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鸡蛋一桌菜 - 雁过留声 - 精英博客

 十八小子 2011-05-21

一个鸡蛋一桌菜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来临,包粽子,煮鸡蛋,插艾叶……所有的风俗让人习以为常,意识里提醒自己,这是一个用来纪念先哲的节日,别无其他。而记忆中的端午节较此多了一份新奇和隆重,让人难忘,耐人寻味。

那个年代的端午节包不起粽子,却仍让孩提时代的我无比期待。从立春到夏收,庄户人要熬过一百多天青黄不接的苦日子。人们天天期盼夏粮早日成熟,早日解饥。“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等节气一到,新麦即可收割,当天就搓打、碾压、上磨,当天就可吃上新粮食煎饼。这时也是端午节临近的时候,新面不舍得吃,就留在端午节里改善伙食。除此之外,端午节那天还可以吃上一次鸡蛋。民间流传着一个说法,就是吃端午节煮的鸡蛋和大蒜能辟邪驱毒,健康渡夏。所以无论生活多么困难,父母总要提前给我们几个孩子攒出几个鸡蛋。那时,我们一家十几口人,喂上几只鸡,鸡蛋除了要给老人补身子外,其余的都要拿到街上换油盐酱醋钱。直到端午前夕,大人才给孩子每人攒一个鸡蛋留着过节。

鸡蛋和新煎饼准备就绪,孩子们便像盼年一样盼望端午节。节日当天,大人早早地煮熟了鸡蛋,给孩子们每人一个。拿到鸡蛋的我们不舍得立刻吃掉,连蹦带跳地跑到外面向没有鸡蛋的孩子炫耀。直到馋得忍不住了,才剥掉壳慢慢享用。即便这样,仍不吝惜和没有鸡蛋的孩子一起分享,那份童真让人难忘。

午饭是母亲烙的新煎饼,新煎饼并不全是新小麦,是用霉烂的山芋干子掺了一小部分新麦磨的。唯一的菜肴是父亲做的蒜泥鸡蛋。说是蒜泥鸡蛋,其实多数是大蒜,只掺进一个鸡蛋。先将大蒜捣成泥,然后放入盐、酱油和香椿卤子(没钱买醋),最后把那一只鸡蛋碾碎,统统装入盘中,虽是简单的一道时令菜,却让人顿觉香味冲满屋。一家人围坐桌前,吃着新麦煎饼,就着蒜泥鸡蛋,度过了一个简单的端午节。

    想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四菜一汤”,再对比今日的丰衣足食,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一个鸡蛋就充当了一桌菜,生活变化的如此之快真是超出了我们的想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