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精神疾患药物作用的通俗机理

 忻家陶然公 2011-02-15
 
治疗精神疾患药物作用的通俗机理

    很多人依赖药物,而药物作用的说明书都是些深奥的专门术语和名词。所以我想使用一些通俗的语言来说说精神药物的作用机理。

    一、说明书上的药物作用机理是这样写的;
    通过对D2和5-HT1A 受体的部分激动作用及对5-HT2A 受体的拮抗作用来产生抗精神分裂症作用;通过 5-HT、多巴胺D、α-肾上腺素、组胺H等多种受体有亲和力从而消除这些受体的作用;是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受体拮抗剂。其抗精神病作用机理可能主要是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和5-HT2受体。
    对脑内5-羟色胺(5-HT2A)受体和多巴胺(DA1)受体的阻滞作用较强,对多巴胺(DA4)受体的也有阻滞作用,对多巴胺(DA2)受体的阻滞作用较弱,此外还有抗胆碱(M1),抗组胺(H1)及抗?-肾上腺素受体作用,属5-羟色胺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特别是对5-HT A2/DA D2受体亲合力强。
    对组胺H1和肾上腺素?1受体也有阻断作用,对毒蕈碱和苯二氮?类受体无亲和力。 与5—羟色胺能的5-HT2受体和多巴胺的D2受体有很高的亲和力。利培酮也能与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并且以较低的亲和力与 H1—组胺能受体和α2-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利培酮不与胆碱能受体结合。利培酮是强有力的D2拮抗剂;
    等等等等……
   
    二、名词的通俗化“翻译”:
    现在我把“受体”、“神经递质受体”:“D2和5-HT1A、5-HT2A、多巴胺D(DA1、DA2)、α-肾上腺素、组胺H。”统统名之为活力素,即能够使大脑活动的一种类似“激素”的“素”,暂时就统统“翻译”为活力素。
    所谓神经递质、受体、都是一种在神经活动时,产生和起作用的重要物质素,这种物质大体作用机理都相似,当然也有小的区别(因而有好几种类型,所以就各个予以不同的命名,非专业人员就不必再去研究它了)医学的机理本来就很复杂,种类繁多,神经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所以专用名词也就很复杂。现在我们把它通俗化,那样理解起来就会容易一些。所以我把它们统统称为大脑活力素。也就是大脑的活动、工作都需要这些物质参与。
   
    三、“活力素”的来源和作用。
    活力素都是由神经细胞制造产生的,平时贮存在细胞内,大脑活动时或者需要活动时,也就是需要用脑时,就会有活力素释放出来,释放出来后,所有的脑力活动以及随之的情绪、行为就相继表现出来。随着所产生(或叫分泌)活力素的品种和数量的不同,被激发的神经及其通路也各有区别,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和行为也各相应不同。
    所有的情绪表现,也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表现。情绪表现主要集中在面部的肌肉活动和眼神活动;支配眼神的神经、肌肉极其精细复杂,所以眼神活动同样是肌肉神经的行为活动。
听觉、视觉也是一种特殊的行为活动,幻听、幻视、幻觉幻想同样也可以包括在内。
    活动多的明显的可以称之为阳性活动,活动少的甚至不活动的,则称之为阴性活动。
    由此我们还可以将活力素再分为兴奋素和抑制素

    四、抗精神药物的作用的通俗解释
    抗精神药物都是与活力素发生作用后起作用的。
    所谓:“拮抗作用”、“亲和力”、“消除受体的作用”、“受体拮抗剂”、“阻断受体”、“受体的阻滞作用”,等等都是一个意思、差不多的意思,这就是对抗、抑制、消除过多的、过强的活力素的作用。
    现在常用的抗精神病药:如:维思通(利培酮)、再普乐(奥氮平)、思瑞康(奎硫平)、氯氮平、喹地平、阿立哌唑(安律凡)、齐拉西酮等基本作用机理就是如此,大同小异。
这一类药物由于能降低活力素的作用,所以能控制所谓阳性的“精分”症状
    反之,另一类抗抑郁症的药物它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选择性抑制细胞(突触前膜)对另一类活力素(5一HT)的再摄取,而让它们留在血液中,这样就等于提高了脑中活力素的数量,从而引起活力增加、增强,使人兴奋起来,从而也就对抗了抑郁、改善了忧郁、消除了抑郁。
    所以抗精神兴奋的治疗是抑制活力素,不使活力素起作用,或者是少起作用,亢奋也就消解了;而抑郁症者则相反是要使其兴奋,所以要使脑中的活力素增加。活力素增加,就等于使脑积极起来,活动起来,兴奋起来,这样忧郁也就消除了。
    精神药物的作用机理、机制,大体就是这样。

    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像杀癌细胞的药物一样,在杀癌细胞的同时,也杀伤了、累及了无辜的正常细胞;同理,在抗精神病药消除或提高活力素的同时,也会殃及无辜和需要活力素工作的组织器官以及对代谢的影响……这时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副作用

    所以抗精神药物只是改变了脑中的“活力素”含量,从而改变了神经的活动状态,来达到对情绪、对精神状态的影响,来治疗疾病的;因此,也可以说它改变不了心理思维功能和感知觉的认知;它可以提升或降低、兴奋或抑制情绪、精神状态量的变化,而难以使质发生改变。难以改变个性与性格;难以改变认知。我看,药物治疗的问题大概也就在此。

                                   忻志鹏    2008、12、19初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