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dyyjgk 的博客 向大家中医爱好者同仁学习,交流经验,欢迎您们!!

 昵称3229476 2011-05-08


吾 师朱良春教授深究近代医林精英张锡纯临床经验和用药特色,师法而不泥,且颇多创新。张锡纯效方发挥是朱师临床经验的精华部分,笔者已在中风、高血压、肺结 核等篇中选析朱师师其法而不泥其方的创新经验,今选析朱师仿张锡纯“理冲法”治疗妇科症瘕肿瘤经验,以证老一辈临床家继承创新法不离宗,更证中医治疗妇科 肿瘤的优势。

    1、通补兼施仿“理冲” 妇瘤论治不离宗

    朱师治疗子宫肌瘤善用张锡纯“理冲汤”加减,〈基本方:生黄芪30g、党参、生白术各15g怀山药、鸡内金各18g、三棱、莪术各6~10g、天花粉 30~60g、海藻20g、甘草6g、生贯仲25g、穿山甲粉(套胶囊)4.5g,经行崩冲加花蕊石30g〉,且以自拟“外治妇瘤散”(由阿魏、生南星、 参三七、海藻、归尾、王不留行、炒小茴组成共碾粗末,干粗

分类:中医大家| 阅读(6)| 评论(0)

彭坚教授经验摘录

2011-04-28 12:37

1、交感丸:香附,茯神。调气安神。

2、红糖与吴茱萸同煎,缓其燥性。(蒲辅周)

3、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诸症取用乌梅丸。叶心清括其主症:面白,口不干,或口干不欲饮,苔薄白不燥,脉沉细不数。

4、葛根:颈肩专药。

5、桑枝:专走手臂,重用50-100g,姜黄走手臂10g。

6、手指肿胀:天仙藤15g,鸡血藤30g,威灵仙15g。

7、奔豚汤中以合欢皮代李根白皮。

分类:中医大家| 阅读(9)| 评论(0)

章次公胃病医案集锦

2011-04-21 12:40

章次公胃病医案集锦

1. 女。舌苔半光剥,溃疡病多作此状。古人谓属之阴虚,香燥药不能用。叶天士治此种胃痛嘈杂,创养胃阴之法。可见胃病不尽是吴萸姜桂证也。白芍10克,煅瓦愣 18克(打,先煎)北秫米10克,知母10克,麦冬9克,黄精12克,怀山药12克,云茯苓9克,川楝子9克。按:舌苔半光剥,是胃阴伤之证。溃疡病见此 象,多为气郁化火,灼伤胃阴,故不可再用香燥理气之药。叶天士对此证主张w忌刚用柔"。处方师一贯煎意,用麦冬、山药、黄精、秫米养胃阴;知母、川楝子泄 肝胃之热;瓦楞子制酸护膜;茯苓甘平淡渗健脾。知补者能知泻,方尽立方之妙。

2.陈女。胃痛多作于食后2小时许,迸硬固食物则其痛更甚,溃疡病之嫌疑最重。凡此等证过用香燥刺激之品,未有不偾事者。慎之!苦杏仁24克

分类:中医大家| 阅读(5)| 评论(0)

章次公小儿百日咳医案

1、蔡幼。连声咳,咳则痰与涕由口鼻呛出,病甫旬日。下列之药或能效,不效,便缠绵时日。

生麻黄2.4克,嫩射干3克,杏仁泥5克,炙紫菀6克,干蟾皮5克,白前6克,远志肉3克,天竺子5克,粉甘草3克。

2、程幼。咳五六日,身热甚壮,6个月稚孩,慎防肺闭。

生麻黄2.4克,黄芩5克,浙贝6克,大地龙9克,嫩射干5克,白前6克,连翘9克,苏子6克(包),石菖蒲9克,粉甘草3克,牛黄抱龙丸1粒(化服)。

二诊:痰滑而不能自动咯唾,蓄积气道,故气为之急,鼻为之煽。

分类:中医大家| 阅读(6)| 评论(0)

章次公小儿咳嗽医案

2011-04-21 12:38

章次公小儿咳嗽医案

1、莫幼。凡稚孩平卧则咳剧者,总是痰之作祟。夫痰多而见高热,则痰热交作,肺失清肃,咳、喘、惊乃意中事也。

淡子芩9克,炙紫菀9克,连翘12克,白前6克,桔梗5克,地龙9克,蚤休3克,苏子15克(包)。

按:痰壅易于内闭致喘,热盛易于风动致惊。方用白前、桔梗、紫菀、苏子以宣肺化痰平喘;连翘、黄芩、地龙、蚤休以清热熄风定惊。 

2、金幼。热而咳,其热有升降起伏,其咳并不连绵剧烈,作感冒论治。

北柴胡2.4克,前胡6克,连翘9克,僵蚕4.5克,黄芩5克,桔梗3克,苏子9克(包),黑大豆9克,绿豆衣9克。

分类:中医大家| 阅读(5)| 评论(0)

章次公带下医案

2011-04-21 12:37

章次公带下医案

1. 徐女。据其面色,可用补剂去其带。绵杜仲9克,玉蜀黍须15克,杭白芍9克,云茯苓9克,淮山药9克,山萸肉9克,金樱子9克,芡实9克,金毛脊9克。二 诊:用补药除带,天然恢复体力之衰弱,间接使其带减少而已。熟地黄18克,杜仲9克,云茯苓9克,冬青子9克,山药9克,金毛脊9克,金樱子9克,龙眼肉 9克。

按:体虚之人,面色少华,故用补虚束带的方法。先生认为这种方法只能间接使其带减少,可见治带应以清利湿热、消除炎症为主要措施。

2.吴女。其主要证候,可划分两部分:①子宫内膜炎症引起经之先期与带有腥味;②四肢麻,腱反射降低。上者古人属于湿热下注,下者属于血虚。苦参片9克,香白芷9克,象贝母9克,淮牛膝12克,宣木瓜9克,北细辛2.4克,稀莶草9克,杜赤豆30克。

分类:中医大家| 阅读(4)| 评论(0)

章次公崩漏医案

2011-04-21 12:35

章次公崩漏医案

1. 张女。经曾停止3个月有余,因登楼闪动而下血块,从此淋沥不净,4个月有余。熟地12.0,炒当归6克,阿胶珠12克,金毛脊9克,仙鹤草15克,苎麻根 12克,藏红花6克,川断9克,震灵丹;6克,(分2次吞)。二诊:漏红止,腰酸,上膈隐痛,入夜微有惊惕,皆贫血使然也。熟地12克,川断9克,党参9 克,枸杞9克,酸枣仁9克,黄芪皮12克,龙眼肉9克,菟丝子12克,仙鹤草15克。

按: 此案经停3个月因虚,淋沥4个月亦因虚。一诊以熟地、阿胶补血,促进血液凝固;漏久必有瘀,故佐以红花、当归通利祛瘀;余为温肾固摄药,以收涩止漏。漏红 止,腰酸乃肾虚之征;上膈隐痛,入夜惊惕,为心失血养、经脉空虚之故。二诊以补益气血药善后。震灵丹为南岳魏夫人方,药用禹余粮、赤

分类:中医大家| 阅读(4)| 评论(0)

章次公痛经医案

2011-04-21 12:34

章次公痛经医案

1.宋女。麻黄之治痛经,以子宫痉挛为当,如炎症则无效。病者经后凝痛,在腹之右侧,按之亦痛。生麻黄2.4克,旋覆花9克(包),六轴子1.5克,丹皮9克,制香附9克,粉甘草3克,延胡索9克,羌活6克,香甘松6克,桃仁泥15克。

按:经后凝痛,为寒凝不散之象,麻黄、羌活之属有温经散寒、解凝止痛作用,故可拾之。

2.吴女。经不以时下,有一月再见者,有四五十日一行者,但行必痛,其痛与经相终始。全当归9克,粉丹皮9克,官桂皮6克,失笑散12克,大川芎6克,延胡索12克,小茴香4.5克,桃仁泥12克。

按:此方为王清任少腹逐瘀汤加减而成。王氏此方,为治疗妇女痛经之名方,且能调经种子。

分类:中医大家| 阅读(4)| 评论(0)

章次公月经不调医案

2011-04-21 12:33

章次公月经不调医案

1. 朱女。室女之停经:①由于内分泌障碍;②营养不如所需;③神经系之变化。而第三者为最普遍,《内经》所谓"二阳之病"。当归12克,云苓9克,白术15 克,薄荷6克(后下),白芍9克,柴胡9克,生姜2片,甘草3克,大黄庶虫丸12克(分2次吞服)。二诊:室女停经,萎黄病、子宫结核、内分泌障碍病,皆 可从望、切两诊得之;惟神经系之变化,则少迹象可寻。生白术9克,黄芪9克,茯神9克,酸枣仁9克,广木香2.4克,潞党参9克,当归9克,远志3克,龙 眼肉9克,粉甘草3克,生姜2片,大枣4枚。

按:《内经》有"二阳之病发心脾"之说。"二阳"系指阳明(胃、肠)。意即精神抑郁,气机不舒等心脾之病,可以引起胃肠消化不良,在妇女可致月经不调。处方予逍遥散疏肝健脾、调经;大黄庶虫九祛瘀生新,以通经闭。二诊用归脾汤益心脾,充气血,乃取体健而月经自行之意。

分类:中医大家| 阅读(6)| 评论(0)

朱良春治疗肝病顽固胁痛的廉验特色发挥 
    作者:邱志济 邱江东 邱江峰(浙江省瑞安市广益中医疑难病诊所 325200)
    摘要:肝病胁痛的治疗说易亦难,历代医家各有千秋,吾师朱良春教授有其特色,笔者仿吾师严于辨证,精于用药之特色,临床治疗各种肝病(包括肝癌)胁痛,历 年来均收廉验之效。中医方书浩如烟海,雷丰《时病论》云:“甚矣!医道之难也。”陈修园则著《医学实在易》。如何面对难与易?笔者认为如能明彻辨证,则登 中医之堂室也,中医之疗效,多在于辨证的本领,而辨证的本领赖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心悟,才能有选方用药的灵感。清代医家徐大椿之辨证用药“无一病不穷究 其因,无一方不洞悉其理,无一药不精通其性”,当为后世之楷模。吾遵师训,每重辨证,凡遇疑难杂病,均注重寻根探源,索隐无遗,用药随机应变,力求继承中 有所创新,今略谈体会,旨在杏苑共兴。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