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8届高考语句扩展专题突破

 學潕祉境ゞ 2011-03-01

2008届高考语句扩展专题突破

 

2008届高考语句扩展专题突破 

一、扩展语句常见命题形式

(一)串词设境型:

例1(06江苏卷)18.请用“银河”、“树影”、“蛙声”等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想象合理,语言连贯,不少于40个字。(5分)

[解题指津] 这是一道语言扩展题,属于情景型扩展题。题目中给出三个词语,提供一个情景,让考生运用合理的想象,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所给的三个词语都是我们常见的,很容易产生联想和想象。由“蛙声”让我们想起“夏夜”,想起“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情景;由“银河”想到夜晚,想到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由“树影”想到月光下的情景,想到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

扩展时还要注意“情景交融”,也就是说运用三个词语描绘景色的同时,还要流露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或喜悦,或陶醉,或向往,抑或迷茫、怅惘、哀婉,只要与所绘景色相吻合即可。

[范例](1)微风抚柳,树影婆娑。伴随着那蛙声阵阵,牛郎、织女在这静谧的夜晚相会于忽明忽暗的银河中,共诉儿女私情。(2)夏天的晚夜是可爱的,走在树影斑驳的田间小路上,微风送来阵阵蛙声,还有那浅浅的银河,构成一幅天上人间的美景。(3)恬静的夜,清风偶尔送来一两蛙声,婆娑的树影悄悄地映在河面上,仰望长空只有银河那淡淡的身影。(4)喜欢徜徉于记忆的夏夜,睡在草地上,望着银河,数够调皮的星星。月光下的树影婀娜,还有仿佛从天际响起的蛙声,一切都那么令人陶醉!(5)七夕后的银河随着情人的分离显得那么地暗淡。偌大的河中只剩下些迷蒙的树影和悲凉的蛙声。(孟伟)(6)最喜欢夏夜,月光象流水一样静静地洒下,留下斑驳的树影,依偎在奶奶的怀抱,静听她讲述银河上牛郎织女的故事,远处的蛙声渐渐地把我带入梦乡。(7)夏日的夜晚,我想变成一颗星星,躺在银河的怀抱里,蛙声为我催眠,树影为我放哨,真的好惬意! (8)最美莫过于夏夜,举头是深邃的银河,群星闪烁;低首是田田的荷叶,蛙声阵阵;成林的树木,树影斑驳。好一个宁静的夜啊!

(05重庆卷)

24.根据要求,分别写一段话,每段话都要包括下面三个词语,词语顺序可以不分先后,且字数在20到30字之间。要求思想健康,语意连贯。(4分)
    想象        倾听   (1)表现“欢快”:(2)表现“忧愁”:

解析:题中提供了两种情景,扩展时要根据规定情景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使这些情景变得生动形象,丰富饱满;只要与这两种情景相一致,且分别融进提供的三个词即可。比如用三个词表达欢快情绪,可设想一个自然环境,在白雾缭绕的林间,倾听大自然声响,心的愉悦……表现忧愁可运用比喻,写一个人心头的迷雾,心的沉重……
答案示例:(1)、我们的想像也随着林中的雾气弥漫开来,虽然到处朦胧,我们依然能遥看瀑布,倾听泉声,品嗅百草……(2)、倾听着泉水幽幽的哀鸣,蒙着愁绪不结的雾气,你说,我们忧郁的心中怎能容下想像翅膀的翻腾。

2003年高考北京题 

根据要求写两段话。每段话都要包含下面三个词语,且不少于40字。道路 身影 足迹①描绘一种情景②表达一种感悟
  【解析】这是一道扩写题,扩写的两段话都用上“道路”、“身影”、“足迹”这3个词语并不困难,难的是“描绘一种情景”、“表达一种感悟”。描绘一种情景,道路、身影、足迹应是实的,构成一种“情景”,要用描写的手法;表达一种“感悟”,则“身影”是实的,道路、足迹应是虚的,这种感悟可以是人生方面的,也可以是社会方面的。使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写出感悟,比较适合用议论抒情来表达。
  【答案】①清晨,大雨倾盆,泥泞的道路又湿又滑。一个身影在道路上挪动着,也许他未注意到大雨已经模糊了他的足迹。他在雨雾中渐渐远去,不知他的目的地是哪里。

②每个人都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在这条坎坷的路上留下你无数的身影,身影的下面有属于你的足迹,这足迹便记载了你写下的生动的故事。

强化练习1、用”“”“三物,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为你的朋友发一条祝贺生日快乐的手机祝福短信。(50字以内)

  分析:这种题型要求考生要用相关联想的手法,把它们构成相关关系串联丰富起来。

  参考答案:心愿是风,快乐是帆,祝福是船,让心愿的风吹着快乐的帆,送着祝福的船,飘向永远幸福的你,轻轻的问一声:生日快乐!

强化练习2、把下面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不少于30字) 饮食 营养 读书

  分析:要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前两个词语关系明显,它们要与“读书”构成比喻关系。才能串联起来。

  参考答案:要获得身体的营养必须重视饮食,要获得精神的“营养”必须重视读书。

(二)话题拓展型

06全国

20.请以"和谐"为内容写三句话。要求每句话都使用比喻,三句话构成排比。(5分)

答案示例:

和谐是乐手演奏的动人旋律,和谐是画家创作的美丽画卷,和谐是设计师描绘的宏伟蓝图。

强化练习1

请以创造爱心为话题写一段文字,必须用比喻和排比修辞法,字数在80个左右。

参考答案1创造是灰暗的夜空中划过的耀眼的流星,创造是早晨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一轮红日。创造缘于平凡,缘于思考,缘于智慧。牛顿从苹果落地中,悟出了万有引力定律;鲁班在草丛中被叶片划破,创造了进步工具---锯;毕升从千百次的探索中,创造了泥质活字印刷术。

参考答案2:爱心是火种,能点燃心中的希望;爱心是清泉,能滋润即将枯萎的禾苗;爱心是绿荫,能撑起一片新的天地。爱心给我们勇气、力量和信心,爱心帮助我们一次又一次战胜危险和困难。快快打开我的心窗,让爱永驻我的心间。

(三)设境描述型:

(2000年)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  情景二:考试前夕/我/歌声

【解析】首先,区别“情景”。就是找出题干中“两种情景”的异同。相同点一个:扩展的“重点”都是“歌声”。不同点两个:一是时间不同,“情景一”是“毕业典礼上”,“情景二”是“考试前夕”。二是人物不同,“情景一”是“同学们”,是个“群体”,是个场面;“情景二”是“我”,是“个人”,不一定是场面。就是说,“两种情景”氛围不同,“人物”的行为、情感也应有所差别。其次,紧扣“歌声”。这是根据题干要求———“以‘歌声’为重点”,在内容上对“歌声”的描写要浓墨重彩,不能轻描淡写。此外,字数也不可忽略,写好后,一定要查一下“每段”是否“不少于30个字”。
  【答案】情景一:①隆重的毕业典礼大会上,同学们展开了赛歌活动。一会儿齐唱,铿锵有力;一会儿独唱,甜美动人。歌声阵阵,笑语串串。②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不断,流派纷呈。有学刘欢的,有学孙悦的,也有学韦唯的,更多的是自成一体的。情景二:①考试前夕,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我家住在黄土高坡》的歌儿,那歌声伴着春风在散发着泥土气息的野外飘荡。②期中考试前夕,我唱的歌少了,歌声的韵味也变了,节奏缓慢,像小溪潺潺地流,像白云悠悠地飘。

2002年春季)
 根据以下规定的情境,以"免疫力"为中心,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40个字左右(6分)
 情境一:身体健康方面 情境二:社会影响方面

【答案分析】

本题提供了两个不同的语义环境,用主题词的形式表述,要求“以‘免疫力’为中心”,即“免疫力”是扩展的重点内容,而且要“符合规定的情境,体现出二者的差别”。本题的出题方式沿袭了2001年春季高考(北京、安徽卷)的出题方式,即给出一个词语的“概念意义语境”和一个“临时意义语境”。“情景一”给出的是“概念意义语境”,“情景二”给出的是“临时意义语境”。“免疫力”的“概念意义”是“具有抵抗某种传染病的能力”;“免疫力”在“情景二”中的“临时意义”是“具有抵抗某种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行为的能力”。如果学生能够把两种意义区分开来,根据本题要求扩展语句就迎刃而解了。

参考答案:情景一 (例一)给新生婴儿注射疫苗,是增强婴儿免疫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此种方法早已在全社会得到推广。 (例二)免疫力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如果有较强的免疫力,他就可能抵抗外界多种病菌的侵入。(例三)小孩生病,不能常用抗生素,否则,会杀死人体中有益的细菌,导致免疫力的下降,不但旧的病菌没有消除,而且会滋生新的病菌。

情景二 (例一)在社会的发展中,人们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思想的影响,因此,提高免疫力是在社会这个土壤上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例二)一个人不能总是把自己的过错归结为受到外界的不良作风的影响,你自己应有的免疫力哪里去了?(例三):一个人不管处于哪个时期,都应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否则,会导致对不良生活方式的免疫力的下降,不自觉地模仿不良生活方式,甚至走上歧途。

2001年春季)

根据以下规定的情景,以“起跑线”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田径场上 情景二:人生某阶段

解析:第一要弄清“显性要求”即题干中对扩写的情境、重点、句式、字数等方面的规定。该题的要求很明确,就是要以“起跑线”为重点,即把“起跑线”做为叙述描写的主体与核心,而“运动场上”与“人生某阶段”只是展开叙述与描写的“前提条件”。第二要揣摩“隐性要求”即题目所提供的情境中对扩写内容与手法方面的“暗示”。如“运动场上”的起跑线有哪些方面的作用与意义,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人生的哪些“阶段”可以称作“起跑线”,童年、少年、青年阶段的“起跑线”应该怎样定位,可以用怎样的语言形式(句式、修辞等)来表达等。

示例:①田径场上,运动员们在起跑线前跃跃欲试,那洁白的起跑线好像张开他动人的笑脸,给每个运动员鼓劲、加油。②青年时期是一个人在独自跋涉于人生道路的起跑线,青年时代的奋斗将给你的人生涂上一层绚丽的色彩,青年时期的荒唐带给你的只能苦涩的伤感。

1阅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依据加线句提供的情境,以“蝴蝶”为中心描写对象,扩展成一段情景生动语意连贯的话。(不少于40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分析:这种题型要根据诗句的内容,发挥想象,通过优美的意境,表现出诗句的意蕴来。

  参考答案:金黄色的蝴蝶在空中上下飞舞,下面一个小孩在追逐,蝴蝶左右盘旋,忽东忽西,一下子飞入大片金色的菜花之中,再也难寻它的踪迹了。

2 秋天·思乡为背景,以色彩为重点,扩展一段话。

  分析:这种类型的扩展,关键在于对扩展要求中所蕴涵的隐蔽信息的捕捉、挖掘,题目中明确的信息有:(1)“秋天·思乡”决定语段的抒情氛围;(2)“色彩”明确了描述的特定对象的特征;(3)运用的表达方式应以描写为主。

扩展答案:(1)一枚枚火红的枫叶,向人们宣告着秋的到来。异乡的秋,让我想起家的温暖。那橙黄的色彩,就象妈妈做的可口的饭菜般醇香。蓝蓝的天空没有一朵白云,显得空旷旷的,就象我那漂泊的心找不到家的温暖。一阵阵秋风吹过,枯黄的树叶纷纷扬扬的落下来。或许我就是那黄黄的树叶,被风吹落在离根很远的地方。可又有谁知道,我对“根”那绵绵无尽期的思念呢?

(2)秋天到了,在秋天这个季节里,花草树木脱去了浓浓的青装,换上了深黄色的外套。在路旁,一片片叶子被秋风无情的扫落,落叶给大地铺上一层黄色的地毯。此时,我心理有点惆怅,这惆怅道出了一个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这惆怅表露了一个游子对亲人的思念,我不禁唱起了家乡的歌谣,歌声伴着落叶在风中飘荡。

(三)续写型

2004年(北京卷)

25.照应给出文句的意思,续写一段话。(4分)
听高雅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可以激励人的斗志,可以抚慰受伤的心灵。你看,

【分析】此题答题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要明确什么是“高雅音乐”。“高雅音乐”是与“流行音乐”不同的概念,主要指古今中外音乐作品中经久流传、格调高尚、不粗俗的作品。孙燕姿、周杰伦等的歌虽然不能说粗俗,但于此题中被举为例子显然就不合适了。

其二,续写的内容必须是对“陶冶性情”、“激励斗志”、“抚慰心灵”三个要点的简要解说,不能脱离“高雅的音乐”及其作用进行扩展;有的考生则转而谈“成熟”,谈“苦难”,或者只举出一个歌唱家为例,则未免太不能理解命题人意图了。

其三,要按照前面内容的顺序连贯地安排后面文字,做到前后呼应,又不可以完全重复前面内容,而是要做必要的展开。这一点,越是平时有良好的表达习惯的同学越是不会忽略。

其四,“你看”二字说明后面文字要用形象再现法,进行细致描绘,恰当使用修辞,表述语言既要精炼明确,更要形象生动,使读者感到如在目前;许许多多同学分数仅仅停留在3分上,就是这点不合乎要求。

重重关隘险阻,招招难于应接,故非有才学者不能得满此题分数也。设题者老道地把续写题和语言连贯衔接题合二为一,考查了学生们的想象力、阐释和表述能力,同时对考生的文学修养和艺术素质也是一个到位的检测,题目出得无可挑剔。

【参考答案】例1:愤怒的人耳边奏起莫扎特的小夜曲,他的性情会逐渐趋于温和;颓废的人耳边奏起贝多芬的交响乐,他的斗志会再次燃起;伤心的人耳边萦绕着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他的心灵会走出阴霾。例2:铮铮然响起的《高山流水》会把人们带到可亲可爱的大自然,陶冶出人们更加清澈透亮的心;轰然奏起的《第九交响乐》把人们带到“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贝多芬面前,激励人们奋勇向前;悠悠然飘来的《二泉映月》把人们带到天下第一泉边,体验盲艺人哀而不伤的心境,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例3:那悠扬的节拍像一位导师,帮助你清除道德上的污点;那高扬的曲调像一面旗帜,牵引着你前进的脚步;那轻柔的旋律犹如一双纤纤的手,慢慢地抚摸你心灵的伤口。

答案示例2:

瑞士班得瑞德《天使群聚之歌》,简直让你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我的舞台》给你信心,让你信心十足地度过以后的每一天;西城男孩的《阳光季节》那种柔和的歌调可以给你心灵的慰藉……

答案示例3

例一:一曲高山流水,赋予了伯牙宁静淡泊的情怀,一曲贝多芬的《命运》让无数面对死亡的人重新扣响生命的大门,一曲莫扎特的《安魂曲》引领亡者步入天堂,给其家人以无限的抚慰,高雅的音乐犹如一股清泉,流过你那浮躁不安的心境(诠释)
例二:高雅的音乐有如一股清泉,流过你那浮躁不安的心境,使你变得平静;高雅的音乐有如一把烈火,为你重新燃起希望的斗志;高雅的音乐有如一缕阳光,温暖你受伤的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