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猪的猪种
陆川猪,因原产与广西东南部的陆川县而得名,早在明朝万历已卯(1579)年编纂的《陆川县志》中已有关于陆川猪的记载。陆川猪的历史已有430年;从清朝起,陆川猪就是广西的名特产。目前,有关陆川猪的资料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翻译成4种文字。1973年中国农科院在广东顺德召开的中国猪种育种会议,确定陆川猪为中国地方优良品种。2000年被农业部第130号公告陆川猪被列入国家级畜禽资源保护名录,广西畜牧专家王丕建、陈修文、李琼华等研究推广陆川猪。陆川县良种猪场被确定为国家级陆川猪品种资源保护场。 陆川猪是全国八大地方优良品种之一。其肉皮薄、肉嫩、脆而不腻;其畜产品可加工脆皮乳猪、香肠、无皮五花腊肉等。炸猪排、白切猪脚、脆皮扣等在宾宴上不可缺少的菜肴。陆川猪是陆川的县宝。陆川猪苗先后销往北京、上海等13个省、市、自治区 二、陆川人喂猪的习惯 陆川人有吃“捞水饭”的习俗,饭在水里一过,汤水留下来。这就是陆川猪最爱喝的“营养汤”,俗称“米油”。陆川人养猪也离不开粗粮,如玉米、红薯、木薯、豆渣、芋苗、瓜菜等。如此喂养,自然促进了陆川猪的肉质。 三、陆川猪的肉质特点 广西大学动科院副教授何若钢告诉记者,他对陆川猪的肉质作过研究,拿陆川猪的肉与其它4个不同品种猪的肉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陆川猪肉:1、肉色;2、系水力(即保水能力。品质差的猪肉,屠宰半小时后就渗出肉体水分,肉质干);3、大理石纹(即脂肪的比例。肉脂肪多,吃起来香甜;否则就干巴巴的);4、肌纤维(即检测口感的指标。肌纤维粗则硬,细则嫩);5、氨基酸总量;6、肌原纤维等,与肉质有密切相关的六个方面指标与国外瘦肉型猪和国内其它品种相比都名列第一。值得一提的是,陆川猪屠宰后,两三小时内不会渗出肉体水分。 四、陆川猪的食疗功效 1、陆川猪肉性平味甘,有润肠胃、生津液、补肾气、解热毒的功效,主治热病伤津、消渴羸瘦、肾虚体弱、产后血虚、燥咳、便秘、补虚、滋阴、润燥、滋肝阴、润肌肤、利小便和止消渴。猪肉煮汤饮下可急补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烦燥、干咳、便秘和难产。 2、陆川猪肉中的脂类主要是中性脂肪和胆固醇。在畜肉中,猪肉的脂肪含量最高,脂肪的组成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熔点较高。这也是猪油在较低温度下呈固态的原因。 3、陆川猪肉的蛋白质为完全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并且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接近人体需要,因此易被人体充分利用,营养价值高,属于优质蛋白质。 4、陆川猪肉的营养非常全面,除了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含有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猪瘦肉中还含有血红蛋白,可以起到补铁的作用,能够预防贫血。肉中的血红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补铁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