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州两家人养鲣鱼养成“金鱼”

 榆杨 2011-01-13

全州两家人养鲣鱼养成“金鱼” 七十条加起来才一斤(图)

 
  张良柱:“这两条鱼是同时买来的。小的一直喂买来的饲料,它长得慢,头部也难看;大的改喂自配的饲料后,生长还正常。”

  本报记者蒋 扩 实习生刘倩全州县有两家人养了几万条鲣鱼,已经养了一年多了还蛮小,六七十条加起来才有1斤重。那些鲣鱼还蛮难看,头大身子小,尤其是眼睛很大,就像金鱼一样。鲣鱼为何养成了“金鱼”,养殖户希望能尽快找出原因,好对症下药减少经济损失。

  “这样的怪事以前没见过”

  “我养了多年的鲣鱼,但是鲣鱼长得像金鱼一样的怪事还是第一次碰到。


”1月15日下午,在全州县全州镇鱼湾塘村的湘江边,44岁的张良柱说这话时,脸上的表情很痛苦。

  登上张良柱的网箱,用小捞网顺手捞起一网鱼,它们的头部大得跟身子不协调,看上去有点像大头鱼;由于它们的眼睛也很大,看上去又有点像金鱼。

据张良柱介绍,这些鲣鱼是2005年9月买的,一共买了3.9万多条,当时,每条长约1.5至3厘米。养了一年多了,现在每条长约7厘米,六七十条加起来才有一斤重。

  张良柱从另外一个网箱里捞出一些鲣鱼,每条鱼的长度都超过了10厘米,重量都在半斤以上,鱼的头、眼睛跟身子显得很匀称。他说,像这样正常的鲣鱼有8000条,是2006年6月分出来的。同一批鱼却相差这样大,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讲给谁听可能谁都不会相信。

  随后,我们来到全州镇绕山村周智国的网箱上,他家养的2万条鲣鱼也有类似情况。他说:“我今年55岁了,从2000年开始养鲣鱼,以前没见过这样难看的鲣鱼。”

  “我们怀疑跟管理不善有关”

  张良柱的网箱与周智国的网箱,相距约4公里,他们养的那批鲣鱼为何像金鱼?张良柱、周智国认为,“我们怀疑跟管理不善有关”。

  张良柱说,他从2000年开始养鲣鱼,现有5米长、5米宽、2.5米深的网箱40多个。前几年的鱼饲料,都是先买回原材料,加工好之后再投喂。2005年9月购进那批鱼苗后,为了省工,他购买鱼饲料直接投喂。2006年6月,他对分出来的那8000条鱼改喂自己配制的饲料。几个月后,“怪事”出现了:用鱼饲料直接投喂的鱼,开始出现死亡现象,用自配饲料投喂的鱼则生长正常。

  “2006年10月17日,我发现突然死鱼,立即对网箱进行了消毒。10月20日以后,死鱼现象加重,每天浮上水面的死鱼有几百条。我称了一下,1斤鱼有70条左右。我经过观察发现了3个问题:一是鱼腮变软;二是鱼眼凸出,像金鱼眼睛一样;三是鱼嘴下弯,头部变大。”

  希望尽快弄清原因

  在张良柱的网箱上,记者发现了几包鱼饲料,外包装上写着南宁某公司,还印有塘角鱼、罗非鱼的图案。张良柱说,那些鱼饲料就是买来直接给鲣鱼吃的,周智国也是买了同一个品牌的鱼饲料。

  记者提出,塘角鱼、罗非鱼的饲料是否可以用来喂养鲣鱼。张良柱说:“因为包装袋上没有禁用说明,经销商说可以通用,我也认为应该可以通用。”

  张良柱说,他在县城开了一家水产品商店,2005年9月,在全州负责经销南宁某公司产品的业务员蒋某找到他,向他推荐其产品。2006年11月1日,蒋某接到张的情况反映后,及时向南宁某公司及该公司驻桂林办事处的负责人作了汇报,蒋某还跟该公司驻桂林办事处的负责人一起到张、周的网箱上作了调查,并带走了几条鱼去做进一步的检验。几天后,南宁某公司寄来药品,张、周按用药说明进行了投喂。

  据张良柱介绍,他和周智国投喂药物后,死鱼现象有所缓解,但不知何因,那些逃过此劫的鱼不但蛮难长大,而且越长越难看。对此,他们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尽快弄清原因,以便对症下药减少经济损失。

  [新闻链接]

  鲣鱼原来属于咸水鱼,是分布于温带到热带的鲭鱼类,通常数十万尾相伴回游在海洋中,鯷是它们最喜欢的食物,如果一发现便上下左右群起夹攻,使得无处可逃的鯷只好跃出水面,由于鲣鱼尾鳍非常发达,所以善于游泳。现在,它们不仅能在海洋中生活,也能在淡水中生活。据广西水产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很早以前我国的长江、珠江等水系中就有鲣鱼的记录,也曾是漓江有名的淡水鱼之一。据本报一名“老记”介绍,他在漓江边长大,不但幼年时多次在漓江钓到了鲣鱼,上世纪90年代也在虞山桥附近的漓江段钓到了,而且就在一些市民洗澡的旁边钓到的。近年来,我市阳朔等县已有人工繁殖。它食性较杂,以小鱼虾为主,生长速度较慢;人工养殖以饲料为主,正常情况下两年可达1公斤左右。因为肉质细嫩、口感好,现在饭店的售价在每公斤80元以上;如果是野生捕捞到的,售价则更高。


万尾鲣鱼苗成残疾鱼 全州两养殖户损失难索赔

  本报记者黄政全州县两农民养殖了5万余尾经济价值很高的鲣鱼苗,岂料,这些鱼苗饲养了16个月才有8厘米长短。养殖户认真检查才发现,鱼苗变成了残疾鱼:大脑袋、金鱼眼、鹰钩嘴、软骨腮。这些鱼长不大,死亡率高,样子十分古怪。

养殖户认为这批鲣鱼苗发生畸变的残疾鱼,是因为投放南宁市某饲料公司生产的“海宝路”膨化鱼饲料造成的。

  开始,某饲料公司派人来查看鲣鱼苗养变残疾鱼的情况,并给养殖户送来鱼药。当残疾鱼医治无效后,该公司就采取不理睬的对策。养殖户提出赔偿10余万经济损失要求时,该公司还是不理睬,让养殖户索赔无门。

  养殖户担心鱼饲料如果有问题会危害养鱼和人的食品安全,于是向本报反映情况。

  残疾鱼让养鱼人看得伤心流泪

  1月15日,记者驱车200多公里,来到全州县全州镇鱼湾塘村养鱼户张良柱的鱼场。

  这是一个有些规模的网箱养鱼场,在近200米宽的湘江段西岸边,有43个网箱,占据1100平方米的水面。

  据养鱼户张良柱介绍,他从1990起就在湘江上开展网箱养鱼,过去主要养殖草鱼、鲤鱼,2000年起转养经济价值很高的鲣鱼,年产鲣鱼10万斤左右,年销售收入90万元左右。

  张良柱说:2005年9月,他以8000元的价钱购买了39700尾鲣鱼苗(每尾约4厘米长),投放进一个网箱中养殖。南宁市某饲料公司的经销人员蒋某向他推销“海宝路”膨化鱼饲料,说这种饲料有很多优点,鱼苗吃了肯长,且不浪费(它浮在水面可被鱼完全吞食),还省人工。他认真看了“海宝路”的说明书,感觉这种饲料可能不错,于是先后分8次、花了7900多元,购买了98包(每包20公斤)编号为“801”和“881”的“海宝路”膨化鱼饲料。从2006年2月起,他让工人给鲣鱼苗投放“海宝路”饲料。到2006年10月鱼苗出现大批死亡前,尽管鱼苗每天吞食的饲料出现逐步减少的不正常现象,但没有引起他的注意。2006年10月17日,工人电话告诉他鱼苗出现大量死亡。他以为是鱼苗生病了,就让工人给网箱消毒杀菌,投放平常治鱼病的药物。谁知这些措施不起作用,鱼苗死亡的数量不断增加,平均每天死亡300多尾。他感觉不对劲,就赶到鱼场检查原因。他打捞起鱼苗一看,发现鱼苗得了畸形怪病。这些鱼的头特别大,眼睛暴凸像金鱼,嘴巴下钩像鹰嘴,腮骨是软骨,身体细小不长。与6月份分箱、投放自配饲料喂养的8000尾鱼苗相比较,这31000多尾鱼苗全成了“老火鱼”、“残疾鱼”。

  看着这批本应价值10万元左右的鱼苗畸变成没有价值的“残疾鱼”,张良柱心痛极了。每次看到畸形鱼,他都忍不住流下酸楚的泪水。

  养鱼户怀疑“海宝路”饲料有问题

  张良柱告诉记者,他养殖的3万多尾鲣鱼苗出现死亡和病变,他有三大理由怀疑是“海宝路”饲料惹的祸。

  ——2006年6月,他将8000尾鱼苗分箱饲养,投放的是自己配制的饲料。目前,这批鱼苗长势良好,没有出现畸形病变,大多数鱼长到了20至30厘米长、重量达100克至200克。

  ——同样投放“海宝路”饲料喂养鲣鱼苗的另一个养鱼户,在不同江段喂养的20000多尾鱼苗也出现畸形病变。

  ——发生鱼苗死亡和病变事情后,生产“海宝路”饲料的某饲料公司专门派人到鱼场调查过,并提取了病变鱼的样本,还送来了医治病变鱼的药。

  为了证实自己的陈述,张良柱先带记者来到全州镇绕山村周智国的鱼场。

  周智国的鱼场也在湘江上,有20多个网箱。今年55岁的周智国告诉记者,他是2000年开始养鱼的,2004年就开始使用“海宝路”饲料了,觉得这个牌子的饲料还不错,鱼儿吃了生长快,使用“海宝路”的膨化饲料喂鱼苗还是第一次。他也是2005年9月购买的鲣鱼苗,共买了40000尾。开始,他将鱼苗放在鱼塘里养殖,到2006年6月才将20000尾鱼苗转到江上的网箱内养殖。2006年10月,他听说张良柱的鲣鱼苗养成了“蝌蚪鱼”,马上查看自己的鱼,发现也出现了明显的病变,其症状与张良柱的鲣鱼苗完全一样,只是程度稍轻些,鱼的头部像“狗婆蛇”(又叫四脚蛇)。某饲料公司也派人来查看过,并给他鱼药喂鱼,但没有多大作用。因为鱼发生的变形和错过的生长期,不是药物能解决的问题。

  张良柱是个很细心的人,鱼苗发生病变事情后,他开始收集有关证据,留下了部分饲料和某饲料公司提供的鱼药。2006年10月30日,他让“海宝路”饲料在全州的经销人员写证明,证明他购买了多少包什么编号的饲料;11月日,全州的经销人员留下手迹,说明自己有在桂林的总经销人员到鱼场查看鱼苗死亡和病变的情况。11月上旬,某饲料公司书写的鱼药“建议用量说明”书原件,他通过经销人员拿到手中。

  希望查明鱼苗发生病变原因

  养殖户张良柱和周智国对记者说,他们希望权威部门调查鱼苗发生病变原因,一来可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二来可让他们讨个说法。

  他们已与某饲料公司多次联系,让公司解释清楚为何使用了“海宝路”膨化饲料鱼苗会畸变。可公司一直含糊其辞地说,鱼苗病变不一定是饲料的问题,也不给他们一个合理解释。

  据一位从水产专科学校毕业的养殖技术人员推测,可能是膨化饲料里缺乏维生素或含有某种激素,造成鱼苗畸形。

  张良柱说,鱼是人们的主要食品之一,如果膨化饲料有问题不及时纠正,不仅对养鱼有危害,而且可能对人们的食品安全构成威胁。因为他们不知道应该找什么部门对鱼苗畸变能做权威鉴定,也害怕自己送样检测不合法和费用高,因此只能向新闻媒体反映情况,通过新闻报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去年底,张良柱通过邮政快递给某饲料公司寄去了“关于申请赔偿经济损失的报告”,可是一个月过去了,某饲料公司没有给予任何答复。

  张良柱和周智国表示,如果证明“海宝路”膨化饲料有问题,他们将通过法律途径向某饲料公司提出经济赔偿。


需求增加干国际制鲣鱼生产陷困境
发表时间:2007-11-22来源: 
    由于欧美和中国金枪鱼罐头的需求量增加,原料鲣鱼大幅度涨价, 作为
全国屈指可数的干制鲣鱼产地烧津陷入生产困境。在13 日汇集全国批发商的
干制鲣鱼竞卖会上,干制鲣鱼的价格达到每公斤1543日元,为去年的1.5倍,
减产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由于世界鱼贝类的需求开始增加, 所以今后干制
鲣鱼的生产将会一直陷入苦战。
  据烧津干制鲣鱼水产加工业合作社了解,   烧津市年产干制鲣鱼量约
11000吨(需6万吨生鲣鱼),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成左右。虽然往年使用达
到6成卷网渔船在烧津港捕获的鲣鱼,但由于今年鱼价高涨,一直无能为力。
去年1公斤鲣鱼的价格在105日元左右,今年从4月份开始眼看着涨价到现在的
180日元。同合作社全体强制自主减产3成。
  原料价格高涨的原因是,在大型罐头制造商云集的泰国曼谷, 作为生产
金枪鱼罐头原料的印度洋鲣鱼捕获量减少。由于金枪鱼渔获限制的强化, 当
今国内外金枪鱼罐头普遍采用鲣鱼来制造。但是在欧美和经济发展中的中国,
由于金枪鱼罐头十分畅销, 为了制作成罐头都将本国捕捞的鲣鱼出口泰国。
由于预计今后的金枪鱼罐头生产量还会增加,   干制鲣鱼销售业界第一的
YAMAKI(爱媛县伊予市) 等各大企业从今年夏天开始分别对干制鲣鱼产品涨价
10%-15%。同合作社也无奈的说:“由于生产干制鲣鱼的原料占销售价格的
75%,所以削减成本是不可能的,除了涨价没有别的办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