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用陶瓷产品是由以下几种成型方法制作而成

 芷萱图书馆 2011-07-23
日用陶瓷产品是由以下几种成型方法制作而成。
  1.手工成型
  (1)修坯成型(又称利坯成型)
  修坯成型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轮制手工操作方法(称琢器成型①)。制坯程序是,先将瓷泥用手工拉成粗坯(拉坯成型也称做坯)等干燥后’再放置在修坯车上用刀具将粗坯修成所需要厚度的各式中空形体。手工修坯比较简便自由,做工精细,但要有一定的技术和经验。为了防止变形,可在坯体适当的部位按成型需要的泥坯厚度加工处理,不需要制模等过程。故宜做各种批量小、器型复杂、品种多的产品,如制作高级陈设瓷和日用细瓷。
  (2)圆器成型
  圆器成型制坯也是一种传统的手工制坯方法。它主要是制作各种碗类圆形产品,故称“圆器"。它的制作方法是:先将瓷泥放在旋坯车上做成毛坯(粗柸)干燥到一定程度,覆盖在预先制成的黄泥或石膏以及其他原料制成的内模上拍打,统一整形成初坯(图1.1)等干后,再放置在旋坯车上修正外形而成。自发展压坯成型后,由于压坯速度快,产量高,规格统一,因此,基本以压坯成型代替了圆器成型方法。
  (3)镶接成型
  此外,还有一种传统的制坯方法,是用瓷泥打压制成一定厚度平整的泥片。按造型需要切割成若干形体,再准确地用泥浆镶接成为各种造型,称为“镶器"。采用此法坯体较规整,但难度大,技巧高,不易掌握。故多作为传统的成型方法保留,很少使用。如江苏宜兴鼎蜀镇,制作紫砂陶器皿多用此传统方法,如今部分产品已采用注浆成型方法取代了“镶器”的制作。
  2.压坯成型
  压坯成型是20世纪50年代新兴的制坯成型方法,其中分阴模压坯和阳模压坯两种。
  (1)压坯成型的制作方法
  先将炼制的瓷泥按需要切成泥块或泥片,放人安置在电动旋坯车上预先制成的石膏模型中,再用压坯刀(压坯刀是按造型内部形状设计制成的铁质或其他材料刀片)或滚头(按造型内形需要设计制成的不锈钢或塑料等材料的半球状物)旋压成型。
  (2)阳模压坯与阴模压坯的区别
  阳模压坯与阴模压坯不同的是,将瓷泥片铺盖在石膏模上,用压坯刀旋压外形而成。 阴模压坯可压制盘、碗、杯等坯体。阳模压坯适宜压制底足略高的碗、盘类等,又可在器物内部压制出各种花纹(花纹是预先在模子上刻制的)。阴模压坯可在造型外部压制花纹,这是两种压坯成型的不同处。
  3.注浆成型
  注浆成型,分空心注浆和实心注浆两种。通常用石膏(由于石膏有特殊的易凝固性和很好的吸水性能),依产品需要,浇注成成型模型,再将泥浆浇注入模内成型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成型方法。
  (1)空心注浆
  空心注浆是将泥浆注入预先制好的石膏模内。根据坯体需要的厚度,按测定泥浆凝固的时间,到时将多余的泥浆倒出,形成空心的造型坯体。等石膏吸附的坯体失去部分水分,坯体收缩,并有一定的强度,脱离石膏模后,开模(脱模)取出。放入烘房中干燥处理,再加修整即成。如壶、罐、瓶类造型及雕塑等异形产品,均可采用此种成型方法。
  (2)实心注浆
  实心注浆与空心注浆不同的是,它根据产品的需要制成内外合模。 泥浆注满内外合模之间,没有多余的泥浆。它可以按需要制成不同厚度的坯体,并可避免变形。但此方法比空心注浆难度大。主要是由于泥浆中的气体不易从坯体中排除,泥浆难以注满,且易出现泡孔,故多用真空脱泡压力注浆等方法。如调羹(针匙)、鱼盈(长盘)等,均可用此种成型方法。
  (3)离心力注浆
  注浆成型还有一种方法是“离心力注”(空心旋浆法),是将石膏模放置在旋坯车上,在旋坯车旋转时进浆成型。此种坯体由于旋转时进浆,因受离心力作用,泥浆颗粒排列整齐,气泡少,可减少变形和起泡等现象。
  注浆成型是一种较方便、灵活,易于掌握的制坯方法。它的出现打破了一般受旋坯车轮制圆形器皿的局限,它不但可以制作圆形产品,同时又可制作多边形和异形器皿咱勺坯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