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增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关妹 2011-02-19

增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0-05-28 14:28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337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注重增强新形势下包括应急管理在内的五个方面的能力。这充分说明,增强应急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公共管理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检验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标准。宜昌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确保城市安全发展,意义特殊,责任重大。
  
  一、安全才能发展,三个必然呼唤应急管理
  
  发展必须安全,安全才能发展。我国的特殊国情、城市的发展趋势以及科学发展的要求决定了应急管理的特殊重要性。
  
  1.加强应急管理是特殊国情决定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一个人口特别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实行的是跨越式发展。这种跨越式发展集中体现在城市化的高速度、大规模推进上。我们在二三十年里走过了发达国家二三百年走过的路程,当前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期。发达国家二三百年城市化的成就我们在二三十年里就取得了,这是一种时空压缩;但同时我们也把发达国家在二三百年城市化时间里分阶段出现的问题,比如农民失地、工人失业、社会失序、结构失调、生态失衡,集中压缩到我们这二三十年中来了。由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以我们面临的这类问题不论从规模还是从程度上来看,都是世界上极为突出的,而这些矛盾和问题在各级各类城市中尤为尖锐。
  
  城市化在发挥城市聚集优势资源功能、做大财富蛋糕的同时,也使得各个群体利益的显性化、个性化、独立化趋势加剧。从管理好新的城市格局和城乡关系高度来提高城市的应急管理工作水平,高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已成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
  
  干部推进城市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的一个新挑战。
  
  2.加强应急管理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区,是政治、经济、文化等人类活动频度最高的场所,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最为集中的地方,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随着城市化加速推进,城市规模日益庞大,密集度不断增高,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越来越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集中。城市规模扩大的同时,城市的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城市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增加了,突发事件的危害也增加了。城市既是人口和财富的集聚地,也是各类风险的集聚地。近年来,在世界多个城市特别是一些有影响的城市,突发事件频繁发生。高度重视城市应急管理,加强各类风险防范,是各国城市管理的共同取向。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城市是社会安全体系的软肋,面临的安全压力尤为巨大,更需要把应急管理搞好。
  
  3.加强应急管理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我们把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既要主动适应自然,在正确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又要增强防范和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当发生自然灾害时,能够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科学发展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就要求我们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利益摩擦,避免矛盾激化,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建立健全社会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增强抵御自然灾害、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就宜昌而言,特别需要高度注意的是,宜昌是三峡工程所 在地,担负着安置三峡移民、服务三峡工程的重任,宜昌的科学发展事关三峡工程的长期顺利推进。切实做到科学发展,确保社会安全稳定,是宜昌一项重大的政治责任。
  
  二、无患源于有备,四项坚持铺就安全基石
  
  有备才能无患,应急才能不急。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构建政府统一指挥、社会共同参与、部门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发展铺就了一条安全通道,全市经济社会在稳定有序、安全和谐的基础上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1.坚持以人为本。宜昌市委、市政府把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作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德政和要政,抓紧抓好。当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主要领导都亲临现场坐镇指挥,做到反应灵敏、配合协调,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效防止了次生、衍生事故的发生。2008年,全市先后启动市级应急预案15次,县市区启动应急预案77次,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及时反应,妥善应对。
  
  2.坚持预防为主。应急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常备无患,有应不急,无事不松懈,有事不慌乱。强化应急预案工作,积极推进应急预案制定、修订工作。
  
  全市共制定、编修各类应急预案4088件,基本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预案演练。为提高各地各部门的应急处理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仅2008年我市就开展各类应急演练400多次。开展经常性检查整治。针对全市矿山多、危化企业多、气象灾害多、地质灾害多等现状,采取大员上阵、政府督查、部门联动、专家指导、群众参与、媒体监督、挂牌督办等方式,组织开展经常性隐患治理专项活动。强化基层基础。在全市1640个社区(村)中设立2270名信息员,全市586个地质灾害重点监测点明确了500多名监测员。
  
  3.坚持依法管理。依法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把应急管理的经验性做法和规律性认识制度化,是应急管理的客观要求。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全市14个县市区均已成立应急管理办公室,各乡镇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成立了应急管理办事机构或派专人负责。三峡开发总公司等重点企业都成立了应急办事机构,组建了抢险救援队伍。建立应急信息制度。出台了《关于建立政务快捷反应机制的意见》,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方面突出快捷、及时、准确的要求,对省、市领导关注或批示的突发事件信息,执行日报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市政府办通报批评,及时加以纠正。
  
  4.坚持科学应对。有效防范应对突发事件,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先进技术为保障,以适用装备设备为支撑,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我市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全市应急机制建设,初步形成了政府统筹协调,社会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利用短信平台、广播、电视、网络等载体,建立预警机制,提高预测预警的及时性、准确性;通过加强政务值班,确保政府系统在任何时间内都能快速接处重要信息和突发公共事件;通过建立与各县市区应急办、市直各部门、部省在宜单位的联系网络,方便各级、各部门平行联系;建立咨询委员专家库,完善专家咨询联席会议机制,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根据需要迅速联系有关专家,咨询具体措施;通过组建社会、企业的专业、兼职救援队伍,建立应急救援联席机制,确保发生突发事件自身救援力量有限时,能协调各方力量联合救援;通过组建志愿者队伍,建立公众救援机制,如给消防志愿者配备必要的救援设施,使其在专业消防队伍未赶到前发挥先期处置作用,努力把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三、未雨亦须绸缪,五大系统提升应急能力
  
  天有不测风云,贵在无雨先防。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应对挑战、战胜灾难、不断前进的历史。宜昌要扎实推进平安宜昌建设,必须未雨绸缪,建立完善五大系统,不断提高五种能力
  
  1.完善应急信息系统,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就是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测和迅速准确的预报,为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减少危害奠定基础。在公安机关现有情报信息网络的基础上,构建包括安监、卫生、交通、民政、劳动、建设规划等职能部门以及镇(街道)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监测网,将触角全面延伸至全市各镇(街道)、村(社区)、各行业,及时广泛地获取各类信息。要对重点人员、重点行业、潜在危险区域、重大工程项目和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科学分析评估,并及时将预测预警信息上报党委政府,使党委政府能够果断决策、从容应对。

增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的实践与思考(2)

时间:2010-05-28 14:28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338

  


  
  2.完善实战演练系统,提高服务实战能力。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既要有通则,更要因地制宜。
  
  预案的制定要力戒虚、浮、空等形式主义,在上级规定的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处置预案框架的基础上,从我市实际出发,以可操作性作为检验预案是否可行的标准。预案制定后不能一成不变,必须建立相关制度保证预案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随时作出调整。尤其要重视预案的演练工作,每年应分类组织预案的演练,及时发现并修改应急预案和行程序中的缺陷和不足,加强各部门及相关人员之间的协调,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人员的素质,促进各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的理解和把握。
  
  3.完善快速联动系统,提高驾驭局势能力。近几年,我市通过制定应急管理法律和预案,明确主管部门、协助部门的应急管理职责、任务、程序和义务,为建立统一指挥、分工协作、资源共享的应急管理体制提供法律支撑。今后,政府应急办还应加强各部门、各地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和整体协同,可以共用的资源和力量要通过协调互相支援配合,尽可能地利用已有的应急管理力量和资源,避免重复建设、资源闲置。
  
  对各部门已有专业救援队伍进行多种应急技能的专业培训,配置多种救灾抢险技术装备。如充分利用消防队伍布点广、机动性强和昼夜值勤的特点,除了发挥其消防灭火方面的优势外,还可以增加在防化、防爆等多方面的培训,并配备相应的技术装备,使之专兼结合,一专多能。
  
  4.完善应急保障系统,提高处置保障能力。全面、充足的物质和人员资源储备是应急处置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要建立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后勤保障以当地镇(街道)为主负责的机制,统一购置、储存、调配使用各类应急物资。在中心物资库的建设中要全面计划好处置工作所需的各种物资、装备和器材,尤其是紧缺物资的储备。要严格应急物资的分类、储存、运输、调拨使用和回收管理,适时更新、补充装备器材,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实战。要建立专业处置队伍和人才信息库,加大科技和人员的投入,包括抢修、现场救护、医疗、治安、消防、交通管理、通讯、供应、运输、后勤等专业处置队伍。合理组织安排志愿者救灾和专业人才的分布,确保一旦需要可随时动员起来,充分发挥各类处置队伍和人才的专长,实现最佳的处置效能,提高处置能力和水平。
  
  5.完善全民宣传系统,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首先,要建立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信息和处置工作的进展情况,消除不必要的恐慌。要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宣传报道,实行新闻稿件审核制,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突出宣传报道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要宣传党委、政府为妥善解决问题所采取的工作措施及取得的工作进展。要用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使处置工作赢得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认可。其次,要重视网络的宣传舆论导向作用。既要充分发挥网络正面宣传功能,把网络宣传作为一项处置公共突发事件的重要工作来抓,取得网民及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又要加强网络管理,探索实施专业化管理,设立由两办、宣传、公安等部门专职人员组成的专门工作机构和专门网络管理人员对网络进行专职监管,并发动网站网吧管理员、网络安全积极分子和专业技术人员等参与网络管理,形成由网络警察、网络专业管理员、网络协管员等构成的专门巡防力量,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引导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从而在各项处置工作中争得主动。最后,要让群众接受必要的防范训练。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全民教育作为应急机制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切实提高群众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意识和避险能力。

·   2:

·   1

·   2

公共危机事件中我国政府公共管理效能探析

时间:2009-10-09 10:32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286

  

  [摘要]全球化的时代,公共危机事件的频发已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能否有效地应对一系列社会公共危机已经成为考验和评价一个政府组织的治理能力和公共管理效能高低的重要指标。我国应设立独立的处理危机事件的常设机构,推进应对危机事件的法制建设,加强危机教育,培育危机治理的多元主体,并加强国际合作,提升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
  
   [关键词]公共危机;政府;公共管理;效能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公共危机的频发已经成了人们不得不认真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正如吉登斯所说:“核战争的可能性,生态灾难,不可遏制的人口爆炸,全球经济交流的崩溃以及其他的潜在的全球性灾难,为我们每个人都勾画出了风险社会的一幅令人不安的危险前景”[1]。这一切都迫使相关的政治系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反应,采取控制或调节行为,以维持系统的安全与秩序。如果举措不当,就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及政府的合法性。因此,能否有效地应对一系列社会公共危机已经成为考验和评价一个政府组织的治理能力和公共管理效能高低的重要指标。
  
   
  
   近些年来,随着公共危机事件的频发,各国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和成熟的应付危机的方法,并且建立了相应的危机管理体制和大致相似的处理模式。一般来说都包括危机处理的中枢指挥系统、危机处理的支援与保障系统和危机处理的信息管理系统[2]等。
  
   1.危机处理的中枢指挥系统。这是处置危机事件最核心的部门。一些国家成功的经验表明,危机管理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权威、高效、协调的中枢指挥系统。由于危机事件中,时间非常紧迫,其中枢系统能不能做出迅速的反应就是对其最大的考验,因而要求政府中枢决策系统就必须享有发号施令的权威,并且可以制定和执行带有强制性的政策。”[3]这一核心机构不仅要拥有坚强的决心、顽强的意志和非凡的决策与组织能力,还要能够倾听不同的意见,从而获得更多的政策备选方案,以达到尽快控制危机局面蔓延与发展的目的。
  
   2.危机处理的支援与保障系统。这个系统的主要职责就是有效贯彻中枢指挥系统决策,保证在危机发生以后,政府的决策能够得到社会各部门有效的配合和执行。这一保障系统应包括:第一,完备的法律法规和计划安排,以保障政府在危机发生状态下能够充分、有效地行使公共权力,同时又能很好地保障公民权利不因危机状态的出现而遭到侵害。第二,有效的专门应对危机的实施机构,此机构直接对行政首长负责,配备充足的编制,有行政经费和专项预算。第三,快速反应部队或灾害应急小组,以尽快的处置可能发生的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第四,制度化的教育、培训、财政及其他保障。具备这样的保障系统才能大大提高政府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
  
   3.危机处理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一系统在危机处理过程中作用非常重要。它一方面要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情报,以便中枢指挥系统能够作出及时准确的决策;另一方面这一系统还要承担向民众传递适当信息的职责,既要让民众对危机事态的程度与危害有清醒的认识,又要使他们了解政府为化解危机所做的各种努力,更要使民众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民众情绪失控而增加决策者面临的压力,恶化决策环境。因此,各国在应对社会公共危机事件时都十分重视信息沟通机制的建立,及时、全面、准确地告诉公众事实的真相,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的大国,在自身的实践过程中也形成了自身应对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危机处理模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尤其是在2008年四川汶川的5·12大地震中,我国政府表现出的高效率救援行动及强大的社会动员整合能力,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赞扬。探究原因,我国公共危机应急反应具有以下几个自身独有的特点:
  
   1.执政党强大的组织权威。组织化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表征,它作为现代社会高度分化、高度专门化的对应物而存在于现代社会。”[4]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由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拥有庞大的党员队伍、细密的组织结构,因而具备了高效的社会政治整合能力,具备开发、掌握和有效利用各种政治资源的功能。在社会危机事件来临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可以利用其优势力量,迅速整合全国的资源和力量,有效地将动员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最快的投入到危机处置中去。2008512日在汶川刚刚发生地震之后,党中央即快速作出反应,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飞赴四川指挥抗震救灾,在短时间内,党的强大组织动员能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哪里有危险,哪里最需要,哪里就有党的旗帜、党的组织、党员的身影。”[5]
  
   2.自上而下的一元化危机应急动员体系。我国目前采取的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自上而下一元化危机应急动员体系。这样一种制度安排并不是全能政府理念在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死灰复燃,而是在危机到来时一个明智政府的必然选择。从我国目前的实践来看,在中央政府的统一指挥和全面安排下,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应对,是一种具有严格约束和责任的层级组织管理体制,权力高度集中在上级政府,上级政府的政策和指示是通过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层层传递,各类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公众以及舆论处于被动员、被安排的被动处境之中。这样的机构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由于权力分散所带来的扯皮现象,能够有效的动员社会力量,保证决策的迅速落实。因为一个意见千差万别、各持己见的组织,只是一个适于进行辩论的团体,它无法进行真正的行动。”[6]“权威的分散与现代化是不相容的”[7],尤其在危机状态下,决策者可能会遇到各方面的阻力,其风险性使得任何决策都难以达成妥协和统一,有时还会出现巨大的分歧。因此,政府必须根据危机的性质和发展趋势迅速做出权威的决策,并强制性的执行,“中国需要的是一个能控制和分配资源的有效中央政府。”[8]
  
   3.以人为本、阳光透明的危机处置理念。从各国实践和我国处置危机的历史经验教训来看,能否在危机中真正做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切实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9],不仅对于危机处置本身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更对于一个政府的执政效能和合法性有着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在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的处置过程中,中央领导集体心系灾区,一路奔波,不离不弃;国家电视台中断了日常节目,24小时实况滚动报道地震灾区的最新情况并不断播报最新死亡数字和救灾细节;各救援团体争分夺秒抢救生命,“一线希望、百倍努力”;开放国际救援队进入灾区;设立哀悼日降半旗祭奠平民
??这一切不仅彰显了我国政府以人为本、阳光透明的危机处置理念,更反映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进步,让世界都看到了一个坚强自信、开放透明、以人为本的中国。
  
   4.统一的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社会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是对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以及由经济形态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自觉反映,它是一个社会的粘合剂。当然这种认同,并不是一种单向作用的过程,而必须是以政治系统与社会认同系统双向互动的过程而存在。在通常情况下,政治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表现为一个接受主导性政治价值的规范与统摄的过程;而这种主导性政治价值往往又具有明显的阶级倾向,“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0]当今中国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当社会出现危机的时刻,统一的意识形态有效的整合了人们的思想,最大限度的杜绝了意见分歧等现象的出现。

共危机事件中我国政府公共管理效能探析(2)

时间:2009-10-09 10:32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287

  


  
   5.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积淀着一个民族的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很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道德诉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众志成城的奋进意识等。这一切都使中国以其鲜明的中国文化、中国风格在世界各种文明中独树一帜。这一切不仅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更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这样的优秀文化传统促使中国民众在危机来临时能够空前的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危机。尤其在汶川地震中,亿万国人的集体道德感和现代公民意识被勃然唤醒,全体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举国上下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戮力同心,共赴国难,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坚强决心。这一切不仅源于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源于我们对国家和民族担当责任的高度认同,更源于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目标。同心同德、患难与共的伟大民族精神凝聚成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巨大力量。
  
   
  
   社会公共危机事件往往是社会发展进步和变革的重要促进因素。尽管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会消耗一定的社会资源,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危机的存在,同样会时刻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使政府不敢懈怠,积极去回应危机事件的出现,从而化危机为发展和创新的机会,开展积极主动的或渐进性的变革。尤其对于一个善于学习、勇于创新负责任的政府来说,如果能够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那么,危机就有助于维持系统的活力和生命力。就我国而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都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1.设立独立的应对社会公共危机的常设部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公共危机事件高发时期,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越来越频繁地刺激着公众的神经。为了更好的应对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我国政府应当改变没有常设的危机管理机构而以成立临时指挥机构应付危机的做法。因为在长期实践中,我国目前形成的是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分类别、分部门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应急管理模式。这种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带来相关机构的被动应对,导致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联动,而且在具体操作层面还存在着违法或无法可依的可能性。因而,为了实现政府对危机事件的有效管理,设立统一领导、分工协调的现代化危机管理常设机构,是我国目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加以重视的一个问题,应当要按照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原则,统筹目前分散于各部门具有危机管理功能的现有机构,组建专门的应对社会危机事件的中枢决策指挥机构和常设性的危机管理综合协调部门,将社会公共危机的管理权限明确划分。
  
   2.加快推进应对社会公共危机的法制建设。马克思认为:“法律不是压制自由的手段,正如重力定律不是阻止运动的手段一样。
??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11]在现代条件下法律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秩序和公正的象征,成为最有权威性的社会规范体系。在处理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上,法律的作用不容忽视,在一定程度上是否依法来进行危机治理,体现了一个政府的文明程度。法律应在任何方面受到尊重而保持无上的权威,执政人员和公民团体只应在法律(通则)所不及的个别事例上有所选择,两者都不该侵犯法律。”[12]然而从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在社会公共危机处置过程中,法律和制度的地位仍显薄弱,危机处理过程随意性比较强,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程度不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制定和完善公共危机治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体系,实现危机管理法制化。可以借助国外的危机管理经验和相关的法律制度,结合国内处理各类危机的经验,制定出一部统一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危机处置法律,对危机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权力义务、管理机构各职能部门的权力义务、组织运行程序、政府紧急权授予的规定、社会公众的责任和义务、社会动员和征调规定、公民权利保障规定、政府信息通报规定、危机处理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及责任追究等问题作出法律的明确规定,使我国的危机治理真正能够在法律的规范和保障下有序进行。
  
   3.加强危机教育,提升公民危机的自我防范能力。公共危机的突发性、非常态性,对政府的应变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而这一切关键取决于社会危机意识的强弱以及应对危机的各种准备和条件是否充分。可以说,对待危机事件,事前预防比事后救济更重要,但是作为控制潜在危机花费最少、最简便的方法,它却经常被完全忽略。”[13]因此,加强社会的公共危机教育,强化政府和全社会的公共危机意识,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某种程度上,国民危机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政府危机管理的效果。首先,必须加强危机教育,帮助公众掌握基本的识灾、防灾知识与技能,这样才能使他们处危不乱,进行有效的自我救助和互助。其次,可以考虑定期进行防危机训练和演习。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能够提升公众在危机真正来临时的应对能力,最大程度的减少危机来临所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第三,必须加强政府预防、预警和预控机制。作为社会的管理者,政府有责任保护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应当尽可能的通过提前预警来加强公民的防范准备,因为一个现代政府危机管理的目的就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14]同时,作为公共危机的主要应对者和决策者必须做到警钟长鸣,设置详细的应对危机事件的预案。只有这样才能使决策系统面对危机处乱不惊、从容决策,最大程度地避免危机的危害扩散和升级。
  
   4.加快培育危机治理的多元主体。加快培育危机治理的多元主体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打造有限政府的具体体现,更是政府力量有限性本身的内在需要。当社会公共危机来临的时候,政府在其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有效动员社会其他力量参与危机的治理。然而,在我国应对一些公共危机事件中往往表现出参与主体单一,过分倚重政府,从信息发布、社会动员、各种资源的提供和组织、灾后恢复,党和政府在危机治理过程中始终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几乎包揽了一切工作。这样的现状不仅会使政府治理成本增加,而且一旦政府在处理过程中出现一丝偏差,将极大损害政府形象,引起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正如阿尔文·托夫勒所言,面对越来越多的各种决策,政府往往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政府机关不断增加政治家、官僚、专家和计算机,设法进一步加强政府这个中心作用;还有一种是让下面外面做出更多的决定,减轻政府做决定的负担,而不是把做决定的权力集中在已经紧张和乱了套的政府中心[14]。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公众危机治理参与意识,提升政府多元危机治理主体培育能力,大力培育各种非政府组织,完善以社区为主的社会基层结构,最大限度地吸纳各种社会力量,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共同应对危机,以形成整合的危机应对网络,实现政府治理效能的最大化。
  
   5.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全球化的今天应对社会公共危机事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由于在现代社会,危机的原因和结果往往是国际性的,所以,“在对危机的处理上,尽管世界各国存在着地域上或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但反映是相似的。”[15]在目前有利的国际背景下,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积极争取国际性组织在资金、人员、技术以及道义上的支持,加快推进公共危机的国际合作,这不仅有利于政府树立开明、负责的国际形象,营造友好的国际环境,更有益于我国借助国际上先进的科技、资金等资源,提升自身的危机处置能力。

·   3:

·   1

·   2

·   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