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作文教学中“生活作文”的研究》研究报告 - 教育科研 - 吉林省教育论坛  关注教育...

 象王 2011-02-28

《初中作文教学中“生活作文”的研究》研究报告
桦甸市第九中学   张军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的作文实践,我们有两个困惑:一是学生觉得写作文难,没有内容可写;一是指导作文的效果差。作文难,没有内容,学生看到一个题目无从下手,不知道应该写些什么。为此,我们在本校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在参与调查的198人中,有141人觉得作文难,占71.21%。我们以“作文难”为关键词在百度搜索,有37300篇相关网页;在“google”上搜索,有6500000篇相关网页。没东西可写,思相枯竭,作文的源泉找不到。写作文难就不言而喻了。
我们在审题、立意、选材、安排、锤炼等等方面的作文指导,从作文的效果看,是非常差的。这样的理论和例子,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遥远的,尽管老师指导时离他们如此近。我们发现,学生在基本的写作还未达到一定水准时,要求在作文技法上有所提高是不现实的。而且,一味在作文技法上指导作文,恐怕有失偏颇。“书看多了,文章自然会写了”,鲁迅先生说过这样的话。我们在自己有限的观察范围内发现,所谓“自然形成”的作文观是很普遍的,有必要在实践中检验,在理论中辨析。形式训练的作文教学的路越走越窄,作文教学将走向何方,值得探讨。
目前,我国“生活作文”的研究,主要在小学的范围内,成果主要体现有“素描式”“感悟式”的作文理念。当然,在本地,这样的生活作文理念还未有,形式训练的作文教学是主要方式。初中学生作文面对中考,面对应试,“表达自我”与“应试”的矛盾让学生往往放弃“自我”,秉承着各种作文程式,“新八股”渐生。
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提出了“生活作文”的理念。日本的生活作文研究已经有很有成果,考虑到国情的不一,我们当然不能照搬。(见《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方明生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农村学校的环境和现状,我们提出了适合自己的“生活作文”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解决学生无内容可写,作文难的问题。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形式训练作文方法之外的作文训练方法,比如关注作文思想、作文过程、写作心理等等。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应试条件下的个性作文。
三、课题研究遵循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文更是一种实践性活动。如果只在理论的范畴中打圈圈,谈不上作文的提高。所以,生活作文的研究,从实践出发,必须回到实践。
2、自主性原则。《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生活作文的研究,不是按照研究者的意愿而是以学生的作文意愿为主的。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和实验法为主,以调查法、文献法等为辅。
主要的具体措施:
1、用日记、卡片观察记录生活,记录生活点滴。
2、大量读书实践,并作读书笔记、随笔。
3、及时反馈日记、读书笔记。
4、结合日常学校的考试作文、活动征文,搞作文活动。
5、利用板报、杂志、网络等媒体构建作文展示的平台。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三年半完成。(2005年9月到2009年6月)
本课题有两批实验班,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05年9月到2005年10月)完成实践调查课题论证等启动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2005年11月到2009年4月),以两批实验班为研究对象,运作课题。
第三阶段:(2009年5月到2009年6月),总结研究成果,形成结题报告,结题验收。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通过三年半的学习、实践、反思,我们在研究中不断积累、辨析、体验、总结,终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基本实现了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解决了学生作文难的问题。学生作文内容充实,颇有思想,较有文采,在中考和历次学期测查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我们持之以恒的做了这几项工作:写日记、写读书笔记、日常练笔、写大作文、利用考试作文。
1、写日记。
(1)具体的实践:
与其他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配合,从多方面要求学生,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不仅解决监督问题,更要解决学生对待日记的心态。于是我邀请合作的老师,共同要求学生,并时常沟通,讨论做法。我们把写日记作为日常的作业来做,每周写六篇。周一到周五,每日一篇;周六、日,两天写一篇。每周一教师检查,写详细的批语,用半节到一节课的时间作讲评。
这里有个隐私的问题。我们这样与学生商定:自己的隐私不往日记中写。如果有的事信任老师,也可以写,或者愿意与老师交流,鼓励写。
开始时,我们主要的工作是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重在培养兴趣,同时以多种方法监督并鼓励学生坚持天天写日记。日记的篇幅也不做要求,只要保证天天写就可以。内容,我们提出一个口号:只要不骂人就行。意在降低标准,降低台阶,让所有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跟上来。实践中发现,台阶越低,对于程度好的来说,更有表达的空间,反而写得更好。有学生做得不好,针对这情况,面向全体学生,有意识地用一学期的时间不定期地介绍名人日记。先后介绍过的有鲁迅日记、郁达夫日记、竺可桢日记、沈从文日记、安妮日记、拉贝日记、陈赓日记、陈寅恪日记、吴宓日记、天风阁学词日记等等。一系列的读名人日记之后,发现许多学生对待日记的态度明显变了。无论多忙,评语一定要好好写。更重要的是讲评,在讲评中每个学生一一讲评,多讲优点,少讲或不讲不足。不足也是以建议的方式提出来的,学生乐于接受。
之后,我们本着在坚持的基础上,逐渐提高。把学生分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是不一样的。具体的要求不能量化,所以最重要的是实验教师与学生在日记中的交流。主要从深度和广度方面对学生要求和引导。
(2)学生的坚持后的实际表现和我们的心得。
1、大部分学生写日记的习惯渐渐养成。我们发现学生坚持是非常难的,每天十分钟,想来是非常容易的,可是做是非常难的。我们就一个同学作了一个月的观察,这个同学的家长是我们的同事,前十五天,他用五天的日记是后补的。所以,教师开始时的监督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习惯养成以后,写日记成了惯性。不少学生已经把日记当作生活中的一部分,一天不写日记就觉得少了什么;我们要求一周六篇,他们自觉地天天写,甚至一天写许多。在初二正常期后的暑假,第一个实验班有三十一人(全班四十人)自愿坚持写日记。
2、内容非常丰富。有一部分学生日记内容非常丰富,叙事详细,条理清晰。篇幅由开始的几十个字,到后来有几个同学平均每篇日记可以达三百字左右,是第三个月一个月的平均值。后来,学生日记的篇幅更大的。有的日记差不多有一千字(四、五页)。几个个多学期下来,学生们每人都积了不少本日记了。
3、思考角度多。刚开始时,学生说,不知写什么。我们除了提出“只要不骂人就行”要求之外,曾经想过是不是在内容上加以引导。后来,我们想只要能坚持就可以了。但是事实证明,越是给学生自由,学生的思想越不受限制,学生写得越放开,角度越多。随心而写是最好的,老师的指导反而是多馀的,甚至限制了学生的思考,限制学生的发挥,限制了学生的提高。
4、思考有深度。日记是学生生活的忠实记录,也是学生“自己创造的一部历史”(我们向学生宣传的一个观念)。但是,这部历史是要有深度的。这个深度,很大一部分是源于学生的天赋,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源于学生的见识,很关键是在于老师对学生耳濡目染地影响。学生的日记各有特色,各具深度,多数是思考人生。有的则思考亲情、友情,有的思考爱情,有的思考历史,有的思考文化。
2、写读书笔记。
我们认为读书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生活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和监督。
第一,利用好学校的图书室。我们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条件,多读书。
第二,学生互相帮助。有的学生有许多书,有的很少甚至没有,所以可以互相帮助。交换看,一本书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
第三,订报刊杂志。鼓励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订杂志,我们也自费给学生订了《中学生阅读》《咬文嚼字》等等。学校鼓励学生订了《现代中学生(阅读与写作)》。
第四,网络阅读。
每周二老师检查读书笔记,每周与日记一起作讲评。我们印了一份读书笔记的样样本,在开始的时候,发挥了好的作用。分为字、词、句、段、篇,格式是先摘抄,后评论。可是后来,发现这样限制了学生的思考,有一些学生把这份样子当作八股一样奉行,反而不好了。于是过渡期后,不对学生的写法作过多的限制。读书笔记的内容,刚开始不限制,后来要求学生主要针对文学性的作品写。不限制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到初二下学期开始,要求学生针对文学性较强的作品写,是出于应对中考的考虑。
3、抓住日常的练笔。
我们常常要学生抓住灵感。如在阅读课文时,自己有了什么灵感,就马上记下来。或者针对一个问题,自己有什么看法,全班同学都写写。或者看着一个人或看到一处美丽的景色,都一块写一写。
配合学校的活动。学校每搞一次活动,我们都要写点东西的,内容不计,长短不计。放开手脚要学生自由去写。其他如母亲节,端午节,等等,都写点什么,不一定是完整文章,写成《记承天寺夜游》式的小品文更好。
4、大作文。
大作文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我们做过一个估算:一天日记三百字,一周六篇,一千八百字,加上读书笔记,二千字还多。一学期以写十五周计算,三万字。每篇大作文六百字(一般要求是五百字),我们一学期相当于写五十篇大作文。所以大作文主要探讨应试的技巧,少及作文方法。
我们主要是要求大作文一气呵成,不打草稿。主要练习应对考场作文。在反复的训练中,学生的“一遍成”加“小修改”越来越成熟。在考试中也取得了好成绩。
5、考试作文。
每学期三到四次月考,一次期末考试。这都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大好时机。每次考试后,我们都针对本次考试中的作文作详细讲评。特别到初三,考试多了,基本取代了大作文了。到初三下学期,日记和读书笔记停写,作文探讨主要是靠考试作文了。
经过这样的读书和写作实践,学生作文难的问题解决了,内容不再空洞,而是务实,结构、语言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在六个学期中,我们获得了五次优秀教学成果奖。在老夹白三校的联考中更是取得优异的成绩。2007年中考,语文学科学校综合考评第一名。

语文好玩!
读书,藏书,学习。
(二)探索出了形式训练作文教学之外的作文教学方法。
1、注重写作过程,重视学生写作的积累。
从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看,凡是日记和读书笔记坚持好的同学,写什么题材的作文都是轻车熟路,一点也不怕。且不管文采如何,动笔就可写六百字左右。呈现出来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我们认为积累是最重要的。“积小流以成江河湖海”,是我们后来提出的一个目标和理念。语文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目,日记和读书笔记就是日课,是要持之以恒地坚持的。积累到一定程度,见识到一定程度,如何作文不必老师喋喋不休地说。因为学生有大量的生活素材,进行了大量的写作实践,读了大量相应的书籍,见识了不下几十种作文的方法。不需要再讲什么作文方法,所以写作文时文思如泉涌。有了深厚的功底,有了丰富的积累,怎么遣词造句,怎么谋篇布局,就非常容易,挥洒自如了。
教师在学生达到这样的水平时,就可以和他们深度探讨文章的写作了。他们有这样实践,才能真正体会老师的指导好在何处了。如果没有这样的积累,“句子再流畅些”的指导跟没说没有区别,因为学生不明白。他没有这样的经历,知识面,他无法真正体会老师的指导。
2、注重写作心理,重视学生写作的个性体现。
可以说,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作文一定会受到这个老师的影响,可能多少会带有这个老师的影子。但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作文都是一个结构,一种语言风格,像是一模子扣出来的,一台机器生产出来,是这个老师的失败。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有一颗与众不同的心灵,老师们要根据他们的个性,塑造他们作文的不同风格;根据他们作文的不同特点,指导他们使自己的风格更成熟。并且可以尝试别的风格。绝不能用老师对作文的看法和标准要求学生一定做到。这样也许是对学生作文水平的限制,是反作用。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作文就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如果学生的作文水平超过了老师,那更是老师的成功。不要小看我们的学生们。
3、注重写作灵感,重视学生写作的情景再现。
目前初中生的写作,无论从中考的角度看还是日常的角度看,都以记叙文为主。从表达方式说,是以叙述描写为主,抒情议论为辅。在大量的阅读教学探讨中,我们和学生共同发现:作者在写作时,实际上是在脑海中再现写作内容当时的情景。如放电影一样把自己经历的或者想象的情景再现出来,就是情真意切细节动人的作文。我们发现,作者在写作时所持的心态,一是作者写文章时的心态,一是作者在情景中的心态。在情景中的心态可分为现实回忆中,过去的真实自我心态和想象中真实基础上提炼出的想象中的人的心态。
所以,写作的过程就是作者以自己现在或情景中的心态在脑海中再现过去或想象中的情景。只要把握这样的心理体验,一切形式上的技法都不是问题,都应运而生。这种心理体验很多时候会迸发出许多灵感,出现许多传神之笔。
4、注重内涵思想,重视学生作文的现实思考。
作文先做人,人做好了,文章也会做好。这里有“文以载道”的思想。作文是学生思想的反映,学生脑袋里想什么,作文中多会写什么。教学生作文,实际就是教他们做人。深刻的思考源于正确的人生观,源于“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考”。所以生活作文旨在塑造学生健康的灵魂,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看待自己的生活。这是生活作文的灵魂。生活作文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更是思想层面的。技术层面只是生活作文最低层次的研究,深层的研究是思想的塑造。
我们认为这应该是生活作文的核心思想。生活作文不仅是作文指导,更是人文教育。不是为文而造情,是为情而生文。如果是为情而造文,为了表达,泯灭真实,学生会沦为没有思想,没有人性的工具。所以,面对为了作文而造情的现实我们一定要摒弃。
5、注重作文细节,重视学生作文的应试技巧。
要重视考场作文。必要的作文技法是一定要会的。在交流作文的过程中,渗透作文审题、立意、结构、语言方面的锤炼。重视锤炼的过程,促进学生能够写出内容之后再考虑表达技巧的习惯。其他诸如题记、引诗、标点等细节更要注意。
6、注重教师本身的写作素养,重视语文教师自身的写作实践。
生活作文对教师的要求高。首先是教师必须有自己的写作实践,必须具备相对较高的写作水平。弟子不必不如师,正如教练可以跑得没有学生快,但一定得是内行。我们语文老师一定要转变一个观念,就是教师一定比学生的写作水平高,教师的指导一定对学生有指导意义。不一定。有许多学生,有写作天才,从能力看,必须得承认,比老师写得还要好,甚至教师的指导不如不指导。那么老师比学生多的是什么?是思考的深度,是阅历,是见识。学生的视野毕竟窄,人生经验毕竟少,教师要做的是伟大的教练,而不是伟大的运动员。但是,教师一定要有写作实践。不下水,对水的深浅、凉热、水流的大小无从知道;即使知道,也没有体验。所以,对在水中的学生的指导只是隔靴骚痒。所以我们主持或参与生活作文的老师都有写作实践。经过三年多的写作实践,主持和参与生活作文研究的教师自身的写作能力也有很大提高,教学相长,获益匪浅。
不足与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1、读书门类与作文的关系,即读什么书有什么文章么?
2、学困生的提高较慢,如何把握注重基础与提高作文水平的关系?
3、关心时事与作文的关系?
4、网络写作的研究。
5、诗歌阅读与写作的问题(兼及现代歌词的阅读)。
综上所述,通过三年多的研究,我们认为:初中作文教学中,生活作文的实行是可行的,对我们整个作文教学的反思是有益的,对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是非常有效的。为进一步深入探讨作文教学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方明生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2、《作文杂谈》,《张中行作品集》张中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3、《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第二版)》童庆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第3版。
4、《写作》王光祖 杨荫浒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出版。
5、《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