改变,工具没有完美不完美,只有适合不适合。

2.不要痴迷于收集,看看你的收集篮和行动清单里有多少还没有处理和执行的?

3.不要忽略回顾,回顾时的反省和总结,是内化的关键

4.不要固执于流程

5.一定要乐于分享,千万别想着我偷偷的实践GTD,做成了当然好,做不成也没人知道,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做不成。

6.坚持结果导向,也就是每一个任务都要展望愿景,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大马力引擎之一!

这次采访让我重新回顾了自己的GTD体系,进行了推敲、整理和提炼,来的正是时候,呵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