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新课改下音乐学习方式的变革

 读雨6525 2011-06-01
摘要:经过国务院批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重点,经过一系列举措,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本文对教师、学生、家长等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一定的要求,希望能对音乐学习方式的变革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 音乐 改变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0)03-0069-02
  
  2001年6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颁布,新一轮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又开始了。学习方式(learning style,即学习风格。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的变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当然,音乐学习也不例外。
  1新课标强调变革音乐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倡导以“主动、探索、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换位思考,假设“我是个学生”,想想“我喜欢怎么学习,怎么接受知识”。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转变教授方式,进行学习方式的有效变革。
   《纲要》认为,以往被动要求学生接受知识的行为,使大多数学生变得性格自闭、学习缺乏主动性、缺失自信心等,从而也就抑制了他们创造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
  “女娲在经历开天辟地之后,看凡人们总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苦、很累的生活,很是同情。于是,她采集了所有大自然的音响,即天籁之音,使人们欢乐、愉快。华夏大地就出现音乐。”这是远古时期对于音乐产生的传说。上天创造了让人们愉悦的音乐,作为音乐教师,更有职责让学习者在快乐中学习音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音乐学习作为提高精神文明素质的手段之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音乐学习方式的变革就成为了新课标要求的重中之重。那么,要怎么样才能进行好新一轮的音乐学习方式的变革呢?这成为了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问题。
  2改变学习方式——主动、探索、合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传统教育观一直持有的观点。传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教师主动传授知识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新课标要求的学习方式,彻底摒弃了这一点。其要求教师要及时转变自己一贯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身份,应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探索新知识和新问题,并且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这也从根本上说明了,我们应该且必须完全地使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现代的学习方式。
   在音乐课堂上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手段进行音乐学习方式的转变。例如,:⑴在每节音乐课上课后的前几分钟,让学生按学号轮流到讲台上表演自己的才艺(如唱歌、弹琴等)。作为教师,可对学生的表演作出评价。在评价时,教师必须按照循序渐进的规律,对学生的要求评价由浅至深,如从他们的动作神态自然、字字句句表达清晰明了到表演时声情并茂、表演内容感染观众等,不可以一开始就过分要求学生达到完美。这样轮流反复,每个学期、每个学年可以让每个学生有多次上台的机会,增加学生的锻炼次数,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也有助于提高他们在其他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⑵教师可选一些学生有兴趣的音乐课题,大胆地把更多的时间、机会留给学生。应提前告知学生课题内容,让他们自主搜集资料,做好课前准备,在课堂上让学生走上讲台,做一回“小老师”。这样,让他们走上讲台,做一回课堂的“主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同时,学生可以进行讨论,还可以激发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共同探索的氛围。
  3在主动、探索、合作中学习
   将音乐课程作为“一种文化”来传授,把大量的音乐文化知识等全面且系统地展现给学生。将音乐教育从传统的“技能教育模式”转向现代的“素质教育模式”。
   学习与教学互动不可分割,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也是共存且互动的。有的学生喜欢独立学习,他们不喜欢被他人打扰,只有在独立学习时才能够集中注意进行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例如:课前独立思考,上课时向老师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观点,课后回想并向教师提出问题等。而另外一些学生则喜欢小组学习,在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时,能够促进学习效率,这也就是“结伴效应”。例如:在上课前,经过小组内成员的的认真准备、预习后,在课上展示成果(介绍同一时期的音乐,并介绍音乐背景等)、进行抢答(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等等,这样整堂课下来,就算下课铃声已经响起,学生仍然兴趣盎然,意犹未尽。这样,不仅增大了课堂的容量,也增加了学生的收获。
   作为学生,应该配合老师的教学。作为教师,就应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并且识别并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适应的不同学习方式。另外,作为教师还应该采用有意识的错位匹配策略,以此来鼓励学生能够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例如:对于一些喜欢独立学习的学生,鼓励他们参与小组学习,与他人合作。这样可以更好地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者各方面的能力。
  4放大优点,树立学习者的自信心
  2001年8月24日的《生活时报》,一个叫鲁力的作者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在南京有一个工厂的技术员,作为一个父亲的他,把一个双耳失聪的女儿,培养成为一位才华横溢的高材生。在媒体采访这位父亲的时候,他说的话永远刻在每一个听众心里:“哪怕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也应该包含热泪地欣赏他们,拥抱和赞美他们。”
  对于家长而言,应该永远地记住这个成功经验。赞美自己的孩子,欣赏他们,赋予他们自信,是极为重要的。自信,顾名思义,也就是自己相信自己。自信也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倘若一个人没有自信,那他的未来将会是什么样的。相对的,对于孩子而言,赞美、欣赏和鼓励他们,会激发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拥有做好一件事情的积极性。家长对孩子真诚的赞美,在很多情况下,也许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5结语
  纵观中国的音乐教育,浮现在笔者脑海里的总是这样一幅画面:在课堂上双手平放在桌面上坐得笔直的孩子们,听着老师用钢琴所演奏出的音乐旋律,一句句地跟唱课本上的歌曲,之后再回答着课本上一道道枯燥无味的习题。虽然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些并不是学生所需要的,通过这些只会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厌恶的情绪。但是,一年又一年,多少代人都顺从着这一切,认为这是一种规律,所有人就必须这么做。
  在2001年6月,经过国务院批准,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后,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这样,无论对音乐学科还是所有教育教学科目,无论是对音乐学习者还是其他专业学习者,都是一种福音。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进行顺利,中国的教育将展现更新、更美的面貌在世人面前。
  
  参考文献:
  [1]梁平编.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2]朱慕菊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4]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