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梅氏大迁移

 love kity 2011-01-11
明代梅氏大迁徙!
时间: 2008年11月27日 来源:互联网 作者: 佚名
至正十一年(1351年)湖北红巾军起义,罗田人徐寿辉、随州人明玉珍、沔阳人陈友谅率农民军攻占鄂、湘、赣,并建立天完政权。1353年,元军反扑,杀天完国将相400人。又加上水、旱、疫,江西、安徽民死大半。江苏、河南亦有红巾起义。1355年,湖北红巾军复起,占沔阳、襄阳,并实行战略转移。

 

公元1356年明玉珍等十万义军入川。1357年占重庆。除带去义军之外,又召家乡德安孝感人入川。这一带梅氏家族和其它义军亲族一样从麻城孝感乡迁出。公元1358年,占领安徽、江西的义军与朱元璋相接,1360年徐达攻鄂义军。1364年朱军与陈友谅军大战鄱阳湖,后朱元璋占领武昌。荆南、安、复、岳、鄂、汉人口西迁,德安府老弱妇孺后仅存二千人。此时,张士诚降元。守准安部将梅思祖在徐达攻准安时从达。从此,思祖南征北战,为明朝扩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史载:“梅思祖,夏邑人,原为义军元帅,初从张士诚,为中书右丞守准安。后大将徐达攻准安,思祖从达,屡立战功。元璋擢为大都督府副使,取浙西、湖苏、山东西,平晋,冀、陕。后被朱元璋封汝南侯。又入秦沔,取兴元,征水尽源散毛司洞蛮,职贵州云南署布政使。梅善抚辑,民夷安之。卒于职,后葬钟山之阴。思祖官从二品。从徐达时,父亲被张士诚杀害。

梅思祖从子梅殷是朱元璋女婿。洪武十一年尚宁国公主,燕王南下称帝时梅殷上朝被人推入河中溺死。梅殷二子,景福任旗手卫指挥使,顺昌任中军都督府同知。思祖亲子梅义曾任辽西指挥使,1387年坐罪。《明实录类篡》“大治武臣”叙梅义“纵容为事充军之人,又邀截实封,全家发边远住坐。”

明代洪武期兴民屯、军屯,全国大移民。有记载,洪武二年麻城移孝感,江西填湖广;洪武三年迁苏、松、嘉、湖、杭五府往耕临濠(凤阳);富户、工匠、迁顺天;又将南京民徒云南,青海;洪武四年,移山后、顺宁、宜兴民入北平耕田、屯戊;平蜀后,再移湖广人填四川;洪武六年,大规模由潞,泽经洪洞县移民北平等地,洪武十五年,移番禺、东莞、增城二万多人到泗州屯田;洪武十七年任沐英为镇戊云南总兵官,九万官兵镇戊,湖南长沙、常德、辰州出丁调驻云南。洪武二十一、二十二年再调山西泽、潞往河南;苏、松、杭、湖、温、台赴滁州、和州;山西往北平广平、山东大名、河南东昌。洪武二十四年,南京城建成后,移江南各地富户、工匠近二万户居住。洪武二十五、二十八年,又调山东登、莱、青、兖、济开发东昌。

朱元璋移民屯田政策,持续到正统年间,梅氏从宣城、芜湖、南昌、高安移向二湖、河南、安徽等处。江西南昌《梅氏族谱》中详细记载梅氏宋时起家族迁荆州、内江、黄陂、邓州、兴国、新繁、夏邑、湘潭、麻城、江夏、襄阳、沔阳、安陆、中弁、宜都……等地。其中也有迁衢州、宣城、浦江、当塗、青田记录,但西去多于东迁。

在北方,太原、路、泽之地梅氏则迁往河北新河、临漳、河南登封、巩义、新野 陕西榆林等地。青海乐都还有二个梅家庄记其从南京朱子巷迁出。

在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堂,有“古槐迁民姓氏录”4号供橱有“……咎、柯、梅、计、丽……”记录。

明代移民,使百姓尽尝别离家乡之苦,江西筷子街、瓦屑坝,湖北麻城孝感乡,山西洪洞大槐树……成为众多移民思念铭记故乡的代名词。梅氏在明清二代确定现代分布的格局。有些地方出现新的旺族。洪、永、熙、宣、万历后浙、苏、皖、赣、鄂、湘、川、黔、津等梅姓学子中举拔官,考进士人数增多。

宛陵梅氏崛起成为当地名族。明承旨翰林学士、赞善大夫宋谦写《梅府君墓志铭》。叙自尧臣之后。梅氏“子孙浸盛,咸缫藉乎诗书,多有擢进士,文物盖彬之云”,赞尧臣九代孙梅致和著“春秋类编”十二卷,名门右族艳其声光、争欲聘致为弟子师。府君以亲老谢不往,而问道考德者,日相踵于门。有官屡遣使者聘府君入幕府参赞军事。府君知其不足辅,辞不赴。

公元1368年,宣城改宁国府,到1856年(咸丰六年)太平军攻入宣城近五百年间,宣城梅氏约历十五代,从明中后期到清中期。宛陵文峰梅氏在守字辈,祚字辈、士字辈、中字辈、成字辈又现大量国学士才。光进士有数十名。其中守德与祚辈七子同享诗名。鼎祚成为戏曲作家及史学家。膺祚为古文学家。

在麻城,梅氏明代也颇有名气。从梅吉正德时任惠州知府后,万历年间黄土冈梅氏十一人出二翰林四进士。梅国祯迁兵部右待郎(二品),梅国楼为江西南赣兵备道布政使参议(四品)。梅国正解元任都御史(二品),梅国林武进士任锦衣卫指挥(四品)。梅国祯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在镇三年节省市赏银十五万两有余。卒后留有《征嗦奏议》、《梅司马遗文》。梅国祯的从子梅之焕为万历卅二年进士,转翰林院庶吉士。后授吏科给事中,为广东布政使参议,改山东学政,又召为通政司参议,迁太常寺少卿,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四品)。出任甘肃巡抚,破套贼。回乡后率民助捕盗贼,狙击流寇,保一方平安。留有《梅中丞奏稿》、《中丞遗稿》、《中丞遗诗》、《通壅者嚣疏》文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