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帖]浑圆七静的修为与境界

 周珏 2011-05-14
[转帖]浑圆七静的修为与境界
2006-11-27 14:17
[转帖]浑圆七静的修为与境界
浑圆七静的修为与境界
作者:黄飞华

目前社会上,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运作,“动”总是多于“静”,而人们也就惯以为常于动了,导致静不下来。而“ 静”是浑圆功夫修炼的主要“语言”和基础,在浑圆功夫内修的每一个法门中,“静”的表现始终贯彻于其中,以静运万法,以静驱动万法。我们知道,入静难,几乎是每一个浑圆功修炼者在站桩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正因如此,才有“浑圆七静法门”的产生,浑圆七静是分层次的。“浑圆”是浑圆功夫修炼过程中所产生的必然状态,是层次也是功夫;“七静”即“平静”、“安静”、“宁静”、“定静”、“虚静”、“灵静”、“真静”。内修者在三层功夫、四个净化的过程,逐步使内养之神层次化,以完成七个静的境界。我们通过归纳整理,发现了干扰入静的一些因素:
笔者在以前的《内环境修炼的几个问题》文中曾经讨论到站桩为何守不住神的问题,认为守不住神的原因有九。一是生理上不习惯,好动不好静; 二为大脑神经功能紊乱;三对外环境有某种欲望,渴求; 四是外环境有牵挂,诸如对家庭以及亲人等;五是心不在焉,大脑倒带过电影;六是对入静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导致思想漫散 ;七为理智上控制不住情感的外溢;八曰之心病、心魔太旺,正气不足;九其身嬴弱,人生观不明确。现再补充几点:
一、长期惯性于动,消耗大于补充,身体虚弱,支撑不住;
二、个人欲望过旺,精神上控制不住欲望的外溢;
三、生活习惯无常,致使神经系统紊乱无章,形成顽固的后天信息场,一时难以净化;
四、生理状态受损,在静态中精神意识推动气血的运行,意识压抑不了气血的运行各种感性刺激;
那么该怎样做才有效的度过入静的难关,消灭这只“拦路虎”呢?实际上,内修者在日以继月的五内静守,以能量强化精神意识的净化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入静方法。浑圆桩功是一种培养正气、扶本固原、积蓄能量的大道功夫。其“浑圆之道”就体现在“以内守之一念代替外干扰之万念”上,浓缩为一句话就是“独立守神、抱圆守一”。浑圆七静的全部修炼过程都是在“独立守神、抱圆守一”下完成的。大道至简,简到一句话“独立守神、抱圆守一”。越是高级的东西越是简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一化生万物,一不就是道之本然么?高功夫是在自然不期然的情况下产生的,浑圆七静也是如此,是在勿忘勿助长的情况下炼出来的。

平静
我们平时讲炼功,这个“功”指的不仅仅是功夫的功。功有几种意思,一种是指体内的能量;一种是指时间;一种是指个人的精神状态;再一种是指个人的综合素质。个人的综合素质也是“功”,由表溢外,神意形诸于态,表现为功,表现为文化,也表现为虚心,是一种重要的心法之功。
在个人的综合素质中,心态思想最为重要,决定于个人一生发展的大局。平静是七静的入门,一般来说,到平静这个层次,内修者在情绪方面基本没有什么大的波动。这里讲的平静指的是第三种“个人精神状态”,心平气和,思维安定,王安平先生说:
麻热胀感气血通,
上下左右不平衡。
局部功感星点有,
情绪不能有始终。
浑圆桩以“麻、热、胀”作为基本的意识诱导,刚开始阶段的内炼,身体会出现阴阳不均的感觉,如有时头部发凉、发麻,有时左半部温热,右半部不明显等,再有时杂念纷飞,有时出现忘我感,有时又心神平静,但转眼即逝,不能长时间的保持。此谓:麻热胀感气血通,上下左右不平衡。局部功感星点有,情绪不能有始终。当然,这只是从字面上去了解,内修者如自身综合素质产生突破,可以从天人合一的境界来体悟。譬如说,“麻热胀感气血通,上下左右不平衡。”这一句可看作是自身与天地宇宙自然的“功合”,自身又未能将心态波动理平而出现的暂时性“阴阳不均”等......但这是后话,容日后专题论述。

安静
理论上来讲,平静与安静的区别不是很大。平,谓之心和而形时有动。安,是心安理得,有舒适自然感。安静谓之功入体中,内修者可以在浑圆桩功上尝到甜头了。浑圆桩功修炼以静为万法之尊,对静的层次修炼也强调得更为系统,层次感分明,王安平先生曰:
麻热胀感遍体流,
舒舒服服静中求。
似想非想有所悟,
时隐时现时强有。
可以这么说,浑圆七静是每个内修者修炼过程中的必然反应阶段。但由于修炼者各有不同的局限面,所经历和所感悟也各有不同。王安平先生将桩功中的七静现象分层次、系统化,目的是提高修炼者的思维与观念,能在实践过程加强感应,细密意领。
从描述安静这首诗来看,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理解。一是体感方面;一是意会方面。“麻热胀感遍体流,舒舒服服静中求。”其可拆出两个字:“遍”和“求”。遍,就是整,遍体流,意味着能量(麻、热、胀)布满了体内,气血充匀,肌肉若一。精神的涵养孕育了肌体的升华,肌体的若一则推动了能量的质变,进而产生灵力,灵体。求,即探索、锤炼,有意识的向内感应。内修者到了“安静”,也就初步体证到浑圆功夫特有的“整”之诀和“内”之窍了。

宁静
宁静又叫凝静,功达此层,时不时出现忘我感,气血的运行在意识中运转,转化。“忘我”是修炼者长期性净化所产生的思维态突破。在佛道养生术中,“忘我”称为禅灵,是一种内环境表现的层次。“忘我”又分为“定性忘我”和“不定性忘我”。“定性忘我”是意识净化修为较高才能出现,“不定性忘我”在安静层就有出现,但其持续时间不长,到宁静才有较长时间的体验。从本质上来说,“宁”与“凝”有些差别。宁,指功态,又指量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自然态;凝,带有一种意识的精神在里面,谓之潜精神之意识忘我态。
麻热胀感不分层,
恍恍惚惚在运行。
我是谁兮谁是我,
一颗明珠在胸中。
在王安平先生对宁静的描绘中可以看出,宁静层界于“定性忘我”和“不定性忘我”之间。此时炼功者胸中有光明感触,出现“明珠”。明珠指“浑圆”灵性思维态,内修者胸怀“明珠”,将有欢欣感,幸福感,充实感。内修者如能好好在心法上下功夫,很快就能步入稳定的“定性忘我”,进入定静阶段。

定静
内修者可以随心随时随意进入较好的炼功态,站桩时间久也不觉得累,说明内修已经进入了定静这个层次了。定静分三个,一谓形体不动;一谓神不外弛;一谓功感虚化,出现持续性状态。形体不动谓之神定,神不外弛谓之神守,功感虚化谓之整体统一,能自我性的掌握内炼状态中之变化,可控制时间上的运程。其状具随意自然性,内外双修都在浑圆内环境中自然运转,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定静对人体内各种感应了如指掌,非常平衡,也就是上面所说的稳定“定性忘我”。
松中有静静中定,
时间对我无作用。
不饥不渴不疲劳,
内外环境在静中。
王安平老师上面这首诗的意思是说,炼功者对修炼方法(即立法)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又在于身形意合一(即正形)方面比较规范、系统,那么便可做到松中有静,静中虚为,超越时空,不饥不渴,不疲不惫,定化自我,此时的内修者不管是在意识还是肌体方面都已经有较深层的净化了,一切内外环境的修炼皆在自自然然中进行,运作,进而出现还虚现象。

虚静
进入虚静的修为境界,高级武功,超级武功才能炼出来。浑圆功夫中的四净化修炼,四净化的境界相当于虚静这个层次。净化与虚化,先有净化后才生虚,净是虚的基础,虚为净之表现,本质上两者是一致的。
大脑空白一灵光,
后天意识已无藏。
体内如同透明物,
各种异常皆出场。
大脑空白一灵光,过去说,大白于天下。大白,即是无,空空无也。大脑空白,意味着后天性的不良倾向高度净化,明心见性。体内如同透明物,各种异常皆出场。高能量物质是一种玉白色的透明体,身体上达到了“透明”,证明体内能量物质极其充沛,已产生了质变。人体的潜能量不仅高度净化,而且更进一层楼,产生大智慧。
在这里需要特别点明的是“出场”二字,我们是不是应该来个“洗精换脑”呢?难得糊涂,小糊涂小智慧,大糊涂大智慧。出场,不妨看作异常中的平常、自然、糊涂、大白、涌现。前面讲过胸怀“明珠”,假如你把它看作是一种有灵性思维的“浑圆潜能量”之自娱,那么,这里你完全可以当为“浑圆灵能量层次”之作功,其具利他利我利万物之能。

灵静
灵,即灵光,智慧,未来事先知,是虚静后的智慧飞跃。虚静与灵静的界限不是很明显,虚静在高级武功方面显示较为明显,但灵静更侧重于大智慧方面。我们平时老讲虚灵、虚灵,有虚必有灵,虚为灵之意领,灵为虚之客观变化。
万物通灵有感应,
有关事件在心中。
说是神奇是平常,
功到无常皆有情。
意识肌体的净化,产生了潜能量的升华与飞跃。当我们把神形融入自然,融入天地之中,我们的心意形神必然处于还虚态中,形成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景象,与万物搭构成一道信息交流的桥梁,谓之“心息相通”。心息相通是内修者修炼到能“以心进入”的层次后,体内高能量积蓄的信息迸发状态,其产生了一种叫场能信息通道的物质流,从而使双方的心态达到了生物信息场的共鸣。这里指的“心态”,不仅仅是指人类,更意味着“万物”。人与万物形成了通灵,其不仅仅意味着万物也有“灵性”,更说明了修炼者功到无常时,已是“道中无是非”、“万物也为灵”了。

真静
真修真静,在自然中自然,谓之道。在道中生活,在生活中修道,返复归真,谓之道。一块泥巴经千度高温地重造,其本质改变,千万年生存,谓之道。人身经七静净化,其基因改变,产生气化,超越本性,也谓之道。
王安平先生说:“随心所欲”,超无为以至清兮,修大道,光明岁月在人间。何为“修大道”?大者,天地宇宙自然也。大者,又谓人之合一,与天地宇宙自然之合一,不合一不为大;道者,天地宇宙自然人者之运作规律、修炼方法、思想智慧、意识形态;修炼气化、超越本性、随心所欲、虚灵真静,谓之修大道。
过去修大道必须具备几个条件:一为科学的心法形法;二是自然的环境;三为修炼的伴侣;四是修炼者自身条件(德悟根);五为经济的基础。前者为立法,法不立,则前路无标,立法为内修之科学指证;二为天时地利,天时与地利,可使内修者心态形神虚灵静化,达到“功”之熔点,为修道法要之外缘;三为人和,独立守神、抱圆守一,先独后立,法缘不离不弃,立于社会人间,人和作气氛之调理,也为人气之合聚,大方便之道;四为正法,即正形之道,正形是为了功法之应验,不正则谓无法则,不规范之道;五为附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修大道,妙常间,通神入化,大自然之法道也,王安平先生曰:
行走坐卧皆是静,
说是炼功又无功。
超越世情是真情,
自然而然是人生。
综上所述,可以说,浑圆七静是高级武功,超级养生之道的验证流程。其整合了养生桩法,技击实战之道,内环境探索,超长寿生存之法。更重要的是将养生修道、人格涵养、武功研习三者统一化了,做到了浑圆一体,一法多能。在浑圆功夫的内炼过程中,一些体证者已隐隐发觉,炼功越加深入,浑圆环境的内涵就越深奥。当武功方面的修证达到一个高度后,会自然的转化向超级全神修为的探索。也许,这才是浑圆功夫的超级武学之道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