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名称膈下逐瘀汤 药物组成灵脂2钱(炒),当归3钱,川芎2钱,桃仁3钱(研泥),丹皮2钱,赤芍2钱,乌药2钱,元胡1钱,甘草3钱,香附1钱半,红花3钱,枳壳1钱半。 加减病人气弱者,加党参3-5钱。 方剂主治 积聚痞块,痛不移处,卧则腹坠,及肾泻、久泻由瘀血所致者。 方剂功效活血逐瘀,破癥消结。 药理作用①抑制小鼠免疫功能《中医药信息》(1987,4:39):小鼠免疫特异性抗原结合细胞花结形成实验结果表明,给药组免疫特异性抗原结合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说明本药对小鼠免疫反应的早期阶段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另溶血空斑实验证明,给药组PFC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本药对B细胞功能亦有较强的抑制作用。②刺激免疫作用《中成药研究》(1987;9:29):本药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巨噬细胞吞噬指数明显提高;小鼠脾脏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腹腔巨噬细胞EA花环形成率给药组高于对照组。 临床应用1.胸膜粘连:乔氏用本药加味治疗胸膜粘连60例。病程2~21年,其中重型(粘连在8cm以上者)15例,中型(粘连在5~8cm之间者)17例,轻型28例。兼风寒者加桂枝、荆芥、防风;风热者,加金银花、连翘、薄荷;胸中郁热,咳吐黄痰者,加黄芩、瓜蒌、桑白皮;胸中有寒痰,加干姜、细辛、五味子;气虚者,加黄耆,党参。服药32~64剂。结果:痊愈33例,显效23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 各家论述《医林改错注释》:方中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与逐瘀药同用,可使瘀血祛而不伤阴血;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桃仁、红花、灵脂破血逐瘀,以消积块;配香附、乌药、枳壳、元胡行气止痛;尤其川芎不仅养血活血,更能行血中之气,增强逐瘀之力;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以逐瘀活血和行气药物居多,使气帅血行,更好发挥其活血逐瘀,破癥消结之力。 用法用量水煎服。病轻者少服,病重者多服,病去药止,不可多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