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病的康复治疗(Q70—100)
70、 骨关节病患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1)无症状的骨关节病患不需要治疗。
(2)症状轻微者可适当休息,避免操、受凉或受寒冷,不需要药物治疗。
(3)症状明显者,可用物理疗法(如红外线、超短波、离子导人、蜡疗和蒸气浴等)进行治疗,也可用按摩、药浴或针灸等方法治疗。
(4)较严重的患者,可选用非激素类抗炎药物治疗,如扶他林、芬必得等。
(5)个别顽固的关节疼痛,可采用局部封闭治疗。
(6)对有严重神经或血管受压者,在理疗、按摩、牵引和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时,考虑手术治疗。
(7)体重过重者,应进行减体重治疗。
71、 骨关节病患者为什么需要休息?
关节承受压力或过度活动,往往可加重关节软骨的磨损。适当限制患病关节的活动,不但可以减轻疼痛,而且可以防止疾病加重,但不宜卧床休息。负重关节如膝、踝或髋关节疼痛时,最好避免长时间站立负重;肥胖者应减轻体重;也可借用绷带、拐杖辅助支撑负重关节。
72 、理疗对骨关节病康复有哪些作用?
理疗有消炎、消肿、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改善机体功能的作用,同时又能使局部的肌肉放松,起到舒筋活络和消炎止痛的作用。早期应用理疗,可以缓解骨关节病的关节疼痛及僵硬感,使关节保持一定功能,增加肌力,这对骨关节病有辅助治疗作用。目前,治疗骨关节病的物理疗法繁多,疗效评价不一。常用的理疗方法有热疗、超短底红外线、蒸气浴、蜡疗、离子导人、按摩、针灸等。
73、骨关节病患者采用运动疗法有什么意义?
(1)运动疗法的目的:
①改善全身机能状态。
②增强骨关节、肌肉、神经系统的功能。
③维持人体健康。
(2)运动疗法的作用:
①增强肌力,提高活动能力。
②扩大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挛缩。
③调整运动的协调性(平衡的训练)。
④改善末梢循环,提高机能状态。
74、测量关节活动度对骨关节病患者有何意义?
通过测量关节活动度可以了解骨关节病患者的关节功能障碍的情况,以及经过运动疗法后关节功能康复的情况。关节活动度可用主动活动度和被动活动度两种形式表示。主动活动度指患者用自己的力量能达到的关节活动最大范围。被动活动度指用外界力量致使关节活动所能达到的关节活动最大范围。
测定关节活动度一般以解剖学里的中立位姿势时各关节位置为0度。人体正常关节活动范围(度):肩关节:屈180°,伸50°,外展180°,内外旋各90°;肘关节:屈150°,伸0°;腕关节:屈90°,伸70°,桡屈25°,尺屈65°;髋关节:屈125°,伸15°,内收外展各45°,内外旋各45°;膝关节:屈150°,伸矿;踝关节:屈45°,伸20°,内翻35°,外翻25°。
75 、为什么要注重骨关节病患者的心理康复作用?
骨关节病患者不但具有一般病人常有的”心理不快’的影响,而且也常发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人的心理因素与机体功能康复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直接影响着康复效果。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可降低病人对康复训练的兴趣,降低训练的质量和效果。相反,积极愉快的情绪则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良好的作用,有助于充分发挥身体潜在的力量,提高训练的积极性,使康复获得满意的效果。
76、骨关节病患者在康复期间应注意什么?
(1)注意休息,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家务劳动,尽量保持关节的活动功能。
(2)进行必要的锻炼,以维持肌力和保持关节活动,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但应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引起损伤。如为膝关节的骨关节病,可以在不负重的情况下进行股四头肌的锻炼。
(3)下肢或脊柱骨关节病的肥胖病人应减肥,并使用拐杖以减少患侧关节的承重量,减轻关节压力,以改善关节软骨的营养供应。
(4)关节疼痛发作期间可适当休息,但如健康状况许可,仍要坚持锻炼。
77、 功能训练在骨关节病康方面有什么意义?
功能训练是骨关节病患者康复计划的一个完整部分,能使患者在生活自理方面取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功能是最终目标。其方法通过增强薄弱肌肉的力量和扩大受限关节活动度的疗法来获得功能的改善。功能训练是机械的、呆板的、乏味的,需要患者付出最大的耐心和毅力,只有通过这种较长时间的乏味的训练和实践,才可弥补身体某关节的功能不足,才能获得通向独立生活的自由大门。训练项目应一个一个地有序进行。当一个项目熟练后,再进行另一个项目的训练,最后达到功能的恢复、生活的自理,以至走上社会。
78、保持关节活动度在老年骨关节病患者康复中有何意义?
老年骨关节病患者,由于关节软骨面的破坏,在关节活动时不规则的关节面相互摩擦,引起疼痛。疼痛造成了肌肉的痉挛和患者自己对关节活动的限制,进一步产生关节囊和肌腱的挛缩,导致关节活动能力的丧失。在此基础上引起恶性循环,最后关节畸形,关节活动受到限制。所以,患者应该做主动的或被动的、负重的或负重轻的关节活动练习,使关节既保持较大的活动度,又防止病情进一步的恶化。急性发作疼痛剧烈时应适当休息,并设法缓解疼痛,待急性发作过去,疼痛一旦减轻,即应积极进行保持活动度的练习。由于受累的关节不同,每个关节活动的种类也不同,且多数关节可做多种活动,故患者必须学会每一受累关节的特殊活动方法及其最大活动度(例如髋关节活动度的练习必须包括屈曲、后伸、外展、内收、内旋和外族等)。应尽可能将每个关节练习到其活动度的极限,每日至少做一次。畸形的发生和关节活动度的限制都是在疾病演变过程中不知不觉地逐渐发生的,所以,为了防止畸形,应该每日强迫关节作全范围运动。
适当的关节功能操练可增强肌力,改善关节的稳定性,保持关节的活动度。操练应适可而止,不能造成疲劳,防止关节承受不恰当的压力和暴力,以免加重关节的损伤。
79、保持最大限度的肌力在骨关节病康复中有何意义?
疼痛和关节活动的受限,使关节周围的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肌肉萎缩,肌力减退,使关节稳定性受到影响,进一步导致关节的损伤和疼痛。为了保持受累关节周围肌群的最大限度的肌力,患者应在康复计划中列人抵抗操练,以阻断这种恶性循环,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建立和维持受累关节周围肌群的最大肌力,可以有效地保持关节的活动度,以期达到生活自理的目的。
80、病情的稳定性对老年人骨关节病的康复有何影响?
病情是否稳定,与实现康复目标和实施康复治疗有密切的关系,老年人骨关节病的慢性进行性病程,常使实施康复计划发生困难。当病情处在进行性恶化阶段,患者关节有剧烈疼痛,关节周围肌群明显痉挛,任何活动都会使病人感到疼痛加剧和难忍,而无法接受R常生活活动和训练。此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缓解疼痛,包括采用各种物理疗法使炎症和疼痛减轻,只有待炎症和疼痛减轻后才能开始各种物理康复计划。一般认为,最合适康复治疗的病例是那些病情已趋向于稳定、没有剧烈疼痛的患者。
81、关节损伤的程度对康复有何影响?
关节损伤的程度、病情的轻重,与康复目标的实现是密切相关的。病情轻,关节损伤不严重,关节功能丧失不多,而保留的关节功能较多,那么,达到生活自理和保护关节的康复目标容易实现。反之,病情重,关节损伤严重,关节功能 失贻尽或保留的功能极少,那么,生活自理和保护关节的康复目标就不容易实现。关节能够耐受的体力活动量取决于关节内炎症的严重程度和关节的力学损伤程度,因此,老年人骨关节病必须早防、早治,不要等到关节损伤非常严重的时候再去治疗,那时即使治疗,也必将遗留一定的关节功能障碍。
82、心理社会因素对老年人骨关节病的康复有何影响?
心理社会因素对于老年骨关节病患者的康复目标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老年骨关节病患者本已体弱力衰,罹患本病之后,在疾病的进行过程中,伴随患者的是时轻时重的疼痛以及不断加重的病残。由于病程延绵,病人情绪低落,精神抑郁,思想悲观,久而久之,使病人心理支持力耗尽,对疾病和病残产生消极情绪,出现被动和依赖,限制了康复的可能性。有时,这种依赖性可能是不可逆的,所以在着手执行康复计划之前,最好能细心对每个患者进行调查,并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以消除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此外,还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医疗动员,使得患者能与医生密切配合进行康复治疗。要想达到康复目标,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是基本的要素,也就是说,康复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能否积极实施治疗计划。只要患者的康复目标与医生的要求一致,康复计划又切实可行,康复目标就一定能够达到。
83、 怎样对老年骨关节病患者进行功能评价?
老年骨关节病患者由于炎症和疼痛,关节功能障碍,在康复治疗时,必须测定关节的功能,以便评价康复治疗后功能改善的情况。患老年骨关节病时,关节周围的肌肉因疼痛而产生保护性痉挛,以至影响关节的稳定性,使关节处于畸形位置,关节的活动受到进一步限制,使关节的退行性变加重和疼痛加剧。所以,测定肌力以了解肌肉软弱的程度和部位,是评价功能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次,了解关节的畸形状态和测定关节的活动度,可以知道关节总的活动度和活动可能受限制的程度。关节活动受限制程度、状态比总的关节活动度在功能评价上更有实用意义。例如一个髓关节可有屈曲大于90“的良好活动度,但如存在20“的屈曲挛缩,就会严重妨碍关节的负重力学,不但影响步态,而且在负重行走时,容易造成髋膝关节的退行性变和在髓关节内产生外加的创伤性变性。
应该指出的是,疼痛使得老年骨关节病患者的关节活动受到限制,这种限制是可逆性的,可以随着疼痛的缓解而得到改善。所以,在测定关节活动度及肌力时,必须考虑到这一因素,必须对这一因素所引起的情况加以分析,这样才能获得比较确切的功能情况。因此,在功能评价中还应直接测验患者独立生活所必须的关节活动执行情况,以此作为客观的评价。从这里也可以了解患者身体和功能方面的潜力,作为康复治疗指导的依据,有计划地训练患者的功能,使之达到独立生活的能力。
84、怎样对老年骨关节病患者进行心理社会评价?
骨关节病对老年人的影响不仅在于体格方面,而且还必须估计其在心理、社会和职业环境等各方面所造成的影响。在制定康复计划时,必须全面考虑和衡量这些影响,把这些影响也列为康复治疗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应该正确认识到,解决这些问题,对康复取得全面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全面评价骨关节病对心理社会的影响,在康复中,必须列人解决这一问题的计划和内容。
85、怎样为老年骨关节病患者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治疗计划是达到康复目标的必要措施和保证,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医学的、功能的和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情况,制定适宜的康复计划和目标。最初制定的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患者病程演进中所发生的变化,作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使整个康复过程与患者的具体情况密切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利于康复治疗的顺利进行。
缓解疼痛是首先需要做的工作,只有在疼痛得到初步缓解的情况下,开展物理康复计划才最理想,也容易被病人所接受,不然,将因疼痛剧烈而使病人不能与医生合作,无法实施物理康复计划。
物理治疗应全面合理,包括各种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矫正操练,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训练,应用自助装置训练,心理和精神帮助等。治疗应每日进行,时间酌情而定,通过康复治疗使患者达到功能自主和保护关节免遭进一步器质性损伤的目的。例如对膝关节的屈曲挛缩,可作皮肤牵引或手法牵引,同时结合股四头肌群的功能操练,这样既可矫正畸形,纠正负重力线,又可增加关节稳定性,改善关节的功能。进行康复治疗时,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不然将欲速则不达,反而不利于功能恢复。
86 老年人骨关节病有哪些康复方法?
老年人骨关节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退行性变化加重,不但关节疼痛,而且出现关节功能障碍。由于患者年迈力衰,病残又在变化,故既要与疼痛作斗争,又要克服功能的障碍,所以康复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老年骨关节病患者的康复,牵涉到疾病和年龄两个因素。老年人骨关节病的病理损害,虽然在关节内,但是其所造成的后果,与其他慢性病一样,可以影响到患者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表现在身体健康方面.而且也反映到家庭、社会、经济、心理、职业等方面。因此,在考虑康复时,身体方面的问题仅仅是一个侧面,还必须考虑到所有复杂的因素,并且针对每个细节,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这样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87 老年人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牵引治疗有何作用?
牵引可消除肌肉痉挛,使椎间孔和椎间隙略微增大,牵开被嵌顿的小关节滑膜,且还可以使扭曲于横突孔中的椎动脉得以伸张,有利于纤维坏组织的修复,使水肿和疼痛在制动中消失。
(1)手法牵引:患者仰卧,肩部用枕垫高,术者站于床头,身体稍稍向前倾斜,用右手紧紧握住患者枕部,左手握住患者颏部,将头做直线牵引,一面将头充分向右转动,再复返原位。然后换手以同样的动作,将头向左转动。在转动时往往可发出响声(图13)。
(2)持续性牵引:牵引须在中立位进行,即直线牵引,颈部不可过伸,亦不可过屈。悬重约7.5—15公斤,每B一次,每次15—20分钟。症状一般在1—2周内可以消退(图14)。
88.老年人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如何治疗?
老年人腰椎部位的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处理与颈椎基本相仿,牵引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不同的是其效果明显逊于颈椎。原因为腰椎不易用牵张办法来减轻神经根或马尾的压迫。为了减少活动对神经根引起的刺激,可应用腰围固定腰椎(图15)。腰围不但起到固定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唤起患者的注意,注意他的腰部,过多活动对他是不适宜的。各种热疗可以缓解肌肉痉挛,对减轻疼痛有一定效果。功能练习同样是巩固疗效和预防复发的有效措施,积极而又适当地进行背伸肌和腹肌的锻炼,对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和恢复脊柱的力学平衡是极为重要的。
89、预防关节继续磨损在骨关节病康复中有何意义?
老年人骨关节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过度的活动和超重的负荷是发病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防止和减少过度的活动和负荷,对预防本病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故在康复治疗计划中,不要忘记提倡应用一切可以减轻关节负荷的工具,如拐杖、手杖、轮椅、合适的矫形鞋、支架、自助装置等。合理使用这些用品和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延缓骨关节病的发生和发展。

图15 腰围
90、骨关节病可否采用按摩疗法?
老年人骨关节病关节的疼痛,是关节超负荷和过多活动所引起的关节内摩擦刺激的结果。所以,尽可能地避免过度活动和超负荷负重,把体力活动限制在关节能耐受的水平内,以及避免各种慢性损伤,是缓解关节疼痛的基本措施。过度使用生物力学上受损的关节,不仅可引发关节疼痛,而且可进一步增加创伤性损伤,故老年骨关节病患者活动量的大小要酌情而定,即根据该关节的耐受能力来确定。如果在一种特定的活动之后并无不适,说明尚未超过关节耐受量,若某种特定活动能造成短暂的疼痛或僵硬,则以后对活动量要谨慎掌握,若在体力活动后造成的疼痛和僵硬持续12小时或更长才逐渐平息,则说明已超过关节耐受量,以后不应再活动到此程度。在关节过度使用出现疼痛时,休息和局部热疗是有效的缓解措施。
91、骨关节病可否采用按摩疗法?
按摩对于骨关节病有良好效果,可以活跃局部血液及淋巴循环,调节神经功能,消除肌肉痉挛,缓解关节疼痛。按摩手法宜轻,切忌暴力,对有自主活动能力的老年病人,宜提倡自身按摩,由病员自己对患病的肢体或关节做擦、揉、压、拍等手法按摩,并配合肢体的主动锻炼。按摩用力应由轻到重,每日1—2次,每次15—20分钟。
92、骨关节病患者使用支具有何作用?
支具又称辅助器,是根据不同病理、不同的解剖部位、不同的目的要求设计使用的,有的长期应用,有的暂时应用。其材料、结构是根据使用目的选择制造的。它的作用在于借助外部机械结构装置起到如下作用:保护病变部位的骨与关节,防止或减少活动,以利于病灶稳定愈合。防止或矫正骨与关节的畸形。稳定关节,支持肢体以增进其功能。保护病变部位,防止继续受损,减少病人痛苦,以利于病变组织愈合。另外还有各种功能性辅助器,有助于关节锻炼、增强肢体的功能等等。总之支具是治疗疾病以达到康复的用具。
93、骨关节病患者怎样使用拐杖?
拐杖应当与使用者的身高、臂长相适宜。具体标准是:使用者直立位时从腋窝到地面的高度为拐杖的高,拐杖末端着地点应与同侧足尖中立位距离约15厘米。
(1)步行时两拐着地点与健足呈三角形,共同形成三点承重(图16)。
图16双腋拐辅助行走法
(2)使用中不能仅靠腋窝支撑身体,拐的中部有把手,使用者用手掌握把手,以上肢臂力支撑与腋下损顶端支撑同时对身体承重。把手高度可以调节,以使用者的上肢长度为准。
(3)使用单拐时,应置于健侧位,以促进患肢部分负重的训练。
(4)注意预防腋窝的压疮和腋神经损伤。一是要注意拐杖高度适宜,二是要注意拐的顶端应用软垫包裹,以减少拐杖对腋窝的直接压力与摩擦。
(5)注意安全:拐杖底端要有橡胶装置,以增加拐杖与地面的摩擦阻力,同时应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无水迹油腻,无障碍物,防止滑倒跌伤或因碰撞障碍物而致损伤。
94、应用皮质激素对骨关节病有哪些副作用?
皮质激素可以使骨质疏松脱钙,加快钙的丢失,使骨质增生进一步加重,并可增加发生骨折的危险性,所以骨关节病患者不宜全身使用皮质激素。但如果患者的某个关节有严重疼痛或伴有积液,非激素类抗炎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时,可酌情在受累关节局部注射皮质激素,如去炎松或利美达松,以促进局部炎症的吸收,缓解关节症状,但一般不得超过3次。
95、骨关节病人使用非激素类药物应注意什么?
无症状或症状较轻时,原则上不用非激素类抗炎药。在疼痛明显而持续或伴关节肿胀时,可接受抗炎药物治疗。治疗骨关节病的抗炎药物很多,但对于年龄较大的骨关节病患者,往往因伴有其他慢性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肾炎或消化性疾病,则要慎重选用抗炎药,人们经常用的抗炎药消炎痛和阿司匹林不宜选用,扶他林、布洛芬、芬必得、茶普生或炎痛喜康等可酌情选用。
96、关节清理术适用于哪些骨关节病患者?
这种手术适用于关节内有游离体、边缘骨刺比较明显,但关节负重面尚比较完整的病例。手术中一定要取净游离体,并凿掉较大的边缘骨刺。在膝关节手术时,如果髌骨关节面破坏严重,可将髌骨切除。除滑膜骨软骨瘤病外,一般不必切除滑膜。
97、截骨术适用于哪些骨关节病患者?
这种手术适用于具有明显的膝内外翻畸形和髋屈曲内收畸形,但关节软骨面仍有一部分比较完整的病例。通过截骨术可以减少骨髓内的压力,矫正负重力线,并使比较完整的关节面承担更多的体重负荷。髋关节转子下旋转截骨术和胫骨上端高位截骨术都属于此类手术。此等手术对于减轻症状和改进关节功能都有一定的效果。
98、闭孔神经切除术适用于哪些骨关节病患者?
对于髋关节疼痛明显但关节破坏较少的病人,可行闭孔神经切除术。髓关节受阅孔神经、股神经和坐骨神经三重支配,而内收肌则受着闭孔神经和股神经的双重支配。因此,闭孔神经切断不会使髓关节完全失去神经的控制,内收肌也不会全部瘫痪。闭孔神经切除术可采取骨盆外和骨盆内两种人路,而以前者暴露较好,出血较少。手术前可用1%一2%普鲁卡因在骨盆外进行封闭,封闭后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者即可进行手术治疗。
99、 关节融合术与关节成形术适用于哪些骨关节病患者?
关节融合术适用于单发的下肢负重关节的骨关节病,关节破坏严重而病人又比较年轻,需要多走路或站立工作的病人。髋关节在切除髋臼和股骨头的软骨面后,将骨粗面对合,并用髋人字石膏固定3—4个月。膝关节和踝关节在切除残存软骨面后可用加压融合。
关节成形术适用于疼痛严重、关节破坏较多的老年人,或双髋受累或一髋一膝同时受累的中年病人。关节成形术的方法很多,以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比较可靠。
100、骨关节病患者是否需要精神治疗?
骨关节病患者,可能由于不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因而比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较少出现心理问题。可是,本病旷日持久,妨碍正常生活,会使患者心理失衡、精神失常、怨恨、愤怒、忧郁甚至丧失信心。本病虽然不像类风湿病患者那样需要镇静药与抗忧郁药,但要根据患者的心情和症状,适当给予心理治疗。要用同情心去安慰、照顾和帮助这些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还要考虑到日后功能康复的需要,所以对一些患者的过份依赖情绪应给予疏导和劝慰,鼓励其主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加强功能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