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灵在不知不觉中沦落

 READ69 2011-05-17






心灵在不知不觉中沦落

  在茫茫的红尘之中,我们渐渐迷失了,我们的心灵被禁锢,变成了欲望的奴隶,整日为寻求耳、目、口、身的刺激而丧失了自我。我们失去了真正的快乐,整 日沉迷于无尽的欲望之中而无法摆脱。心灵上的空虚使我们萎靡不振,道德上的无知使我们形同猪狗,难道我们就这样走过匆匆的一生吗?人生的意义何在?孟子 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这是告诉我们:人不同于禽兽是因为人有“恻隐之 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仁义之心”。试想,如果我们失去了这些人之本性,而只去追求物质上的东西,那我们与每日只知寻吃寻喝 的猪狗何异?我们该警醒了!我们要振作起来,我们要奋起,我们要寻找回家的路!

  心灵的腐蚀决不是突然的,它有一个过程,是在我们不知。

  欲寻归路,须问来路;欲要治病,先寻病因。

  精神的渐渐沦落,道德的逐渐丧失,这时候的我们,就象得了重病而急须救治。而这 “病”是如何来的呢?就是因为我们的心灵被污染了,心灵被细菌病毒入侵而腐蚀了。反应到言行上,就是道德败坏、见利忘义、欲望无尽,使我们失去了“智”, 无法明辨是非了,再也看不清事物的本来。

  但人心灵的腐蚀决不是突然的,它有一个过程,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之中的,这也是最为可怕的!举例来说,古人云:“麻木不仁”。是说心已麻木,对这个“仁”已经没有知觉了。那么人心的“麻木”是如何产生的?打个比方:一 个有良知的少年看到一个恶人作恶行凶杀人,此时在他的心中受到重重的一击,悲伶不已,义愤填膺,急欲惩恶扬善。当他第二次看到恶人行凶,依然有如此心。直 到第三次、第四次、五次……渐渐地似乎这种感觉不是那么强烈了,这就是在不知不觉中,他的恻隐之心已日减,反之邪恶之念与日增。而当他看到一百次、二百 次……,他的“感觉”渐渐已经彻底丧失,此时对邪恶再没有痛恨,对良善再无伶悯。良知已丧失迨尽,甚至自己杀人作恶,其心灵也不会稍动。悲夫!此为因麻木而致不仁也

  知道了麻木的原因,那我们也就知道了怎样使麻木之心恢复知觉的方法。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是说人因耳目的熏染,而导致人心善恶的变化,染浊则为浊,染清则为清,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渐化的。今因我们的心灵因染浊而致黑,必要用清水冲洗之(染清)才 能复为纯白。这里要明白一点:心虽是善恶之根本,但耳目也是善恶之关键。任何的“清水”、“浊物”都是由耳目进入心田的,我们只有把握住了这个关键,才谈 得上“明善复初”,找回我们的良知本性。方法是,我们的耳目要亲近善的信息,远离不善的信息。老子云:“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正是此意。又好比人之中 毒,必要先切断外之毒源,然后再清身内之毒,方可治愈,否则,药和毒并纳,是永远也治不好病的。

  又古云:“时以善法扶助自心,时以赤水润泽自心,时以境界净治自心,时以精进坚固自心,时以忍辱坦荡自心,时以觉照洁白自心,时以智慧明利自心”。 这段话可以这样理解:我们要时常以善行来扶助心灵,要以事迹来感化自己的心灵,要在逆境中锻炼自己的心灵,要坚强自己的意志,要去掉争强好胜之心而能容人 让人。要时常反省自己的缺点,做到每日三省。要读圣贤之书以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如此近善离恶,我们已污浊之心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变得明彻,正所谓“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化矣”。

  中国古人的智慧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影响现在的中国人,那一定是教育体制有严重问题。


旁观者言:

  此文作者还是很含蓄啊,哪里只是教育体制出了问题啊。。。所谓“善人当朝教人善,恶人当朝教人恶”

 


(标题已改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