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大家介绍一下REITER综合征!

 花瓣之雨 2011-03-14

向大家介绍一下REITER综合征!

【概述】
Reiter综合征以无菌性尿道炎、眼结膜炎和多发性关节炎为基本特征,可瘵有皮肚皮肤粘膜及其它器官病变,发病前常有发热,多见于成年男性。
【诊断】
典型病例诊断一般不难,但不典型的不完全型病例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本征诊断要点包括:⑴尿道炎、关节炎、结膜炎三联症同时出现或在短期内先后出现。⑵皮肤及粘膜的特征性损害。⑶发热、白细胞增多、血沉增快,血清免疫球蛋白增高,C反应蛋白和阳性、白细胞组织相容抗原HLA-B27阳性。⑷尿道分泌物、结膜分泌物、滑膜液及大便病原菌检查。⑸X线特征性表现。⑹除外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淋病性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肠病性关节炎及白塞综合征等。
【治疗措施】
Reiter综合征无特效疗法,一般治疗原则如下:
1.支持疗法 急性期注意卧床休息,限制负重,注意清洁卫生。给予容易消化,高热量饮食,补充维生素。
2.对症治疗 急性期或关节炎首选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0.3~0.6g 3/d,吲哚美辛(消炎痛)25~50mg 3/d,炎痛喜康20mg 1/d,布洛芬0.2g 3/d,此外理疗如超短波、红外线、蜡疗、泥疗以及按摩等亦有所帮助。对尿道炎可作下腹部热敷或碱化尿液。结膜炎可用药液冲洗及常用眼药水点眼;严重眼病者可用皮质激素滴眼液。水溢脓性皮肤角化病可用角质溶解剂及小剂量皮质激素,如1%反共经考地松局部应用。
3.应用抗生素消除有关病原 发病初期可选用,但剂量不宜过大。这对尿道炎可能有益,但对关节炎和病程无多大影响。
4.肾上腺皮质激素 对持续性单关节炎、跖筋膜炎或跟腱炎病例局部应用甲基强的松龙40~80mg/d可能有效。过去认为全身应用肾上腺皮持激素有益,但现在已确定全身应用皮质激素,无论剂量大小对关节炎均无长久效益。
5.基它免疫抑制剂 严重病例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无效时,可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氨甲蝶呤和6-硫基嘌呤。常用硫唑嘌呤每日1~2mg/(kg•d),4~8周可以获效。其它药物可根据患者情况选用可耐受剂量,对难治性或病程较长者有一定疗效,但这些药物毒副作用较大[10],用药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最近发现,柳氮磺胺吡啶(Sulfaslazine)对治疗Reiter综合征有效,可采用。
【病因学】
Reiter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不甚清楚,目前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假说[1、12、14、16、18]。
1.感染学说 因Reiter首次报道的病例血中分离出螺旋体,故Reiter当时怀疑本征是螺旋体所致的感染性疾病。罹患本征者多为青年男性,且常先有尿道感染征状及不洁性交或治游史,故后来有人怀疑本征与淋病、第四性病有关。如前所述,本征可能继发于非细菌性尿道炎或各种病原菌所致的痢疾。已从几例发生尿道炎的滑膜液中分离出衣原体[1],有些由于性效传播而发病者,可从其尿道分泌物分离出贝宗体属、支原体属及衣原体属病原菌[14]与腹泻有关的患者,有些开门见山例大便培养出福氏痢疾杆菌、沙门菌、耶尔森菌及弯曲杆菌。另外痢疾流行时本征发病率较高[1]。但与宋内氏痢疾杆菌无关,这提示反应性关节炎与某些特异微生物的某些成分有关。目前已知,除性病外,痢疾杆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贝宗体属原菌,甚至病毒等均与本征有关,尤以福氏痢疾杆菌感染关系更为密切[12、18],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更多的证据证明本征与感染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并非与感染有关的致病者都罹患本征。
2.遗传与免疫学说 因为本征患者有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IgG、IgA及α2球蛋白增高,而且非细菌性尿道炎或肠炎后可发生无菌性滑膜炎,提示免疫因素在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作用。但目前尚未证实本征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一样有普遍的体液或细胞免疫异常存在,本征关节炎可能不是由抗体或T细胞介导反应引起。最近曾生某些患者滑膜中查到衣原体,或许提示隐藏在关节内的某些细菌成分诱发炎症[5]。
Early报告非淋病性尿道炎和志贺氏菌、沙门菌、耶尔森菌及弯曲杆菌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病人的组织相容抗原HLA-B27明显增高[1]。另有报道伴有HLA-B27者,除易患本症外,强直性脊柱炎、急性虹膜炎、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率也较高[12],说明本证的发生与HLA-B27有关。但有的HLA-B27阳性者易患强直性脊柱炎,有的则易跜Reiter综合征。这可能与HLA-B27的亚型不同有关。应用单克隆抗体和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虮泳分析发现,HLA-B27至少由两个亚群组成。HLA-B27阴性的Reiter综合征患者可能有另种交叉反应抗原如HLA-B27抗原起反应,或本症的关节炎致病菌携有模拟HLA-B27抗原的成分被识别而引起发病[6]。
【病理改变】
本征早期,滑膜组织学改变学类似轻度化脓性感染[7],表浅部及血管区有局限性炎症反应,特点是炎症区明显充血、水肿、中性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病变两周以上可见浆细胞及多种的结缔组织细胞增生,偶见滑膜层细胞坏死;多数病例有局部红细胞渗出。
历时数月的慢性关节炎病理特点是绒毛样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和关节软骨级骨性侵蚀[7],镜检呈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有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灶性浸润;部分病例可见淋巴病变往往类似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变的特征是皮肤角质层增生,类似皮肤角化病和棘皮病[7],表皮出现水疱,疱内充满上皮细胞、中性多核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并常见微脓肿样改变。真皮外层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粘膜病理改变与皮肤病变相似,但无皮肤角化病表现。
【流行病学】
由于本综合症病因不清,名称和诊断标准不统一,既往对其流行情况及发病率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少数研究表示Reiter综合征是一种并非少见的风湿性疾病。在年轻男性炎症性关节病中,本症是最常见的原因。据报道[2],非特异性尿道炎病人中约1%发和Reiter综合征;更有报道在非特异性尿道炎中约3%发生反应性关节炎。Noer在420例志贺杆菌感染患者中9例发生Reiter综合征,发病率为1.5%[3]。HLA-B27阳性者如患非特异性尿道炎,则发病率更高,约20%发生本征。
本征在欧美报道较多,美国海军医务人员经10年时间调查发生其发病率约每年4/10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前线痢疾大流行,估计痢疾患者约15万例,其中发生反应性关节炎344例,发生率为0.23%。1980年Kosune报道[8]8例与弯曲杆菌肠炎有关的反应性关节炎,3例大便培养阳性,5例抗体滴度减低,7例检查组织相容抗原HLA-B27,5例阳性。弯曲杆菌肠炎后反应性关节炎发病率为2.35%。国内自1956年首例报道以来,至今先后零散报告10余例,实际上远不止此数。尤其HLA-B27阳性者更易罹患本征,因此本征的地理分布可能非常广泛,由于女性Reiter综合征诊断比较困难,常常引用的男女发病比例是20:1,但在FOX[4]报道的131例要综合征中女性占15%。在性病后Reiter综合征中男性居多,可能与男性非特异性尿道炎较多有关。本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30岁多见。因儿童尿道炎不易诊断,儿童Reiter综合征仅于痢疾流行侵袭许多家庭成员时才能诊断。50岁以上者也有于性病后和地方流行后发Reiter综合征的报道[2]。国内报道10余例中年龄最小17岁,最大38岁。
【临床表现】
Reiter综合征绝大部分发生于成年男性、个别可见于女性,常有不洁性交、冶游史或尿道炎、腹泻病史,以尿道炎、关节炎和结膜炎“三联症”为基本特征。三症具有全者称完全型,只有关节炎或关节炎合并后二项之一者称不完全型。本征为系统性疾病,大部份病人有发热、体重减轻,部分病人可有皮肤粘膜病变,少数病变广泛,常有淋巴结及脾肿大,还可累及胃肠、心血管、肺及神经系统等[1、12、14]。
1.关节 关节病变通常是本征的第二或三特征,常尿道炎、腹泻或结膜炎后2~4周出现,或与这些症状混同出现。好发于负重的大关节如膝、踝腕关节,但指、趾小关节也常受累,关节炎为多发生性及不对称性、轻重不等,常伴有明显的红肿、热、痛,少数关节炎症可持续几周或更长。急性期少数病人有背痛、骶髂关节和脊椎压痛。脊柱关节受累常呈“踊跃式”,从一个部位路过某些节段而累及另一部位。急性性关节炎迁延或反应发作可成慢性关节炎,曾报告1病程20年[20]病人有明显的膝及手术节变形,大小鱼际肌萎缩。肌腱附着点的炎症称肌腱端病(enthesopathy),这可能是Reiter综合征的突出表现,足底筋膜炎时,有明显跟腱压痛,X线检查见足底筋膜附着的跟骨部呈绒毛状钙化,由于骨膜炎可出现散发性条状肿胀。肌腱端病,也可发生于胫骨下端或胫骨、足底肌腱附着点。
2.泌尿生殖系 绝大部分为男性尿道炎,有尿痛、排尿困难、尿道分泌粘液或脓性分泌物,少数尿道口有红斑和水肿,有时尿道炎也可无症状。有不洁性交者,一般从性交后到发生尿道炎大约几日至1月左右。除尿道炎外,常并发前列腺炎,前列腺可增大,质软并有压痛;前列腺分泌物含有许多脓缩细胞;偶尔发生前列腺脓肿。女性可有尿道症、宫颈炎或膀胱炎,症状常较轻,只限于排尿困难或少许阴道分泌物。
3.眼部表现 结膜炎通常是眼部的首发症状,一般症状较轻,常伴有轻微烧灼感,早晨上下眼睑粘连,大多为双侧受累。首次发病者约5%~10%病人可有虹膜炎;病情发展或复发者20%~50%发生虹膜炎。少数色素膜炎、巩膜外层炎、角膜溃疡;也有视神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