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麦门冬汤方解

 一日一方养生馆 2021-03-03


麦门冬汤

来源:《古今名医方论》

作者:罗美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主之。 

麦门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参(三两) 甘草(二两) 粳米(三合) 大枣 (十 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二斗,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喻嘉言曰∶此方治胃中津液干枯,虚火上炎,治本之良法也。夫用降火之药而火反升,用寒 。

凡肺病,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者,肺之母气也。本草有知母之名者,谓肺藉其清凉,知清凉为肺之母也。有贝母之名者,谓肺藉其豁痰,豁痰为肺之母也。然屡施于火逆上气,咽喉不利之症,而屡不应,名不称矣。孰知仲景妙法,于麦冬、人参、甘草、大枣、粳米,大补中气以生津液,津液队中,又增入半夏辛温之味,以开胃行津而助润肺,岂特用其利咽下气哉?顾其利咽下气,非半夏之功,实善用半夏 。

注解:

麦门冬汤 出自《金匮要略》。有滋养肺胃,降逆和中之功。用于肺胃阴伤气逆之肺萎和胃阴不足证。现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喉炎等肺系疾患。

组成:麦门冬60克 半夏9克 人参6克 甘草4克 粳米6克 大枣12枚

用法:上六味药,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

功用:滋养肺胃,降逆和中

主治:虚热肺痿,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

胃阴不足证:呕吐,纳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数。

病机:胃阴不足,虚火上炎,灼伤肺阴,虚气上逆。

配伍特点:甘润剂中少佐辛燥之品;培土生金。

辩证要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喉炎,或慢性萎缩性胃炎属胃阴不足,气逆呕吐者.

方论:

本方所治虚热肺痿乃肺胃阴虚,气火上逆所致。病虽在肺,其源在胃,盖土为金母,胃主津液,胃津不足,则肺之阴津亦亏,终成肺胃阴虚之证。肺虚而肃降失职,则咳逆上气;肺伤而不布津,加之虚火灼津,则脾津不能上归于肺而聚生浊唾涎沫,随肺气上逆而咳出,且咳唾涎沫愈甚,则肺津损伤愈重,日久不止,终致肺痿。咽喉为肺胃之门户,肺胃阴伤,津不上承,则口干咽燥;虚热内盛,故手足心热。胃阴不足,失和气逆则呕吐;舌红少苔、脉虚数为阴虚内热之佐证。治宜清养肺胃,降逆下气。方中重用麦冬为君,甘寒清润,既养肺胃之阴,又清肺胃虚热。人参益气生津为臣。佐以甘草、粳米、大枣益气养胃,合人参益胃生津,胃津充足,自能上归于肺,此正“培土生金”之法。肺胃阴虚,虚火上炎,不仅气机逆上,而且进一步灼津为涎,故又佐以半夏降逆下气,化其痰涎,虽属温燥之品,但用量很轻,与大剂麦门冬配伍,则其燥性减而降逆之用存,且能开胃行津以润肺,又使麦门冬滋而不腻,相反相成。甘草并能润肺利咽,调和诸药,兼作使药。

加减变化:

若津伤甚者,可加沙参、玉竹以养阴液;若阴虚胃痛、脘腹灼热者,可加石斛、白芍以增加养阴益胃止痛之功。

用药禁忌:肺痿属于虚寒者不能用本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