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杨新村60年:光荣与梦想 05-新闻视点·要闻-解放日报

 昵称3915706 2011-04-29

曹杨新村60年:光荣与梦想

作者:栾吟之/周楠

曹杨一村紧邻兰溪公园,环境幽雅。
本报记者 邵剑平 摄

  本报记者 栾吟之 周楠

60年一甲子。当年小姑娘唐招娣因为母亲是工厂先进,跟着首批住进曹杨一村,如今她已71岁成了阿婆。一家四代都住在这里的她,习惯在散步的时候,眯着眼细细打量自己“老有感情”的这个家园,并常常“会发现不经意的小变化、小惊喜”。

有这种感觉的当然不止唐招娣。曹杨新村1951年5月奠基,入住的首批1002户居民,多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人。从始建时的1个村,已发展到9个村,总共3.2万户居民。60年过去,新村里的居民,不少依然是当年的老住户。

让居民们自豪的,兴许还有曹杨新村那一个个“第一”:全市第一家工人新村商业网点;全市第一个新村室内菜场;全市第一所工人新村小学;全市第一个工人新村卫生所……粗略罗列一下,“第一”就有近20个。

曹杨新村60年里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于时代而言,这又是一个怎样的缩影?

新村生活

老劳模:住在新村是我一辈子的光荣

现居民:这里最大的好就是便利宜居

普通的暖春午后,阳光金子般洒落在那一幢幢整齐的三层小楼上,红的顶,白的墙,绿色的梧桐……和记者一起走在曹杨一村的小区里,曹杨新村街道源园居委会干部孙雅芬一路指引,一路带着笑。

经过一块上百平方米的社区居民健身场,健身器材有几十种。她说:“这是不久前政府投入改造完毕的,你要是傍晚过来,热闹呢!”

来到居民家中,只见8平方米的厨房,被装修得崭新亮堂。防水地坪,3个全新燃气灶,3个不锈钢水槽,清一色淡蓝的橱柜。她说:“这是正在进行的‘厨房间革命’。只要合用厨房的3家人点头,政府就出资,帮居民进行厨房改造。”

还有,统一架设的晾衣架,被拓宽成三车道的小区道路……这些,正是唐招娣等眼中那“不经意的小变化”。

唐招娣依旧唱得出当年传唱全城的那曲杨柳青小调:“曹杨新村好风光哟,白墙壁,红屋顶,石子路铺得平,哎哟走路真称心……”60年前,原本住苏州河边棚户区的她,全家搬到曹杨一村。“水龙头一开,出水了!还可以用抽水马桶了。小区有花园绿地,这该是天堂的日子了。”71岁的她回忆。“梦想中的天堂”背后,是新中国政府对工人的关怀。1951年百废待兴,“当时,苏州河两岸共有1100多家大小工厂,许多工人蜗居在棚户区,生活条件很差。尽管财政紧张,但陈毅市长很快拍板,拨款30亿建曹杨一村。后来,又建了二村、三村直到九村……”现任曹杨新村源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的毛耀昌说。

“杨富珍、陆阿狗这些劳模,当年都是我邻居!”唐招娣说。首批搬进工人新村的,有114名劳模。90岁的“老劳模”邵森和爱人王莲珠,就住曹杨一村172号2楼。“我们对这里感情很深。”邵老当年在被服厂当划样工,家住澳门路老房子,夫妇带3个孩子每晚挤一张床。因为表现出色,他和单位里12名工人一起,成为首批入住工人新村的居民。“1952年党的生日那天,我搬进工人新村。屋里和过道里滑溜溜的红漆地板,比桌子还好看,我差点滑一跤!”老人越讲越来劲,“当年毛主席鼓励我们努力工作,我们一直想着要对国家负责,信奉‘劳动创造财富’。我做到75岁才退休,有时废寝忘食到家也顾不上。”

83岁的朱静华,曾在这里当过居委会干部,也是与邵老伯同批入住的居民,她最难忘当年家家户户互助的场面。她居住的23号里,6户人家都是厂里先进工作者,一家有吃,家家有吃,一家孩子家家照料,紧俏的缝纫机也是6家凑份子一起买的。而唐招娣不仅在这里遇见了劳模邻居,还遇见了自己的丈夫,因为“住一块儿,又同在曹杨新村第一小学上学,老遇着,竟然对上眼了。于是我从曹杨一村56号,嫁到了102号。”这样的邻居夫妇,曹杨一村不下几十户,一时传为佳话。多少曹杨新村当年的居民,就这样一代代在这里扎根,过着平凡而熟悉的生活。

如今,老邻居陆续搬走,没走的过着“老人帮助老人”的生活。“小孩想让我们搬出去,但是我和老伴在这里过了大半辈子,就想住在这里。住曹杨新村是我一辈子的光荣!”邵老伯说,每天,他都会和老伴清晨到兰溪公园打打拳,锻炼身体,这样的晚年生活,幸福安宁。

“这里最大的好是便利:我家请了社区家庭医生近20年,随叫随到;去超市5分钟,去菜场5分钟,去公园5分钟。”唐招娣说。因为配套成熟、交通便利,如今的曹杨新村是房屋租赁市场的长期热门板块。今年初,又有一条新闻:国家环保部评选首批“国际生态学校”,曹杨新村幼儿园作为上海5家之一,榜上有名……

“民间外交”

六十年:接待了大半个地球的十余万外宾

老阿婆:把国人积极的生活态度传给世界

这两天,曹杨新村居民周康乐不停忙活。他前天晚上刚从外地旅游回来,就和妻子一起打扫房间,再到厨房将南瓜冬瓜切好,将鸭腿煮上……因为,又有外国客人要来家了,他要对得起自己作为“外事接待民间大使”的这个名头。

昨天中午,5个美国客人如约而至。桌上摆满香喷喷的宫保鸡丁、椒盐排条、蛋炒饭、馄饨等,足有15样。大快朵颐。客人翘起大拇指:“好吃!”

周康乐是上世纪60年代的上海竞技体操冠军,和不少居民一样,自打住进曹杨新村,就开始接待外国客人。居民赵爱英已近九旬高龄,依然精神矍铄,一上午常接待两三批外国客人。赵阿婆告诉记者:“这里是全市最早对外开放、接待外宾的新村。近60年来,整个曹杨新村接待过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多万外宾,包括国家元首、政党领袖、总理等。”

在毛耀昌看来,这里“民间接待”的历程,从侧面反映了上海的变迁:1976年,西德《世界报》驻京记者鲁格夫在曹杨新村访问5天,连发4篇1.5万字的文章,介绍中国变化;1981年9月2日,美国前总统卡特偕夫人一行来访后,高兴地说:“我这次在上海的参观中,最愉快的事是在曹杨新村托儿所及在居民家里与主人交谈。”上世纪90年代初,曹杨新村推出“做一天上海人”涉外旅游项目,如今已有半日参观游、体验生活游、食文化游等多个项目。许多来访外宾说:“来上海前就知道,中国有个上海,上海有个曹杨新村。”

从当年的对外展示,到今天的沟通交流,曹杨新村“民间外交”走过岁月,不断求新。如今,“老妈妈合唱团”为外宾唱歌,教他们打太极拳,带他们逛菜场,让老外在活蹦乱跳的鱼虾和吐着泡泡的螃蟹面前,过一把“市井瘾”。王勤特意买来游戏棒,邀老外在家里一起玩上海人儿时的游戏。还有不少60多岁的居民,每天去英语角苦练,就为了交流无碍……真情换人心。几年前,周康乐的外孙女曾一起接待过一对美国老夫妇。后来外孙女赴美读书,老夫妇特意开3小时的车来接机,盛情邀请去家里住。令人感动的是,在外孙女的毕业典礼上,美国的“爸妈”也来了。情谊深深。另一位在周康乐家吃过饭的美国老先生,3个月后再次来中国旅游,特意从美国带来佐料,上门来为大家做西餐。“民间大使”王勤与几位日本友人一直保持通信,一位日本学生甚至写信说:“感谢中国的爸爸妈妈……”

年近九旬的赵阿婆说:“我们要把中国人越来越积极的生活态度传递给世界!”

惠民工程

新改造:从六小工程到“厨房间革命”

新期盼:从“城市记忆”到科学发展

站在曹杨新村60年的节点上,居民们的心里有自豪和喜悦,也有一些困惑与期盼。

曹杨一村居民很清楚,昔日花园般的小区,已渐渐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和后来兴建的曹杨八村、九村相比,房子结构老化、内部设施陈旧,比起附近新建的商品房,差距更不言而喻。看着越来越多居民搬出去住新房,许多“留守居民”心里矛盾:对老房子有感情,舍不得搬家,同时也希望改善住房条件。作为上海第四批优秀历史保护建筑,曹杨一村又受到特殊照顾:有关部门加强房屋修缮的同时,也会严格控制房屋结构改造、使用用途和房屋买卖等,动迁必须走特殊审批流程。

政府知道居民的困惑与愿望。普陀区有关部门领导说:“我们一直在努力逐步改善小区设施和居民生活。”

确实。近几年来,“惠民工程”一直没停:

——2009年迎世博期间,区里对包括曹杨一村在内的曹杨新村大部分老小区,进行环境整治,重修绿化带、粉刷内外墙面、将老化电线翻新一遍;

——去年10月,“六小工程”在整个新村大面积实施,包括集中统一架设晾衣架的“晾衣工程”,设立非机动车上锁栏杆的“停车工程”,因地制宜增设休闲设施的“椅子工程”,增设小区平面位置指示牌的“门面工程”等;

——街道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联手,围绕工人新村的当代内涵,规划进行“拆、改、留、修、变”等艺术化改造的社区重塑,如整治景观路段、设置休闲区域、重新布局绿化等;

……

正在进行的“厨房间革命”,能一定程度缓解居民合用厨房的种种不便。还有层楼面巧了,3户人家都有身高一米八以上的高个子,以前烧饭洗菜什么的,做点事老要弯着腰,很吃力。居委会干部征询意见,特意将台盆、煤气灶和橱柜整体抬高10厘米。

如今,也有越来越多迫切希望改善居住环境的居民打开思路。有的开始考虑申请廉租房,有的搬出小区和子女同住,还有的计划购买较新的二手房。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高度重视工人新村宜居建设,投入巨资全面改造,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穿新衣、戴新帽、换内胆”。时代走到今天,在一座多元文化交融的大城市里,越来越多“有故事的老小区”被纳入保护。面对历史文脉留存与居民生活改善的客观矛盾,如何找出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之道,不仅是曹杨新村这个极具特殊意义的城市记忆,所遇到的新挑战与新梦想,也在无可回避地叩问我们的城市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