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竹雕艺术欣赏-

 建华1968 2011-02-11
 
 
 

[转载]竹雕:《真正的人体艺术,栩栩如生竹雕人像》

   [转载]竹雕:《真正的人体艺术,栩栩如生竹雕人像》

   [转载]竹雕:《真正的人体艺术,栩栩如生竹雕人像》

   [转载]竹雕:《真正的人体艺术,栩栩如生竹雕人像》

   [转载]竹雕:《真正的人体艺术,栩栩如生竹雕人像》

   [转载]竹雕:《真正的人体艺术,栩栩如生竹雕人像》

   [转载]竹雕:《真正的人体艺术,栩栩如生竹雕人像》

   [转载]竹雕:《真正的人体艺术,栩栩如生竹雕人像》

   [转载]竹雕:《真正的人体艺术,栩栩如生竹雕人像》

   [转载]竹雕:《真正的人体艺术,栩栩如生竹雕人像》

   [转载]竹雕:《真正的人体艺术,栩栩如生竹雕人像》

   [转载]竹雕:《真正的人体艺术,栩栩如生竹雕人像》

   [转载]竹雕:《真正的人体艺术,栩栩如生竹雕人像》

   [转载]竹雕:《真正的人体艺术,栩栩如生竹雕人像》

   [转载]竹雕:《真正的人体艺术,栩栩如生竹雕人像》

   [转载]竹雕:《真正的人体艺术,栩栩如生竹雕人像》

   [转载]竹雕:《真正的人体艺术,栩栩如生竹雕人像》

   [转载]竹雕:《真正的人体艺术,栩栩如生竹雕人像》

   [转载]竹雕:《真正的人体艺术,栩栩如生竹雕人像》

   [转载]竹雕:《真正的人体艺术,栩栩如生竹雕人像》

   [转载]竹雕:《真正的人体艺术,栩栩如生竹雕人像》

   [转载]竹雕:《真正的人体艺术,栩栩如生竹雕人像》

   [转载]竹雕:《真正的人体艺术,栩栩如生竹雕人像》

   [转载]竹雕:《真正的人体艺术,栩栩如生竹雕人像》

 
 
 
 
 
 
 
 
 
 
 
 
 
 
 
精湛无比的竹雕艺术 (
 
 
 
 
竹木雕源于竹木器,从使用竹木器的史前时代开始,到竹木雕艺术独立发展并成熟的明清时代,在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牙角雕,顾名思义,应为各种用兽牙、兽角制作的雕刻品,然而在收藏界,其含义则主要是指象牙和犀角的雕刻品。象牙以光洁如玉、柔韧细腻的质地深受人们的喜爱,而象牙雕作为一项特种工艺,在中国艺术史上更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犀角雕在我国古代各种门类的工艺美术品中,属于既高雅又稀有的品种,与竹木、金、玉等雕刻器物同为艺林珍赏之品。匏器,又名"葫芦器",是流行于中国民间的雕刻工艺新品种。竹木牙角匏器的雕刻作品有的雕刻简练、古朴大方,有的精工细作、纹饰繁密,变幻无穷,雕刻的方法主要有阴线、阳刻、圆雕、透雕、深浅浮雕等。传世作品的数量,以明清时代为多,品种纷繁,其中尤以清代牙角雕刻最为精湛。那些技艺非凡的名工巨匠,运用他们的智慧和高超的技法,把我国的雕刻工艺推至空前的鼎盛阶段。在他们的作品中,有的 小巧精致,玲拢剔透;有的细密入微,鬼斧神工,精美绝伦。他们为人类创造了美,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竹根雕采药老人,清宫造办处制

高14.7cm,底径12.1cm。

    竹根色呈棕黄。作者以镂雕、圆刻等多种技巧,将一位高挽束髻、长髯、清癯而强健的采药老人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老人足蹬草履,药锄旁置,曲膝低首,目视下方,面带微笑坐于玲珑的山石上,似小憩,又似凝思。老人手扶的花篮中满盛硕果,有寿桃、灵芝和仙草,隐寓“群仙祝寿”之意。

    这件作品刻工精湛,人物笑貌、衣纹无不带有飘逸出尘之感。虽无款识,但无疑出自清宫造办处的名匠高手,是清初的竹刻佳品。
 
 
 
 
 
 
 
竹雕竹林七贤图笔筒

清,高17.3cm,筒径13.3cm。清宫旧藏。
 
 
 
 
 
竹雕老人挖耳图笔筒

明,高15cm,直径10cm。清宫旧藏。
 
 
 
 
 
 
吴之款竹雕对弈图笔筒

高15.2cm,口径10.5cm。
 
 
 
 
 
 
望云款竹雕荷叶式杯

高8.3cm,口径9.5cm。
 
杯以竹根雕作折枝荷叶形,近底处雕一朵荷花。荷叶翻卷,花瓣舒张,莲蓬饱满。花叶浅雕,筋脉隐现。花瓣间隐一螃蟹,敛螯舒腿,如欲攀爬,颇有生趣。底足由荷花及叶茎盘曲而成,巧妙自然。杯内壁阴刻隶书五言诗:“截得青竹杆,制成碧筒杯。霜螯正肥美,我酿醉新醅。”及“万历庚辰(1580年)秋日墨林山人”款。近底处刻阳文篆书“望云”印章款。

    墨林山人”即明代安徽著名收藏家项元汴的名号,此杯或即为其所有。“望云”款待考。

 
 
 
 
 
 
竹根雕松树罗汉像

竹根雕松树罗汉像,明代,高12.7cm,底径16.1cm。清宫旧藏。

 
 
 
 
 
 
 
渔翁竹根制
 
清早期
 
渔翁竹根制,老人面露微笑,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赤足,手提小筐,筐中有鱼一尾,老翁边赤足躬腰前行,边举起前臂用长袖擦抹腮下的雨水。此件作品刀工浑厚精湛,古拙朴实,渔翁被刻画得细致入微,眼睛以镶嵌法点睛,栩栩如生给人一种古朴敦厚之感。渔翁双脚应为单独制作,插入竹根,老人双脚筋骨显露,脚趾紧抓地面,表现路之泥泞难行,而从老人向前观望的姿态与盈面的笑容又传达出老翁“一蓑风雨任平生”的达观精神。此竹雕渔翁精细奇巧、气韵生动,兼有明代的风格特点,为清代早期竹雕制品中的佳作。此品与北京故宫藏朱三松制竹雕渔翁几近相同,甚为难得。
 
 
 
 
 
 
 
 
竹根制佛手

竹根制佛手,明,朱小松制,高11cm。

 
 
 
 
 
 
留香诗竹雕笔筒

清早期  高:15cm 口径:10.5×4.5cm 足径:10×5cm

 
 
 
 
 
 
 
竹雕和合二仙

竹雕和合二仙,明,朱三松制,高5.2cm。

 
 
 
 
 
 
 文竹镂空两层海棠式盒
 
高14.5cm,纵22cm,宽15.5cm。清宫旧藏。
 
盒呈长圆海棠式,分两层,其上层与盖子母口扣合,平底,圈足较浅。木胎,贴黄达三重,通体饰变形夔纹,阳起较明显。此盒不同凡响之处在其罩架。罩架为随形海棠式,以紫檀镂空而成。罩面图案及架缘均镶以竹黄,而竹黄边沿所起阳线及花牙则保留紫檀本色,紫檀凝重,竹黄柔和,二者相辅相成,增其雅洁之气。

    此盒包镶技术精湛,尤其是罩架应用大面积镂空,难度高,耗工巨,足见当时工艺之发达。

    清代宫廷工艺技术是我国古代工艺技术史上集大成的时期,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但由于过分重视技巧,往往流于卖弄,格调欠高。此件海棠式盒则不仅技巧高超,而且气质不俗,在清代工艺品中是罕见的。

 
 
 
 
 
 
 
竹雕松树水丞
 
清,通高7.2cm,口径最大1.9cm。
 
 
 
 
 
 
浅浮雕八吉祥纹竹黄盒
清乾隆  直径7.7厘米
 
 
 
 
 
 
 
竹雕仿古出戟尊
 
清中期

高17.3厘米,口径深12.3厘米,宽17.2厘米,足径深8.2厘米,宽12.8厘米

 
 
 
 
 
 
 
明代双龙捧寿镂空铜笔筒
 
 
 
 
 
 
 
民国竹根雕达摩立像
 
 
 
 
 
 
 
 
 
 
 
 
 
 
 
 
 
北京故宫馆藏竹木牙角匏器雕刻
 
以竹木牙角雕刻的工艺品虽然多为小器,却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具有悠久的历史。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三万余件竹木牙角器物除一部分是考古发掘的出土之物,绝大多数是明清两代皇家收藏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工艺技法主要有圆雕、深浅浮雕和镂雕三种,其中还包括拼贴、镶嵌等技艺。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用器,一类是陈设品。其中从各种生活器皿到文房用具以至清玩之物,应有尽有。这些作品精微工巧,反映了时代的风尚和审美取向,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珍贵的遗产。匏器是明末出现的一种特殊工艺品,为明末太监梁九公首创,后一直受到宫廷的重视。清代康熙年间的匏器制品最为有名。匏器的制作方法是当葫芦结果时,用各种形状并刻有各式花纹的模具将其夹紧,待其自然长成后再行裁割加工,即成为所需的各种器具。匏器制品不加雕刻,秀巧清朗,为别具一格的工艺新品种,堪称清代宫中一绝。    

竹雕老人题壁臂搁,清,长21.5cm,宽6.4cm,厚1.2cm
    臂搁长条形,覆瓦式,四足。浅浮雕峭壁苍松,一老者宽袍大袖,扬首伸臂,手拈笔管,似正于石壁上题字,其背后石台摆放着书卷砚墨。山石皆成方块,人物面部朦胧,纹饰刻画极简,线条甚为浅淡,别是一番风韵。器背面阴刻“吴之璠制”行书款识。  


朱三松制竹雕人物笔筒,清,高4.5cm,口径2.8cm,底径4.3cm 清宫旧藏
    笔筒截竹制作,以高浮雕与镂雕结合的技法雕刻松下老人对弈的画面,刀法简练而人物情态传神。
画面右下角阴刻填蓝行书“三松制”,左上侧阴文填绿隶书题录清乾隆皇帝御制诗:
    巧匠试奇刻,溪堂作会棋。
    方圆含动静,胜负系安危。
    无斧痕曲肖,有神韵莫遗。
    应嗤刀笔者,此妙未能知。
    御制诗署名“子臣永璇敬书”,钤“子臣永璇”“敬书”二方篆印。

望云款竹雕荷叶式杯,高8.3cm,口径9.5cm
    杯以竹根雕作折枝荷叶形,近底处雕一朵荷花。荷叶翻卷,花瓣舒张,莲蓬饱满。花叶浅雕,筋脉隐现。花瓣间隐一螃蟹,敛螯舒腿,如欲攀爬,颇有生趣。底足由荷花及叶茎盘曲而成,巧妙自然。杯内壁阴刻隶书五言诗:“截得青竹杆,制成碧筒杯。霜螯正肥美,我酿醉新醅。”及“万历庚辰(1580年)秋日墨林山人”款。近底处刻阳文篆书“望云”印章款。
    “墨林山人”即明代安徽著名收藏家项元汴的名号,此杯或即为其所有。“望云”款待考。

竹雕松树形笔筒,高14.6cm,口径15.5cm,底径14cm
    笔筒截取近根处竹肉肥厚的老干,雕作松树形。阳刻的云朵纹布满器身,藉以表现树皮的肌理。一侧有枝杈穿插虯结,松针茂盛,重重叠叠,如云如盖。另一侧树皮开裂剥落,露出瘿瘤罅隙。小枝均倾倒欹侧,如经风雨。
    笔筒不同侧面的不同构图形成繁简、动静的对比,显示出张弛有度的节奏感。一段普通的竹节经匠心构思与雕凿表现出如此复杂而出人意表的变化来,的确是非高手而不能为的。

朱三松竹雕渔翁,高13.5cm
    渔翁竹根制,老人面露微笑,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提小筐,足蹬草履,边躬腰前行,边举起前臂用长袖擦抹腮下的雨水。
    此件作品刀工浑厚精湛,古拙朴实,渔翁被刻画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老人双脚筋骨显露,脚趾紧抓地面,表现路之泥泞难行,而从老人向前观望的姿态与盈面的笑容又传达出老翁“一蓑风雨任平生”的达观精神。此竹雕渔翁充分展现了朱稚征精细奇巧、气韵生动的雕刻风格,堪称明代竹雕制品中的佳作。
    1962年由国家文物局拨交故宫博物院。

竹雕飞熊,高18.5cm,底径11-9cm
    飞熊竹根制,扭身转首,双目圆睁,鼻形似如意,耳垂张,肩有双翅,背部长毛下披,双爪平举微上抬,似欲前扑,腹为蛇腹般宽条带状,脊柱突出,尾粗壮遒劲。
    此件作品为立体圆雕技法制作,刻工浑厚圆润,造型威严壮健,反映了我国民间对神勇力量的崇拜,为研究明代圆雕竹刻工艺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此件飞熊于1962年由国家文物局拨交故宫博物院。

竹刻松树小壶,明,濮仲谦制,高12.3cm,径8.4cm。清宫旧藏
    壶呈天然树桩状。作者采用深浮雕技法,以一节老松树干作为壶身,一侧有枝沿树身盘附而上蟠屈成柄,断梗作流。壶盖巧雕成枝叶状,曲折如钮且又与壶身枝干相连。壶柄下方隐刻楷书“仲谦”二字款。
    此壶制于明代万历、天启时期(1573—1627年),是濮仲谦的众多精品之一。作者根据材料的自然形状,精心设计,巧镂细刻,树身苍古老屈曲,满布鳞皮,并配以枝叶,精致古雅。乾隆皇帝曾多次为濮仲谦所制的竹刻御题诗句,赞扬他刻竹圆润、不留锋刃的艺术风格。

竹雕和合二仙,明,朱三松制,高5.2cm
    竹根圆雕二僧,乘于莲瓣舟上。一僧坐船头,手捧蒲扇,一僧踞船尾,以帚为桨。二僧满面笑容,憨态可掬。莲舟外侧刻“三松”二字款。依人物之装束、神态,可推知二僧乃唐贞观年间台州奇僧寒山、拾得二人。据《宋高僧传》所载,二僧状若颠狂。寒山常“布襦零落”,“以桦皮为冠,曳大木屐”,动辄“呼唤凌人”,“望空漫骂”;拾得曾以杖击伽蓝神像,有“呵佛骂祖”之风。传说中还有很多关于二人神迹的轶闻。民间造型艺术中,寒山常手捧一盒,拾得持一荷,以谐“和”、“合”二字音,寓同心和睦之意。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朝廷赐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以示官府对民间信仰的认可。
    这件竹雕作品,作者寥寥数刀似不甚经意,但二仙不同凡俗之处却跃然于观者眼前,确非高手所不能为也。

竹根制佛手,明,朱小松制,高11cm
    此物深褐色,为折枝式双佛手,均呈仰立状,枝叶相连。下承云纹木座。枝端刻有楷书“小松”二字款。佛手虽只二枚,但高低错落,转侧不同,指裂开合,变化精微。
    佛手形体独特,颇堪赏玩,而其名又合“佛祖之手”,寓意吉祥,因而在明清时成为常见的工艺题材。小松所制,对竹根的肌理善加利用,再施以构思巧妙的雕琢,攲正有致,秀逸清丽,是同类题材工艺品中的佼佼者。
    据《南齐书》卷五十四载,齐高帝曾以竹根如意作为赏赐品,竹根工艺当更早于此时,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以竹根制作,深合我国取法自然、穷通造化的工艺传统。但其难度甚大,制作者不仅要具备熟练的技巧,更须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足够的经验,因此,非能工巧匠不敢为之。  

朱三松竹雕仕女图笔筒,高14.6cm,口径7.8cm
    笔筒竹制,棕红色,下承三矮足。筒壁上刻松、岩、兰草及仕女等图案。仕女头戴风帽,手持兰花,依石壁而立,古松穿岩而出,松枝伸展,蟠曲弯转如龙。松下有石台,台上置杯、砚等器。仕女身旁岩壁上以阴文刻隶书乾隆御制诗一首:
    不期精细期蒼古,以樸因之曆久存。
    生面略殊倚修竹,岩蘭在手默無言。
    創爲鄰鶴有來由,善畫而今畫少留。
    刻竹依然傳片羽,可思業亦貴箕裘。
    乾隆丁酉新旾月御題。
    后刻“”、“隆”印二方。丁酉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笔筒另一侧壁上又有“万历甲寅秋月三松作”款识。甲寅则为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
    朱稚征雕刻的各种作品中,尤以仕女题材为多。在雕刻技法上,他多以浮雕为主,有时亦兼融毛雕、浅刻、深雕、留青、透雕等技巧。此笔筒利用多种技法将山石、苍松、花草和仕女的衣纹及神态举止刻画得恰到好处,刀法中见笔墨,树石皴法颇富画意。此件名家所制笔筒被收入宫禁,为皇帝所赏识。

竹雕蟠松杯,明,高9cm,口径10.7-10cm,足径8-6.5cm
    杯为竹根雕,撇口,平底。外壁浮雕蟠松老干,枝干盘缠。纹饰疏密有致,层次清晰。
    酒具中以竹为器者多见于明清时期。明代中晚期,盛产竹子的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竹艺高手并形成不同的艺术流派和风格,竹刻艺术达到高峰。此时的竹艺制品形制丰富,其中最常见的有酒杯、笔筒、臂搁等。此杯雕工精湛细腻,具有典型的明代中晚期之工艺风格

竹雕老人挖耳图笔筒,明,高15cm,直径10cm。清宫旧藏
    笔筒圆体,三矮足。镂雕和浮雕山石倒挂,松竹掩映,一老者斜坐于坡上,戴襆头,着朝服,一手执笏, 一手拈小枝正在掏耳。但见其眉眼攒顣,目光斜睨,嘴角微动,全神贯注,意甚陶醉。细审人物形貌,弓眉突颧,长髯及胸,耳毫逆生,神情放诞不羁,似为传说中之钟馗。
    此作镂雕工艺极佳,人物塑造尤其出色,已非一般文房玩物可比。

竹雕竹枝笔筒,明,高14.6cm,筒径6.9cm
    笔筒圆体,颀长优雅,口沿略内倾,过渡圆滑,足卷唇式微凸。器身浅浮雕折枝竹枝一束,余皆留白。竹叶多转侧重叠,透视关系却处理得清楚明确,极为不易,而叶片细部的虫蚀痕迹更是传神。刻画富于动势,总体效果如墨线双钩而成,有宋代画竹名家李珩的法度。竹枝旁有阴刻隶书“仲谦手治”款识。
    “仲谦”即明末竹刻艺术家濮仲谦。濮氏的雕刻面目独特,有评价:“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经其手略刮摩之而遂得重价。”他重视选材,随形施刻,刀法简洁是他的惯常作法,这与“嘉定三朱”所开创的以雕镂精细、多层深刻为主的风格颇有不同,所以清代金元钰《竹人录》将濮氏列为与“嘉定派”并称的“金陵派”的创始人。而此器风格细腻,奏刀审慎,虽与濮氏本色有别,但仍不失为一件精品。

竹根雕松树罗汉像,明代,高12.7cm,底径16.1cm。清宫旧藏
    此像以圆雕技法刻成,分底座与罗汉两部分。作者将一大节竹筒从中间截去一部分,留下底节和部分中节,刻成一棵松树和盘石座。座下奇石叠错,座上独松依石耸立,苍古遒劲,有如伞盖。树下座上,作者把一块竹根圆雕成一尊罗汉。罗汉庞目深眉,朵颐丰颡,双耳垂肩,左手撑地,右手抚膝,手中持一串念珠,袒肩露腹,盘膝曲肱席地而坐。他的右膝上有一小狮,昂首张口,蓬发翘尾,左足上举,按在罗汉的前胸上。罗汉目光下垂,观看小狮,神情慈祥。
    这件圆雕松树罗汉像雕刻的是十六罗汉中的第八尊伐阇罗弗多罗尊者。

竹雕荷花香筒,明代,通高23cm,底径5.1cm
    器圆筒式,上下缘镶牛角,并有花梨木顶托。下端顶托有凸榫,与器身插接,上端顶托以蜡粘接。香筒满雕荷花,于方寸间经营安排,煞费苦心。花与叶的层次、位置、穿插、向背,繁而不乱,显示出高妙的匠意。踞于荷叶上的小小河蟹成为构图的点睛之笔,刻划生动细腻,增添了画面的趣味。筒身雕镂多至六重,与阴刻相配合,刀法圆熟,磨工精到,不露刀痕,具有明末竹刻的典型风格。此香筒的制作精益求精,却不流于琐碎卖弄,实为难能可贵。

吴之璠款竹雕对弈图笔筒,高15.2cm,口径10.5cm
    笔筒为筒式,下承三矮足。外壁一侧图案雕苍松掩映,石壁间,溪水旁,二人对弈,一人举棋不定,一人凝神审度,还有一人背向观棋。另一侧松林后的洞府中有一小童搦扇于炉前烹茶,炉火正旺,小童偷闲回首窥视。内室几案上置食盒、盘、壶之类。山溪一侧岩石上刻阴文“戊午夏日吴之璠制”行书款。
    此器采用“薄地阳文”技法雕成。所谓薄地阳文,又称减地浮雕,是一种浅浮雕工艺,可于毫发之隙见微妙起伏。竹刻家吴之璠正是使用此法较早且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史称其“所制薄地阳文,最为工绝”。


竹雕骑士笔筒,清初,高13.1cm,口径7.2cm,底径8.2cm
    笔筒圆体,镶嵌牛角质底,三矮足。筒身去地浅浮雕一武士纵马奔驰的情景。骏马四蹄掀动,武士挺身回首,双手捧瓶倾倒,水流下注。马蹄四周以浅阴线刻烟尘烘托声势,颇显精彩。此作竹雕纹饰线条洗练,人物与骏马动态准确,如武士的手指、衣纹、襆头、双脚等局部处理亦颇具匠心。

竹根雕三羊镇纸,清初,通高7cm,大羊高4.7cm,长6cm,宽3.8cm
    此竹根雕镇纸以一大二小三只山羊组合而成,寓意“三阳开泰”。母羊向一侧蜷肢而卧,一只小羊伏于母羊背上俯身下望,后腿努力支撑起身体;另一只靠在母羊身侧,似欲顺着母羊之腿上爬,与前只小羊相望嬉戏。
    此件作品雕刻技巧细腻精湛,母羊的双眼用犀角点嵌,将其垂视爱子的款款深情表现得惟妙惟肖,小羊玩耍的姿态颇具动感。雕刻手法写实,山羊带横纹的两角、挺直后竖的双耳、成绺的胡须以及劲健的四蹄均极为生动传神。  

竹雕人物笔筒,清初,高11.6cm,筒径6cm
    笔筒圆体,口微侈,三矮足。器身下部浮雕一老者袒腹斜坐,酒瓮倾倒,似畅饮的点滴不遗。老者右臂搭酒瓮,左手举蒲扇,眯眼嘬唇,酒意正酣,人物神态刻画得生动幽默。构图场景集中,有大片留白却很好地突出了主题。器身另一面有阴刻行书题铭:
    昨夜群仙宴蓬岛,霞浆潋滟春光好。
    寻常一醉三千年,洞口桃花犹未老。
    落“酉仙”款识。  

文竹嵌竹丝冠架,高30.5cm,底径13.7cm
冠架木胎,底座如鼓式,上立圆柱,顶覆伞形冠承。除顶心的香盒、座底及4 个云头足为贴黄装饰外,通体嵌竹丝。顶沿、身座结合处及座缘共饰4道双色回纹,所用黑色竹丝经过染色处理。架身及底座上的葵形开光均为剔去竹丝、镶以竹黄而得,开光内的花纹以贴竹黄构成,与座面上的云蝠纹技法相同。
此冠架的制作很注重细节,如冠承镂作花瓣式,所嵌竹丝蜿蜒不断,呈曲带状,极具匠心;顶心的香盒盖镂雕成*****形,非常精致。冠架造型挺拔秀劲,利用竹丝的纵横变化形成不同的纹理,再配以不同颜色,取得了强烈的装饰效果。其包、镶、贴、染等技术应用纯熟,有条不紊,表现了当时竹器工艺的高度发展。
冠架是一种摆在桌案上置放冠帽的支架,是贵族化的生活用品,某些形制还为宫廷专有。此冠架即出自清宫造办处的高手。

文竹镂空两层海棠式盒,高14.5cm,纵22cm,宽15.5cm。清宫旧藏
    盒呈长圆海棠式,分两层,其上层与盖子母口扣合,平底,圈足较浅。木胎,贴黄达三重,通体饰变形夔纹,阳起较明显。此盒不同凡响之处在其罩架。罩架为随形海棠式,以紫檀镂空而成。罩面图案及架缘均镶以竹黄,而竹黄边沿所起阳线及花牙则保留紫檀本色,紫檀凝重,竹黄柔和,二者相辅相成,增其雅洁之气。
    此盒包镶技术精湛,尤其是罩架应用大面积镂空,难度高,耗工巨,足见当时工艺之发达。
    清代宫廷工艺技术是我国古代工艺技术史上集大成的时期,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但由于过分重视技巧,往往流于卖弄,格调欠高。此件海棠式盒则不仅技巧高超,而且气质不俗,在清代工艺品中是罕见的。

棕竹七佛钵,高14.5cm,口径23.6cm。清宫旧藏
    钵圆体,口微内敛,口沿平齐,底部浑圆如釜。器型稍扁,体硕大,壁厚重,入手沉着。钵外浮雕一周共7尊佛像,均为结跏趺坐,双手叠置膝上,眼帘低垂,宝相庄严。其背光为浅浮雕,佛像为高浮雕,辅以恰到好处的阴刻,形成多层次的纹饰,突出了立体感。佛座之莲台设计为半圆形,以适应器下部的曲面形态,视觉效果颇佳,是别具匠心的细节处理。器表打磨光润,强调棕竹独特的自然肌理,于浅赭色地中显现深色悬针状条纹,向下渐变为细小的颗粒,长短、聚散不一,深浅二色相映生辉,令人眼花缭乱。钵内壁阴刻隶书填绿彩乾隆御题诗句:
    古寺闻藏古钵珍,舍离曾得奉金人。
    何来沙汭渔家器,又历风旙海劫春。
    纪事五言尤忆昨,选材七佛重传神。
    笑予何复拘名象,青石由来半假真。
    并“乾隆戊寅(二十三年,1758年)春日御题”及“乾隆宸翰”填朱印章。
    此诗录于《高宗御制诗》二集卷七十五,原题作《题枷楠木佛钵》,其后有自注曰:“开元寺佛钵见皮日休诗序甚详,去岁南巡索观题句,仍命藏寺中,爱其制古,因命良工以枷楠香木肖形为之。然日休所云帝青石作,以今观之,则陶器而非石,盖世代屡易焉,知不出于赝,故末句及之”云云。查皮日休《开元寺佛钵诗》并序,见《全唐诗》卷六一三,述开元寺钵来历甚奇,以为佛法东来的征象,乾隆因之有感而发。开元寺位于江苏苏州盘门内东大街,始建于三国吴,唐开元廿六年(738年)改今名,是苏州著名佛寺。皮日休曾隐居于苏州,故多咏是地风物。
    依乾隆之诗题及注,知七佛钵最初以枷楠木为之,而此种棕竹制亦为乾隆所爱,或其误以棕竹为枷楠矣。所谓七佛,乃佛经中对过去世界的七位佛祖的合称。据《长阿含经》应为毘婆尸佛、尸弃佛、毘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及释迦牟尼佛。这件棕竹七佛钵工、质皆美,又深具文化韵味,无疑是清乾隆时期竹刻工艺中的精品。  

竹雕荸荠式小盒,清中期,通高4.9cm,口径最大3cm。清宫旧藏
    盒以竹根雕作荸荠球茎状,扁圆形,小口,边缘呈不规则状,有蒂式盖,与盒身子母口相合,盖上圆雕弯曲的顶芽,旁簇拥三个短喙状侧芽。盖、身扣紧后,浑然一体,全无痕迹。盒身光滑圆润,浮雕环节一周,底心凹入。此盒肖形生动,意匠高妙,细节处处饶富趣味,惹人怜爱。  

文竹嵌竹丝长方盒,清中期,通高4.9cm,长9.5cm,宽6.7cm。清宫旧藏
    盒长方形,委角,扁体,盖与身子母口相合。盒内壁包镶文竹,外底亦镶嵌文竹,其余部分皆嵌贴竹丝为饰。竹丝细密,色泽肌理变化精微,排列均匀。盒体每面转折处衔接自然,了无痕迹。盖面与立壁的过渡带还打破纹饰通体横排的规律,转折处排出菱形装饰块,构思巧妙。盖面于竹丝层上又嵌贴文竹层为饰,以染色竹黄贴出黑花勾连方格纹,在竹丝装饰的烘托下成为器物的点睛之笔。

文竹贴花方水丞,清中期,高2.9cm,口径3.4cm,底径6cm。清宫旧藏
    水丞作四方抹角马蹄式,凸口,方唇,平底。通体包镶文竹为饰,口边、足缘及转折棱线处均镶贴深色竹簧。器身每面中央饰变体几何纹样,抹角处过渡的四条窄面则于下部饰如意云头纹。 此器形制乖巧可人,色泽淡雅,为同类制品中较为突出者。  

文竹镂空嵌玉方笔筒,清中期,高13.8cm,边长9.4cm。清宫旧藏
    笔筒方体,底附四矮足。筒身每面中央均有镂空长方形区域,镶嵌一青白玉玉板为饰,周围镂雕变体蟠螭勾连纹。
    笔筒器形极为工整,线条横平竖直,镂空处虽缝隙狭小,但文竹包镶一丝不苟,通体几乎不见接缝痕迹。文竹表面的色泽、肌理等都处理得细腻入微,加之其上又施以浅浮雕,乍看直似黄杨木雕刻而成,由此可见清中期文竹工艺的高超水平。此器的玉石镶嵌与文竹工艺结合得恰到好处,秀骨清像,格调高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