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临证指要(15)

 散萃 2011-07-01
 
方后注云:“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朮”。余谛思良久,触景生情,恍然大悟,真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追求的苓芍朮甘汤,而正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啊!或云:既是苓芍木甘汤,为何仲景另起方名耶?答曰:所以不称苓芍朮甘汤者,可能有两个原因:①仲景为了突出桂芍两药之对应,既有“去芍”,也有“去桂”,以见“胸满”和“心下满微痛”,两证有在上在下之分,病机不同,用药则异,并且强调了第28条的必须去桂不能去芍的原则;②仲景惟恐后人在“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上,抓住桂枝不放,纠缠不清,因此一锤定音叫“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然而吴谦等人果不出仲景所料,仍然要留桂而去芍,圣人之见不以远乎?如果名为苓芍朮甘汤的话,则推波助澜更不知凡几矣。
 
学而思则生悟,今苓芍术甘汤之义已详,相互对应之事实已备,可见苓桂朮甘汤旨在通阳而治胸满心悸;苓芍朮甘汤旨在和阴利水而治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清人唐容川说:“此与五苓散互看自明。五苓散是太阳之气不外达,故用桂枝以宣太阳之气,气达则水自下行,而小便利矣。此方是太阳之水不下行,故去桂枝重加苓朮,以行太阳之水,水下行则气自外达,而头痛发热等证自解散。”我认为唐氏之言,对芍药作用犹欠发挥,殊不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如果再加一味附子便是真武汤模式。可见苓朮必须得芍药才能发挥去水气、利小便之作用。这就看出桂枝走表利于上,芍药走里利于下。上为阳,下为阴,正体现仲景桂、芍对应作用在水气病中而各显身手,以尽发汗利小便之能事也。
 
结语:水阴邪也,变化多端,浩浩莫御,故临床多见。本论集伤寒、金匮之大旨,取法于仲景,实参之以己意。如“水秘”、“水郁发热”等等。水之气寒,病则伤阳犯上,故有上冲之变:如上冒清阳而为痫,上凌于心而成悸;中犯胃气而成痞;下注肠道而为泻。故水之所至,则其气必寒,其阳必沮,则病症纷呈。水证虽繁,结合辨证而言,其脉则弦,其舌则水,其面则黑,其小便则不利,如是而已,则亦何难之有也?至于水气肿胀之证,应分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对其治法,邪实者,则以开鬼门、洁净府之法;正虚者,则用崇脾温肾而使阳气化阴之法。水肿分清表里:风水、皮水宜汗;正水、石水则宜温。然阳水多热多实,阴水多寒多虚,所以,掌握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情,则治水之法,自能做到心中有数。
 
五脏之水,若以其脏的生理病理特点为先导,细心分析,则头头是道。“病在腑易治,病在脏难治”,以经言为指导,以临床为根据,则无往而不利也。
 
第三章火证论
 
古人云:“人体五行各一,惟火有二:君火属于心脏,相火寄于肝肾。潜藏则温养百骸,固人寿命;发动则煎熬阴液,伤伐元气。阴虚则病,阴绝则死。”岐伯举《内经?病机十九条》而属火者五: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火之动也;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火之升也;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火之胜也;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之用也。又凡动皆属火:气郁则火起于肺;大怒则火起于肝;醉饱则火起于脾;思虑则火起于心;房劳则火起于肾,此五脏所动之火也。
 
又曰:“牙痛龈宣,腮颊颐肿,为胃火动;目黄口苦,坐卧不宁,为胆火动;舌苔喉痛,便秘不通,为大肠火动;癃闭淋沥,赤白浊带,为小肠火动;小腹作痛,小便不利,为膀胱火动;头眩体倦,手足心热,为三焦火动。”
 
治火之法:古人认为实火可泻之,虚火可补之,郁火可发之,阳火宜直折,阴火宜温导,各宜随证施治。
 
火证脉象,举要而言:浮而洪数为虚火;沉而实大为实火。洪数见左寸脉为心火,见右寸为肺火;见左关为肝火,见右关为脾火:见两尺为肾经命门之火。男子两尺洪大必遗精,阴火盛也。脉弦细而数,按之益坚者,为少火气衰,而见肝肾真脉,水旺则其脉自平。惟虚劳见此,为冰雪阴凌之象,最为剧候。或反虚大数疾者,此食气之火,耗竭真阴,为虚阳飞越之兆,久病得此,百无一生。惟暴脱无气者,犹可峻补以敛固之。大抵火证之脉,但有虚火,按之必空,断无实大之理。然火郁中焦,恶寒战栗,亦有六脉匿小者,此火气郁伏灰烬,不得发光舒焰,反见寒胜之化矣。热结胃口,咳吐结痰,亦有寸口滑实者。热遗下焦,淋浊溺痛,多有尺内洪者,皆胃中湿浊上逆下渗之候,与火无预。火盛之脉,静取虽洪盛滑疾:中按则软阔不坚:重按则豁然中空。寻之脉见指旁,举指涩涩然,如轻刀刮竹之状,方是无形之火象。若中宫有物阻碍,则关上屈曲而出。膈上有痰凝滞,则寸口屈曲而上,总谓之钩。如无阻碍,则无屈曲之象矣。若洪盛而中按重按益实,指下累累如寻贯珠薏苡子状者,皆有形之湿热,蕴积于经脉之中,非火证也。
 
以上捃拾历代名医之言,以详火证形成之因与辨脉之法。熟读深思久而自得其要,实不可认为雕虫小技加以轻视之也。今以仲景《伤寒杂病论》论火证治概要集其大成,与《水证论》遥相呼应对比发挥,以穷火证治疗之秘,质诸临床,谅不无小补也。
 
第一节火郁证治
 
一、病理:火邪蕴郁于胸膈之上,或下至胃之上脘。火郁则气结,气火交郁发而为病。
 
二、症状:火郁在于心胸,可见心烦胸窒,或者“心中结痛”。火郁之心烦,非同一般。古人称之谓“懊秾”。指烦郁特甚,坐卧不宁,使人难以忍耐,口不能述其状,手不能指其苦,乃是无可奈何的一种火郁症状。
 
三、治法:解郁清火
 
四、方药:栀子豉汤
 
栀子十四个,擘,香鼓四合,绵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升,得吐者止后服。
 
五、方义:栀子气味苦寒,因其体轻走上,屈曲下行,清火宣热,善开火郁而治懊秾心烦;豆豉味苦气轻,擅宣热透表以解邪热之郁。两药相须相使,清中有宣,宣中有降,能使郁解烦清,气机通畅,则懊侬心烦,“身热不去”等证自然迎刃而解。
 
六、煎服法:本方应先煎栀子后内豆豉。先煎栀子取味苦而清上,后内豆豉取其气轻而扬,以尽轻灵透剔、解郁开结的作用。
 
方后注:“得吐者止后服”,是药后火郁得宣,正气拒邪外出的反映。
 
七、加减法:此证兼见“少气”的,为火邪伤气,则加甘草补之:兼见呕吐的,为火邪动饮,则加生姜散之:如果兼见腹胀满的,但二便尚调,此为火邪下传至胃,胃气不和所致,不用大黄之泻,亦不用豆豉之宣,只用栀子清热除烦,另加姜炙厚朴、枳实利气消满则愈。如果大病初愈,正气未复,劳作过早,动阳生热,使在经未了之邪热得逞而疾病复发。证见发热、心烦、眠食欠佳,此即“劳复”之证。治以栀豉汤原方加枳实三枚,炙,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如果因于饮食不节,内有宿食而腹满胀痛、脉滑苔黄者,可加大黄导滞下积以去食结:如果伤寒发热不退,邪气在表,误用下法清热,而身热不去,心微烦,而大便下利,可用栀子、干姜清上温下,寒热并用而不悖。
 
余在临床治儿科感冒发热烦啼,咳嗽不已,舌红脉数,用桑菊饮加生山栀3克,淡豆豉3克:湿温病周身疼痛,发热胸满心烦,舌苔白厚而腻,治用三仁汤加生山栀6克,淡豆豉6克:少阳病,胸满而烦,口苦不欲饮食,于小柴胡汤中加生山栀6克,淡豆鼓6克,这对清热解郁除烦,以治胸膈凝滞之火邪,不可不知。
 
第二节燎面证治
 
一、病理:“燎面”又称“面热”。《针经方》云:“面热者,足阳明病。”《张氏医通》说:“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火上行,而独燎其面。”余细察此证,古人认为阳明胃火上走于面,其实而又与肺热往往相并,或时疫客于高巅相互为病。
 
二,症状:满面灼热如同火烤,面色缘缘正赤,有时可兼见面部既热且痒,每以饭后发作为明显,大便干燥,脉来滑数,舌红苔黄。
 
三、治法:清泻肺胃积热
 
四、方药:加味调胃承气汤
 
大黄、芒硝、炙甘草、黄连、水牛角、枇杷叶、黄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