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身探求宇宙、生命的形上本源(转帖)—2

 水墨青荷 2011-01-22

反身探求宇宙、生命的形上本源(转帖)—2

(2011-01-22 11:27:20)[编辑][删除]
标签:

休闲

分类: 典藏分享

玄牝诸说及其检讨 

玄牝一词,始见于老子《道德经》一书的第六章。从该章对于玄牝一词的阐述,我们实可以说,玄牝即是的异称10。是以,对形上之道的体证,亦可以被理解爲对玄牝的体证。内丹修行之所以特重玄牝的开显问题,事实上,即是特别重视体道如何可能的问题。不过,正像历来对于《老子》一书的理解,即存在各种不同的角度一般,在对于玄牝一词的阐释上,亦呈现出衆说纷纭、各是其是的情况。限于主题及篇幅,我们自不可能将历来各家对于玄牝一词的不同理解,一一地列出讨论。以下所提及的几种说法,乃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   

首先必须提出讨论的,乃是河上公的“口鼻”之说。此说释玄爲天,释牝爲地,落在人身之具体部位来看,则玄和牝分别指谓着人的鼻和口。此说之不符《老子》第六章之文义,稍对照于《老子》书中对于二字的用法,即可清楚了然;此外,它也受到后世内丹修行者的一致反对11。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其指,指的说法,虽爲大多数丹家所不取,但其中之玄爲天、牝爲地的主张,却对后世颇有影响。比如,南宋白玉蟾的《谷神不死论》12一文,以及李涵虚的《道德经注释》第六章,皆采用了它。对于这样的主张,笔者以爲,仍不符合《老子》书中对于之一字的用法。从玄之又玄微妙玄通玄鉴玄德等词来看,老子之字,无疑皆用爲形容词,而且皆同样具有形上、超验或无穷无尽、变化莫测的意涵;此在玄牝一词当中,亦不例外。因此,玄牝一词,和所谓天下有始,以爲天下母(《老子》第53章)中之,皆同样指谓着能生发天地万物之形而上的根源,殆无疑义。是以,把二字,分别诠释爲具有相对意义之天地或阴阳,显然是有悖于《老子》书中之原旨。   

口鼻说之外,另有两肾之说。《锺吕传道集》一书,即主张之。其文之言曰:   

人之受胎之初,精气为一。及精气既分,而先生二肾。一肾在左,左为玄;玄以升气而上传于肝。一肾在右,右为牝;牝以纳液而下传膀胱。玄牝本乎无中来,以无为有,乃父母之真气纳于纯阴之地,故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可比天地根。玄牝,二肾也。自肾而生五脏六腑全焉。13 

锺离权及吕洞宾二人,虽被推尊爲内丹南、北二宗共同的祖师,而且,《锺吕传道集》一书,在整个内丹思想史中,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玄牝即二肾的说法,除了不符《老子》书之本义外,亦不爲一些著名的丹家所接受。后世承继此说者,实极罕见。张伯端所说的,要须知夫身中一窍,名曰玄牝。此窍者,非心非肾,非口鼻也14一语,即明显反对此说。

两肾说之外,又有二气之说。内丹南宗之重要传人——白玉蟾,即奉持此说。此说延续河上公的玄爲天,牝爲地的主张,但落到人身来讲,则反对将玄牝指爲鼻、口二官。在他看来,玄牝所真正代表的,是人身小天地中的阴阳或神气二气。神居于头颅中央之泥丸宫,气则藏于胸中之应谷绛宫。丹士神守于泥丸,则气腾于牝府,神气交感,自然成真,与道爲一,而入于不死不生。故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也15。白玉蟾之如是的说法,显与南宗开山祖师张伯端的观点,有所违异。后世采纳此说者,亦甚少见。   

二气说之外,又有两肾中间说。混然子之语,性者,人身一点元灵之神也;命者,人身一点元阳真气也。命非性不生,性非命不立。父母未生以前,灵含空气而已。朗朗澈澈,无欠无余。父母已生之后,一元真炁,居身两肾中间,空玄一窍之内,命于此立,性亦寄体于此。立性立命,故曰天心16,即爲其中代表。历来之丹家,主张此说者,不在少数;而此说和中医所谓的命门,以及《难经•第八难》的肾间动气之说,又颇有共通之处。但反对这样说法的,亦同样大有人在。元代李道纯有言曰,夫玄关者,至玄至妙之机关也。今之学者多泥于形体,或云眉间,或云脐轮,或云两肾中间,或云脐后肾前……皆非也。但着在形体上,都不是,亦不可离此一身,向外处寻求17。李道纯所据以反对两肾中间的主要理由——但着在形体上,都不是,显然相当符合老子对于字的理解(即,具有超验或形而上的意涵)。 

除了上述几说之外,又有从房中养生及阴阳双修的观点,来理解玄牝玄牝之门的。《老子想尔注》18及内丹西派的李涵虚即其代表。此说亦同于河上公释玄爲天,牝爲地;而且,更进一步言,男像天,女像地,玄牝之门,即指女性之阴户,由是而发展出一套房中养生或阴阳双修的法门。比如,李涵虚的如下之语: 

一玄一牝,一乾一坤。孔子曰:‘乾坤,其《易》之门耶?’《参同契》云:‘乾坤者,易之门户’。所谓两孔穴法,金气相胥,即此玄牝之门也。阴阳来往于其内,坎离交媾于其中。男女媾精之房,日月交光之所,圣人颠倒之,则为生门;凡人顺用之,则为死户。地天交泰,不外乎此,故又称为天地根,言天地互藏之根也。天地之根,乃返本还元之地,炼气化神之区。19 

双修派之如是的观点,自不爲清修派所取;而其释玄牝爲阴阳、乾坤,亦颇有不妥之处。然在内丹修行理论当中,此派之观点,无疑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内丹东西二派以及南宗的一些支派,其之修炼,皆融有此法门。   

以上几种对于玄牝的不同解释,固有不尽符合老子原文旨意的地方,不过,这亦不表示,其依据玄牝二字的解释所建立起来的修行法门,即失去其合理性及有效性。此二者,实应分别予以对待。对于玄牝一词的不同理解,事实上也反映着其所采取之修行法门的不同。河上公的口鼻说,应当和其所重视的修行法门,比如,吸清排浊、吐故纳新的导引行气法有关。至于内丹派的修行者,之所以一致地反对口鼻之说,自亦和其对修行方法及修行境界之见地的不同有关。对于玄牝一词的不同理解,往往也反映着其所属流派的不同。不过,话虽如此,在内丹各派的各种不同见解当中,我们亦可看到一种相当契合老子玄牝原义的主张。下文所要进一步探讨的主题,即是这样的一种主张。 

==========================================================================================

 

10 司马光对《老子》一书第6章如下的注解,可为代表:中虚故曰谷,不测故曰神。天地有穷,而道无穷,故曰不死。玄者,言其妙;牝者,万物之母。(《老子》<上>,第352页,北京中华书局,四部要籍注疏丛刊,1998) 

11 内丹南宗开山祖师张伯端如下之说,即为代表:玄牝之门世罕知,休将口鼻妄施为。饶君吐纳经千载,争得金乌搦兔儿。(《道藏•紫阳真人悟真篇注疏》,第2册,第946页,上海书店)张伯端此说,事实上亦反映出内丹之术与吐故纳新、行气导引等养生功法的不同。 

12 原文收录于清代董德宁所编辑的《道贯真源》一书中的《紫清指玄集》。此处所参考者,爲方春阳主编之《中国气功大成》,第647页,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3《道藏》,第4册,第676页。 

14《道藏•金丹四百字》,第24册,第161页。 

15《中国气功大成》,第647页。 

16 混然子,《还真集》,卷上,《道藏》,第10册,第103页。 

17 李道纯,《中和集》,《道藏》,第4册,第493页。 

18 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9 徐兆仁主编,《涵虚秘旨》,第11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