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状况问卷调查与评析(学生卷·三)

 悟静 2011-02-21

家庭教育状况问卷调查与评析(学生卷)

 

.1.当问及对父母的哪些做法表示不欣赏甚至反感,同学们有下述反馈意见,这实际表明了父母亲给孩子制造的烦恼。

1)父母打骂。学习差,成绩低,父母经常打骂;父母不开心时总向孩子发火。

2)父母管得太紧。关在屋内长时间让学习读书,很少给自由活动时间,被剥夺了自主权,父母说了算。

3)过度安排学习内容,增加学习负荷与压力。

4)过于严格严肃,动辄必咎,不许越雷池一步。

5)父母在自己身上倾注了太多希望,有“纤纤双肩挑千钧”,力不从心之感,心理压力过大。

6)要求过高,老拿我和人比,每次比总把自己比得“矮人一截”,让人泄气。

7)溺爱(特别是被祖辈),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干。

8)父母经常否定我,严重打击了我的自尊心自信心。

9)父母自己有错不承认。

10)父母不能兑现自己的承诺。

11)父母不过问学习,使自己放任自流。

另外,个别同学还看不惯父母的下列做法:很少陪自己;翻看子女的日记;长辈的行为失于检点且有不良习惯;不许交友,阻止与某人玩;除用钱哄让学乖听话不知别种教育方法;娇生惯养;不给请家教也不给报补习班。还有一同学说“他和家长一起看电视家长不管,家长对他太宠爱了”。

.2.评析

合理得当的家庭教育方法促使孩子顺利成人成才,错误的家庭教育措施倒有可能会毁了孩子。家长们不要误以为家庭教育的功能总是正面的。如逼迫学习,形成“死学”局面;超负荷布置其他作业,形成“教育过度”;其结果反而有损孩子身心健康,对学习产生厌倦。对孩子娇生惯养,过度溺爱,势必会造成“保护过度”:怕孩子受凉而很少洗澡,怕孩子晒黑而不许到户外活动,怕孩子感冒而穿更多衣服,怕孩子摔伤撞伤而限制其活动等。这就会造成孩子动作迟缓,身体虚弱,反应迟钝,胆小怕事。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宁可自己作出巨大的忍让和牺牲,也不让孩子受到半点委屈,这种情形属于“满足过度”,其危害是养成孩子任性、固执、自私、称王称霸、自命不凡等恶习。为人父母者无不关爱子女,家长的关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维生素。但家长应当牢记,孩子需要正常剂量的维生素,缺它不可,过多无益。无节制无理性的爱不是蜂蜜而是毒汁,它会把你的孩子毒得“半死”!家长朋友们,藏起一半的爱去爱他(她)不是丢失一半爱,而是爱得更深沉、更科学、更艺术、更有远见。

拿自家孩子跟人家孩子比是一些家长的习惯做法,而且这种比较往往不是建立在确切了解对方有关信息,综合衡量自已家庭、孩子的条件、相关因素的基础上,于是相比结果就很难说全面公正、不含感情色彩,得出的结论常常与事实不吻合且呈简单化。相对而言,若考虑以下作用、影响学业的因素而对比,结果大致较客观公正。[1]学习基础;[2]智力水平;[3]学习的态度、动机与兴趣;[4]学习的意志表现(自觉性、独立性、坚持性);[5]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6]感觉器官,发声器官是否存在缺陷;[7]身体素质;[8]家庭生活水平及所在社区环境;[9]家长综合素质;[10]是否曾中断学业或变迁环境;[11]学校及所在班级教学管理,指导方法,教师责任心。一般而言,不比则已,要比就比各有优势,各有千秋,比出孩子的自信与士气,而不能比出“他优我劣”,把自家孩子比个人仰马翻,“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倘若家长确认自己的孩子智商平平,那也无须灰心丧气,自怨自艾。虽然孩子的智商天生就已经大致确定了,但让我们宽慰、乐观的是:有关孩子的一切素养当中有50%是我们无法决定的,每一位家长都有一生的机会去塑造、改变孩子的另外的50%!只要还有一线的希望,我们就有无限的可能!

    自信是一个人手中的魔方,它能变换出无与伦比的潜能、热忱、才情与创造能力;倘若自信被摧,终将一事无成。中国科大少年班被人们叫做“神童集中营”,宁铂是中国科大少年班的“第一人”,当时成了记者们追逐的对象。他们让这孩子出名,让这孩子成为“神童”、全国儿童学习的榜样、父母教育子女的新模式。时至今日,宁铂成了人们心目中的那种平凡的人,默默无闻,在中国科技大学当一名普通教师。宁铂的不幸在于,人们强加在他身上的荣耀和期望过于沉重。他那时候毕竟还是个孩子,无法负载过重的东西。他开始担心自己的能力,害怕失败。因为没有人会接受一个“神童”的失败。他于是失去子“神童”身上最神奇的一种东西——自信,甚至对自己渴望得到的,也畏首畏尾,不敢伸手去拿。大学毕业后,连续三次报考研究生,但却三次在报名后、体检后、领取准考证后旋即放弃了。他怕考不好丢面子。少了一点自信,作了错误的判断,智慧不能发挥。后来再也没有为自已争取类似的机会。在问卷中,有同学珍重地告诫自己的家长:“请不要轻易对我们失去信心,失去希望,这样我们才会有信心。”他们呼吁:“要永远对我们充满信心!”若父母经常否定孩子,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你的孩子将终生抬不起头,更不要说有何作为了。给孩子最大的信任,最必要的指导,最低程度的帮助,这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