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一、金融风险 掌握金融风险的定义: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在货币资金的借贷和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发生偏差,从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掌握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 (1)不确定性 (2)相关性 (3)高杠杆性 (4)传染性 我国金融风险的特性:金融结构失衡与融资形式畸形发展使风险集中于银行,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相互传感放大,非正规金融规模庞大成为金融安全隐患等。 掌握常见的金融风险的四种类型:(1)市场风险——由于市场因素(如利率、汇率、股价以及商品价格等)的波动而导致的金融参与者的资产价值变化的市场风险;(2)信用风险——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而导致损失的信用风险;(3)流动性风险——金融参与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流动性风险;(4)操作风险 例题: 1.金融风险的主要特征包括( )。 A.不确定性 B.相关性 C.必然性 D.高杠杆性 E.传染性 『正确答案』ABDE 2.(2009年)常见的金融风险类型包括( )。 A.市场风险 B.规模风险 C.信用风险 D.流动性风险 E.操作风险 『正确答案』ACDE 3.证券业交易的基本金融风险是( )。 A.法律风险 B.市场风险 C.技术风险 D.经营风险 『正确答案』B 二、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含义 掌握金融危机的定义: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的发生具有频繁性、广泛性、传染性和严重性等特点。 (二)金融危机的类型
例题:(2009年)从国际债务危机、欧洲货币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中可以看出,发生危机国家的汇率政策的共同特点是( )。 A.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B.实行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C.实行盯住汇率制度 D.实行货币局确定汇率制度 『正确答案』C (三)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此次次贷危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债务危机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流动性危机;第三个阶段即信用危机。投资者对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怀疑,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恐慌。 三、金融监管理论 (一)金融监管的含义(掌握) 金融监管或称金融监督管理,是指一国的金融管理部门为达到稳定货币、维护金融业正常秩序等目的,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外部监督、稽核、检查和对其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等一系列行为。 金融监管首先是从对银行的监管开始的,这和银行的一些特性有关。(1)银行提供的期限转换功能;(2)银行是整个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银行的信用创造和流动性创造功能。 例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金融监管首先是从对银行进行监管开始的 B.银行在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实现了期限转换 C.银行作为票据的清算者,大大增加了交易费用 D.实施金融监管是为了稳定货币、维护金融业的正常秩序 『正确答案』C (二)金融监管的一般性理论(掌握) 1.公共利益论 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并且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都是被经济学家所接受的有关监管的正统理论。监管是政府对公众要求纠正某些社会个体和社会组织的不公平、不公正和无效率或低效率的一种回应。 2.保护债权论 存款保险制度就是这一理论的实践形式。 3.金融风险控制论 这一理论源于“金融不稳定假说”。 4.金融全球化对传统金融监管理论的挑战 例题: 1.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并且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都是被经济学家所接受的有关监管的正统理论是( )。 A.公共利益论 B.保护债权论 C.金融风险控制论 D.金融脆弱论 『正确答案』A 2.(2007年)监管是政府对公众要求纠正某些社会个体和社会组织的不公平、不公正和无效率或低效率的一种回应。这种理论属于金融监管理论中的( )。 A.金融风险控制论 B.信息不对称论 C.保护债权论 D.公共利益论 『正确答案』D 3.金融监管的一般性理论有( ) A.公共利益论 B.保护债权论 C.金融风险控制论 D.市场失灵理论 E.信息不对称理论 『正确答案』ABC 四、金融监管体制 (一)金融监管体制的含义与分类 掌握金融监管体制的概念:一国金融管理部门的构成及其分工的有关安排。 熟悉金融监管体制的分类
例题: 1.(2004年)下列国家中,金融监管体制以中央银行为重心的是(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韩国 『正确答案』A 2.近年来实行综合监管体制的国家越来越多,这主要是由于金融业出现了( )。 A.竞争加剧趋势 B.全球化趋势 C.分业经营趋势 D.混业经营趋势 『正确答案』D (二)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演变 熟悉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逐渐由单一全能型体制转向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体制。 掌握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特点:我国采用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体制(独立于中国人民银行的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组成的分业监管体制)。 在新的监管体制中,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维护金融稳定。维护金融稳定主要包括:(1)作为最后贷款人在必要时救助高风险金融机构;(2)共享监管信息,采取各种措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3)由国务院建立监管协调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监管方面拥有监督检查权,包括直接检查监督权、建议检查权和在特定情况下的全面检查监督权。 例题: 1.(2004年)根据2003年底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我国的金融监管工作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 B.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其他金融监管机构 C.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监管方面拥有监督检查权 D.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具有金融监管职能 『正确答案』C 2.2003年底修改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负有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并明确赋予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监督管理方面拥有监督检查权。这表明( )。 A.我国的金融监管工作仍然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 B.中国人民银行对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处于超然领导地位 C.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监管中依然发挥独特作用 D.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具有金融监管职能 『正确答案』C 3.(2007年)当前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特征有( )。 A.独立于中央银行 B.以中央银行为重心 C.单一全能型 D.综合监管 E.分业监管 『正确答案』AE 4.(2009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历程是由单一全能型体制转向( )体制。 A.独立于中央银行的综合监管 B.以中央银行为重心的混业监管 C.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 D.以中央银行为重心的分业监管 『正确答案』C 五、巴塞尔协议 (一)巴塞尔协议产生的背景与发展(了解) 巴塞尔协议产生的直接原因:国际性银行倒闭事件和国际贷款违约事件使得监管当局全面审视拥有广泛国际业务的银行监管问题。 主要原因:随着金融国际化,必须要在金融监管上进行国际协调。 1975年2月,由国际清算银行发起,西方十国集团以及瑞士和卢森堡等12国中央银行成立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在巴塞尔协议中,影响最大的是统一资本监管的1988年巴塞尔报告和2003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二)1988年巴塞尔报告(掌握) 1988年巴塞尔报告——《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报告》,其主要内容是确认了监督银行资本的可行的统一标准。 1.资本组成 巴塞尔委员会将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核心资本又称为一级资本,包括实收股本和公开储备,这部分至少占全部资本的50%。附属资本又称为二级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和呆账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次级债券。 2.风险资产权重 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和表外业务的相对风险大小,赋予他们不同的权重,即0%、10%、20%、50%和100%。权重越大,表明该资产的风险越大。 3.资本标准 到1992年底,所有签约国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即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比率不得低于4%。 4.过渡期安排。1987年年底~1992年年底 例题: 1.(2008年)巴塞尔协议将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以下属于核心资本的是( )。 A.公开储备 B.资产重估储备 C.呆账准备金 D.长期次级债券 『正确答案』A 2.(2004年、2007年)1988年《巴塞尔报告》要求,自1992年底起,所有签约国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其核心资本比率的最低标准应为( )。 A.4% B.6% C.8% D.20% 『正确答案』A 3.(2006年)1988年《巴塞尔报告》要求,自1992年底起,所有签约国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其资本充足率的最低标准应为( )。 A.8% B.6% C.4% D.2% 『正确答案』A (三)2003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掌握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以及市场约束。 1.最低资本要求 巴塞尔委员会继承了过去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想,将资本金要求视为最重要的支柱,但新协议的资本要求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1)对风险范畴的进一步拓展。当前信用风险仍然是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是委员会也注意到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影响和破坏力。 (2)计量方法的改进。 (3)鼓励使用内部模型。 (4)资本约束范围的扩大。 2.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 巴塞尔委员会希望监管当局担当起三大职责:(1)全面监管银行资本充足状况;(2)培育银行的内部信用评估系统;(3)加快制度化进程。 3.市场约束——强调以市场力量来约束银行 例题: 1.(2004年)在2003年《新巴塞尔协议》中,被称为“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的是( )。 A.治理结构 B.最低资本要求 C.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 D.内部评级模型 E.市场约束 『正确答案』BCE 2.(2006年、2007年)下列各项中,不属于2003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三大支柱”的是( )。 A.最低资本要求 B.市场约束 C.综合监管 D.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 『正确答案』C 3.在新的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巴塞尔委员会继承了过去以( )为核心的监管思想。 A.治理结构 B.资本充足率 C.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 D.内部评级模型 『正确答案』B 4.(2008年)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监管当局的主要职责应包括( )。 A.提供充分的安全网 B.全面监管银行资本充足状况 C.培育银行内部信用评估系统 D.有效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 E.加快制度化进程 『正确答案』BCE (四)巴塞尔协议在我国的实施 我国继续执行1988年的老协议,但为提高资本监管水平,我国已对现行的资本规定进行了修改,将新协议第二和第三支柱的内容包括在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