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翰卿医学全集 - 伤寒医理 2

 紫香 2010-12-26

 

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证 辨治从心肾
神经衰弱是西医之病名,属于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在中医属于内伤杂证范畴,常见于失眠等证,在脏腑经络方面,多力心、肝、肾、脾、胃的病变。一度时期,神经衰弱从肝论治的观点十分盛行。秦氏从本病各种症状的主次和多少以及脏腑之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本病中,肝的病变占居重要位置。因肝同心、肾、脾、胃有着生克关系,肝有病变往往会影响到各脏腑,而各脏腑有了病变也会影响到肝。但李老认为此说当属牵强。他认为,内伤脏腑类疾病的五行传变,生克乘侮,具有广泛的理论指导意义,所有的内伤杂证均可按五行传变模式传变转化,不独神经衰弱一病为然。古人云:“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就是说,人体任何一部分都是互有关联的,而没有独立存在的东西。本病肝脏的症状较多见。所以秦氏认为神经衰弱的机制首当责之于肝。而李老则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神经衰弱属于心肾方面病变的症状较多。因为患本病之人,不是由于劳心过度,便是由于房室过度,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而郁怒伤肝之人也必然兼有以上两种原因方能形成本病。当然,肝伤日久,亦会发展成为神经衰弱,但毕竟是少数的。
 
附案:
患者张某,男,21岁。门诊号:73100。
1964年3月10日初诊: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肺部感染,住院1年多无明显效果。特别是最近1个多月以来,肺部感染虽然基本控制,但右髋部又发生一个大的脓肿,高烧39*(2持续不退,时时鼻衄,神志时清时昧,甚或谵语呢喃,血色素4.8克/分升。察其面色皓白,自汗盗汗,舌质嫩红,脉滑数有力。诊为营血热炽复夹热毒证。治宜清营凉血,佐以清热解毒消痈。处方:
犀角9克生地15克 白芍10克丹皮9克茅根30克小蓟炭10克银花9克连翘9克
服药4剂后,发热稍减,继服26剂,脓肿好转,脓汁明显减少,体温降至37.5℃。继服1个月后,脓肿痊愈,血色素上升至7克/分升,精神明显改善。继治2个月,愈。
按:此例患者属再障合并感染,感染发高烧及出血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辨证属于营血热炽复夹热毒之证,系由营分邪热不解,深入血分,即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耗血动血”之证。故宜“急则治其标”,采用清法、止血法为主。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味。犀角地黄汤重点在于清热解毒,凉血散瘀,其中犀角咸寒,清热凉血,内平火热,用治热入营血之耗血动血,能使火平热降,毒解血宁;生地甘寒,一以佐犀角清热凉血,一以养阴生津,补阴液耗伤;赤芍、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加用茅根、小蓟炭重在凉血止血;银花、连翘以助犀角清热解毒。全方力专清解热毒,凉血止血,此为一则再障贫血合并感染,体现“急则治其标”的典型案例。
心悸怔忡
心悸证治
中医学对本病早有论述,如《红炉点雪》中说:“悸者,心卒动而不安也。惊者,心跳而怕惊也。怔忡者,心中躁动不安,惕惕然如人将捕之也。”惊悸与怔忡在程度上有轻重之分,其发病原因也有差别。因外因所引起,如突然受刺激,受到惊吓而发,心悸时作时止,谓之“惊悸”,病情轻;不因惊恐而发,心中动摇不宁,无休止时者,谓之“怔忡”,病情较重。怔忡多由内因而造成,外无引起心悸产生的任何因素,病人自觉心中惕惕,稍劳即发,全身情况较差,其发病也缓,其病情较重。
心悸怔忡发病的主要原因与精神因素有关。心动不安可由心血不足、心阳衰竭、水饮内停、瘀血阻络、痰火互结等所致,但其临床表现皆以心中动悸不安为主,中医学统称为“心悸”,可见惊悸、怔忡虽以虚者为多,但亦有实证,因而在临床时应切实掌握辨证论治,方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绝不可拘泥于一般的治疗方法。
附案:
案一 陈某,男,34岁。门诊号:33452。
1960年8月9日初诊:心悸失眠,疲乏无力,面色无华,前几天咳嗽、咯血,舌质暗,苔薄白,脉细无力。西医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与闭锁不全。处方:
炙甘草9克党参7.5克桂枝7.5克熟地9克生白芍7.5克黑芝麻7.5克阿胶4.5克(烊化) 生龙牡各9克茯神7.5克
2剂,水煎服。
按:本案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与闭锁不全,属中医心悸怔忡,辨证为气阴两虚证。因气阴、气血亏虚,使心失所养,而致神不守舍,心悸;疲乏无力,苔薄白,脉细无力,是气血双亏;舌质暗,是血行不畅。故用炙甘草汤加减,辛润通阳,气血并补,通利血脉,镇惊安神。方中党参、炙甘草补中益气;白芍酸敛和营,养血柔筋;桂枝通阳和营,活血通络;黑芝麻、熟地、阿胶益气补血;生龙牡、茯神镇惊安神。
案二 李某,男,40岁。门诊号:12429。
1959年1月7日初诊:心悸气短,下肢及颜面浮肿,面色萎黄,大便稀,小便黄,苔薄白,脉滑。处方:
陈皮7.5克茯苓皮6克生姜皮6克桑皮7.5克大腹皮7.5克车前子6克(另包) 怀牛膝15克 生白芍9克。
2剂.水煎服。
按:脾虚运化功能失调,不能蒸化水液,湿邪浸渍肌肤,停聚成饮,故见肢体浮肿,湿困中焦,停聚成饮,寒饮迫上,水气凌心,心阳阻遏,则见心悸气短。水湿内聚,三焦决渎失司,膀胱气化不利,则出现小便不利,水走大肠而大便稀。综上所述,一切症状都是水湿内停阳气不运之故。本案病机在于脾虚,以致寒湿浸渍。,治法当理气健脾,通阳利水,故以五皮饮加减治之,寒湿尽除,心悸自止。
案三李某,女,28岁。门诊号:57207。
1963年6月10日初诊:因分娩时出血过多,面色苍黄,心悸失眠,气短乏力,苔薄白,脉虚无力。此证属心血不足,胸阳不振。治宜益气养血,安神止惊。处方:
党参7.5克麦冬6克五味子6克炒枣仁9克 当归4.5克 菖蒲4.5克茯神7.5克甘草6克
2剂,水煎服。
按:本案病机在于气血不足,因而益气养血为其正治,故气生而心悸除。方以党参、甘草、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枣仁、当归和血敛津;茯神、菖蒲通窍安神。
案四 冯某,男,45岁。门诊号:73800。
1964年2月7日初诊:心悸失眠,健忘,自汗,气短,不思饮食,苔薄白,脉细弱。此证乃思虑过度,劳伤心神。治宜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归脾汤加减:
党参4.5克 白术6克黄芪4.5克 当归4.5克茯神6克远志4.5克木香6克元肉4.5克五味子3克
2剂,水煎服。
按:本案病机在于心血亏虚,故以归脾汤治之,使气旺血生,则心悸自愈。
胸痛
胸痛总关气血瘀滞 治则不离活血利气
胸痛是以胸膺满闷不舒、疼痛时作为主症的疾病,甚则左胸疼痛如绞,彻背引臂。胸痛是病人的一种自觉症状,多发于中年人或老年人。历代医家对本病多有论述,有“胸阳不足”、“痰热壅肺”、“瘀血痹阻”等各家学说,众说各有建树,丰富了中医对胸痛的理论认识和治疗经验,但亦存在各执偏极之嫌。李老认为,心、肺两脏居于上焦胸中,心主血。肺主气,前者为血液运行之主导,后者为一身气化之总司.血赖气推方能运行,气赖血载方能布达,气血以流通为顺。“通则不痛,不通则痛”,不论任何原因引起的胸痛,其表现总归不出气血瘀滞不通。治疗大法不外活血利气(行气)。因此,李老自拟活血利气汤,临证时在此基础方之上,根据不同病情适当加味,治疗各种胸痛病人而每获良效。
活血利气汤组成:旋覆花9克 茜草6克 瓜蒌9克五灵脂6克 生蒲黄6克
处方大意:方中五灵脂、生蒲黄合用为《局方》“失笑散”。功擅活血祛瘀,散结止痛,用于各种瘀血停滞,胸腹头身疼痛等症。茜草活血祛瘀,以助上二药加强行瘀之力。瓜蒌利气宽胸,并能清肺化痰,旋覆花降气止呕,消痰利水。后二味重在宣降肺气,宽胸利气。诸药配伍活血利气,行瘀散滞,为治疗气血瘀滞之胸痛的一个理想基础方。
加减运用原则:瘀血较甚者。加归尾、桃仁或丹参、赤芍;气滞较甚者,加郁金、香附、枳壳;痰湿较甚,食欲不振者,加陈皮、半夏、鸡内金;胸阳不振者,加薤白、益智仁;气虚者,加生黄芪。
附案:
案一 王某,男,54岁。门诊号:32478。
1960年3月8日初诊:胸痛胸憋3个月,性格急躁易怒,不欲饮食,舌苔薄白,脉弦。气性喜散,蕴结而不散,则为气郁,气为血帅,故气滞血必瘀。治宜理气降气,活血化瘀。方用活血利气汤加味:
旋覆花9克 茜草6克 瓜蒌9克 桃仁6克 郁金3克 当归尾7。5克 五灵脂6克 生蒲黄6克 薤白9克
2剂,水煎服。
服药后胸痛消失,胸憋减轻。于上方中加枳壳3克,桔梗4.5克,五灵脂、蒲黄各减3克。服药2剂而愈。
按:本例患者,属胸痛而血瘀气滞较重,同时兼有胸阳不振,故用活血利气汤加桃仁、归尾、郁金、枳壳、桔梗以加强活血行气之力,加薤白以振奋心阳。
案二 赵某,男,39岁。门诊号:70218。
1963年7月28日初诊:胸痛、胸憋2年,每逢情绪激动而加重,食欲不振,舌苔薄白,脉弦。肝气失于条达,气滞血瘀故胸痛,肝气郁结,辄易乘脾,故见食欲不振,舌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方用活血利气汤加味:
旋覆花9克 茜草4.5克 瓜蒌9克 陈皮6克 鸡内金6克 半夏7.5克 五灵脂4.5克 生蒲黄4。5克专病论治
2剂,水煎服。
服药后,胸痛、胸憋减轻,但食欲不振,咯白色泡沫样痰,故用陈皮、鸡内金、半夏理气健脾,燥湿祛痰,痊愈。
案三 常某,男,37岁。门诊号:79656。
1964年4月26日初诊:胸痛、胸憋已3—4个月,食欲不振,厌油食,大小便正常,舌苔薄白,脉弦。方用活血利气汤加味:
全瓜蒌15克 旋覆花9克 茜草6克 五灵脂6克生蒲黄6克 郁金4.5克 当归尾7.5克 枳壳4.5克
2剂,水煎服。
服药后,症状明显减轻。方中枳壳、郁金、归尾有理气活血止痛的作用。嘱咐患者勿再生气。
案四 赵某,女,26岁。门诊号:45532。
1961年5月20日初诊:胸部憋闷,月经期下腹部胀痛,月经最少,舌苔薄白,脉紧。方用活血利气汤加味:
旋覆花9克 茜草6克 丹参15克 全瓜蒌9克 香附4.5克 当归尾7.5克 赤芍7.5克 五灵脂4.5克生蒲黄4.5克
2剂,水煎服。
按:本例患者除胸憋之外,兼有痛经,故加香附以理气。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血行,气滞血瘀。故用理气活血化瘀之品以理气活血,通则不痛。
案五 陈某,女,45岁。门诊号:92907。
1965年10月27日初诊:胸痛已3年余,伴气短乏力,太息为快,小便不禁,舌苔薄白,脉沉细。方用活血利气汤加味:
旋覆花9克 茜草4.5克 全瓜蒌9克 五灵脂4.5克100生蒲黄4.5克 生黄芪7.5克 益智仁6克
水煎服,服药2剂后好转。
按:患者除有胸痛之外,兼有气短、乏力、小便不禁之气虚症状,故加黄芪补气升阳,益智仁温中助阳固涩。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本虚标实寒热相间 病位心肺治从心肾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多发于地处寒冷的东北、华北、西北等北方地区。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其他肺胸疾病引起的心脏病。多因喘咳等肺系疾病迁延不愈,渐至肺、心、脾、肾等脏器功能失调,出现气喘、心悸、水肿、腹胀、唇青舌紫等表现。李老认为,肺心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危重证候,中医学虽无“肺原性心脏病”这一名称,但历代文献对本病之诊治记载颇详,大致属于咳喘、心悸、痰饮、水肿等范畴。
由于本病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多表现为慢支——肺气肿一一肺心病不可逆转的发展过程,且多为年老、久病、体衰患者,故临床表现以本虚为主,急性发作期以虚中夹实、痰热壅肺为特点,而血瘀见症,不论急性期、慢性期均普遍存在。本病迁延日久不愈,多伤及脾肾之阳,易造成下焦脾肾虚寒与上焦心肺郁热相间出现的虚实寒热错综复杂的危重证候。
从病的先后和传变来看,本病由肺而起,逐渐波及心,长期反复发作,进一步影响到脾、肾,后期则以心肾功能衰退为主要表现。具体来讲,肺主气,司呼吸,上通气道、咽喉,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肺为五脏之华盖,又属娇脏,不耐寒热,因此,外邪侵袭人体,首先犯肺,导致肺失宣降,肺气逆乱,发为咳喘。咳喘既久,痰热内蕴,渐至肺气虚而短气、喘促,肺伤日久,必及于心。心与肺同居上焦,肺主气,朝百脉,辅心而行血脉。肺气虚、气滞,不能治理调节心血的运行,则心气虚衰,无力推动血脉,血流不畅,而致血瘀,出现心悸、唇甲紫绀、胁下痞块等血瘀之候。心血不足,血不养心,则更加重瘀滞及水肿。肾主水而肺为水之上源,《景岳全书》载: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制而妄行。”水液代谢失调,溢于肌肤,则为水肿;水液停积,则为痰饮;水邪泛滥,则面浮肢肿;水饮上凌心肺,故心悸喘咳。又肺失肃降,也可导致肾阳不升,肾不纳气,则气喘更为加剧。因此,本病虽曰肺心,实则以心血瘀阻、肾不主水、阳虚水泛为病机之根本,故应着重从肾心论治。
发病脏腑虽然以心肾为主,但肺、肝、脾等脏往往多被涉及,痰饮、瘀血、气滞、气虚、阴虚、阳虚、寒象、热象常相夹在一起,只不过随着病情的变化,出现孰者为主,孰者为辅,孰多孰少而已。故在治疗用药上,也应随着证候的变化,在抓住主要原因进行治疗的同时,不忘辅以第二位、第三位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标本兼顾、综合治理、提高疗效的目的。
基于上述思路,结合多年的治疗肺心病之经验。李老常将肺心病分为五种证型,详见下述: 一、心肾阳虚,痰饮阻滞型 [证候表现]气短咳喘不能平卧,吐泡沫痰,轻度浮肿,四肢厥冷,怯寒,舌苔白,脉沉细弱或沉细微而数。
[治则]宣阳化饮。
[方药]真武汤加减:
附子3~6克 茯苓5克 白术6克 白芍6克 生姜3片 杏仁3克 人参3克
[加减]瘀血阻滞,轻度紫绀者,加丹参6克。
[案例]
刘某,男,55岁。门诊号:86274。
1964年1月21日初诊:咳嗽30多年,咳喘气短,上坡或用力、负重时加重20余年。近1年来日渐严重,尤其最近入冬以来,咳喘气短,不能平卧,心悸浮肿。经用氨茶碱、抗生素类药物无效,后改予中药止咳定喘治疗2个月亦无效。现症怯寒,四肢厥冷,脉沉微。治宜温肾化饮。方用真武汤加减:
附子5克 党参3克 杏仁3克 陈皮6克 茯苓5克白术6克 白芍6克 生姜3片
服药2剂后气短稍见好转,以后根据腹胀时加厚朴3克,咳嗽严重时加紫菀6克的加减法,治疗1个月,浮肿、气短、咳喘诸症大多消失。
按:本案证属心肾阳虚,痰饮上冲,故在温阳利水湿之真武汤基础上加杏仁、陈皮以温化寒痰,党参益气健脾,合苓、术以治生痰之源。 二、上实下虚,痰浊中阻型 [证候表现]咳喘而不能平卧, 胃脘痞满,口苦口千,颜面或眼睑浮肿较重,头部时时汗出,足冷,或手足厥冷,舌苔黄厚,或黄腻,脉弦滑。
[治则]化痰降逆温肾。
[方药]苏子降气汤加减:
苏子9克 橘红6克 半夏6克 当归6克 前胡6克厚朴6克 肉桂5~6克 黑锡丹3克 人参3克
[案例]
安某,女,46岁。门诊号:56972。
1962年11月22日初诊:咳嗽30余年,喘20多年,近三四年来加重,尤其今年入冬以来,病情更重,喘咳吐痰,不能乎卧,颜面、四肢、腹部均浮肿,尤以食后咳喘更重,头汗出,足冷如冰,舌苔黄厚而腻,口唇、舌、面颊、手指均青紫,脉弦滑。证属上实下虚、痰饮不化之重症。治宜化痰降逆温肾。方用苏子降气汤加减:
苏子9克 橘红6克 半夏9克 当归9克 前胡9克厚朴9克 肉桂9克 黑锡丹3克 党参6克 补骨脂9克
服药2剂后咳喘好转,又继服4剂后,根据情况改予金匱肾气丸合黄芪鳖甲散加减治之,2月而安。
按:本例患者为上实下虚、痰饮不化之重症,故用苏子降气汤加重肉桂用量,另加补肾助阳之补骨脂,意在加强温肾助阳,益火之源,以救下虚。 三、肾阳不足.寒水上冲型 [证候表现]咳喘不能平卧,头汗如珠,腰腿疼痛,足冷如冰,下肢浮肿,舌苔白,脉弦紧,尺大或两尺均微。
[治则]温肾纳气。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生地9克 山药9克 山萸肉9克 五味子9克 茯苓9克 泽泻9克 丹皮9克 附子9克 肉桂5~9克 车前子9克 怀牛膝9克
若无山萸肉,可改用补骨脂9克。
[案例]
张某,女,40岁。门诊号:27898。
1960年3月18日初诊:咳喘数十年,近1月来连续喘嗽不止,不能平卧,心悸,腰酸背困,足冷如冰,7~8天来下肢出现浮肿,咳喘更加严重,头汗时出,但足趾更冷,经西药抗生素、氨茶碱,中药小青龙汤、苏子降气汤、射干麻黄汤、定喘汤等治疗半月余无效。口唇舌质微青紫,舌苔白,脉沉细,尺大而弦。治宜温肾纳气。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生地12克 山药9克 山萸9克 茯苓9克 五味子9克 泽泻9克 丹皮9克 车前子9克 附子9克 肉桂9克 怀牛膝9克
服药2剂,咳喘明显改善,浮肿亦大部分消失.继续原方治疗半月,症状大部分消失。
按:本例咳喘患者属肾阳虚,肾不纳气型,故用济生肾气丸温阳补肾而利水。方中五味子与六味地黄汤合用名都气丸,主治肾阴虚而气喘呃逆者,五味子功擅纳气平喘,故本方能在温补肾阳之基础上增加利水消肿、纳气平喘之功效。 四、痰饮不化.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型 [证候表现]咳嗽气短,不得平卧,全身浮肿,口苦口千,头晕头痛,心烦心悸,时而胸胁窜痛,烦躁易怒,舌苔白,质暗,口唇紫暗,脉弦滑。
[治则]治宜补气养阴以培本,理气化痰祛瘀治其标。
[方药]咳嗽遗尿方加减:
柴胡6克 半夏9克 陈皮9克 青皮9克 党参9克麦冬9克 五味子9克 当归9克 白芍9克 黄芩9克
[加减]咳嗽严重者,加紫菀9克。若无柴胡,可改用川芎9克。
[案例]
柳某,女,54岁。门诊号:49051。
1961年11月20日初诊:咳嗽30余年,气短10余年。最近入冬以来咳嗽气短严重,不能乎卧,不能走路,心烦心悸,胸胁时而窜痛,头晕头痛,食欲很差,手足心热,口干苦,下肢高度浮肿,舌苔白,口唇舌质均紫暗,脉弦滑。治宜益气养阴以培本,理气化痰祛瘀治其标。方用咳嗽遗尿方加减:
柴胡9克 当归9克 白芍9克 麦冬9克 党参9克五味子9克 半夏9克 陈皮9克 黄芩9克 紫菀9克茯苓9克
服药2剂后.咳喘气短、浮肿均明显改善,继服40剂而症状基本消失。 五、气阴两虚,痰浊中阻.上热下寒型 [证候表现]喘咳气短不能平卧,或因精神极度疲惫而不能坐起,或不能翻身,全身浮肿,或下肢浮肿,全身极度消瘦,口苦干,夜间尤甚,腹胀而怕冷,烦躁易怒,心悸心烦,脉弦滑而大或虚大,舌苔薄白或光剥如镜,舌质紫暗。
[治则]益气养阴,理气化痰,清热温肾。
[方药]黄芪鳖甲散加减:
黄芪]5克 人参6克 地骨皮9克 紫菀9克 茯苓9克 柴胡9克 半夏9克 知母9克 生地9克 白芍9克麦冬9克 肉桂9克 陈皮9克 甘草6克
[加减]心悸较重者,加五味子9克。
[案例]
郭某,女,73岁。门诊号:68243。
1963年1]月24日初诊:3年前曾因气胸而手术治疗,术后经常气短,疲乏无力。近7—8天来发现咳喘、浮肿、紫绀,西医诊断为肺心病。给予地高辛、氨茶碱及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而病情不见好转,并出现呕吐、神志朦胧、时而谵语等现象。患者家属要求中药配合治疗。查其舌质如猪腰子之状,喉中痰声辘辘,神志朦胧,时而谵语,轻度浮肿,脉弦滑大。证属气阴欲脱、痰浊中阻、上热下寒之重症。治宜益气滋阴温肾以固其脱,辅以理气化痰清热平喘以治其标。方用黄芪鳖甲散加减:
黄芪15克 人参6克 五味子9克 紫菀9克 茯苓9克 柴胡9克 半夏9克 知母9克 生地9克 白芍9克麦冬9克 肉桂9克 陈皮9克 甘草6克
2天1夜,连服3剂后,第2天夜晚神志完全清楚,精神好转,咳喘、气短、浮肿亦减轻。继服3剂后,咳喘气短大部分消失,浮肿亦减六七成。嘱其停用西药,单独服用中药36剂而基本痊愈。
按:本案属气阴两虚、痰浊壅盛、寒热错杂之危急重症,故重用黄芪合用人参益气固脱,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合生地、白芍重剂滋阴生津,上述两组药益气滋阴以治其本。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可祛壅阻中焦之痰浊;紫菀辛苦温,化痰止咳平喘;柴胡、知母清热;肉桂辛甘大热,温补脾肾之阳而散寒。诸药配伍,标本兼顾,寒热并用,故能使气阴复而正气得固,痰浊除而咳喘自止。
心力衰竭
心衰多阳虚 补阳宜小剂
少火能生气 壮火则食气
心力衰竭,从总的方面看是一个心肾阳虚证,所以常用真武汤加人参、杏仁取效。又因本证是一个正虚邪实证。补阳则阴不支,补阴则阳易败,所以用药稍有不慎即会使病情加重。例如:患者和某,女,35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辦狭窄,反复咳血20年。2年前在某院手术后出现全心衰竭,至今不但不见改善,反日渐严重。全身浮肿,尿少,呼吸困难,心悸心烦,不得平卧。改请某医以中药治疗。医查其症见口渴身热,心悸心烦,气短而喘,不得平卧,脉数而结代(注:应称促代脉),诊为心阴亏损。处方:人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10克,花粉15克,黄连10克,五味子10克,石斛1O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并继续配合服用地高辛等西药。服药后,是夜诸症更加严重,呼吸困难,神色慌张,有欲死之状。邀李老诊视,李老云:患者高度水肿,心悸气短,乃心肾阳虚、水气上逆凌犯心肺之象,危证也,急宜真武汤加减治之。处方:附子l克,白芍1.5克,白术1.5克,人参1克,茯苓1.5克,杏仁1克。次日之晨,诊其浮肿减轻,尿量增多,呼吸困难明显改善。此时因李老公务繁忙,由笔者代其诊治,患者家属云: “此方量小力微,病情深重,可否改加分量?”前医亦适在其侧,云:“兵微将寡岂能制大敌,不可也。”余听后亦感颇有道理,乃在原方上加1O倍量予之。次日,家属来邀云:“诸症加剧,请速前往诊治。”李老询诸症之后,云:“此患阴阳大衰,又兼水肿实邪,正虚而邪实,补其阳则阴大伤,而烦躁倍加,补其阴则阳气难支,浮肿短气更甚。其脉一息七至,且有间歇,乃阴不恋阳,阳气欲败,非热盛之实证,亦非阴虚有热之虚证,故治之宜小剂耳。君不知《内经》有‘少火生气,壮火食气’乎!此病用药之量稍有不慎,则命在顷刻矣。”余遵其意,再以原方原量子之。1月之后,患者呼吸困难大见改善,浮肿消失,并能到户外活动。
眩晕
眩晕四证 风火痰虚
风为病源 治从肝脾
眩是眼黑,晕是头旋,眩晕即古人所说的头旋眼黑,俗语所谓发“黑眼风”是也。此证轻者闭目定神则止,重者如坐车船,甚者不敢开目,自觉天旋地转,不能站立。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虽众说纷纭,但明清以来,临床医家多宗汉代张仲景及金元四大家中刘河间、朱丹溪的“无痰不作眩”理论,主张痰为病源,从痰论治。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说: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后世刘河间、朱丹溪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无痰不作眩”、“因痰致眩”的学说。如《丹溪心法•头眩》曰:“头眩,痰夹气虚并火,治痰为主,夹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李老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眩晕总分四类证候,即风、火、痰、虚,其中风为病源,即痰、火皆因风起,在脏腑病机上,与肝、脾、.肾最为相关,且实证多起于肝,虚证多源于脾肾。
一、风火痰郁,起于肝风
眩晕本是风的症状,但这里的风,多属内风,正如《医学从众录》言:“以为风者,非外来之风,指厥阴风木而言,与少阳相火同居,厥阴气逆,于是风升火动,风生必夹木势而克土,土病则聚液而成痰。”《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肝开窍于目”。肝上连目系而应于风,肝气易郁,肝阳易亢,肝阴易虚,这些均易引致肝风内动,风动则火随风升,火升则痰因火动,风夹痰、火上冲于头目,则发为眩晕之症。因此,李老认为眩晕的主要原因就是肝风内动,故治眩之中,应时时不忘肝风,可随证加入天麻、钩藤、菊花、石决明等平肝熄风之品。
附案:
案一 侯某,女,69岁。门诊号:51458。
]962年2月23日初诊:主诉:头晕目眩,心悸,头目胀痛。面潮红。素有高血压病病史,舌苔薄白,脉弦。证属肝肾亏虚,肝阳上亢型。治宜补肝肾,潜肝阳,熄肝风。处方:
生石决明9克 杭菊花9克 天麻6克 橘红6克 生龙牡各9克 茯神4.5克 半夏4.5克 薄荷3克 生杜仲9克 牛膝9克
服上方3剂,头晕目眩明显减轻,但仍有头胀头痛感。原方加钩藤9克,继服1剂,诸症大都消失。
按:此患者年逾古稀,肝肾亏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发为眩晕。故治宜补肝肾,潜肝阳,熄肝风。方中杜仲、牛膝补肝肾,强筋骨,益腰膝;天麻、钩藤、石决明、生龙牡等潜肝阳,熄肝风;橘红、半夏健脾化痰,和中降逆止呕;菊花疏散风热,清肝明目,薄荷散风热而清利头目;茯神安神定悸,以增强平肝潜阳之功。诸药配伍可补肝肾而潜肝阳,化痰浊而散风热,达到熄肝风而止眩晕的目的。
案二 王某,男,26岁。门诊号:79257。
1963年6月14日初诊:头晕,头痛,视物不清,直视,眼球不活动已半月余,经省城某医院眼科诊断为“内直肌麻痹”。舌苔薄白,脉滑。证属肝旺脾虚,风痰上扰型。治宜平肝熄风,燥湿化痰。方用二陈汤加味:
橘红7。5克 半夏6克 南星4.5克 茯苓6克 杭菊花6克 枳壳4。5克 僵蚕6克 全蝎3克 甘草3克
服上方2剂后,头晕、头痛消失。上方去菊花继服2剂后,眼球稍能活动,嘱其守方继服10剂后眼球活动复常,视物渐清。
按:此案系肝旺脾虚,风痰上扰,蒙蔽清窍所致,故以二陈汤加平肝熄风之品治之。方中二陈汤健脾理气,燥湿化痰。南星助半夏以化痰,并善除经络中之风痰,主要用于由风痰上扰所致的头目眩晕。全蝎辛而善走,为熄风、祛风之要药,专能熄风解痉,祛风止痛,并能引诸熄风之药直达病所,以增强诸药熄风止痉定搐之作用。僵蚕善于疏散肝经风热,菊花则平肝明目而止眩。诸药配伍,健脾燥湿化痰,平肝熄风而解痉,达到风痰除而眩晕停、眼转动而视物清的效果。
二、痰浊致眩.脾虚湿盛
脾主运化升清,但在病理情况下又是“生痰之源”。脾之功能正常,则水谷得以运化,其中之精微物质赖脾气之升清上输于肺而营运全身,浊阴下降,使糟粕得以排泄。若嗜酒肥甘,饥饱无常,或思虑劳倦,伤及于脾,则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为精微,聚湿而生痰,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蒙蔽清窍,发为眩晕。若痰浊郁久,极易化火,痰火上犯清窍,亦可致眩晕加重。如《医灯续焰》说:“胸中痰浊,随气上升,头目高而空明,清阳所注,淆浊之气扰乱其间,欲其不晕不眩,不再得矣。或兼见吐痰呕饮、胸痞肠鸣等症,脉左滑。”《丹溪心法.头眩)也说:“头眩,痰夹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同时,脾之运化升清有赖于肝气疏泄调畅气机,若肝木横肆,乘及脾土,则可致使脾虚,从而形成肝气犯脾、痰浊中阻的眩晕,甚至形成虚中夹实、寒热错杂的证候。因此,在治疗上,应以健脾燥湿化痰为主,方用六君、二陈之类,根据具体证候不同,或加理气、平肝、祛风、熄风之品等。
附案:
案一 李某,女,47岁。门诊号:20244。
1959年10月7日初诊:头晕近2周,近日渐加重,伴有恶心、汗出、纳呆、乏力,舌苔白腻,脉沉细无力。证属脾胃虚弱,痰浊中阻。治宜健脾益气、燥湿化痰为主,兼以镇肝熄风,收敛止汗。方用六君子汤加味:
党参9克 生白术9克 茯苓7.5克 半夏6克 陈皮4.5克 鸡内金4.5克 生龙骨9克 生牡蛎9克 远志4.5克 炙甘草3克
二诊:服上方2剂后,头晕恶心、纳呆、汗出、乏力均减轻,惟大便时有下坠感,同时白带较多。此中气虚也。上方加生黄芪15克,以补气升阳,治气虚下陷,大便下坠感。另加生山药9克,以健脾燥湿止带。2剂,水煎服。
三诊:服药后诸症均进一步减轻,但胁痛明显,系肝气横逆所致。二诊方加炒白芍9克,以养血敛阴,平肝止痛。2剂,水煎服。
四诊:服药后,诸症基本消失,但月经来潮时,又有反复,感到头晕,背冷,汗出多。此仍素体脾虚,阳气不达,卫气不固所致。继服上方2剂,以益气敛汗。并嘱其每遇月经来潮即服此药2剂。追访照此用药2月,以后停用,经期亦未再犯。
按:本案系脾虚湿盛,痰浊中阻,蒙蔽清窍而致眩晕,故以六君子汤健脾益气,祛除痰湿,加鸡内金以助消化,加生龙牡、远志以镇肝熄风。收敛止汗。二诊因脾虚湿盛,中气下陷而小腹下坠,白带增多,故加山药以健脾燥湿,加黄芪以补中益气,升阳固脱。三诊加炒白芍意在养血敛阴,柔肝而缓急止胁痛。
案二 王某,女,52岁。门诊号:83020。
1964年12月16日初诊:近1个月来自觉头晕目眩,身倦无力,胃脘痞满,口苦,恶心,不欲冷饮,大便溏泻,每日2~3次,尿黄,时有足肿,午后加重,苔薄白,脉虚而细。此乃脾阳不振,痰湿中阻,兼肝阳上亢之证。治宜健脾益气,燥湿化痰,平肝熄风。方用六君子汤加减:
党参6克 生白术9克 茯苓6克 陈皮7.5克 半夏7。5克 泽泻6克 苍术6克 杭菊花9克 天麻6克 白蔻仁3克
二诊:服上方2剂后,头晕消失,仍有身倦,腹部有跳动感,口苦有所加重。因头晕、恶心等主症消失,故上方去天麻、半夏。口苦加重为肝经有热之象,故宜去辛燥之半夏,而加入酸微寒之生白芍,以养血敛阴而平肝,抑木扶土而止痛。服药2剂后,口苦顿失。
按:此例眩晕系由脾虚痰湿中阻,兼肝阳上亢所致,故用六君子汤加苍术以健脾益气,燥湿化痰,天麻、菊花平肝潜阳,泽泻利水,利小便而实大便,白蔻仁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共使痰湿除而呕恶止,肝阳平而眩晕停。二诊去辛燥之半夏及天麻,加白芍之酸寒养血柔肝,抑木扶土,以善其后。
案三 李某,女,36岁。门诊号:46905。
1961年9月18日初诊:近1周来头晕而胀,项强,关节疼痛,两足沉重,纳呆,恶心,喜热饮食,大便溏薄,小便黄,苔白腻,脉滑。此属风湿痹阻清窍之证。治宜健脾化痰,祛风胜湿。方用二陈汤加味:
陈皮7.5克 半夏9克 茯苓7.5克 羌活4。5克 独活4.5克 苍术6克 白术6克 生姜3片
服药2剂后,主症明显改善,再服2剂。头晕止而诸症除。
按:此案属脾虚痰湿中阻,兼外感风湿之眩晕。方中以二陈汤加苍术、白术燥湿健脾以化痰湿,羌活、独活祛周身上下之风湿而活络通窍,佐以生姜暖肠胃而助脾运以化痰湿。 治外感风热眩晕 用解表必兼活血 将活血化瘀疗法及活血化瘀药物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各科内伤杂证的治疗,是李老学术经验和用药方法的一大特色,并取得过重大成果,如活血化瘀非手术疗法治疗宫外孕,其中宫外孕工号方、宫外孕Ⅱ号方早已载入医学辞典和教科书中,为医学界所皆知。但将活血化瘀法用于外感病,特别是风热外感,如外感头痛、眩晕等,且一样取得神奇疗效的经验,则鲜为人知。在瘀血证方面,李老多主张“百病皆瘀”说,在瘀血成因上认为不但寒邪可以致瘀,热邪也同样可以致瘀。他说:《内经》多注重寒凝血瘀,而《伤寒论》则多注重热邪郁滞而致瘀,如“阳明证,其人善忘者,必有蓄血也”,“发热七八日……至六七日,不大便,有瘀血”,“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等。这里所说的蓄血证、瘀热在里证、热人血室证等,皆属于因热致瘀血。叶天士说: “夏日热久入血,最多蓄血一证,谵语昏狂……”王清任《医林改错》更明确指出寒热均可致瘀,说: “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李老在挖掘继承前贤经验之基础上,将活血之法用于外感风热证上,每能获得奇效,可谓匠心独用。
附案:
案一 段某,女,45岁。门诊号:90727。
1965年5月31日初诊:头晕、头痛2日,颈部疼痛,转侧则更甚,自感发热恶寒,舌苔薄白,脉浮数。此系风热表证。治宜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兼以活血。处方:
杭菊花9克 连翘9克 薄荷4.5克 柴胡4.5克当归尾6克 赤芍6克 银花9克 蔓荆子6克 甘草3克
服上方1剂,主症明显减轻,2剂而愈。
按:本方以辛凉解表、疏风清热为主。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表,疏散温邪,薄荷、菊花疏风清热,清肝明目而治头痛头晕。柴胡透表解热,透达少阳之邪外出。在柴胡的用量上,李老颇多计较,发热重恶寒轻者用量轻,多为4.5克,恶寒重发热轻者用量重,多用9克。蔓荆子辛苦微寒,善治外感风热头痛,其辛能散风,苦微寒能清热,其药轻浮而易上行,可散头面之风邪。归尾、赤芍二味活血化瘀,针对风热致瘀而设,能使气血通而瘀滞除,头目清而眩晕止,妙用二味活血,可使疗效明显提高,疗程明显缩短,是为用药独特之处。
案二 屈某,女,30岁。门诊号:56999。
]962年11月26日初诊:头晕头痛2日,症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恶心,腹痛,舌质暗,苔薄白,脉弦。此为少阳证。治宜和解少阳,疏风清热,兼以活血化瘀。方用小柴胡汤加减:
当归9克 生白芍9克 柴胡3克 茯苓3克 黄芩3克 杭菊花9克 半夏6克 五灵脂4.5克 生蒲黄4.5克
服药1剂而主症转轻,2剂而痊愈。
按:此案用小柴胡汤,主药柴胡、黄芩、半夏和解少阳,退热降逆;当归、白芍意在补血养阴以柔肝;五灵脂、生蒲黄为《局方》失笑散,功能活血化瘀,散结止痛。唐容川《血证论》言: “蒲生水中,花香行水,水即气也,水行则气行,气止则血止,故蒲黄能止刀伤之血。灵脂气味温以行血。二药合用,大能行血也。”李老常用此二味于内伤杂症之中,用其活血化瘀,散结止痛,每获良效,用于外感头晕头痛等证,同样神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