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州2009~2010年度教师个人课题 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教研室、有关学校: 为了使教育科研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从2009年起启动恩施州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校)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课题选择的要求 1、根据“恩施州2009~2010年度教师个人课题参考课题”(见附件三)选择课题,也可以根据自身教育教学需要和自身的研究能力,提出具有研究价值、自身特色和优势的课题进行申报。 2、教师“个人课题”的选择应具体、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研究范围宜小,适合个人开展研究。 3、注意选题对教育教学实践指导的针对性,选择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解决又力所能及的问题进行研究。 4、课题名称的表述准确,注意使用科学概念和规范用语,不要使用夸张等修辞手法。 5、课题选题要有创新意识,突出具体研究内容的特点,可以是将一种理论、一个观点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可以借鉴他人的成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加以改进;也可以运用新的方法、新的视角,去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二、教师个人课题的申报与管理 1、教师个人课题由教师个人自愿申报,自主研究,学校教科研部门负责管理,州、县(市)教育科研部门学科教研员进行指导。 2、教师个人课题按学年进行申报,申报人应填写《恩施州教师个人课题申报表》(见附件二,也可在恩施民族教育科研网下载),各县(市)教研室和有关单位于 3、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所对教师个人课题建立电子档案,实行积分制管理,其相关要求详见《恩施州教师个人课题管理办法(试行)》(见附件一)。 三、课题结题要求与程序 1、教师个人课题结题时间以学年度为周期,逾期不申报结题,本课题自动消失。 2、课题结题时,需报送的材料包括《研究报告》、过程性材料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复印件等,总计页码最多不超过30页。 3、申报程序 (1) 申报人在《恩施民族教育科研网》下载《研究报告》的首页电子稿并将其打印成纸质文本,填写课题编号、课题名称、所属学科以及论文名称,并将其作为封面装订在《研究报告》正文前面。 (2) 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受理结题申报材料后,查询和核实课题编号,核对该课题电子档案,进行教师个人课题积分量化评分,确定其是否进入结题评审程序。 (3)对进入结题评审程序的课题,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专家,采用匿名评审的方式对课题进行结题评审。 附件一:恩施州教师个人课题管理办法 附件二:恩施州教师个人课题申报表 附件三:恩施州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参考课题 附件四:恩施州教师个人课题研究报告 恩施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〇九年五月二十一日 附件一: 恩施州教师个人课题管理办法 (试 行) 1、教师个人课题每年申报一次,申报人应填写《恩施州教师个人课题申报表》(一式三份)。 2、个人课题立项时间统一为每年8月30日以前,结题时间以学年度为周期。逾期不申报结题,本课题自动消失。 3、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所对个人课题建立电子档案,实行积分制管理。(见下表) 恩施州教师个人课题积分分值一览表
4、所有材料必须与所研究的课题相关,严禁抄袭。如发现抄袭则取消立项。 5、课题研究期满后,可以申请结题。主持人须于课题结题前一个月提出结题申请和课题结题报告电子材料,电话告知恩施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人员进行审阅,评分。 6、申请结题的个人课题,积分不得低于160分,积分低于160分则不予结题。结题的课题将颁发“课题结题证书”,每年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按结题课题积分的高低评选出优秀课题主持人并颁发证书。 7、课题在立项后的研究时段内,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课题研究培训及学术交流活动,其通知将在《恩施民族教育科研网》和《恩施教师博客》相关专栏中提前公告,请课题主持人随时关注。 8、主持人凭课题立项通知书可参加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相关活动。 9、个人课题的立项通知书必须和结题证书合并使用。凡未结题的课题不得仅凭立项通知书参与各种评比。 10、其他未尽事宜由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件二: 恩施州教师个人课题申报表 (第 期) 编号:
附件三: 恩施州2009~2010年度教师个人课题 参 考 课 题 一、教学课题 ·学生学习分化问题的研究 ·学生“档案袋”评价的研究 ·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 ·课堂有效讨论的研究 ·“大班”教学照顾学生差异的研究 ·改进课外作业的研究 ·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 ·学生道德失范的成因与对策 ·学生交往方式的指导研究 ·榜样教育的个案研究 ·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的研究 ·课堂小组合作设计与组织的研究 ·关于“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关于课堂上学生独立作业时间的研究 二、学科课题 ·各学科教材的分析与有效运用 ·各学科教学优质资源的共享 ·各学科教师先进教学理念的确立与运用 ·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恰当选用教学方法 ·各学科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与优化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课堂实效 ·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各学科的发展性评价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有效利用教育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发展性学习 ·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与对策 ·各学科教学科学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引导学生潜心会文的策略研究 ·分层次作业设计研究 ·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 ·古诗文积累策略研究 ·有效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研究 ·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研究 ·阅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研究 ·中年级段的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纠正学生错别字的有效策略研究 ·有效性阅读话题选择的研究 ·学生随笔习惯培养的研究 ·学生的学习起点寻找与有效运用研究 ·学习困难(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技能或或问题解决能力较弱的)学生的个案研究。 ·数学课前基础调查的作业设计研究 ·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利用研究 ·教材中的主题图和练习题合理运用 ·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 ·数学概念教学的一般策略与关键因素研究 ·练习课的设计策略研究 ·练习题的开发与运用研究 ·应用题教学中数量关系教学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口算教学的研究 ·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的研究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研究 ·信息技术课堂“小导师”的有效性研究 ·信息技术课堂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课堂学生“档案袋”评价的实效性研究 ·信息技术课堂小组合作的有效性研究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秩序研究 ·信息技术课堂课堂作业的设计研研究 ·信息技术课堂小组组织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课堂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研究 ·信息技术课堂学生作业分层设计研究 ·信息技术课堂“半成品”素材的设计研究 ·信息技术课堂规则与学生学习兴趣研究 ·信息技术课堂座位编排的有效策略研究 ·快速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有效策略 ·利用网络技术实施学生学习过程平价实践研究 ·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平价要素与实施的研究 ·及时调控学生课堂行为的有效技巧 ·学生blog社区站点架构的研究 ·依托学生blog社区主题活动开展的研究 ·blog社区中学生交流方式的调查研究 ·blog社区对学生信息技术影响的研究 ·blog社区有效家校互动方式的研究 ·blog社区中学生语言倾向影响的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检测方式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模块实施策略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检测试题的命制研究 ·高中学生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的引导策略研究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三、班主任工作课题 ·营造班级合作化学习氛围的研究 ·班级奖励机制的构建与运用的研究 ·探索多元化小队活动形式的研究 ·建设中队、少先队、共青团文化特色的研究 ·探索班级九好教育新形式的研究 ·班级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培养与研究 ·学生文明礼仪行为规律的探索与研究 ·班级学生课间活动新形式的探索与研究 ·营造班级文化特色的研究 ·班级学生自主管理与教育模式的研究 ·班级园地建设的方式的研究 ·班级小干部协作能力培养的研究 ·小班教室主题布置的实施研究 四、职业教育课题 ·营造班级合作化学习氛围的研究 ·班级奖励机制的构建与运用的研究 ·探索多元化小组活动形式的研究 ·建设共青团文化特色的研究 ·班级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培养与研究 ·学生文明礼仪行为规律的探索与研究 ·班级学生课间活动新形式的探索与研究 ·营造班级文化特色的研究 ·班级学生自主管理与教育模式的研究 ·班级园地建设的方式的研究 ·班级干部协作能力培养的研究 ·学生学习分化问题的研究 ·学生“档案袋”评价的研究 ·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 ·课堂有效讨论的研究 ·教学照顾学生差异的研究 ·改进课外作业的研究 ·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 ·学生道德失范的成因与对策 ·学生交往方式的指导研究 ·榜样教育的个案研究 ·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的研究 ·课堂小组合作设计与组织的研究 ·关于“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关于课堂上学生独立作业时间的研究 ·教师行为对学生心理发展影响的个案研究 ·提高学生适应能力的案例研究 ·提高学生交往能力的案例研究 ·提高学生沟通能力的案例研究 ·提高学生自信心的案例研究 ·问题学生心理问题调查研究 ·学困生心理特征与教育对策研究 ·学生学习动力训练营的设计与实施 五、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动力的有效策略 ·课堂规则与学生学习兴趣 ·座位编排的有效策略 ·创设优良课堂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研究 ·快速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有效策略 ·健脑操与学生课堂学习 ·及时调控学生课堂行为的有效技巧 ·思维导图与教学板书的设计) ·课堂中运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案例研究 ·课堂中通过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案例研究 ·课堂中运用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案例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学习动力激发 ·作业革命,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学习归因训练,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及案例研究 ·学生学习障碍的发现与矫治的个案研究 ·教师行为对学生心理发展影响的个案研究 ·提高学生适应能力的案例研究 ·提高学生交往能力的案例研究 ·提高学生沟通能力的案例研究 ·提高学生自信心的案例研究 ·问题学生心理问题调查研究 ·学困生心理特征与教育对策研究 ·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学生学习动力训练营的设计与实施 ·学生心理剧小组的组成与开展 ·健脑操促学营的开展与研究 ·健脑操促学的实践与研究 ·健脑操调节学生学习状态的实践与研究 附件四: 恩施州教师个人课题研究报告 (第 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