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规律

 乾坤2010 2011-01-05

记忆规律

悬赏分:10 | 解决时间:2009-5-17 15:31 | 提问者:香静怡
规律????急需最佳答案
同学,你知道什么是记忆吗?记忆规律又是怎样的呢?
     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把它牢牢记住,就是博闻强记。它是储存信息,产生联想,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从事其他高级智能活动的重要基础。没有记忆力,整个智力构架就要坍塌,也就是说人的思维活动都要仰仗头脑里的记忆功能。一般地说,头脑里记得越多,知识和经验就越丰富,就越具智慧。失去了记忆,就失去了智慧。正因为人类具有这种独特的记忆和思维的能力,才可能逐步建立起现代文明社会。
    在过去未开化的部族里,酋长和巫师为何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并被奉为最有智慧的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能牢记祖先传授给他们的各种知识和处世箴言。历史上,一些有名的政治家、实业家、科学家大凡都具有惊人的记忆力。
    也许有人要问,当今是计算机时代,记忆还这么重要吗?诚然,计算机的出现使更多的人从繁难的计算和令人烦恼的事务中摆脱出来,并大大提高了效率,人们能抽出时间来从事更有价值、更有创造性的工作。同时,还有许多其他先进的、具有“记忆”功能的仪器,如照相机、放映机、录音机、拷贝机、电视机,以及大量发行的书籍、词典不断问世。但这样是否就可以不依赖大脑的记忆了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计算机等虽好,但个人利用起来还有诸多不便,而且其他记忆工具也不能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我们大脑信息的加工功能则是得天独厚的。大脑的运转非常之快。
    举例来说,人们在下棋的时候,能从许多可能的走法中挑选出自认为最好的一着,判断、分析、果敢的决策就在一瞬间。除了快之外,脑中储存的信息量也大得惊人,如果一个人把一天所见、所想用笔纪录下来,将是一部20万字的书或是8小时的录像带。何况人是有血有肉的有机体,人们之间的交往、感情和心灵上的相互交流、在日常生活中获取知识和经验等等,都只能亲身去感受。现代记忆工具是人类脑力的有力补充,而不能完全替代脑的功能。
    那么应当如何提高人的记忆力呢?首先让我们揭开记忆仓库——人脑——的奥秘,了解记忆的本质,摸清它的“脾性”。 
记忆三规律
    记忆规律一,中间的材料较难记。  
    对策:
    ①把重要的材料放在最前面或最后面记。②把长材料分割成短材料记,最后串起来一起记。 
    记忆规律二,遗忘进程先快后慢。
    对策:
    学习的东西要及时复习,如在晚上进行学习,第二天早晨复习效果较好。 
    记忆规律三,理解的材料容易记。  
    对策:
    不要死记硬背,对一些枯燥的材料可赋于意义联想归类等记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的学习规律
  人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人脑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人们记忆的内容。例如英文的学习中单词、短语和句子,甚至文章的内容都是通过记忆完成的。从"记"到"忆"是有个过程的,这其中包括了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有很多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学习当时的记忆效果,孰不知,要想做好学习的记忆工作,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单纯的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同样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
        在信息的处理上,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从信息处理的角度上,英文的第一次学习和背诵只是一个输入编码的过程。人的记忆的能力从生理上讲是十分惊人的,它可以存贮1015比特(byte,字节)的信息,可是每个人的记忆宝库被挖掘的只占10%,还有更多的记忆发挥空间。这是因为,有些人只关注了记忆的当时效果,却忽视了记忆中的更大的问题--即记忆的牢固度问题,那就牵涉到心理学中常说的关于记忆遗忘的规律。
一、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解释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他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研究就成了心理学中被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而艾宾浩斯正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根据我们所知道的,记忆的保持在时间上是不同的,有短时的记忆和长时的记忆两种。而我们平时的记忆的过程是这样的(见图1)
  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那么,对于我们来讲,怎样才叫做遗忘呢,所谓遗忘就是我们对于曾经记忆过的东西不能再认起来,也不能回忆起来,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错误的回忆,这些都是遗忘。艾宾浩斯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是拿自己作为测试对象的,他得出了一些关于记忆的结论。他选用了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也就是那些不能拼出单词来的众多字母的组合,比如asww,cfhhj,ijikmb,rfyjbc等等。他经过对自己的测试,得到了一些数据。(见表1)
  然后,艾宾浩斯又根据了这些点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见图2)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
二、不同性质材料有不同的遗忘曲线
  而且,艾宾浩斯还在关于记忆的实验中发现,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章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愣是死记硬背,那也是费力不讨好的。因此,比较容易记忆的是那些有意义的材料,而那些无意义的材料在记忆的时候比较费力气,在以后回忆起来的时候也很不轻松。因此,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关于遗忘的一种曲线,而且是对无意义的音节而言,对于与其他材料的对比,艾宾浩斯又得出了不同性质材料的不同遗忘曲线,不过他们大体上都是一致的。(见图3)
  因此,艾宾浩斯的实验向我们充分证实了一个道理,学习要勤于复习,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
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个性化的艾宾浩斯
  上述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是艾宾浩斯在实验室中经过了大量测试后,产生了不同的记忆数据,从而生成的一种曲线,是一个具有共性的群体规律。此记忆曲线并不考虑接受试验个人的个性特点,而是寻求一种处于平衡点的记忆规律。
        但是记忆规律可以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因为我们的生理特点、生活经历不同,可能导致我们有不同的记忆习惯、记忆方式、记忆特点。规律对于自然人改造世界的行为,只能起一个催化的作用,如果与每个人的记忆特点相吻合,那么就如顺水扬帆,一日千里;如果与个人记忆特点相悖,记忆效果则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解读遗忘规律 
(一)骨架支柱的内容不容易遗忘,细微直接容易遗忘 
启发:在学习时要学会列提纲、总结大意去记忆。要从宏观上把握所学内容内容的框架、结构、条理及大体意义。 
(二)遗忘速度先快后慢 
在学习识记完某一知识后,遗忘就开始发生,尤其在起始阶段遗忘的速度较快。具体遗忘的速度情况详见下表: 
艾滨浩斯曲线遗忘规律结论表 
学习后的时间 20分 1小时 8小时24小时 2日 6日 31日 
记住率(%) 58 44 36 34 28 25 21 
遗忘率(%) 42 56 64 66 72 75 79 
启发:在学习完某项内容后应及时复习,在未等记忆的内容遗忘掉之前就再次复习。这样只需要花费很少的时间就能复习巩固一次。如果等所学的内容全忘了之后才去复习,就等于重新学习一次,此时所花费的时间就比较多,学习的效率就比较低。 
(三)有意义能理解的内容不容易遗忘,无意义不理解的内容容易遗忘 
启发:在学习时应理解地记忆所要记忆的内容。如果所记的内容没有什么意义,那也可以创造性的赋予其意义。比如,你要记“蒋平”的名字,你可以记“蒋,蒋介石的蒋;平,平凡的平”。 
(四)对有兴趣、爱好和需要的内容不易遗忘 
启发:在学习时要培养所记忆的内容的兴趣。要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这个内容,学习这些知识对我有哪些好处呢?
(五)一次记忆同类的内容过多、过久时容易发生遗忘 
启发:在学习时要注意文理学科交替学习、不同学科交替学习。因为不同学科的知识由大脑不同的部位主管,所以学科交替学习就可以使大脑的各个部位得到及时修整。 
(六)中间材料容易遗忘,开头与结尾的内容容易记忆 
1、前摄抑制:前面识记的内容对后面识记的内容有抑制作用; 
2、后摄抑制:后面识记的内容可影响前面识记内容的记忆效果。 
启发:对所要记忆的内容进行分段来学习,以便增加多个开头与结尾,增强记忆效率。把重要的内容放在起床后或临睡前学习可减少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的影响,增前记忆效果。 
(七)用脑过度,脑机能下降时,记忆效率低 
启发:劳逸结合,不要在疲劳的状态下学习。每学习四五十分钟后就应当做做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等。这些锻炼一定会有利于你的身心健康,增强你的学习效率,切不可等闲视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