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一 重复强化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进行了潜心研究,发现遗忘是记忆中不可避免的过程,遗忘速度先快后慢,即在记忆的初期遗忘得多,以后遗忘速度明显下降,一天后大致遗忘了所记内容的60%~70%。根据遗忘规律,应采用重复强化的办法来巩固记忆。一是要掌握好重复的时间,及时复习强化。记忆的当天应安排复习,第二天再复习,然后7天内再复习。经过多次重复强化,记忆的内容就巩固下来。二是掌握好重复强化的次数。这里所说的强化一次,要求将所记忆的内容全部记下来才算强化了一次。这与复习一次是有区别的。可能要复习几次才能记下来,才算强化了一次。 策略二 交*记忆 研究发现,遗忘的发生是因为我们的记忆活动受到其他活动的干扰所致,我们从事的活动和原先记忆的内容越是相似干扰就越大,越是不同干扰就越小。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可以对记忆内容和活动组织方面进行巧安排,减少这些内容和活动之间的相似性从而提高记忆效果。首先,我们不要长时间记忆同样性质的材料,比如不要花1个小时的时间来记忆单词,可以在同样的时间不仅安排记忆单词,还记忆公式、定理、文章等;第二,可以将记忆活动与其他活动交*安排,在记忆之后安排一些体力活动等。 另外,心理学家还发现,最先和最后识记的材料容易保持。因此,每次复习时可打乱所记材料的顺序,不是每次都要从第一章开始记,你不妨可以在第二次复习时从材料中间开始。 策略三 分记与整记 心理学家发现,记忆长度为5000字的文章,如果采取从头到尾一遍一遍的方式进行背诵需要花27.5小时,如果采取分段背诵方式只需9.5小时。采用分段背诵方式是完整背诵方式时间的1/3,可见分记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效果。以记100个单词为例,你可以将这些单词划分为5~7个单元,每个单元15~20个单词,然后一个单元一个单元进行整记。 策略四 过度学习 很多考生记忆的一般习惯是,能够完全背诵后就停止记忆。但心理学家发现,在完全能够背诵后再增加一定时间和背诵次数,记忆效果会大大改善。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过度学习。心理学实验发现,如果达到150%的学习程度,记忆保持的效果就很好。 策略五联想法记忆 有一些知识缺乏内在联系,材料本身就是无意义的,这种材料不易识记,遗忘速度更快。建议考生们通过联想法、内在联系法将那些无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其意义,或者找到这些材料内在的一些联系,把它们串起来作为记忆的线索。如气球、天空、导弹、苹果、小狗、闪电、街道、椰树8个词,可联想为:我被气球吊上了天空,骑在一棵飞来的导弹上,导弹射出一个苹果,打在小狗头上,小狗受惊后像一道闪电似地奔跑,穿过街道,撞在椰树上,死了。
学习方法
![]() ![]() 二、注意老师强调的重点。做好笔记备查。 三、记住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对照自己掌握情况,记好笔记。 四、英语每天利用零散时间完成完形填空、单项选择和改错训练,利用半小时训练阅读理解,和已做过的相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可避免兴趣下降,有效缓解大脑疲劳。 五、做数学套题时,15分钟完成选择、5分钟完成填空、60分钟完成运算题,剩下半小时进行检查,坚持每天做一份以上试卷。
六、数、理、化选择题知识点覆盖面大,多做。运算题知识点覆盖面少,用时长,少做。
七、在语文《十年高考》中找出阅读部分,读熟读通,把自己答案和标准答案对照。 八、想一想最近做的题中有没有相同类型的,有的话那点相同,那点不同,是出题者的意图差异吗?考的是不是相同知识点。 九、利用套题演练,类型归纳来总结自己的做题精确度和速度,这是思维的比拼而不是努力程度的比拼,注意挖掘题型的共性。 我在孩子教育中向来把学习方法的探讨当做大事来抓,这样会省时、省力、高效,这个方法我正在和孩子讨论它的有效性,按过去的情况他会接受这个方法,顺便把这个方法推荐给大家,凭我的经验,严格去做会事半功倍。这个方法的特点是避免盲目性,强调计划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