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113方临床使用经验(8)

 闲品落花 2011-04-12
[药品] 
厚朴一钱至二钱半 生姜一至二钱 半夏一至二钱 炙甘草一钱至一钱半 人参一至二钱 
[煎服法] 
水三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或另煎人参兑服也可。 
[用药大意] 
厚朴消胀,生姜散寒,半夏降逆止呕,炙草、人参补虚。 
按:厚朴同人参治虚胀最效。 
[禁忌证] 
腹胀拒按、脉有力者忌之,此系实证,宜泻不宜补。喜冷者也忌之,此系热证,一宜凉不宜温。 
[类似方剂参考] 
(1)小承气汤:此治汗后腹胀拒按的实热证之方。 
(2)理中汤:此治太阴病腹胀满兼吐泻的虚寒证之方。
 
栀子豉汤方 第四十六 
[方义] 
此清解表里虚热及阳明在经邪热之方。 
按:诸家多有认为此方是吐剂者,经临床实践证明,并非如此。 
[主治] 
热性病,汗吐下后,心中懊侬,心烦不眠,或胸中窒,或心中结痛。但必须大便不溏,喜冷,腹不拒按。 
按:此证汗下后发现者最多,未经汗下者也有,即所谓阳明在经之邪热也。 
[药品] 
栀子二至三钱 豆豉二至三钱 
[煎服法] 
旧日煎法,先煎栀子,后人豆豉,经过实验,同煎效果也是相同的。因此,用水二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渣温服即可。 
[用药大意] 
栀子清里热,豆豉解表热。 
[加减法] 
(1)少气者加甘草(即栀子甘草豉汤)。 
(2)呕者加生姜(即栀子生姜豉汤)。 
(3)下利者去豆豉,加干姜(即梔子干姜汤)。 
(4)腹满,起卧不安者,去豆豉加枳实、厚朴(即栀子厚朴汤)。 
(5)劳复、食复者,加枳实,大便不利者,更加大黄(即枳实栀子豉汤)。 
[禁忌证] 
大便溏者,不可用,不得已而用者,必须配以干姜。 
[类似方剂参考] 
栀子干姜汤:此治心烦不眠兼下利之方。 
 
栀子甘草豉汤方 第四十七 
[方义] 
此清解表里虚热兼补中气之方。 
[主治] 
心中懊依,虚烦不眠,兼气不足等证。 
按:此系热邪伤气之轻证,如气伤较甚,体倦脉虚者,可酌加人参补气之品;若热邪较甚,口渴喜冷,宜酌加生石膏等清热之药。 
[药品] 
栀子二至三钱 甘草一至二钱 豆豉二至三钱 
[煎服法] 
水二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用药大意] 
栀子、豆豉清表里之虚热,甘草补中气之不足。 
按:本方之甘草有用生的,有用炙的。对少气的治法,清热、补中都有一定价值,用时宜斟酌。我的经验,生用较多。 
[类似方剂参考] 
栀子豉汤:此治心烦不眠、表里虚热之方。
 
栀子生姜豉汤方 第四十八 
[方义] 
此清热止呕之方。 
[主治] 
心烦不眠,兼呕吐。但必须具有寒热夹杂现象。 
按:“寒热夹杂”如心烦属热,呕而不喜冷属寒。 
[药品] 
栀子二至四钱 生姜一至三钱 豆豉二至四钱 
[煎服法] 
水二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用药大意] 
栀子、豆豉以清表里之虚热,生姜以止胃寒之呕吐。 
按:“呕”指恶心欲呕一类的症状,有声无物为呕。此由于胃中寒气上逆所致。生姜温胃散寒,为治呕圣药,用时当辨清寒热,斟酌使用。 
[禁忌证] 
大便溏者,不可用;喜冷者,也不可用。因前者系寒邪较重,后者系单纯热证。 
[类似方剂参考] 
(1)栀子豉汤:此单纯清热,治心烦不眠之方。 
(2)栀子干姜汤:此治心烦不眠兼大便溏泻,寒热夹杂,寒邪较重之方。 
 
栀子厚朴汤方 第四十九 
[方义] 
此清解胸膈之热兼疏肠胃之滞的方剂。 
[主治] 
心烦腹满。但必须具有腹部拒按及喜冷的热证现象。 
按:腹满不拒按者不宜用枳朴,不喜冷者不宜用栀子。 
[药品] 
栀子二至三钱 厚朴:二至三钱 枳实二至三钱 
[煎服法] 
水两茶杯半。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用药大意] 
栀子治心烦,枳实、厚朴去腹满。 
[禁忌证] 
大便溏者不可用,不能食冷性饮食者亦不可用。 
按:大便溏和不喜冷性饮食是肠胃有寒的表现。 
[类似方剂参考] 
(1)栀子豉汤:此是清解表里虚热之方。 
(2)枳实栀子豉汤:此是治劳复食复、表里虚热、心下拒按之方。 
(3)栀子大黄汤:此是《金匮要略》治酒疸之心烦、腹拒按、大便不利之方。 
栀子干姜汤方 第五十 
[方义] 
此为清胸膈之热兼温肠胃之寒,寒热并用之方。亦为栀子豉汤加减方之一。 
[主治] 
伤寒误下后,身热心烦,大便溏泻。但必须具有喜冷食而不敢食之寒热矛盾现象。 
按:此证往往服凉性药后心烦即见轻便,但便溏却见增重;若服热性药则便溏虽轻,然心烦即见加重。故必须寒热药并用方能取效。 
[药品] 
栀子一至三钱 干姜一至三钱 
[煎服法] 
用水二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用药大意] 
栀子苦寒以清胸膈之热,干姜辛温以温肠胃之寒。 
按:此证下后利犹未止,须用干姜;身热不去,须用栀子。 
[禁忌证] 
凡无上热下寒错杂现象者,即不可用。 
[类似方剂参考] 
(1)栀子豉汤:此是单纯清热之方。 
(2)理中汤:此是单纯治肠胃虚寒之方。 
(3)连理汤:此汤虽然也是治寒热错杂病证之方,但补性较胜。 
(4)猪肤汤:此亦为治心烦兼下利之方,但重点在滋润方面。 
(5)猪苓汤:此亦为治心烦兼下利之方,但重点在利水方面。 
栀子柏皮汤方 第五十一 
[方义] 
此清热燥湿,治黄疸之方。 
[主治] 
黄疸,没有可汗之表证(如发热,无汗恶寒等),没有可下之里证(如腹满拒按,大便不利等),而只有内热喜冷等现象。 
[药品] 
栀子三至五钱 黄柏二至三钱 炙草一至二钱 
[煎服法] 
水二茶杯半,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用药大意] 
栀子、黄柏清热燥湿,炙草和中补正。 
[禁忌证] 
有发热无汗之表证者忌之;有腹痛拒按、便秘之里证者忌之。因本方没有解表攻里的作用。 
[类似方剂参考] 
(1)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此治黄疽有表证,发汗之方。 
(2)茵陈蒿汤:此治黄疸有里证攻下之方。 
小陷胸汤方 第五十二 
[方义] 
此是小结胸证,清热、降痰、开胸膈之方。 
[主治] 
小结胸病,心下部胃脘胀满,按之则痛,脉浮滑。但必须具有口苦,痰饮,热痰互结现象。 
[药品] 
瓜蒌实三至五钱 黄连一至二钱 半夏一至三钱 
[煎服法] 
水二茶杯半,先煎瓜蒌至一茶杯半,去滓,入黄连、半夏,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用药大意] 
黄连清内热,半夏去痰饮,瓜蒌开胸膈。 
[禁忌证] 
心下满痛喜按之虚证不可服:没有热痰现象,或脉不浮滑之寒证不可服。 
[类似方剂参考] 
(1)大黄黄连泻心汤:此是治心下痞满不痛而无痰饮之方。 
(2)半夏泻心汤:此是治心下痞满不痛,寒热夹杂,虚而有痰之方。 
大陷胸汤方 第五十三 
[方义] 
此系治痰饮与邪热互结于胸膈部及腹部,攻下之峻剂。 
[主治] 
大结胸病,胸膈部及胸膈下部硬满而痛,拒按,甚者从心下至少腹手不可近。但必须具有痰饮邪热互结的实证现象,如脉沉滑有力,咳吐痰涎,大便秘结等。 
按:此证没有痰饮和胸膈满痛便是承气证,没有邪热便是寒实结胸证。 
[药品] 
大黄一至三钱 芒硝一至二钱 甘遂(研细末)五分至一钱 
[煎服法] 
水二茶杯,先煎大黄至一茶杯,去滓,入芒硝溶化后,煮至半茶杯,再人甘遂末,温服。得快利止后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