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问题的罪魁祸首是谁?(二)》 文:郑委 我在4月19日写过一篇博文《家庭问题的罪魁祸首是谁?》,文章中我抛出一个观点: 我想告诉全天下的女人们,请你静下来思考:“只要你嫁了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那你的家庭问题的罪魁祸首可能就是你自己,即使你有N多理由证明不是你。”相信这句话会引起很多女人不满,认同与不认同都无所谓,因为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听别人说话一定要全面吸收后,然后思考和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是原则。 在这篇博文中,我还用我的一个广西南宁的家长学员周GX写的学习感受来让更多的家长体会我上面的这一个观点,说来也巧,今天我收到了南宁家庭教育指导师朱海瑕发给我的邮件,是很多家长学习的感受,其中又有周GX的学习感受,周GX就是典型的丈夫非常有责任心,当家庭出现很多问题的时候,周GX是总想着孩子有问题、丈夫有问题、婆婆有问题的“标准怨妇”,从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能看出来她的观念发生了很多的改变,家庭也开始向着幸福出发,而从下面这篇学习感受中,你能明确的感受到她们已经找到了幸福,已经抓到了幸福: 我是怀着喜悦的心情在写这篇感受。 刚开始的时候,我确实对自己对孩子信心不足(郑委老师:家长的通病,对孩子没有信心,就解决不了孩子问题)。自己反复复习平等和尊重原则,还是没有悟出它的真谛,没有真正内化在心里,经常还是用以前旧的惯用思想行为模式,把孩子看成是属于自己的,把自己放在某个对立面,来管孩子;对着孩子眼见孩子的不足(其实心里还是放不下孩子的学习,盯得也是孩子学习行为方面的不足),心里还是会着急,心想过一年多就要上中学里,孩子也真正到了青春期,如果不能帮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和学习的习惯,孩子天天在学校而不能享受学习的乐趣或成就感,那孩子该怎么办? 在上一周信念周里,反复读平等与尊重原则,反复朗读琢磨一些警句和要点。我下决心,抛开消极心态和焦虑不安,我一定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好,刻意的让自己不断这样想,想想想……想多了就真的“弄假成真”了。习惯的养成,刚开始可能是刻意的、不自然的,坚持下去,变成习惯以后就会越来越自然,就能内化成功了。 一直到沙龙交流的时候,我把上面的“刻意相信”与伙伴们分享。然后老公同学发言,他说我认为自己变化不大,但他已经看到我有了明显的改变,老公的肯定令我信心大增,非常激动。指导老师朱老师也鼓励我,要有耐心,自己改,有个过程,别人变,可能过程更长,只要自己能坚持下来,一定行,要有信心。 我写感受之前,心里就在想该什么写,写些什么内容,想到昨天沙龙结束,去接孩子,在路上,我跟他商量去哪吃饭,让他跟奶奶联系,告诉爸爸踢完球过来跟我们会合,建议由他来点菜,也大概跟他说过了一下该如何点,照顾好大家的口味和分量等等。孩子点了菜,正在等待时,旁边有一桌人跟服务业抱怨说已经差不多一个小时了还没上菜,我说怎办,孩子居然说:“要吃到美味还是需要耐心的。”要是以往他可能也会很着急情绪不好。我也跟他说反正我们也正好要等爸爸一起来才吃更好。这样心态一好,菜很快就来了,爸爸也正好赶到。孩子破天荒的,站起来主动给我们盛汤,还先给奶奶夹菜,我及时鼓励了他,一个晚上一家人都很开心。 今天中午孩子兴趣班下课,我跟他说有朋友约我们一起去玩,怎办?他说他先回家写作业,我建议他能不能去近一点的奶奶家写作业,他很爽快答应,还说他写好作业再通知我们去接他过来一起跟小朋友玩。 这两件事,孩子的表现都令我比较意外和感动,我们的信任,真的令孩子有了变化,还有一些细碎的小事,都在显示着孩子的变化,真的是越想越开心。晚上和孩子总结是“我的一天和我的一周”生活品质表时,再次跟他强调:红的是他做到的,黑的是他暂时没有做到的,没做到也是因为妈妈以前没有跟他一起坚持和鼓励,妈妈相信他总会做到的。并表示妈妈本来以前觉得你很多习惯不好,这次一填表统计,看见红的占了绝大多数,黑的只是极小部分,妈妈真是看错眼了,没有想到孩子确实表现很好了。本来开始填表是爸爸也跟他说过了,可是一周下来,我们填我们的,他还是按以前的做,没有什么变化,当着我们的面也从不表示关注。今晚我跟他总结并要他也自我评价时,他问我能不能不做,我说这个是老师布置的哦,不做的话我们就是不完成作业,要挨批评罚款的,看来他心底还是在意的,后来也认真写了自我评价:“这周我老爸老妈都做到了多鼓励少表扬(不知何时学会了这句话,总在我们不经意之中),让我一天天地进步(我想,每天检查我们的作业,我们的肯定对他也是很大的激励),所以这周我的生活习惯还不错。”我和老公觉得,我们就是坚持填写,及时发现他的进步及时鼓励,相信他肯定会有进步,我们只要满怀信念和耐心。 真的,一定要坚持,我的信心越来越足了。 遥远的对着郑委老师表达我的感谢,我们一定会幸福! 以下是周GX丈夫黄Z的学习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