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琼林教授治疗胃下垂的经验

 散萃 2011-03-23

张琼林教授治疗胃下垂的经验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09-10-06 14:56  点击 19次  华夏中医论坛  

张琼林老师是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在安徽以至全国都有很好的口碑。我是1997年在《名医名方录》上看到他的简介后,认识张老的。这些年来,得到老先生很多的帮助,受益匪浅。张老临床善治内科疑难杂病,尤其是脾胃疾病。他提倡“医可有派,医不守派;治必有方,治不泥方”。所以行医数十年来,他一直坚持学习中西医技,不据门派之见。治疗疾病常多法兼用,无论针灸、薄贴、外熨、丸散,只要有效,他都运用。并认真考察中药性味,努力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999年,我到南方进修,并专程拜访了张老。亲眼目睹了老先生每日诊病的过程。他在用药上,一贯要求药物要按季节采挖,并严格炮制后才能上架。并博才众长,亲自研制了很多疗效突出的中药制剂(全院职工只上四天班,其他三天制药)。而且十分注重结合西药进行协同治疗。另外,他在疾病预防方面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和经验。今将张老邮寄给我学习的论文刊登于此,衷心希望同道们从中学到新的东西。
    胃下垂是胃病中的顽疾,临床表现为消瘦、食少、腹胀等,严重的可以并发其他脏器下垂等一系列气虚下陷之症。主要由于胃壁失去弹性,弛而不张,形成低张胃、丁字胃终至下垂。现代医学治无良策,大都荐看中医。或拟补中益气丸治之,很难获效。
     一、辨证论治
    1、饮留肠胃,清气不升
    主证:食少、形瘦、昏冒、欲呕,站立则剧,平卧则缓,动则脘中有水声荡漾,收腹吸气则肠中漉漉而鸣,舌质偏大或正常,脉细濡。主以温阳化饮,运脾举陷法。方用苓桂升陷汤加味:
    茯苓30克 桂枝10克 苍白术各20克 炙甘草5克 升麻8克 柴胡8克 白芥子12 附片10克 干姜10克 生半夏15克
    吐酸加煅瓦楞40克(先煎),黄连水炒吴茱萸5克;便泄加赤石脂20克,益智仁12克。常规煎取两遍,共得药汁1200毫升。每次服用200毫升。一日服三次。两天用一剂。
    按:此证为中阳久衰,温运无权,“胃阳不足以消腐,脾气不足以旋运”形成饮留气陷之症。饮为阴邪,最碍脾运,脾困与停饮互为因果,则饮聚而泛滥无制,饮邪不除,气何以升?宗《金匮》之旨:“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选用苓桂术甘汤。然饮为阴邪,非温不起,方证比较,尚现温之不足,故加姜、附为佐,借半夏、白芥子之辛散温运,使饮邪宣化于中焦,导利于下焦,决邪有路,饮化而气自升。并注意观察舌、证,而递减姜附。
     2、脾虚气滞,中运不健
    主证:神疲气赢,形体消瘦,脘腹痞胀,饭后加剧,气行串痛,扣之如鼓,或嗳气,或嗳吁,或触摸即嗳,或便秘。舌质淡暗或兰,苔根腻,也可正常,脉细软或虚大或正常。主以健脾行气,疏和升陷法。方用枳术升陷汤加味:
    枳壳20克 苍白术各20克 木香8克 砂仁5克 升麻8克 柴胡8克 炒莱菔子15克 打生麦芽30克
    便结加桃仁泥15克,火麻仁30克(打碎);腹痛加炒白芍25克,炒防风12克。
    按:脾虚气滞,虚实夹杂之证。治以健脾行滞法,标本兼顾,是为正治。然而景岳香砂枳术散加味,治疗胃下垂,或招贬责。按传统观念,脾虚气陷之证,用破气导滞之法,岂不倒行逆施!不过实验研究揭示:枳壳却能收缩内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