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树增讲辽沈战役》简要笔记

 crmtsg 2011-06-21
 

王树增讲辽沈战役

第一集  攻打锦州·2011年6月14日

(发生在1948年9月到1949年2月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是中国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三次决定性战役,史称“大决战”。在装备简陋、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军队经过艰苦奋斗最终取得了“大决战”的全面胜利,并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六十多年前那个寒冷的冬天,共产党军队用鲜血与生命书写的战争传奇仍感动着我们,本期节目就回到决战前夕的1948年,了解当时全国的战场局势。)

1946年6月,解放战争开始两年后,中央军委判断决战时机到来了,这有起前性。1948年6月,国军与共军相比,共军更处于劣势。这时,国军365万人,而共军只有280万人,国军兵种齐全,陆空海特种兵都有,而共军是纯粹的地面作战部队。武器装备也不如国军。毛泽东为什么认为决战时机成熟了?一是共产党占据优势战场态势;二是共产党在战斗中的消耗小于补充;三是国统区的经济危机出现,解放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四是民心与军心所向,国军士气低落,而共军士气旺盛。这些就是毛泽东得出结论的依据。

当时,国共都盯向了东北:一是地图上,东北是鸡头,关内与关外所隔,东北经济尤其是农业发达,粮食产量高,重工业突出,铁路密集。战略决战的有力后方。二是双方都部署了重兵,这都是强大的后备队。谁胜都可以主力入关,对中原乃至江南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三是这儿是惟一一个共军兵力大于国军兵力的地方。卫立煌55万,东北野战军103万,决战将怎样开始呢?看地图,最窄处不足300公里,谁占领此处等于扼住了进出东北的大门,双方盯向了这儿,军事重镇锦州。

接战始于外围不足为奇,只要一撞,战争立即白热化。一是双方都知道这场战争的重要性;二是此前东北国共军没大的战斗,一旦相撞,战斗会激烈,锦北地区9月25日九纵进入北部,占铁路公路,包围了国民党暂编22师。东北野战军电令建筑工事,第二天国军十几架飞机轰炸。两个师反扑。白老虎屯离锦州2公里,率军卡住,不让来敌过去,国军点着了村子,双方肉搏,天黑了停息了一下,指导员清点人数,只有37人了。向国民党军队喊话,你们的家乡都解放了,赶快过来了。但对方不听,又接着打了,到处厮杀,陈学良连长听见机枪声音,是苏式武器,就鼓舞士气说,我们的援军来了。活下来的只有27人。

国军第一天攻击从晨开始,炮火轰击,把塔山的工事都炸了。四纵十一纵出现巨大伤亡,每个点双方兵力悬殊,一线是四纵12师,塔山村另一个叫白台山,七号阵地防守是警卫2排43名官兵,打退敌人时只剩下九个人。34团有67人负伤。

第二天又交锋,塔山核心阵地前沿混战,伤亡重大,一营退到村中,双方炮火都不敢打,几番争夺战都没去。第三天休整,都知道第四天定是血战,1948年10月13日,成为惊天动地的一天,天没亮,哨兵发现人影,高喊敌人来了,部队迅速反击,飞机飞来了,一线阵地陷入火海,四纵28团阵地白热化,弹片横飞,机枪手部兵厮杀,伤亡扩大,国军达1245人,四纵伤亡也过千。四纵34、35团一连就160余人,34团只剩下21个人,35团活下来的也不过百人。塔山长入地阻挡了国民党的援军。四个军轮番攻击都没法过去。

高玉宝是通讯员,14日受令去传送到九连上六号阵地,九连正吃饭。高玉宝传令后,指导员放下饭碗,说,这是我们最后一次吃饭了。高玉宝又去警卫连,他看到的是一片焦土,九连全完了。警卫连硬是稳住了战地。塔山守卫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第二集  大门的关闭·2011年6月15日

(在辽沈战役开始之初,国共双方的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和毛泽东都认为,若要打赢这场战争,占据锦州就是先决条件。在1948年十月初,东北野战军迅速逼近锦州城下,而国民党的几路大军也分别从海陆和陆路合围而来,一场大战即将展开。本节目由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主讲,为大家介绍了此刻锦州城内是怎样的情况,面对如此重要的军事据点,双方都是如何排兵布阵来打这场锦州攻防战。)

东北野战军冲锦州而来,范汉杰决定撤离,蒋介石不愿意。“死守待援”以此为诱饵,把东北野战军集中于此。侯镜如、廖耀湘两兵团正赶来。形成决战态势,守住锦州,会立头功,锦州是军事重镇,有坚固城防,守没问题。

东北野战军也知道,一旦南北夹击,后果不敢设想。

48、10、9,七个纵队及两个师主攻,争夺战开始。几个军事据点得打下,城北更多,这是要点,像十二亩地,控制进出道路,地雷是压发雷,排雷小组踏雷而上,打开通路,壕沟深,机枪猛,当时炮兵不多,得人送炸药,炸开壕沟。战士王天成头顶梯子,让战士向上冲,守军炮火泄向一班,最后只剩余一名战士,断腿却多次站起来,咬死国军的一个官兵,后来查出这个人就是马凤岐。

配水池82号高地,碉堡结实,三纵17师20团1营赵兴元营长请战。国军800守军都是老兵,在主楼拉下标语:配水池是第二凡尔登,一战时法军在凡尔登抗击德军进攻,当时最激烈的战争之一。攻击时,二连三连攻击,冲进壕沟中有枪眼,许多人牺牲于此。而且在壕沟中埋了地雷,三连最后只剩下指导员了。二连比较顺利,攻击了几间红房子,一连也上,激烈争夺。双方都不退。国军发动二十七次反攻,堆满了双方尸体,一营只剩下二十多人了。赵营长死活不撤,最终拿了下来。

战争中也有温馨的一面。向一个三十多岁的大嫂问路,因为运输队迷路了。她坚持要带路,把孩子硬塞进老人的被窝去,战士们要她回去,她坚持要送到。回去时叫她手执柳枝,其他战士们看到就知道她为战士们服务过。锦州百姓拼死增援。一个叫全铁九农民也带过路,向城墙运走,这是敌人火力点,这个自然最危险。他拿着柳条回去的时候,感慨得流泪了,随行的战士个个负伤了,而他安然无恙。

总攻锦州猛然让守军没有预料,东北野战军动用九百多门炮,城中只有七十多门。这在东北野战军作战史上没有边。锦州几乎被打烂。旗手最危险,保证让经旗不倒,所以有三竖红旗四竖红旗的说法。五班组长梁士英是爆破手,阻击了敌军反击。主动请命去炸顽固的碉堡,在敌人猛烈扫射下,到了碉堡前,塞进后被推出,再塞进。他抓住不放。他曾被抓去当国军,逃了回来,家里分到了土地,亲见东北野战军与国军血战,他决定参军,不愿意再失去土地,让娘挨饿。他知道自己该死了,喊不能放手。部队得以突破,此处被命名为士英门,锦州也有士英街。巷战开始了,锦州军心涣散。15日下午天黑前,结束,历时31小时,范汉杰逃跑,到谷窝棚时,被抓。国民党军队在整个战争中死伤一万九千多,东北野战军付出了伤亡二万四千的代价。可见了战斗的残酷。

 

第三集  生死抉择·2011年6月16日

(长春守军的最高司令长官郑洞国,被蒋介石严令下到了长春上任。1948年10月16号是在锦州被攻克的第二天,郑洞国受到了蒋介石发来的一封严厉电报,命他率领长春守军突围。郑洞国立刻召集军长,部署图为的计划。全歼廖耀湘兵团。攻锦部队全力北上,死拼死打,不让逃出一个)

锦州失守,蒋介石乱了方寸,1948年10月15日,杜聿明也卷入战争,蒋介石命令他去机场等飞机,接到沈阳。蒋介石说,给范汉杰郑洞国发了命令,能守即守,不能守就突围。蒋此时思维混乱了,即使突围,也得也东北将领们商量后才决定吧。卫立煌廖耀湘二人并不知情,显然不妥。杜聿明知道长春一丢,沈阳也会跟着完。杜聿明决定不再理会蒋的判断。廖耀湘更反抗激烈,他当时增援锦州路线也令人匪夷所思,本向南到达锦州他却向西再向北只能看出他是故意的。占领彰武后,他认为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等于切断了东北野战军的后勤补给线,他不动了。这对东北野战军确实是有威胁,但廖不知道的是,另两条新的补给线被老百姓们立即修成了。廖耀湘根本不支持范汉杰,甚至准备直接逃离东北。蒋的命令他根本不听,锦州陷落时,他还在三百里外。15日蒋介石下了死命令,立即向锦州推进,否则军法负责。廖直下了推进的命令,东北野战军一接触就退,原来锦州已失守。他立即停止前进,请示杜聿明和卫立煌。他们说原地待命,等待蒋介石批示。蒋介石离开沈阳去北平了,连下手令,令卫立煌命廖耀湘夺回锦州,立即遭到卫立煌的拒绝。这不是把廖往火坑里推吗?

就在这时,郑洞国来电,长春二守军起义了,长春全被东北野战军占领,只有他守在中央银行里,死守。蒋介石心绪更烦了,锦州夺不回来,长春不打就背叛了。

长春被围几个月,围城的与守城的军队都是十万人,郑洞国也是蒋介石严令上任的,两个军主力,新七军和第60军,新七军是由精锐部队扩编来的,有战斗力,另两个师一般。60军是老牌滇军部队,与嫡系部队不和。两支部队老死不相往来,以中山路为线,分守东西两边。军长曾泽生牢骚满腹,共产党也早对60军进行策反。60军内部秘密共产党员有几名。48年9月22日晚,曾泽生召集两个师长向肇学、陇耀,直接跟他们说准备起义了。与东北野战军取得了联系。蒋介石他们虽有防范但毫无所知,郑洞国在16日,接到蒋介石的手报,命令他突围。他知道都是死,不如决定冒死突围。召集军长们开会,曾泽生已经和东北野战军达成了起义的约定。

曾泽生当场宣布起义,滇军两个师没人反对,60军中还有一个新编52师被迫做出决定,还是有一个副师长向郑洞国汇报了。质问曾泽生,60军新闻处一个处长跟郑洞国声明了,郑洞国痛苦难以言表。他艰苦卓绝而闻名,至少痛苦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长春守不住,二是对国民党政权产生了质疑。他深知其堕落,为民心所弃。他还是希望前线将领们挽回战局。但是无法挽回军心,战场上无法作为,他不怕,但死在长春,他觉得是耻辱,他认为只有突围。都不听他的指挥了,这一天曾泽生起义的消息传来了,新七军也放下了武器,长春彻底被东北野战军占领。郑洞国呆在中央银行。蒋介石准备派飞机接,但没能降落。当晚发电报给蒋介石,准备一死。21日晨,枪声大作,警卫部队与东北野战军商量好了,朝天开枪,给个抵抗了的面子,郑洞国知道时机来了,他躺在床上,摸自己的手枪,找不到,军官们恳求他下楼主持大计,他最终投诚了。

蒋介石再到沈阳,决定放弃东北,撤向南京。他决定走陆路路过锦州,走营口无船。锦州得夺回来,无论杜聿明卫立煌都没办法。蒋介石又飞回了北平。毛泽东决定也封死海路,没几天变化了,国军还在盯着锦州,蒋介石把杜聿明和卫立煌召回北平,两人在飞机上就商量好坚决不打锦州,肯定定不下来办法。杜聿明坚持守沈阳,廖耀湘更危险,如果他坚持走海路,一定会突破一个口子,但是他不敢擅自行动,活活置他于死地了。杜聿明也心存恐惧,他是临时来东北视察的,蒋介石命令他也留在东北,这也是他最痛苦的时候了,他就提了许多条件,由蒋介石统一指挥,得大量向东北增兵。蒋介石也急了,共军能做得到的,为什么我们做不到?杜聿明勉强上任了。这时毛泽东决定,攻锦部队全歼廖耀湘兵团,死拼死打,杜聿明他发布命令,让廖耀湘打通通道,以防止被合围,黑山就成了一个点。1948年10月21日,各自命令,向黑山聚集,辽沈战役的第二阶段开始了。

 

第四集  血浸黑山·2011年6月17日

(1948年年10月21日,长春失守后,国民党军在东北,只剩下一个兵力空虚的沈阳,以及廖耀湘兵团。黑山是廖耀湘兵团进出沈阳、营口和锦州的惟一通道。他无论退往何处,都必须控制黑山。只有占领黑山,才能掌握通关入海的通道。共产党高层经过反复磋商,迅速制定作战计划。即东北野战军主力全速北上,包围并全歼廖耀湘兵团。于是,司令员梁兴初和政委周赤萍肩负这样一个使命率领着野战纵队,奔赴黑山。)

黑山是沈阳到锦州间的隘口,沼泽与山脉间有丘陵,公路与铁路在其间通过。大虎山也卡在这儿,如两扇大门。东北野战军的第十纵军,司令员是梁兴初,政委是周赤萍,他们紧张是因为兵力太悬殊了,廖耀湘兵团有十万兵,美式装备,战斗力强,廖耀湘兵团是想突破这个点逃离,一个巨大兵团会鱼死网破地前冲,这边新兵多,没打过硬仗,经验不足,武器落后。这样的兵力与武器得守住是难事。梁兴初激励他们咬咬牙,打不好会犯罪,如果逃回关中,会影响解放战争,只能打好。部队开进,这是所有东北野战军中离黑山最近的一支,他们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有大仗可打,当时天冷。都还穿着单衣,官兵戏称是毯子队,连夜急行,天亮前接近黑山进入阵地,28师负责守,29负责县城西的防守,30师负责守大虎山。黑山一片苍白,全是大石,树少,先搞好阻击阵地,百姓全来帮助构筑。各个阵地开设了射击阵地,架上门板,盖上土。101高地特别难挖,都是大石,没法挖。百姓决定垒工事,往山上扛土,不久石头上垒起了土山。开始备战。

廖耀湘觉得这儿离锦州远,东北野战军不会来到,他就任命潘裕昆谓攻击黑山的总指挥,23日得打通道路。新1军正面进攻,三路并进,战斗开始时大规模射击。有人提醒潘裕昆,廖耀湘损人利己。廖耀湘压下了潘裕昆的要求,东北野战军正在准备决一死战。

 

这个阻击战从10、23开始,廖耀湘火炮十足,猛烈进攻,黑山前沿是配属十队内蒙骑兵一师,他还有任务警戒前沿,炮弹打来时,立即出现伤亡,他们不善于防守作战。国民党军蜂拥而上,国207师是蒋经国新自建的青年军,其实是军的架子,由青年学生组成,文化水平高,武器也好。进攻时,不怕伤亡,不停往前攻击,骑兵不会防御,发生肉搏战。骑兵一团团长安平,很快负伤,最前沿的二连都是蒙古汉子,誓死作战,所有人战斗到最后一刻,被国军占领。国71军也很快占领了。只新一军打得不怎么样,三次都被打退。91师刚上,东北野战军一反击,他们掉头就跑,乱得不像样,廖耀湘愤怒,下令把师长戴海容就地枪决。但是找不到师长的影子。这一天,廖耀湘本是试探,但是明白阻击是凶狠的,东北野战军也明白了,国民党的凶狠也出乎意料,第二天更激烈。晚上双方都在开会研究,十纵念电报,主力部队三天一定到达,“你们必须守三天,务使敌在我阵地前横尸遍野而不得前进”,这是严峻的命令。71军打印出并分送报告,被侦察部队截获,于是东北野战军知道第二天他们的活动在哪里。

 

第二天,24日,战斗从凌晨开始,凶狠更多,廖耀湘出动飞机助战,全线压上黑山。侧翼是101高地,所有炮弹集中在三个小高地上,这是石头垒的,禁不住重炮攻击,飞上了天。101靠近县城,丢失就麻烦了。但是,由于战前部署这不是重点,没多少兵力,总共只一个营,84团的二营,凶狠的207师来进攻,二营几乎成了废墟。石头山先失守,只一个排的兵力,山上没草,无处藏身,炮轰时他们就牺牲得差不多了,失守。92高地也跟着失守,只剩下101高地,不超过二十人守在这里。敌人冲上来时,一小时肉搏,失守。整个防线出现漏洞,黑山县城暴露了。东北野战军反击,国军无处藏身,攻击部队冲上去了,为部队打开了通道。重新夺回三个高地。资料中叫冲在最前边的士兵是小山东。下午进入混战状态,投入所有部队,在全线压上混战,整个进攻线前推,到胡家窝棚村时,离黑山县只六公里,此时天黑了。停战。主力第天天黑前,可能达到,明天是关键死守时期。十纵官兵不能睡,加修工事,贺庆积师长表态,指挥所设到前沿,其他人不同意,贺师长火了,听我的。92高地也在修工事,在修师指挥所,官兵觉得明天更猛烈的血战。师长准备死战。

 

攻击的第三天,25日晨,开始了。国军飞机扔五非磅炸弹,立即炸出大坑。守阵地的得想法藏身,先失守还是石头山。两军混战,国军使出残酷的一招,他们在混战时,重炮兵开炮了,把这儿覆盖了,这儿没人了,全伤亡了。92高地跟着失守,101高地受到报复性轰炸。守的是四连连。来回拉锯,下午更是危机,国军两个敢死队,排成五道人墙前推,这才是玩命。阵地二营伤亡外,没有了弹药,再次被突破,丢失后,下决心重新夺回来,最后五个连集中冲锋,一个多小时压下了敌人,重新夺了回来。这种残酷的拉锯在以往少见,百姓拼死来支援,下湾子村百姓冒着生命危险送弹药送干粮。这一个村百姓死亡了四百多。廖耀湘感到恐惧了,到底跑到哪儿去呀?黑山是重要一战,付出了四千多官兵的生命分期代价。26日升起了太阳,这是烈士鲜血染红的,国民党眼里是最暗淡的日子。

 

第五集  辽西大战·2011年6月18日

东北野战军发现一种混战状况,各主力纵队得到的命令往往只是大方向,并没有具体内容的安排。于是只是向着大方向向前冲,廖耀湘缓缓向前行进,要么向营口要么向沈阳。就在这种混乱时,东北一支非主力部队偶然成为围歼廖耀湘兵团的关键性一环,是独立2师,师长左叶。在围歼开始时,他们负责在边缘牵制,但是部队出发不久,左叶得到消息,营口被国民党军占领,他意识到廖耀湘要从营口逃跑,他的师立即向营口方向去撞。只要撞到了他,就拼死战争,决不让廖耀湘逃脱,这是他没接到指令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左叶够胆大的了。

果然半夜在公路发现了黑压压的军队在行军,这是国民党的先头部队,他们决定悄悄扑上去,消灭了先头部队,一问,不得了,这是廖耀湘的主力,大部队正在后边。要知道,独立二师是刚组建的部队,基本是新兵,人少,面对的是将近两个军的军人。左叶完全可以请示增援,但他也知道这没有时间,如果让主力从这儿突破了,这将会铸成大错。他的军队个个都是北方汉子,一腔热血,打仗不惜力,这些军人硬是不顾一切地撞了上去,这个举动收到奇效,廖耀湘也误读了,他以为是东北野战军的主力,他的决心动摇了,于是放弃了这个计划。到26日晨,东北野战军主力到达,廖耀湘失去了最佳时机。各纵队都是根据自己的判断来找敌人。廖耀湘四个军都在,六纵就只能死打了,五、六两纵彻底截断了廖耀湘的去路。

 

10月26日,东北3纵21团3营,攻击胡家窝棚时,根本不知道这是廖的老窝。他们边打边找机会时,百姓告诉他,拿短枪的人多,小车多,满村是电话线,说明这是个军部,一开打,三营受到重炮机枪的封锁。三营高兴,说明这有大名堂,越打越起劲。八连二排排长任炳全迂回,冲到小桥上,截住大卡车,全是军官,全是短枪,没反抗就投降了,他们只是机关人员,二排把他们全关进小民房中,派战士看着。到大河滩时,发现十八门美式榴弹炮,相当于一个炮兵营的规模。看到敌人,二排不顾一切地扑上去,与国军扭打。二排的战士请徐团长增援,但是,等到援军到达时,河滩上没枪声了,战斗结束了。徐团长看到茅草被压了,尸体散落满地,大炮完好地在,二排的战士们却全战死了。徐团长来收遗体时,就地掩埋,官兵们边挖边哭,起了一片新坟。这些官兵的巨大牺牲有着重大意义,打断了廖耀湘的精神中枢,终于知道廖耀湘的指挥中心,也就知道廖耀湘十万大军的具体方位。

 

廖耀湘混乱时,东北野战军的命令也奇特,没有具体的攻击目标,不准吃饭不准睡觉,哪有枪声往哪打,直到全歼为止。所有纵队全集中在这儿,只要抓住敌人,就拼死作战,于是,小小包围圈内,开展了大范围的围歼。26日早晨开始,高级将领开始逃亡,战争极端混乱,国民党军建制不同,却在混乱地跑。谁也不认得谁了,跑到俘虏圈里还不知道。东北野战军各纵队也各自为战了,后勤的发愁,缴获品太多了,军用物资到处都是,无法标示。辽沈战役中这场围歼战是东北野战军长途奔袭中最独特的,国民党指挥失灵,官兵士气低落,造成了一个巨大军事集团的迅速瘫痪。因此,这场攻击完全变成猛虎扑羊群的状态。

 

廖耀湘藏在玉米地里,他身边只一个人,常年部下,周璞,发现无法过去沈阳,准备去锦州,一天多后跑到了安堡,到小客栈,谢连方老板一心在东北野战军一边,看着二位进了小客栈就不高兴,报告给了东北野战军,廖耀湘被捕,他发现他庞大的高级将领除了少数几个外,其他都到齐了。廖耀湘兵团不断失去战斗时机,损失惨重,对东北野战军却是战果显著。

有一个小细节,齐一飞战士负伤了,抬到一个小村子里,醒来时想他的连长李德山,他家乡就在这儿附近,他们有习惯,到谁家乡就喊为解放XXX家乡而奋斗,连长跟他说,你家解放后,我想吃一顿你父亲包的饺子。战斗一开始,一颗炸弹就把连长放倒了,他也受伤后,问连长哪里去了,一看到战友流下眼泪,他就知道不好了。醒来时,他判断到了家乡的村,跟老刘说,去看看是不是我家,但不要让他们知道我受伤了。老刘回来说你父母亲爷爷们都好,他就到了另一村养伤,后来一直打到海南,九年后才探亲回到村里,一切都变了,父母都老了,爷爷说,我领你看一个地方吧,看到一片玉米地,见一个小坟堆,当时死了一个连长,我埋在这里,他看到一小碑上写着李德山之墓,这正是他的连长,他站在这儿,忍不住痛哭不止。

 

小结一下,仅仅三年前,内战爆发时,我们的中国共产党军队在东北还非常微弱,度过的是非常艰难的时期,短短时间内获得全面胜利,为什么呢?一是苏联出兵东北;二是全国各根据地的支援;三是动用了正规军队进行剿匪;四是进行了土地改革;五是建立了稳固的东北根据地;六是党中央和毛主席制定了正确的工作方针。

相对而言,国民党失去民心,也闹起了金融危机。有一篇文章说,归于金融危机没有道理,虽说准备金不足,请问共产党的准备金在哪里?照样得到人民的信任,没见共产党的金融危机呀,国民党的钱币再漂亮,都不行,因此,人心向背决定了胜负。

东北野战军盼到了自己的家乡的解放,但是他们没想到,解放战争的整体,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端,在中国腹部,更大规模的徐蚌会战,即淮海战役爆发了。那么,解放战争还会怎么推进呢?看下一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