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寒枫小屋 2011-06-27
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赵淑伶

   随着素质教育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也遭遇了许多尴尬。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遮蔽了教育的原生性目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思想。由于学科特点的原因,高考历史成绩得高分不易,考分差距也不是很大,加之其它原因,高中历史学习在学生心理的地位堪忧,历史课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如何改变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学这门学科,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高中历史教学走出尴尬的一条途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课前精心准备

1.了解学情,强化课前预习

在设计学案时,我依据课程标准、年段要求,深入研究学生实际,以学定教。教师在课前提前把学案发给学生,要他们做好必要的预习。如果学生对于课堂上要学的知识在课前没有进行必要的准备,他们在课堂上就很难与老师交流,很容易使课堂演变成一言堂,影响课堂的效率。

2.重新整合历史教材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历史教材作选择性的取舍、补充,要善于从宏观上驾驭课程,要高度重视对与课文有关的知识和资料的收集、储备、整理和提炼。我在执教高中历史必修1(人教版)第二单元的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时,就和选修1(人教版)第三单元进行组合。通过这些内容组合,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与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关系。理解了内容,掌握了方法,形成了能力,这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效率。 

二、以问题为纽带,巧妙设计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要启迪学生的思维,首先必须善于提出目标明确、新颖有趣、难易适度、发人深省的问题来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然后教给学生思考的方向和线索,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并掌握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有效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

1.历史教学问题设计要“趣”。

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针对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在导入新课时,适当地引入直观材料或轶闻趣事或谜语来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并进一步主动地去探索寻求答案。

2、历史教学问题设计要“悬”。

好奇心是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源泉。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认真分析教材,寻找最佳处创设悬念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对所讲内容产生一种急于追下去的心理,因而注意力倍加集中,求知欲倍加旺盛。

3.历史教学问题设计要“巧”。

现代教学的事实表明:历史教师通过提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维,而且好的提问还可以触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因为问题问的巧妙,学生会受教师问题的激发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在对新问题的发掘和解决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以不断加强。这样,问题教学就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历史教师的教学也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历史教学问题设计要“精”。

教学问题设计的“精”,是指历史教师在设疑时围绕中心、总体设计,在“关键”(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设疑,决不随心所欲、在不重要的地方胡乱设疑。创设的问题要小而具体,讲求过程、不重结论,具有可思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考探索中理解知识,把握重点,体味思路,突破难点,激发学生思维的层次性。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指出“历史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历史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那么怎样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呢?

1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历史的能力,就必须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历史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课堂的心理地位,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探究,自觉的形成学习的能力,同所有的同学一道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个体同整体形成一种和谐的统一体,从思想上重视课堂活动,对课堂产生情感依赖。

2.营造良好的历史教学氛围,发扬教学民主, 历史课上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积极参与学习,掌握基本知识,解决个体学习存在问题,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使学生的智慧、能力在课堂学习中不断得到充分的交流、提升。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做课堂学习的主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尊重每一位学生,给所有同学展示自我的机会。鼓励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看法。

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实效性的主要方法。

在传统的认识中,总是认为历史就是需要记忆大量史实,如时间、地点、人物、背景、内容、影响、意义等等。这样必然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成了背书的机器,虽然记得了许多知识点,但是却无法将其连成线,更达不到能力培养的目标。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有效性。

1、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做好示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传授基础知识,不能满足于如何去整理、归纳、总结历史问题,而且要把教法和学法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要注意讲“我是怎样想的”、“还想到了什么”、“遇到类似的问题应怎样去想”、“为什么会这样”等等。把教师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去体会、去思考,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触类旁通。

2、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高思维能力。

要使学生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培养思维过程,并对学生的思维过程作出评价和剖析。若学生的思维过程无误,其思维与其他学生思维接近,就会给其他学生以启发,若思维有误,可针对其要害予以纠正,同样会给其他学生以影响。

3、让学生参与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

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要依靠多种教学形式来完成,特别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主动参与中实践教学双边互动,培养创造性思维。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可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最有价值的本钱。”历史学习不是为了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而是要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尤其是未来应该如何去做,这就是历史学科的史鉴功能。

五、注重历史与时事的结合,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将课本上的历史知识与时政有机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回归生活的教育,既体现了历史教学的现实功能,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又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如在讲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时,可以联系日本对钓鱼岛的干涉以及日本国内对南京大屠杀的否认;在讲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时,不妨联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刚刚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以及世界各方对此法律的反应。这些联系无疑增强了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以及保家卫国、维护国家统一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我会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思考、实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