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收藏 分享 2010-12-29 11:13| 发布者: bjangel| 查看数: 10| 评论数: 0
于丹《论语》心得之五 朋友之道(1)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 要了解一个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够了,从中可以看到他的价值取向。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在一个人的社会活动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朋友像一本书,通过他可以打开整个世界。 但是朋友有好坏之分。良友益友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帮助,恶友佞友却会给你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引你走上邪路。因此,选择朋友就显得非常重要。 那么,什么样的朋友是好朋友?什么样的朋友是不好的朋友?怎样才能交上好的朋友呢? 《论语》里面给出了答案。 孔夫子非常看重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朋友的作用。 孔子教育自己的学生要交好的朋友,不要结交不好的朋友。 他说,这个世界上对自己有帮助的有三种好朋友,就是所谓“益者三友”,是友直、友谅、友多闻。 第一,友直。直,指的是正直。 这种朋友为人真诚,坦荡,刚正不阿,有一种朗朗人格,没有一丝谄媚之色。他的人格可以影响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也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果决。所以这是一种好朋友。 第二,友谅。《说文解字》说:“谅,信也。”信,就是诚实。 这种朋友为人诚恳,不作伪。与这样的朋友交往,我们内心是妥帖的,安稳的,我们的精神能得到一种净化和升华。 第三,友多闻。这种朋友见闻广博,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知识面宽。 在孔子生活的先秦时代,不像我们今天有电脑,有网络,有这么发达的资讯,有各种形式的媒体。那个时候的人要想广视听怎么办呢?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结交一个广见博闻的好朋友,让他所读的书,让那些间接经验转化成你的直接经验。 当你在一些问题上感到犹豫彷徨,难以决断时,不妨到朋友那里,也许他广博的见闻可以帮助你作出选择。 结交一个多闻的朋友,就像拥有了一本厚厚的百科辞典,我们总能从他的经验里面,得到对自己有益的借鉴。 《论语》中的益者三友,就是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广见博识的朋友。 孔老夫子又说有三种坏朋友,即“损者三友”,那又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孔夫子说,还有三种坏朋友,叫做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这三者“损矣”。这损者三友,是三种什么人呢? 首先是友便辟,这种朋友指的是专门喜欢谄媚逢迎,溜须拍马的人。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人,你的什么话,他都会说“太精彩了”;你做的任何事情,他都会说“太棒了”。他从来不会对你说个“不”字,反而会顺着你的思路、接着你的话茬,称赞你,夸奖你。 这种人特别会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细心体会你的心情,以免违逆了你的心意。 “友便辟”和“友直”正好相反,这种人毫无正直诚实之心,没有是非原则。他们的原则就是让你高兴,以便从中得利。 大家还记得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的大奸臣和吗?他对乾隆皇帝百般逢迎,奴颜谄媚,几乎无所不用其极。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便辟”之人。 孔夫子说,和这种人交朋友,太有害啦! 为什么?和这种人交朋友,你会感到特别舒服,愉快,就像电视剧里乾隆皇帝一样,明知道和贪赃枉法,却还是离不开他。 但是,好话听多了,马屁拍得舒心了,头脑就该发昏了,自我就会恶性膨胀,盲目自大,目中无人,失去了基本的自省能力,那离招致灾难也就不远了。 这种朋友,就是心灵的慢性毒药。 第二种叫友善柔。这种人是典型的“两面派”。 他们当着你的面,永远是和颜悦色,满面春风,恭维你,奉承你,就是孔子说的“巧言令色”。但是,在背后呢,会传播谣言,恶意诽谤。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控诉:我的这个朋友长得那么和善,言语那么温和,行为那么体贴,我把他当作最亲密的朋友,真心地帮助他,还和他掏心窝子,诉说自己内心的秘密。可是,他却背着我,利用我对他的信任,谋取自己的私利;还散布我的谣言,传扬我的隐私,败坏我的人格。当我当面质问他的时候,他又会矢口否认,装出一副老好人受委屈的样子。 这种人虚假伪善,与“谅”所指的诚信坦荡正好相反。 他们是真正的小人,是那种心理阴暗的人。 但是,这种人往往会打扮出一副善良面孔。由于他内心有所企图,所以他对人的热情,比那些没有企图的人可能要高好几十倍。所以,你要是一不小心被这种人利用的话,你就给自己套上了枷锁。如果你不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个朋友是不会放过你的。这是在考验我们自己的眼光,考验我们知人论世的能力。 第三种叫友便佞。便佞,指的就是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的人,就是老百姓说的“光会耍嘴皮子”的人。 这种人生就一副伶牙俐齿,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没有他不懂得的道理,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气势逼人,不由得人不相信。可实际上呢,除了一张好嘴,别的什么也没有。
来自: 旭日总是东升 > 《于丹》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可以这样讲,不可以这样论
于丹游离出先秦语境,从七个方面谈个人对《论语》的感悟,即: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他说,“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学者的孔子,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历史...
于丹《论语》心得《君子之道》
什么是君子,君子永远着眼于当下,君子永远要做自己内心一个完善的人,君子的目标从来不好高骛远,我们看到了,孔子从来不说君子就要象谁谁谁那样,孔子这里提出的君子永远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画...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导读】第一篇范文: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1100字读于丹〈论语〉心得,让我领略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本...
于丹:真正的智慧,就是知人心
于丹:真正的智慧,就是知人心。这次红颜丹心课堂,于丹老师就用她深厚的儒学修养深入浅出地为红颜会女企业家们讲述了修行自身的“儒学...
于丹论语感悟
于丹论语感悟。有了这样一个大的宇宙观,再将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来,全方位地解读了孔子及论语的思想以及这...
西方如何表达《孔子》中的"君子"和"小人"
西方如何表达《孔子》中的"君子"和"小人"这回,花了204元港币买了一本,不为别的,就想知道英语版的《论语心得》是...
于丹来枣庄讲论语
于丹来枣庄讲论语。于丹在枣庄讲《论语》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处...
于丹《论语心得·天地人之道》
学生作文︱《论语》之交友之道
学生作文︱《论语》之交友之道。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三种好朋友。孔子说过“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