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二章》

 tianxingjian天行健 2010-12-25

《〈孟子〉二章》

[教学步骤]

导语设计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走近作者

一、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一前289),战国时的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孙子子思的门人,是儒家的重要人物。他的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世认为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称,并尊其为亚圣。孟子曾广泛游历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任齐宣王的客卿。因政治主张不为统治者所接受,晚年与万章等弟子一起专心著书立说。孟子把孔子的观念发展为仁政思想,提出民为贵,君为轻,劝导统治者重视人民。同时,他反对诸侯互相攻伐,以武力相兼并,提出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并极力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恢复井田制,省刑薄赋,确保黎民不饥不寒。他认为,人生来性善,提出所谓不虑而知良知不学而能良能;但他又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他主张尽心知性知天,认为知天是扩充本心、发扬善性的过程;主张养心寡欲,要求排除感官物累,善养吾浩然之气,进而认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他把认识归结到找回放心的心性修养问题,强调了认识论和伦理学相统一。他还指出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这一不公平的社会现实。

二、作品信息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为孟子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所著。《汉书·艺文志》著录为十一篇,现存七篇。《孟子》一书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孟子》的注本很多,较著名的有东汉赵岐《孟子章句》、南宋朱熹《孟子集注》、清焦循《孟子正义》、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以及今人杨伯峻《孟子译注》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整体解读

首先列举古代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

这些人最初或为农夫,或为工匠,或为商贩,或为囚徒,或为隐士,或为奴隶,他们都从逆境中走了出来,成就了大功业,成为了圣君贤臣。

然后对所举事例进行概括,得出第二节的观点;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

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从而锻炼意志,增加才干。

第三节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对第二节的观点进行进一步阐发,从而论证艰苦磨炼的重要性。

论述治理国家是从反面论证的。通过第二、三两节一正一反的论述,下文所要点明的中心论点也就呼之欲出了。

最后一节得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问题研讨

1.本文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结构清晰,论证权为有力。请你理一理文章的思路,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提出并论证中心论点的。

文章首先列举古代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最初或为农夫,或为工匠,或为商贩,或为囚徒,或为隐士,或为奴隶,他们都从逆境中走了出来,成就了大功业,成为了圣君贤臣。然后对所举事例加以概括,得出这样的观点: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从而锻炼意志,增加才干。接着谈人(主要着眼于生于忧患)论国(主要着眼于死于安乐),对上述观点进一步加以阐发:一个人(当时主要是指统治者)老犯错误,就能促使他改正错误;思路阻塞不通,就能激发他苦思冥想,振奋精神;别人老对他怒形于色,口出怨言,就能促使他猛然省悟,知道自己的不足。一个国家,如果内无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无足以与之抗衡的邻国和外敌的入侵,这个国家就会灭亡。最后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耽于安逸享乐。

2.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为什么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锻炼?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甲生:大任指的是治理天下的任务,文中第一段所举的六个人都在这方面发挥了作用。第二段从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概述其艰难困苦的状况,而冠以必先二字,表明这是造就人才所必不可缺的前提条件。然后,指明了艰苦磨炼的益处:一是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二是能发展个人的才能,即治理天下的能力。

乙生:这段话对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工作很有借鉴意义,尤其我们青年学生,应该认真体味其中的道理。

丙生:历史上许多伟人都是历尽磨难才最终取得伟大成就的,如韩信、刘备、邓小平的故事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师评:青年人就是不要害怕吃苦,受磨难,要知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

3.请简要写出本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

三、名句鉴赏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句式整齐,说理透彻,层层深入,一气呵成。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篇末点题,统摄全篇,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四、靓点点击

1.文章大量运用排比和对偶句式,将整散句式结合起来,激情澎湃,气势磅礴。如,文章的第二、三段如金石之言,令人拍案叫绝,哲理之深之切,体现出孟子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观察和体验。

2.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结构清晰,论证极为有力。文章先以例证,得出观点: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从而锻炼意志,增加才干。然后进行层进式论证,进一步从人和国家的角度继续阐发,最后得出中心论点。

五、文言知识

1.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加)

困于心,衡于虑。(衡:通,梗塞,指不通)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辅弼)

2.一词多义

3.词类活用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所以动心忍性。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体验活动

气势磅礴地说

《孟子》中的文章大都激情澎湃,气势磅礴,本篇就有这一特点。之所以形成这种风格,与孟子在文章中大量运用排比和对偶句式,将整散句式结合起来是分不开的。请你结合这种特点说一段话,相信你会说得更好。

1.你现在在学习或生活等方面遇到过挫折没有?如果有,你能引用孟子在文中的话来激励自己吗?请你引用文中的某些话结合自己的情况说一段激励性的话,帮助自己战胜困难。

2.那些著名的格言像星星一样照耀着我们的人生之路,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等,请你仿造一两句。

练习全解

一、结合现实谈谈你对课文第二段的理解。

课文第二段是对第一段的归纳、概括。此题意在引导同学们在理解全文意思的基础上,通过结合现实,加深对第二段的理解,培养同学们不怕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粗体字词。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举用,起用。这里有被动的意思,即被举用,被起用。

2.所以动心忍性

动:惊动。忍:坚忍。这里有使动的意思,即使惊动,使坚忍。

3.曾益其所不能

曾益:增加。(现在写作)和都是增加的意思。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入:(在)里面,这里指国内。出:(在)外面,这里指国外。

三、搜集鼓励人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并与同学交流。

此题意在引导同学们将课文的意思(即主张艰苦奋斗、积极向上)推而广之,搜寻更多的这方面的材料,在收集资料和交流的过程中,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

成果展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3. 四、背诵课文。

此题意在引导同学们背诵文言名家名篇,逐渐形成一定的文言语感。同学们可按文章结构来记忆、背诵课文:列举古代圣君贤臣事例(六个事例六句话),归纳概括上述事例得出结论,再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对上述结论进一步加以阐发,最后提出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大事,井由此引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经受磨炼的益处,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由造就人才类推到治国的道理,显得水到渠成。

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生于忧患的时代

 

 

鱼我所欲也

本文是《孟子》的精粹,一直为人们所传诵。本篇课文通过两种人生观的对比,有力地阐述了义重于生,不义重于死,做人要舍生取义的道理。全文明畅犀利,析理精深,论证严密,文笔精练,气势恢宏,让我们共同去领略——

融入文本

一、整体解读

开篇提出论点,以设喻引出本文的主旨:舍生取义。

本段分为三层。

第一层(1—4句):运用比喻和分析推理,从正面立论,确定论点——舍生取义。

第二层(5—8句):用假设论证,从反面强调为了可以不要,为了也可以不避患

第三层(9句):强调了的思想境界是人人都有的,只是道德高尚贤明的人没有丧失罢了。

运用例证法论证舍生取义是人所共有的本心。

运用例证法从反面论证舍义取利就是丧失本心,同时也采用排比修辞和对比方式进行论证。

与第二段在结构上是并列关系,互为对照,论证充沛,深刻,精辟。

二、问题研讨

1.说说本文的结构特点。

2.本文所说的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指的是什么?有的人为什么会失其本心失其本心以后会怎样?失其本心舍生取义又有什么关系?

本心指人生下来所固有的善的本性。失其本心的原因在于自己没有坚守天生的善性,而受到了环境的影响,利欲的勾引。失其本心之后,人就会变坏,就会生邪念,做坏事,就成为一个不仁不义的人了。既然羞恶之心,而羞恶之心又是善性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本心丧失,字也就随之丧失了,也就不能做到舍生取义。反之,只有坚守本心,只有如贤者那样使本心”“勿丧耳,才能做到舍生取义

3.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作出怎样的选择呢?

生死观是我们人生观重要而又集中的体现。我们虽然还不能深深体味文中所包括的丰富内涵,但我们已经明白了人是应该而且能够作出这种高尚选择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革命英雄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应该成为永远激励我们的人生榜样!

三、名句鉴赏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句话形象生动地揭示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语言简洁明了,同时又运用对比,有力地证明了义重于生,不义重于死,做人要懂得舍生取义的道理。因此,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四、靓点点击

1.本文善用比喻,开篇用比喻引出中心论点,使舍生取义的道理简明易懂。

2.采用对比手法,论证严密,层层深入。

五、文言知识

1.通假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即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语气词。)

2.一词多义

3.古今异义

①一豆羹(豆: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现常为豆子类名称。)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是:这,今常用作判断词。)

4.古汉语句式

①判断句

A.鱼,我所欲也(“……表判断。句意:鱼,是我喜爱的。)

B.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者也表判断。句意: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②倒装句

A.万钟于我何加焉(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动词的宾语,意思是什么。句意: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益处呢?)

B.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结构后置句。介词的意思。句意:喜爱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

体验活动

说说《论语》和《孟子》论述风格的不同。

《论语》各章都是三言两语,或片言只语,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孟子》有论点、论证,讲道理,摆事实,结构严谨,语势通畅,极富雄辩性,令人信服。

1.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3.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4.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5.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

练习全解

一、熟读课文,结合古往今来志士仁人的感人事迹,谈谈你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本文的主旨是舍生而取义。此题旨在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和对主旨的把握,结合古往今来志士仁人的感人事迹谈可以让同学们理解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也是我想要得到的,正义,也是我想要得到的,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得到正义。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生是我想要得到的,然而我要得到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会去干苟且偷生的事。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五、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六、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七、布置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