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淄水渔夫 2011-07-20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2011-03-09 19:57
转载自 尚轩中医
最终编辑 中草中用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第一节 药物配伍是方剂组成的基础

一、药物配伍的概念及常见的形式

药物配伍是方剂组成的基础,常用药对是构成方剂的基本单位。配伍是指根据病情的需要和用药法度,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配伍的“配”,有组织、搭配之义;“伍”,有队伍、序列之义。也就是说,药物只有通过合理的组织,调其偏性,制其毒性,增强或改变原有功能,消除或缓解其对人体的不良因素,发挥其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综合作用,使各具特性的群药组合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这种运用药物的组合过程,就是药物的配伍过程。由于药物的药性各有所偏,其功效各有所长,不同的药物之间存在着多样的相互作用,《神农本草经》将其概括为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六种类型,反映了两味药物以上同用时既可以增强疗效,也可能对人体造成不利的影响。药物只有通过合理的配伍应用,才能够增强疗效,消除或缓解某些药物对人体的不利影响,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多变的病情。所以,药物配伍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也是方剂组成的基础。

常见的药物配伍形式有:同类相须、异类相使、相反相成、制毒纠偏、引经报使等。

同类相须是指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运用,通过药物之间在某些方面特殊的协同作用而增强疗效。这种协同作用一方面缘于各药效能的相加,另一方面是利用药物的不同特点而加强疗效。如麻黄与桂枝的配伍。

异类相使是指主要功效虽异但作用环节关联的药物配合应用,其中以一种(类)药为主,另一种(类)药为辅,通过辅药对主药的协同作用而提高疗效,或产生新的功效。根据配伍增效的机理不同,又有不同的形式。一是将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的药物配伍同用,藉其共性以协同增效,并利用辅药之个性特长而增强主药的治疗效果。如燥湿化痰的半夏与行气化痰的橘皮合用,能增强燥湿化痰之功效。二是根据阴阳气血以及脏腑相关的理论,利用药物作用上的沟通互补,将主要功效不同的药物配伍同用以增强疗效。如以补血的当归配伍补气的黄芪,有助于加强补血功效。三是根据病机中的病势特点和治法中导邪外出的理论,将针对主因的药物配伍通利透散类药,使邪有去路,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如以清热的黄连为主配伍导热下行的大黄,“以泄代清”加强清热泄火功效。

相反相成是指性能相反的药物在寒热温凉、升降浮沉、开阖补泻等不同意义上的配伍。在相反配伍中,药物的双方一方面通过相互牵制而制约药物的某种偏性,另一方面又通过互补或相助以增强其疗效,或产生新的功用。主要有寒热并用,即将寒凉药与温热药配伍同用。补泻同施,即将补益与祛邪药配伍同用。升降相随,即将升浮上行之药与沉降下行之药配伍同用。散收同用,即将收敛固表之药与辛散宣发之药配伍同用。刚柔相济,即将药性柔润与药性刚燥之药配伍同用。通涩并行,即将通利之药与固涩之药配伍同用。

制毒纠偏是指在使用某些药性峻猛或者有毒药物时,通过配伍适当的药物以制约其毒烈偏性,从而减轻或消除对人体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如大枣配芫花制约其毒性,甘草配大黄缓解其烈性等。另外,为避免因过用寒凉伤阳、温热伤阴、滋补滞气、攻伐伤正等,常常通过药性或功效相反药物的配伍来缓解或消除药物的偏性,以使方药获得最佳的效用。

引经报使是指利用药物“归经”的特性,针对主治证候的病位,配伍适当的“引经报使”药物,以引导其他药物直达病所,使药力选择性发挥作用以加强疗效。如在治疗肝胆疾病的方剂中配以柴胡为引,在治疗上部病变的方剂中配以桔梗以载药上达,在治疗下部病变的方剂中配以牛膝以引药下行等。

由于临床的病情是复杂的,药物配伍的形式在方剂中也不可能是单一形式出现的,故药物配伍的形式也常常是随着病情的变化和治疗的需要而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综合变通、多种形式地运用。

二、药物配伍在方剂中的作用

由于大多数单味中药都具有多功用的特点,在治疗疾病时往往需要发挥其中部分功用;况且,药物既有其治疗作用的一面,也有因其药性偏胜而致不同程度毒、副作用的一面。如何充分发挥药物对治疗疾病有“利”的一面,同时又能控制、减少甚至消除药物对人体有“弊”的一面,这就是方剂学在运用配伍手段最根本的目的。一般来说,药物通过配伍,在方剂中要达到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药力 功用相近的药物配伍,能增强治疗作用,这种配伍方法在组方运用中较为普遍。如荆芥、防风同用以疏风解表,党参、黄芪同用以健脾益气,桃仁、红花同用以活血祛瘀等。另外药物之间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常相互需求而增强某种疗效。如麻黄和桂枝相配,通过“开腠”和“解肌”协同,比单用麻黄或桂枝方剂的发汗力量明显增强;附子和干姜相配,俗称“附子无姜不热”,体现了先后天脾肾阳气同温,“走而不守”和“守而不走”协同,大大提高温阳祛寒作用。

2.影响单味药物在方剂中功用发挥的方向和程度 每味中药的功用都是多样的,如桂枝具有解表散寒、调和营卫、温经止痛、温经活血、温阳化气等多种功用。当单味药物组成方剂后,其功用发挥方向和程度往往受到方剂中包括配伍环境在内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和控制。如桂枝在发汗解表方面,多和麻黄相配;温经止痛方面,往往和细辛相配;调和营卫、阴阳方面,与芍药相配;温经活血方面,常与丹皮、赤芍相配;温阳化气方面,常须与茯苓、白术相配。又如柴胡具有疏肝理气、升举阳气、发表退热的作用,但调肝多配芍药,升阳多<?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伍升麻,和解少阳则须配黄芩等。通过药物的配伍,可以调节和控制药物功用的发挥方向和力度,从而减少临床运用方药的随意性,这也是方剂配伍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3.扩大治疗范围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经历代医家反复经验总结,使中医方剂积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基础方剂,如四君子汤、四物汤、二陈汤等。随着临床病情的不断变化,为了应对疾病的复杂多变,往往通过对基础方剂的随证配伍,使其不断扩大治疗范围。如四君子汤具有益气健脾的功用,是主治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若脾虚生湿,气机阻滞,配伍陈皮,则方名为异功散。若痰湿较重,再配半夏,则为六君子汤;若再配伍木香、砂仁入方,则方为香砂六君子汤。通过药物的配伍使基础方剂派生出大量的衍生方,扩大了治疗范围,适应了疾病的变化,也丰富方剂学的内容。

4.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 上古时期由于人们缺乏对药物毒副作用的认识,故将中药统称为“毒药”, 并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这充分反映了当时运用药物能产生毒副作用的普遍性。但随着药物运用经验的积累和方剂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药物的配伍,是控制药物毒副作用的有效方法之一。

利用药物的配伍控制毒副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相杀”和“相畏”的作用来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和消除半夏的毒性,砂仁能减轻熟地滋腻碍脾的副作用等;二是利用多味功用相近药物同时配伍的方式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如十枣汤中的甘遂、芫花、大戟都有毒,都能泻下逐水,单味药习惯用量亦大致相似,在组成十枣汤时,以三味各等分为末,枣汤调服。其三味药合用总量相当于单味药的常用量。这种方式既可利用相近功用药物的协同作用,又能有效减轻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由于功用相近的多味药物同用,可以减少单味药物的用量,而多味药物之间,其副作用的发挥方向往往不尽一致,即同性毒力共振、异性毒力相制。对药物毒副作用的控制,也可以通过准确的用量,特定的炮制方法,药材的选择,煎药、服药、剂型等方式实现。

总之,正确、全面地学习和掌握有关配伍知识及技能,掌握历代名方中常用的配伍组合规律,对于今后正确地遣药组方、灵活运用成方、减少临床运用方药的随意性、提高临床动手能力、保证临床疗效等,均有着指导意义。

第二节        方剂的组成原则与基本结构

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成方。药物的功用各有所长,也各有所偏,通过合理的配伍,增强或改变其原有的功用,调其偏性,制其毒性,消除或减缓其对人体的不利因素,使各具特性的药物发挥综合作用,即所谓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所以,药物配伍是方剂组成的基础,常用药对是构成方剂的基本单位,而方剂则是针对病证、病机的诸多方面,利用药物之间的相互协同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使群药配伍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治疗作用,从而适应较为复杂病情的治疗需要。因此,药物的偏性、病情的复杂性等,都使得单味药物必须要通过药物间组合成方剂后,来加以解决。同时,药物的组合也要符合方剂的组成原则和基本结构的要求。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

方剂的组成不是药物随意的堆砌,主观的选择,而是必须遵循一定的组成原则。组方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针对病因病机,以药物的性味、归经、功用为依据,所用药物与其病证的病机丝丝入扣,使药物配伍后的综合效用与所立治法高度统一。所以,方剂组成的原则可概括为“依法选药,主次有序,辅反成制,方证相合”。遣药组方既要重视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还应重视药物配伍与病证的针对性,做到以法统方,方中有法,药证相应

二、方剂的基本结构

方剂是以药物为基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按照组方的配伍原则,形成一定的结构和特定的疗效,这是方剂组成的基本要素,其中方剂的基本结构,则是方剂组成必备的条件之一。

由于方剂是由相对独立效能的药物或药群构成的若干部分而组成,方剂中的这些部分是相互联系并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而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来看,方剂的基本结构应当包括“君、臣、佐、使”四个部分。把“君、臣、佐、使”作为组方基本结构的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二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即通过借喻封建国家体制中君、臣、佐、使的等级设置,以说明药物在方中的主次地位与从属关系。后世医家先后对君、臣、佐、使的具体职能作了进一步的阐明,如明·何柏斋在《医学管见》中有:“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及引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等论述。随着历代医家对君、臣、佐、使涵义的不断完善和内容的充实,君、臣、佐、使已经成为方剂基本结构的理论。

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君药是为解决疾病主要矛盾或对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要作用的药物,即针对病证的主要病因、病机或主要症状而设,是方剂组成中的核心、不可或缺的部分。君药通常具有药力较强,药味较少以及用量较大的特点。

臣药:有两种涵义。一是辅助君药加强其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二是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一般药味较君药多,药力和药量较君药小,与君药多具特定的增效配伍关系。

佐药:有三种涵义。一是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用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是佐制药,即用于消除或减弱君、臣药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三是反佐药,即病重邪甚以及拒药不受的情况下,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防止药病格拒。现代反佐药的涵义有所扩大,通指方剂中与君药的部分性能相反在全方中有相成配伍效用的药物。

佐药一般用量较小。在方剂中佐助药、佐制药使用较多,反佐药使用较少,则应视病情治疗的需要君、臣药物的性能而定。

使药:有二种涵义。一是引经药,能引导方中药物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指能调和方中诸药的性能,协调诸药的相互作用或起到矫味作用的药物。

使药通常药味较少,用量较小。

上述方剂结构中君、臣、佐、使的设定是以所治病情和被选药物在方中所起的主次地位为依据的。君药是方剂中的核心部分,臣、佐、使药则是方剂中的配伍部分。不是所有方剂都是君、臣、佐、使四个部分俱全,但所有方剂中君药不可缺少。方剂中君、臣、佐、使是否齐全,由病情的复杂程度和治疗的需要所决定。为了进一步说明君、臣、佐、使的理论的具体运用,以麻黄汤为例分析如下:麻黄汤出自《伤寒论》,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等。本方证的病因为外感风寒之邪,病机是风寒束表,毛窍闭塞,肺气失宣,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其方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