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筷文化

 陶然秋缘 2011-04-05

                           中国筷文化

来源-《渤海早报》-流年

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史记·微子世家》中有“纣始有象箸”的记载,“箸”便是筷子,因为“箸”与“住”谐音,有停止之意,古人认为不吉利,就反其意称“快”,又因它大多竹制,故称为“筷子”。

筷子结构简单,方便灵活,能拨能挑能搛。它是手的延伸,又比手更无畏,它不惧冰块,敢下火锅,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更是中国的“国粹”。古往今来,文人雅士写下许多咏筷的诗与谜,多姿多彩、情趣盎然。

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咏箸》诗:“两个娘子小身材,捏着腰儿脚便开。若要尝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头来。”宋代文人程良规的《竹箸》诗,歌颂了筷子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乐空来去忙。”民间还有运用双关手法的咏筷诗,句句说的是竹筷,又句句歌颂同甘共苦的恩爱夫妻:“雪压霜欺气质刚,我两相爱配成双,不论日子穷与富,酸甜苦辣共品尝。”

筷子谜也形象生动,诙谐有趣:“眠则俱眠,起则俱起,贪如豺狼,赃不入己。”“姐妹二人一样长,厨房进出总成双,千般苦辣酸甜味,总让它们第一尝。”

民间有以筷子为内容的歌谣,称为《筷子歌》,普遍而热烈,年轻人谈情说爱,往往以筷子来表达爱慕之情,小伙子唱:“你家门前有蓬竹,青枝绿叶好茂盛。讨根金竹做筷子,答应不答应?别处竹子我不讨,你家竹子讨一根。讨得竹子做金筷,好与金碗配成对。”“好久不到这边来,这边竹子长成材,不知金竹有无主,真话说出来。有主你就说句话,无主你就跟我来,采到金竹做金筷,金筷金碗好配对。”

在喜庆宴席上,主人双手敬筷,唱筷子歌,以示尊敬:“一张桌子四四方,八大碗菜摆中央,八双筷子四边摆,八人坐四方。主人我来谢大家,感谢乡亲来捧场,说说笑笑莫忘吃,请动筷品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