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访德报告:营造中国NGO发展良好态势---欢迎访问中国社会组织网

 育则维善余言 2011-02-01

访德报告:营造中国NGO发展良好态势

  2003年11月9日至11月29日,中国科协第二批赴德国非营利组织运营与管理培训考察团,赴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进行了为期21天的培训。现将他们的总结体会摘要发表,供读者参考。

  科技社团事业的广阔天地

  这次赴德培训考察,德国方面接待者既有研究NGO(非政府组织的简称,指有别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社会组织)的教授,又有从事NGO工作的专家。通过培训交流,大家普遍认为,中德虽然国体不同,情况各异,特别是社团的建立、组织管理与运营有着很大的差异,但还是从中学到了不少有价值、有借鉴意义的知识,对NGO在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责任和作用、认识愈加深刻。同时看到了经济全球化的当今,发展科技社团事业的广阔天地和巨大价值,增强了做好工作的信心。

  NGO顺应了西方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德国NGO历史久远,先天而自然地与社会及资本主义所有制和市场机制融为一体,共生互动。追根溯源,NGO的发展源于教会与会党文化,其生存与发展的动因则在于NGO是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种社会组织形态。据介绍,德国各种协会、联合会上有中央组织,下有地方分会、行业分会、协会,NGO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一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重要力量。随着形势不断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政府对NGO也产生了一系列新需要,除保持传统的工作领域、手段、渠道和方法外,德国NGO积极转换工作角度和领域,转变工作手段和方法,还介入到一些新的工作领域。

  在我国,类似于NGO的社团组织往往带有一些政府派生职能的属性,社团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基础不够完备。因此,我国社团在不断改善外在环境的同时,应着力于自身独立发展和内在动力机制建设,以强化基础,逐渐减少对政府的过分依赖。

  NGO在西方社会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战后,德国及欧洲NGO发展迅速、公信度高、凝聚力强。一是德国及欧洲NGO在二战前发展相对缓慢、数量少。但从1945年以后,一直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二是其组织网络在国内不仅渗透到了各行各业,遍布于各个地区,而且向本土以外迅速发展,足迹遍及世界各大洲;三是其健全的职能、准确的宗旨定位、规范的服务是该组织运营的一大特色;四是与会员、业界、社会、政府、欧盟、世界联系紧密、互为依存;五是公正、公平、公开,使之在各行业公信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因而颇具权威;六是务实效用,使组织凝聚力长盛不衰;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最重要之处,当属这个组织全力代表会员利益,在为会员、社会、业界、政府等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注重服务的实际、实用、价值和针对性。这一点尤其应引起我们的反思与重视。

  稳定的资金来源和严格的经费管理为NGO提供了持续发展的条件。筹资渠道灵活多样、财务资讯公开透明、管理运营规范有序、监控公正有效成为NGO发展和运行的鲜明特点。

  德国NGO的资金来源主要有4条渠道:一是私人、企业、跨国公司、基金会捐款是德国NGO主要经费来源。二是政府拨款。上世纪90年代,这部分经费一直呈增长趋势,但受经济形势影响2000年开始下滑。三是会员会费。四是提供有偿服务所得收入。

  德国NGO经费收支管理规范、透明、严格。项目在内部的申报提出要经会员、专业小组、分会、总部、董事会层层把关,经专家评估论证,董事会批准后逐层严格执行。如支出超过规定范围,将会影响到政府拨款和私人捐资,并且会员有权提出重新调整领导机构。

  以人为本的服务增强了NGO的凝聚力。德国NGO组织一方面在国内把触角伸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类组织按地区、分行业组成若干分会,同时,互相交叉、联系沟通,并向上一级政府派驻专门机构,另一方面,把组织延伸到国际上相关国家、地区及国际性组织,在国外设立办事处。例如,派驻欧盟的办事处和代表、派驻联合国有关组织的代表等。

  在建立强大组织网络体系的同时,营造了一个依靠现代先进信息科技手段支撑的科学准确、反应快捷、灵敏的服务网络,建立了各种专业、行业、技术数据库。资讯服务体系完善,能提供有知识含量和价值的服务,使NG0提供的服务更加贴近会员、企业、政府与国际组织的需求,这些方面也是中国科协及其科技社团应审视和借鉴的地方。

  对进一步改进科协工作、推动中国NGO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国的社团,特别是科技社团的发展,恰逢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最大程度地发展科技团体的组织和网络优势,是应该认真思索的一大课题。

  全社会要进一步切实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切实转变职能的总体要求。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原则“有进有退”,在“精兵简政”增进服务方面“进”,在中介服务、社会服务、市场服务等方面“退”,并把这种改革进程切实列入日程,有近期措施,也应有中远期规划和目标,从而创造条件发展社团组织,扩展其工作领域,给社团工作更广阔的空间,使政府、企业、社会、社团多方良性互动,快速提高“三个文明”建设水平。

  全社会都应重视社团建设,并加强中国社团建设的理论研究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没有强大有力社团的社会就很难建设一个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因此,应在全社会倡导重视社团建设工作,整体提升我国社团理论研究水平,以奠定社团事业的坚实基础。

  科协要在新的更高标准上,进一步紧密与科技工作者、与科技实业界、与政府、社会、国际的联系。理顺联系机制,畅通联系渠道。在对科技工作者服务方面,努力着眼于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有实际效用的各方面服务,包括在资讯、法律、创业、维权、吸收意见及建设等方面,使科协成为科技工作者可以依赖和真正意义上的“家”。在与政府、业界、社会、国际联系方面,进一步审视调整并开辟专门渠道,以保持与各方的联系和高效而畅通的交流,使科协成为一个既独立又开放,以扎实的服务立足的现代型社团组织。

  科协应积极而广泛运用现代先进信息管理网络体系。建立以中国科协为中心,各省、市、地区分行业、分专业的人才库,以企业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发现为主,并包含法律的、组织的、保障的等不同方面内容的数据信息库。分级管理,资源共享,使信息服务紧贴有关各方面的实际需求,并以此为基础,使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程序和实用,在服务中与社会各方“共赢”。

  改革筹资方法,拓宽融资渠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积极面向公众、私人、业界,吸收捐资,必要时设立国家及省市级科技社团基金会,鼓励社会资助。扩大以有偿服务为条件的筹资渠道。在力争承担更多政府项目的同时,探索新的筹资办法,扩大捐赠和自筹比重,适度引入市场机制,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宏观要求下,坚持有偿服务,以活动、报告、会展方式换取经费,以资讯服务换取经费,以咨询和研究换取经费。制定政策,筹集会员会费。同时建议国家取消或减让其筹资部分税费以利于发展事业。

  科协应拓宽工作领域,超前性、预见性地介入国家和地区战略发展的一些新的领域。例如党和政府关注的经济生活中重大而突出的问题、科教事业中的热点难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保护、“三农”问题、农村城市化问题等等。此外,积极与国际性地区NGO密切合作,扩大影响,提高地位,积极进入国际组织,延伸工作空间,走上世界舞台,为国家发展服务。
  
  科协应进一步引入志愿服务理念,规范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增强社会志愿服务意识。可专兼相结合,建立专而精、专而简、专而效能的专门职业工作和职能新队伍。扩大志愿服务比重,建立志愿服务制度和机制,逐步形成规模,各方人才参与的志愿氛围与队伍,真正体现社团的公益性和互益性。

  选准方向,大力推进学会改革。科协系统的现行管理体制基本以块为主,以条为辅,应加大自上而下的条条管理力度和份量,减少块块管理比重,以利在项目承担、学术交流、资讯共享等方面保持上下畅通,充分发挥全国性学术团体的优势。此外,模拟市场机制,学会要积极开展有偿服务,壮大发展实力。同时积极渗透,抢抓机遇,有选择性地承担好部分政府转移出来的职能。

  培训工作方面应制度化、经常化,不断加强科协干部队伍建设。在继续走出国门,开展对口有选择、有针对性学习培训的同时,可以考虑请国外NGO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来华开展双向交流培训,并开展业务和项目合作,适当扩大培训范围,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模式,更加重视学习内容与效果。此外,还可以在培训时安排一定时间强化外语训练,便于双向直接交流。

  关于加强发展我国科协工作的几点建议

  首先,广泛宣传非政府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唤起社会对NGO的认识。在整个社会格局中,企业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政府是社会事务的管理者,两者之外还存在着大量中间组织。这些中间组织按照性质、功能、结构等有不同的称呼,相对政府而言称非政府组织,相对企事业单位而言称非营利组织,相对官方称民间社团等等,然而不管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科协和学会都应归属于NGO的大范畴。政府是通过管理的方式来为社会服务,NGO则是通过服务于所代表的人群,服务于社会。德国NGO的情况表明,民主意识越强,民间组织就越多;经济规模发展越大,NGO组织发展就越快。所以说,NGO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产物。在当代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必将会带动新一轮NGO的发展。

  其次,制定有利于NGO发展的政策措施。德国社会的发展证明,NGO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将会长期存在和发展下去。要促进我国NGO的发展,特别是在市场发育不完善的情况下,政策对NGO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科协来讲,有利的政策需要自己主动,一是职能的争取,二是开辟经费来源。

  再次,科协和学会要以人为本,做好为会员服务的工作。从科协来讲,服务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当好党和政府的助手,为发展当地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服务,主要表现在努力完成党委和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另一个层面是为学会和会员服务,通过组织和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来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这应当是科协工作的根本。所以,做好科技人员的工作是科协的主要任务。

  最后,要加强对团体自身发展规律的研究。加强理论研究,有助于把握团体的发展规律,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理论研究一方面要借助于“外脑”,协助配合一些研究机构做好相关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是科协内部的研究,发动科协和学会从业人员,动脑筋,想办法,集中群体智慧,求得不同点的突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