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生课外阅读初探 通用

 candyhll 2011-01-31
初中生课外阅读初探
西北中学  李南华    
提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是提高初中生初中生的阅读能力,作者做了一些探索,在课外阅读中做到四个方面的事。一、消除阻力,鼓励阅读;二、激发兴趣,乐于阅读;三、指导方法,正确阅读;四、制定措施,习惯阅读。采取这些措施,开展课外阅读收到了明显的实效。
关键词:初中生      课外阅读       初探
课外阅读是初中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初中生提高品德修养的有效途径,无论对于初中生的个性发展,知识积累,智力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吕老的这一观点,充分说明了课外阅读在形成学生语文能力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初中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为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要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而要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人生体验,成为他们的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
但是,传统观念的影响,评价制度的滞后,部分老师认识不到位,家长不支持,学生无兴趣,网络、电视对课外活动阅读的冲击,这些无不影响课外阅读的开展。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我经过两年的努力,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消除阻力,鼓励阅读。
学生阻力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家长。因为在传统观念下,家长只看学生的成绩,认为成绩来源于课本和课堂,因此,凡是与课本无关的书,是闲书,都不应看。我班有位家长,发现孩子在看《三国演义》,当时就撕毁。二是来自教师。不少教师认为,课外阅读占用时间,浪费精力,收效不佳,不准学生阅读,发现课外书没收。三是来自学生自己。不少学生急功近利,为了更快的提高成绩,不屑于看课外书。学生的课外知识很少。有一次,我提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的什么内容,居然有说是介绍炼钢铁的知识的。根本不知道课外阅读的多少与学习成绩成正比。“课内的芝麻弄成西瓜,课外的西瓜一个也没抓”是当前只重课内学习不重课外阅读的生动形象的描绘。为此,要开展课外阅读,必须充分利用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