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养成天天阅读的习惯

 若愚老人 2011-03-29

要养成天天阅读的习惯(日记541)

——重读《给教师的建议》思考二·谈学生的阅读

2010年5月30日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书籍在学生成长和学校教育工作中重要性的同时,还十分重视要让小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在这方面,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观《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苏霍姆林斯基有以下几点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和学习。

    1、要让小学生养成天天阅读的好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要让孩子从小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尽可能地每天都读书,多读书。他认为,减轻学生脑力劳动负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必须使这些学生尽可能地多读些书。(18)要让学生在每天都阅读的行动中培养阅读的兴趣。他说:“如果你想有充裕的时间,那你就要每天读书。……要每天读,哪怕一天读两页也行。……你要强迫自己每天读书。不要把这件事拖到明天,今天丧失的东西,明天是再也无法弥补的。”(126)

    在培养学前班学生阅读习惯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家庭教育和家长的作用,他认为:“如果没有家庭的教育,我们是很难教会儿童阅读的。在绝大多数家庭里,都有一种尊重书籍的气氛,学前儿童有他们的小小的藏书,家长引导儿童养成天天阅读的习惯。”(528)

    2、阅读要与思考紧密结合。

    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多次提到阅读要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坚决反对一味地记学生死记硬背。他强调,“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时候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10)他还说:“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一个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的学生,比起不掌握这种乍看起来很简单的迅速阅读能力的学生来,就显得能够更迅速、更顺利地应付任何作业。”相反,许多学生之所以不能掌握知识,乃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流畅地、有理解地阅读,还没有学会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52)

    怎样教会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需要对学生进行长期的训练。首先要克服知识跟能力之间的脱节现象。要让学生能够在眼睛离开书本的时候,凭视觉记忆回想出整句话来。二是不能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识记学习内容,而是一边想象一边对材料进行了逻辑分析。三是要求在一至四年级,要让学生每天最少有半个小时来对新课文进行有表情地、有理解地朗读。做到阅读和思考同时进行(150)。

    只有坚持不懈指导学生做到阅读与思考的有机结合,学生才会更容易掌握好大纲规定的教材。“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内心中由于书籍而激发的喜爱感越强烈,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168)

    3、克服学习困难要让学生多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有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因为阅读能教给他们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21)。他再三强调,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地“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1)

    苏霍姆林斯基还重视“真正阅读”的作用,他认为,青少年精神空虚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真正的阅读。什么是真正的阅读?“这种阅读应当占据人的整个理智和心灵,引起他去深入思考周围世界和自己本身,迫使他去仔细观察和了解人的灵魂的复杂性,迫使他去考虑自己的命运和前途。”(345)只有培养学生养成真正阅读的习惯,使他渴望读书,并在阅读的时候时刻给他带来欢乐,那么他所读的的东西会深印在他的意识里。(522)

    4、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提倡学生要阅读科学书刊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在讲解大纲规定的新教材时,应当及时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用大纲以外的知识的火花来照亮学生的头脑(49),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他还要求,学生要带着高涨的情绪去阅读,会增强阅读的效果。他认为,“对所读东西的领会取决于阅读过程的情绪色彩:如果一个人渴望读书,阅读的时刻给他带来欢乐,那么所读东西应付深印在他的意识里。精神高涨的状态、研读书籍时的喜悦——这些是一个强大的杠杆,用它能够把大块的知识高举起来。”(522)

    5、要抓住阅读的最佳时机,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

    苏霍姆林斯基还十分重视研究学生学习与阅读的心理规律,强调要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抓住学生阅读的最佳时机。他要求学生早上要5点半起床,做做早操后,吃点牛奶和面包,在到校上课前,让学生从事1.5到2个小时的阅读活动,这是一天学习的黄金时期,是学生从事带研究性的脑力劳动的最佳时间(127)。这种做法,类似于我们现在提倡的早读。他要求学生在早读期间,要思考理论上的关键问题,攻读最难的文章,写论文提要。   

    为了保证阅读的效果,他还提倡要让学生养成随时记读书笔记的习惯。他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感受谈到了作读书笔记的重要性。“每一种笔记本,都是用来记录那些鲜明而又好像一闪即逝的思想的。我还把读过的书里里最有意义的东西记入笔记本里。这一切到了将来是要需要的,都有利于减轻将来的脑力劳动。”(129)他要求学校要建立让学生自己记笔记的制度,并要悉心保存好从书籍时汲取来的东西。

    6、学校和老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创造良好的环境。

   除去上文我们总结的学校要设立“书籍角”、“思考之室”(阅览室)、“图书节”等,并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外,苏霍姆林斯基还要求教师也要喜欢读书,为孩子们的阅读树立学习的榜样,并努力创造阅读的良好氛围,他说:“学校里,首先是教师集体里,要有一种丰富的智力兴趣的气氛;课堂教学要在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背景下来进行。”(126)教师要注意营造让学生喜欢读书的各种氛围,努力为学生的阅读创造条件。

    总之,苏霍姆林斯基在其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具体实例,详细阐述了学生阅读习惯与阅读兴趣的培养,以及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问题。他的这些理论和实践,对于我们当今如何指导中小学生的阅读,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是目前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生阅读面少,阅读质量差,而且还受到网络与影视的冲击,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阅读教育思想,对于加强和改进我们目前的阅读教育现状,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