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员工关系管理

 @ @ @ 2010-12-29

员工关系管理方案

1.目的意义

1.1营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氛围、维持健康的劳动关系。

1.2及时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针对性。

1.3加强员工关系建设,全面提升员工满意度,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2.员工关系管理的内容

从广义上讲,员工关系管理的内容涉及了整个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从企业愿景和价值观体系确立,内部沟通渠道的建设和应用,组织的设计和调整,人力资源政策的制订和实施等等。所有涉及到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的方面,都是员工关系管理体系的内容。

从狭义上讲,即从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职能看,员工关系管理主要有劳动关系管理、员工人际关系管理、沟通管理、员工情况管理、企业文化建设、服务与支持、员工关系管理培训等内容。
    从影响企业和员工、员工与员工的之间的联系的工作设计、人力资源的流动和员工激励三个方面,从员工关系管理的广义和狭义内容角度,都会发现,沟通渠道建设特别是涉及员工异动的员工成长管理,我们可称为“员工成长沟通管理”是管理者进行员工关系管理的重点。
2.1员工成长沟通管理的内容与目的:
    员工成长沟通可细分为“入司前沟通、岗前培训沟通、试用期间沟通、转正沟通、工作异动沟通、绩效考核沟通、离职面谈、离职后沟通管理”八个方面,构成这一完整的员工成长沟通管理体系,以改善和提升人力资源员工关系管理水平、为公司领导经营管理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2.2员工成长沟通管理的具体内容与类别:
2.2.1入司前沟通:

(1)沟通目的:重点对企业基本情况、企业文化、企业目标、企业经营理念、所竞聘岗位工作性质、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入职后可能遇到的工作困难等情况进行客观如实介绍,达到“以企业理念凝聚人、以事业机会吸引人、以专业化和职业化要求选拔人”的目的。

(2)沟通时机:在招聘选拔面试时进行。人事分部经理对企业拟引进的中高级管理技术人才进行企业基本情况介绍等初步沟通,对拟引进的一般职位负责完成“入司前沟通”;对拟引进的中高级管理技术人才,企管人力资源部经理和公司主管领导完成“入司前沟通”。
2.2.2岗前培训沟通:
    对员工上岗前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进行沟通培训,以掌握企业的基本情况、提高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全面了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本职工作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考核标准、掌握本职工作的基本工作方法,以帮助员工比较顺利的开展工作,尽快融入企业,度过“磨合适应期”。
2.2.3试用期间沟通:
   (1)沟通目的:帮助新员工更加快速融入企业团队,度过“磨合适应期”,尽量给新员工创造一个合适、愉快的工作环境。

(2)沟通责任者:企管人事部主要负责对各部门人员进行试用期间的沟通;新员工的沟通、引导原则上由其所属部门领导负责。
   (3)沟通频次要求:
    A、企管人事部: 新员工试用第一个月:至少面谈2次(第一周结束时和第一个月结束时);新员工试用第二、三个月(入司后第二、三个月):每月至少面谈1次,电话沟通1次。
     B、新员工所属直接上级:可以参照企管人事部的沟通频次要求进行。
   (4)沟通形式:面谈、电话等方式外,企管人事部还应不定期组织新员工座谈会进行沟通,可与新员工岗前集中培训结合进行。

2.2.4转正沟通:

  (1)沟通目的:根据新员工试用期的表现,作出是否转正的建议意见。如建议同意转正,应指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今后的改进建议和希望;如不同意转正辞退或延长试用期的,应中肯的分析原因并提出今后改进建议。
  (2)沟通时机:
     A、新员工所属直接上级:进行新员工转正评价时,并形成部门意见。
     B、企管人事部:在审核员工转正时,与员工面谈一次,并形成部门意见。
2.2.5工作异动沟通:
(1)沟通目的:使员工明确工作异动的原因和目的、新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挑战及希望,使员工比较顺利的融入到新岗位中去,同时达到员工到新岗位后更加愉快、敬业的工作之目的。

(2)沟通时机:
A、企管人事部:在决定形成后,正式通知员工本人。
B、异动员工原部门直接上级:在接到企管人事部的员工异动决定通知后立即进行。
C、异动员工新到部门直接上级:在异动员工报到上岗之日,相当于新员工的入职引导和岗前培训沟通。
2.2.6定期考核沟通:

(1)公司总经理每月必须与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就绩效考评沟通一次,时间不少于半小时,要求有沟通记录(沟通记录见附件1)。

(2)各部门负责人每月必须与下属就考核情况进行沟通。

(3)各部门经理/企管人事部经理每月必须与部门考核排名首位及末位员工进行沟通。

(4)大区营销经理每月必须与大区营销员就工作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沟通。

2.2.7离职面谈:
  (1)沟通目的:本着善待离职者原则,对于主动离职员工,通过离职面谈了解员工离职的真实原因以便公司改进管理;对于被动离职员工,通过离职面谈提供职业发展建议,不让其带着怨恨走;诚恳的希望离职员工留下联系方式,以便跟踪管理。
  (2)沟通时机:
   第一次:得到员工离职信息时或作出辞退员工决定时。
   第二次:员工离职手续办理完毕准备离开公司的最后一天,一般安排在结算前。因此时离职员工再无任何顾忌容易讲真话。
   (3)离职面谈责任人:原则上由企管人事部和员工所属部门负责人共同组织。
   (4)离职原因分析:离职原因分析每月应定期进行1次,由人事分部经理负责完成,报企管人事部经理和公司领导,以便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2.2.8离职后沟通管理:
   (1) 管理对象:属于中高级管理人员、关键技术人员或具有发展潜力的员工、生产、营销一线骨干岗位员工,并且不是因人品、工作失职等原因主动离职,同时是属于企业希望其“吃回头草”的离职员工。
   (2)管理目的:通过诚心、真心的关心,建立友善的终生关系,使其能成为企业外部可供开发的人力资源,更是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的正面宣传窗口。
  (3)管理方式:
   A、企管人事部负责员工关系管理的人事分部经理应建立此类员工的离职后续管理档案,档案内容至少应包括离职去向、离职原因、联系方式、后续追踪管理记录等内容。
   B、离职时诚恳的要求留下联系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