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爷收藏:幻肢痛近年来的治疗进展-脑瘫健康网

 山爷wzs0718 2011-01-06

山爷图书馆



幻肢痛近年来的治疗进展
来源:本站整理 24小时健康热线:400-686-1195 029-8477766 84777429 在线咨询 | 专家在线 | 提交病例
 

    幻肢痛的治疗近年来,国内外治疗幻肢痛的报道多集中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3 个方面。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有三环类抗抑郁药、抗惊厥药、降钙素、甲基- D 天冬氨酸(NA)受体拮抗剂、镇痛药、麻醉药等。 
    三环类抗抑郁药能阻断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和五羟色氨的再摄取,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内源性疼痛的抑制,降低其兴奋性,从而达到减轻或缓解疼痛的作用。有文献报道氯硝西泮、氟西汀能缓解幻肢痛,但这些实验未设对照组,其结果不能肯定。
    抗惊厥药为钠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病变神经元的异常放电而发挥作用。Bone 等[5]经加巴喷丁和安慰剂双盲实验后发现,19 例患者接受6 周用药(口服剂量从300mg/d 加至2400mg/d 的最大耐受剂量)后VAS 分析显示,加巴喷丁对幻肢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且长期服用不会发生性格改变等副作用,但易产生耐药性。
    Jaeger 等在双盲交叉试验中将截肢后早期出现幻肢痛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0 例)给予安慰剂,实验组(11 例)静脉一次性注射200IU 鲑降钙素,此后患者一旦VAS 超过3分,即注射1 次200IU 鲑降钙素。结果显示,第1 次治疗后90% 患者幻肢痛减轻程度超过50%,1 年后随访存活的13例患者中61%幻肢痛缓解程度超过75%,2 年后58%幻肢痛得到彻底缓解,提示鲑降钙素对幻肢痛有一定作用。 
    NMDA受体拮抗剂能抑制中枢神经的过度兴奋,对神经性疼痛有较好疗效。Nikolajsen等在双盲对照研究中对11例持续性幻肢痛和残肢痛患者静脉注射氯胺酮(0.1mg/kg),5 分钟后再持续静脉给药(0.7mg/kg/min) 45 分钟,结果所有患者的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然而氯胺酮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副作用。非竞争性NMDA 受体拮抗剂美金刚的副作用则较氨氯酮小。Schley等[8]报道将19 例术后7 天内接受镇痛泵(臂丛注射0.375%罗派卡因5mg/kg 的上肢截肢患者分为实验组(10例)和对照组(9 例),分别接受持续4 周的美金刚(20~30mg/d)和安慰剂治疗,经4周~6个月随访发现,美金刚能显著降低幻肢痛的发病率,且对幻肢痛患者的缓解程度高于对照组。但Maiera等报道的双盲对照实验结果却与此相反,实验组(18例)服用美金刚剂量为5mg/d2周后加量至30mg/d,4周后停药,随访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无显著性差异。因此,NMDA 受体拮抗剂对幻肢痛的疗效尚不确定,其作用原理与剂量的关系仍待进一步研究。
1.5 阿片类药物属中枢性镇痛药,临床上按镇痛强度,分为强阿片类及弱阿片类。Huse 等用硫酸吗啡和安慰剂进行双盲对照实验,12 例患者经为期4 周的吗啡治疗(注射量逐渐加大,从70mg/d 增至300mg/d)并经1 年随访,发现5 例患者疼痛缓解程度超过50%,1 例患者得到部分缓解;认为吗啡可能通过抑制大脑皮质功能重组来治疗幻肢痛,而神经性疼痛对吗啡类药物的敏感性则低于创伤性疼痛,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不断增加剂量,这也可能与周围神经损害导致C 纤维上表达阿片类受体数目减少相关。然而,强阿片类药物可致患者成瘾,且易产生便秘等副作用,故临床较少使用。弱阿片药物的副作用则相对较少,且不易成瘾。Wilder-Smith 等采用曲马多与安慰剂分别治疗长期幻肢痛患者,结果发现曲马多能有效缓解幻肢痛,且无明显副作用。
    利多卡因及美西律也可用来治疗幻肢痛。MacFarlane等研究发现持续4 天静脉滴注利多卡因(3mg/kg),可使幻肢痛得到较长时间缓解。另一项开放性研究显示,31 例幻肢痛患者口服美西律后,18 例得到缓解。 
    神经- 免疫- 内分泌系统调节剂该类药物中的恩再适(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Analgecine)被用于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包括腰背痛、脊柱手术后残余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发性硬化等。恩再适的镇痛机制分为中枢和外周2 部分:在中枢的作用机制类似于阿米替林,能激活下行性疼痛抑制系统,增加脊髓内5- 羟色胺的释放量,从而发挥中枢性镇痛作用;在外周能够抑制缓激肽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我院使用该药治疗幻肢痛,观察幻肢痛病程10 天~9个月的患者17 例,每日2 支静点连续14 天,患者治疗前后的VAS 均值由7.12 分降低为2.19 分(P<0.01)。
    物理治疗

    术后早期安装合适的假肢可减少幻肢痛的发生率。有学者认为假肢与减少幻肢痛和大脑皮层功能重组呈正相关。对一些无法安装假肢的患者可采用行为相关的刺激。Flor报道,应用脉冲电极无痛性刺激残肢进行感觉辨别训练2 周后,受试者的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因而认为,触觉辨别能力、大脑皮层组织和幻肢痛有明确的关联,受试者注意力从疼痛上的转移,减少了对大脑躯体感受区皮质组织的疼痛刺激,进而改善和逆转大脑皮质功能重组。Huse应用对人体无害的电刺激仪器对残肢和嘴唇进行的触觉刺激治疗显示,长期的触觉训练对邻近大脑感觉运动代表区的传入神经有阻滞作用,从而可改变相应脑皮质组织的神经元链接。在国内,对幻肢痛的物理治疗多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干扰电、水疗和蜡疗等方法。针灸镇痛的临床效果已被充分肯定。但国内有关针灸治疗幻肢痛的报道却很少。黄鉴曾报道应用头针治愈 1例严重幻肢痛,并认为头部穴位与大脑相应躯体感觉皮质相对应,运用一定的刺激强度和频率可激活大脑神经细胞,调节神经平衡。 
    心理、行为治疗

    截肢后的患者多有沮丧、悲观、消沉、逃避等心理反应,以至于难以回归社会。Whyte通过对大量截肢后幻肢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与疼痛相比,残疾本身对截肢患者的影响更为消极。因此,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幻肢痛有重要的调节作用。Flor认为,因为成人大脑的能力(主要躯体感觉中枢)具有可塑性,所以,对幻肢痛患者可以在截肢后早期对大脑起生物反馈作用的行为进行干预,从而改变大脑皮质对疼痛的记忆。例如术后安装即时假肢,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假肢功能训练,以达到预防和治疗幻肢痛的目的。截肢患者对待疾病的心态不同,对疼痛的耐受性也存在差异,应对患者进行不同时期的心理评定,并根据疼痛测试和评定结果制定个体化心理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以往认为外科手术是治疗幻肢痛的最后方法,然而近年研究表明其疗效欠佳。残肢端修整术或神经瘤切除术对残端神经瘤引起幻肢痛的患者可能有效。脊神经根入口(DREZ) 损毁术可缓解幻肢痛,但对残肢痛无效。颅内刺激术也常用于治疗幻肢痛。Katayama 等对19 例患者行脊髓刺激术(SCS),若无效则再行深部脑刺激术(DBS)和运动皮质刺激术(MCS),结果发现有13 例患者的幻肢痛得到缓解。Bittar 等采用深部脑刺激术治疗3 例幻肢痛患者,随访13个月发现3 例患者的疼痛程度平均减轻62% ,且烧灼样痛完全缓解。其他手术如脊髓前外侧切断术、丘脑切开术、交感神经切除术等虽能在短时间内使幻肢痛缓解,但易复发,且无长期疗效的随访报道,因此有些手术已被弃用。 
   人们对幻肢痛已有一定认识,但仍存在相当大的局限。由于人与动物的幻肢痛表现差异较大、动物模型难建立、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特殊性而无法进行大规模实验研究。幻肢痛发病机制现在被认为是一系列外周和中枢机制作用的结果,治疗仍处于摸索阶段。不少治疗方法缺乏足够依据,如样本数少、未设对照组及随访时间短等。由于幻肢痛治疗非常困难,因此在断肢术后迅速采取疼痛治疗,避免患者发生慢性幻肢痛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个体对幻肢痛的感受不同单一治疗很难长期缓解疼痛,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患者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这就要求各学科(疼痛学、肿瘤学、内科学、外科学、康复医学、行为医学和护理学等)之间的配合;最后,对幻肢痛应坚持长期治疗,可减少持续性幻肢痛的发生,有助于早期康复训练。

脑瘫健康网 (http://n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