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旋覆花汤

 淄水渔夫 2011-06-22
方名:
旋覆花汤 
方源: 《金匮要略》 
药物组成:
旋覆花三两 葱十四茎 新绛少许 
功用:
疏通肝络,化瘀行气。 
主治:
肝着病,胸胁痞闷不舒,甚者胀痛,发病初期喜热饮,妇人流产后下血不止。或经来淋漓不尽,扣脉弦而大。(1)胸胁痞塞,苦闷不堪,以手捶其胸,苔薄舌绛,脉弦急,弦而兼代。(2)妇女半产漏下,脉弦而芤。 2 副症:胸胁或胀痛或刺痛,欲得热饮。 
配伍特点:
以葱管、新绛与旋覆花配伍成方,以升降肝肺,活血通络 
 
历代论述:
1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金匮要略》积聚) 2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旋覆花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 
实验研究:
方中旋覆花对组胺引起的豚鼠支气管痉挛性哮喘有明显保护作用;葱白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尤其对痢疾杆菌、皮肤真菌抑制作用比较明显。 
临床应用:
本方可用于外伤瘀血性咳嗽,肋间神经痛,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囊肿,慢性胃炎,冠心病,产后子宫瘀血不去,产后腹痛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