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少年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平平网 2011-03-20

青少年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 张林

【导师】 张向葵

【作者基本信息】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原理, 2004, 博士

【摘要】 自尊是当代心理学自我认知研究领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核心问题。自尊的研究是适应时代要求正确把握科技进步与人类自身发展关系的理论前提,也是解决人们面临内心矛盾和生活压力的有效途径,更是转变学校教育观念、实现“以人为本”教育目标的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问卷调查等测量手段,综合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协方差结构方程等多变量关系分析的统计技术,以青少年自尊的发展为研究着眼点,重点考察了青少年自尊的心理结构、自尊发展的年龄特点以及个人特征、家庭环境、人际环境和心理状态等相关因素对青少年自尊发展的影响作用。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研究者首先从时代发展的需求、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及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自尊研究的重要性。接下来分别对自尊的概念界定、自尊研究的相关理论、自尊结构的观点分歧以及有关自尊发展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指出自尊的内涵是个体对其自身价值的一种积极的认知评价,是个体在不断追求自身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一种内在的与自我信息相关的认知加工活动过程。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研究者在分析了以往研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详细阐释了自尊“倒立金字塔”结构理论模型的含义,全面论述了自尊结构的基本心理成分以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自尊系统的特点与心理机能。以此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研究的总体构想、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假设。同时还阐述了本研究将采用的测量方法、统计技术和研究思路,指出了本研究结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三部分 自尊结构的测量与验证。研究者以中学生和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修订后的内隐自尊联想测验、外显自尊测验量表和自编的元自尊测验问卷,通过预测结果对问卷与测验的信度、效度进行分析后表明各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合理性。接下来研究者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统计技术通过正式测验的数据考察了自尊结构模型理论维度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测验数据与理论模型的拟合情况良好,证实青少年自尊结构模型的理论维度具备较高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第四部分自尊的发展特点。研究者采用大样本的青少年被试,系统地调查和分析了初中、高中和大学生自尊发展的一般趋势及具体特点。研究的结果发现:青少年外显自尊和元自尊的发展水平随年级升高有逐渐增长的趋势,但在高中阶段表现出下降的态势。内隐自尊的发展在大二年级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以后逐渐上升。从青少年自尊发展的年龄趋势来看,巧岁和17、18岁是外显自尊发展的“低谷”阶段,这一时期青少年元自尊的发展也处于最低点阶段。而青少年的内隐自尊在17、18岁处于较高点,19岁的内隐自尊水平最低,以后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17一19岁阶段是青少年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发展的关键时期。 第五部分自尊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者从儿童发展的生态学模型出发,系统考察了个体、家庭、人际和心理等方面因素对青少年自尊发展的影响,构建了影响青少年自尊发展的心理机制模型。本研究结果发现:就个体特征变量而言,外显自尊水平随着青少年的年龄发展而不断提高,其中身体健康水平对青少年外显自尊和元自尊的发展有积极影响,学业成绩对青少年外显自尊和元自尊都有明显的影响。个体特征对内隐自尊发展不发生直接影响。家庭环境因素中父母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与青少年自尊发展水平之间相关不明显,而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与青少年自尊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 学校环境中的人际关系状况对青少年自尊发展有重要影响。师生关系中教师的支持鼓励、关心喜欢和宽容接纳对青少年外显自尊和元自尊有明显的积极影响,而苛刻严厉的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外显自尊和元自尊发展有严重的消极影响。同伴关系中的人际和谐、交往互动及社会情感因素对青少年自尊的三个成分都有积极的影响,其中交往互动因素对大学生内隐自尊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家庭和谐感与外显自尊和元自尊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心理孤独感与外显自尊和元自尊都有显著的负相关。 影响初中、高中、大学三个群体青少年自尊发展的相关因素是有差异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青少年自尊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父亲的文化程度、父母的教养方式,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以及心理孤独感因素。 第六部分讨论与反思。研究者在结合本研究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讨论和深入阐释了关于自尊的内涵、自尊的心理结构以及自尊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本研究的结果、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手段进行了全面的讨论与反思。在论文的最后,研究者就未来关于自尊研究的发展趋向进行了大胆的预期和展望。 纵观本研究的整个过程,研究者从全新的理论视角对自尊的内涵、结构等问题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性研究,提出了内隐自尊的内部结构和元自尊的结构与测量等有价值的理论问题,并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和探索性的考察。对青少年自尊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等问题也进行了系 还原

【Abstract】 Self-esteem was a critical question in the field of self-cognition of contemporary psychology. The study of self-esteem was the theory premise that helped to grasp the relationship of scientific advance and human development. It was also a valid approach that helped to release the inner contradictions of feeling and the stresses in life. Furthermore, it underlay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view of school and successful realization of the education goal of "humanism". Methods used in this res... 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自尊结构内隐自尊外显自尊元自尊内隐联想测验

  青少年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中文摘要 3-6
英文摘要 6
1 前言 11-17
    1.1 研究的时代背景 11-13
    1.2 研究的理论背景 13-17
2 文献综述 17-52
    2.1 关于自尊内涵的概念界定 17-25
    2.2 关于自尊的理论观点 25-37
    2.3 关于自尊结构的分歧 37-43
    2.4 关于自尊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43-52
3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构思 52-62
    3.1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52-54
    3.2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与研究假设 54-58
    3.3 本研究的方法与研究思路 58-60
    3.4 本研究的创新与研究意义 60-62
4 关于自尊结构模型的理论阐释 62-70
    4.1 自尊结构的基本成分 62-63
    4.2 自尊结构的“倒立金字塔”模型 63-65
    4.3 自尊结构各成分的特点及其关系 65-66
    4.4 自尊系统的基本心理机能 66-70
5 关于自尊结构特点的测量与验证研究 70-117
    5.1 内隐自尊联想测验的修订与使用 71-78
    5.2 外显自尊量表的修订与使用 78-87
    5.3 关于元自尊测验问卷的编制与试用 87-93
    5.4 大学生自尊结构模型的测量与验证 93-117
6 关于青少年自尊发展特点的研究 117-145
7 影响青少年自尊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145-167
8 反思与讨论 167-175
9 研究的总结论 175-177
10 参考文献 177-186
11 附录 186-205
后记 2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