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桩功求劲之要点

 碧涛先生 2011-03-15
文/高臣
欲求意拳整体劲力,必须在桩功要点上深入琢磨。所谓整体劲力就是把全身的肌肉.筋腱.骨骼.有机的结合为一体,而结合一体的关键是所有的关节要产生同步的收缩与伸展,所以 上中下三盘的骨节要随着呼吸的调整.有序的进行松紧运动,这样 外而筋骨.内而气血相互作用才能使整体劲力求出.
  具体到练法,要以六合劲法为宗.即;
     1.‘肩与胯合’ 在站桩时肩下沉与胯上提形成一个合力,使腰腹与胸背形成反向争力催动脊椎节节拉开.伸展产生上下支撑,所以 合力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争力。
     2‘肘与膝合’ 在站桩时,两肘在横撑时要有下坠之力.同时双膝要有向是的提拔之力。这样 在双膝 双肘的合力空间才能保证不空.有气体的压缩阻力,从而达到饱满充实的状态。使关节部位产生强大的支撑力。
    3‘手与足合’ 双手在撑抱时要有下按之力与双足抓地上提形成梢节的上下合力,这样才能保证力达梢节,所以王芗斋先生有手足指(趾)抓力之说。
   这几种相合之力必须是上肢肩带肘.肘带手. 下肢是胯带膝.膝带足的同步运动。这几点做到就会有全身连到一起的感觉,随着站桩时间的增加这种整体感觉就会越来越明显。筋会变粗.骨会变重,关节之间的韧带也会变得有弹性。全身会有被凝固的感觉,这才是整体力的原理
  以上所说的是外三合,当外三合达到要求之后就必须向内三合过度.
所谓内三合就是1‘心与意合’   即 精神与思想要统一.     2‘意与气合’ 思想要与气血协调一致.  3‘气与力合’ 即把气血转化成拳术力量.
以上六合之劲由内而外.或由外而内进行摸索才能产生真正的整体劲力模式。王芗斋先生的拳术理论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做到全身无处不合,所谓‘神合’ ‘意合’ ‘光线合’ 的更加完善的整体要求。但是没有六合为基础,全身无处不合的要求就是空中楼阁 胡思乱想。因此,“意气力”是意拳的灵魂.如果不把真实的“意” 充实的“气” 练出来.那么整体的力就不会存在。 意真则力实.气充则力强,所以 意拳的劲力是建立在 ‘意真’ ‘气足’ 的基础上产生的强大爆发功能。站桩是在保证间架结构不散乱的前提下对意念和气血进行强化训练,从而达到精神的饱满 气血的充盈使桩架产生强大的支撑功能。所谓 ‘三才’又称‘三体’ 即培养人体的 ‘固体’即筋骨皮 . ‘液体’即人体的血液和津(精)液 .‘气体’即人体的呼吸功能,所谓“精满则气足.气足则神旺。
   桩功习练如果不求出以上的这些功能,那么就根本谈不上你练的是站桩功.站桩功有健身的效果.就因为他的宗旨是培养人体的元气,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所以桩功为万法之宗,高臣先生在武术教学活动当中.对无数求学者传授站桩的真谛,使意拳的真髓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也获得了大家内心的尊重。同时我们研究会也希望更多的意拳爱好者前来交流与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