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丈高楼平地起 人生识字聪明始(网上教研专稿)

 科威图文快印 2011-08-04
万丈高楼平地起  人生识字聪明始(网上教研专稿)
作者:徐光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445 更新时间:2007-11-10 22:12:25

万丈高楼平地起  人生识字聪明始

—近日观看鹤峰容美镇中心小学田琼芳老师讲的一节起始年级识字课后引发的对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增强小学识字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与思考

湖北省利川市教学研究室 徐光华 445400

   

 2007年秋季,全州小学语文第6次网上教研确定的研究主题是《如何快乐学识字》。近日笔者有幸从州民族教科研网上观看到了由鹤峰容美镇中心小学田琼芳老师讲的一节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课例(人教版一上识字2中的“比一比”)。总的感觉是:这是一节体现课标理念、符合教材特征、教法生动活泼、效果十分明显的具有示范性的低年级识字课例,值得学习借鉴的东西很多。为了引领广大语文教师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关于识字教学的新理念、新特征,继续继承、改革和创新识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攻克识字教学难关,大面积提升我州识字教学的效率,使语文新课改迈上新的台阶。这里不在单纯就这节识字课品头论足,而是拓展开去、深入下去,作些研究和思考,仅供学习、研究和实践时参考

 

老师们知道,语文新课标、新教材体现出的识字教学新的设计思想(思路)是:多认少写,认写分开,加快速度,及早阅读。具体的要求是:义务教育阶段要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第一学段要求认识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第二学段累计认识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累计认识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第四学段累计认识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由此可见低年级的识字任务有多重。这么大的记字量,对学生、对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新的考验。实施新课程以来出现的难以适应、识字教学效率普遍不高(特别是有相当一部分农村村级小学和教学点的识字效率存在着较突出的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到语文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和新课改的成败)的情况是难免的。但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改变,以免再继续削弱识字教学,对母语教育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一步改革创新识字教学的策略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识字教学的整体效率呢?以下是笔者个人的研究和思考,仅供老师们进一步学习研究时参考。

一、语文新课程倡导的识字教学的新理念

全面把握和正确理解语文新课程倡导的识字教学的新理念,是改革创新识字教学策略方法、增强识字教学效率的前提。课标所倡导的,也就是我们应该树立和践行的。

(一)树立和践行奠基的识字观

汉字是汉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识字是一个人文化素质提高的第一步。中央教科所语文教育专家郝家杰指出:“要提高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水平,首先应让小学生一入学便科学地识字,尽早读书,受到普通话、规范字的正规教育,突破汉字的记字关,奠定学生作为现代人所应有的汉语文化基础和学习基础,增强他们对于语言文字敏锐的洞察力”。为什么抓好了识字能够为学生奠定起坚实的、终身受用的文化基础呢?这是因为汉字不同于其他文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音、形、义、调的统一,对汉字听说读写的过程也就是对其音、形、义、调的认识过程,而对音、形、义、调的认识,自然就增进了知识、掌握了方法、训练了思维,同时也对情感、审美、伦理和历史文化产生启发、感悟和认识的作用。如教学“仁”字,从其形看,从“人”从“二”是会意字;从其义看,指人际交往要相亲相爱。这说明,学生对“仁”的认识和掌握,既能在工具性要素内产生联动(即掌握“仁”字的音、形、义、调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其构字方法),同时也在人文性要素的内涵中产生联动(即在对“仁”字知识的理解过程中获得某种伦理认识和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一位南斯拉夫学生说:“中国人感情多么丰富,光和心有关的字就有200多个,其中的字拆开看特有意思。比如:

△憔悴:就是心“焦”了,心“快死”了;

△慎:心里认真一点就谨慎了,心里一解放,不认真了,就变成松懈的“懈”了;

△憧憬:“憧”可以说是童心就充满希望,人老了希望就没了。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由于汉字的表意特点,汉字和中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汉字载负了中华民族光辉的文化,记录了中华悠久的历史);学生通过学习汉字可以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观察汉字形体结构便可以直接捕捉到丰富的文化信息。

(二)树立和践行开智的识字观

实验证明,中国的汉字是“复脑文字”,让儿童学习汉字,对儿童智慧潜能发展有促进作用。近年来,汉字益智被越来越多的重视早期教育的家长认可,他们想方设法教孩子识字,有些幼儿园也参与到早期识字活动中来。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创造文字的功勋是伟大的。但是,我们还要认识到,使众多的人能够识字的功勋同样是伟大的,甚至更伟大。必须肯定: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人生识字聪明始;国民识字率是一个国家教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汉字学家们也指出,根据汉字的特点开展的识字教育,对于开发我们民族的智力,是有重大意义的。为什么说运用好汉字这把“金钥匙“就能激活学生大脑神经细胞、开发学生大脑潜能呢?通过以下实例我们就可以看出:

1、识字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智力。比如:

△教“游”字:教师一边讲故事,一边在黑板上逐一写出笔画让学生观察:一个小孩子(子)戴着一顶游泳帽(人),在方形的水池里游泳;

△教“呆”字: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并说出:“一个人张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是在发呆呀!”;

△教“躲”字:老师突然蹲在讲台下,问学生:“老师到哪儿去了?”当学生齐答“老师躲起来了”以后,老师站起来板书“躲”字,并引导学生观察它的形旁和声旁(利用已有知识,学生能很快掌握)。

由此可见,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只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字形、字义的关系,只要注重运用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等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化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或一段段动听的小故事,就能使学生在识字中发展起观察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力。

2、识字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比如:

△学“山”字:有人看到它“两岸青山相对出”,有人看它“五千仞岳上摩天”;

△学“水”字:有人听到的是“泉眼无声惜细流”,有人听到的是“浪淘风簸自天涯”;

△学“鸣”字:有人说这是“子规夜半犹啼血”,有人说这是“两个黄鹂鸣翠柳”;

△学“花”字:伤心的人会说“感时花溅泪”,高兴的人会说“花儿对我们笑”,憔悴的人会说“人比黄花瘦”,健康的人会说“人面桃花相映红”。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汉字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学生走进了汉字就好像走进了连绵的画廊,那人、那物、那情可观可闻可触,跃然纸上,不由得呼之欲出。

△学“实”字: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联想、发现创新“头戴一顶帽,忠实又可靠”;学习“出”字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山上山”。这又是为什么呢?这都是缘于汉字本身就是想像的婴儿,她赋予了我们非常宽广的联想、发现、创新的空间。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一个象形字,就是一幅画;一个会意字,就是一段故事;一个指事字,图文并茂;一个形声字,音像俱备(拼音文字是抽象的,可条分缕析,能循规蹈矩;方块汉字是形象的,能感悟体会,可灵犀顿悟。同时,拼音文字是平面的,方块汉字是立体的—一个汉字居然构造了音、形、义的三维空间)。

总之,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以冰心老人的题词“识字开智”作为教学的“座佑铭”,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去感悟汉字,让他们在和古人的不谋而合中跨越时空,去解读一笔一画的合理、简洁和绝妙,用今天多样的社会文化生活去印证、诠释他的丰韵、博大和深远,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树立和践行加速的识字观

200312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中、西方儿童阅读教育交流与研讨会”上,专家们提出:“早期阅读对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阅读尽早开展就是一切!”但研究表明,中国儿童的阅读量远远少于同年龄西方儿童,语言发展要滞后3年;而且中国儿童进入自主大量阅读阶段的时间比西方儿童晚了4年之久。这对他们一生的语言发展无疑是一种损害,而且这种损害在今后任何时候、用任何方法都是难以弥补的。那么,造成识字缓慢、阅读推迟的原因是什么呢?

1、中国汉字自身特殊性的原因:汉字是不同于拼音文字的一套独特的文字体系,不是掌握了26个字母、知道拼音规则就能读。汉字是表意兼表音的方块字,常用汉字就有3000多,就一般儿童读物来说也需认识1000左右,不认识就无法阅读。

2、识字教学的观念和方法跟不上: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汉字难认、汉语难学”问题,孩子上学多年识字却不多,迟迟没有解决好渴求知识、认识大千世界的需求问题,严重挫伤了孩子上学的积极性。调查表明,小学三、四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分化产生的文化原因就是“看不懂”相应的教科书内容(前者如数学应用题,后者如平面几何和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课本等)。所以,在推进新一轮语文课改中,专家们提出了“低年级识字2000,中高年级大量阅读”的改革目标。

二、语文新教材关于识字内容呈现的新方式

研究和把握新教材关于识字教学内容新的呈现方式和特点,这是改革创新识字教学策略方法、全面增强识字教学效率的基础。

(一)字画结合—目的是为创新识字启蒙的思路

北师大版教材,改变了长期以来一入学先学汉语拼音的设计思路,而是从识字入手进入语文学习。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与画”中,第一课设计的就是借助8幅图画认读“日、月、水、火、山、石、田、土”8个汉字,通过字与画对应,引导学生看图认字,了解从画是怎样演变为汉字的;第二课设计的是利用9幅图画认读“人、口、日、木、禾、竹、马、鱼、鸟”9个汉字,并引导学生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可见,采用字画结合设计的内容作为识字教学的引入部分,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也有利于进行识字的启蒙教育,一开始就让学生对汉字表义的特点形成初步印象。人教版教材的设计也基本类似,采用的是学拼音与学汉字同步进行的方法。

(二)拼识互促——目的是为加快学生识字的速度

北师大板和人教版上册(一年级)的开始几个单元,教材通过给生字和自读课文加注拼音的方式,引导学生初步熟悉汉语拼音的面孔,渗透性地学习拼音这个“工具”,随后采取“以熟字带拼音、学拼音带识字”的设计思路,让学生逐步达到“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这一拼音教学的基本目标。而且教材始终都体现了“把学生对拼音的学习看作一个‘过程’、既运用拼音又摆脱拼音”的思想,在不断引导学生巩固汉语拼音这一识字的“重要工具”、运用拼音加速识字和规范汉字学习的同时,逐渐培养起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三)借鉴规律—目的是为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

1、利用“六书”构字法设计识字内容。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在古代有“六书”(指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和转注)造字之说。它们体现了汉字各种各样的构字规律,对于理解汉字意义、掌握汉字字形有很大帮助。虽然理解“六书”内涵并正确区分某一汉字所属造字法,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但在小学生识字过程中适当借鉴一些“六书”构字规律,是可以提高他们的识字效率与识字数量的。北师大版、人教版教材在识字编排中借鉴了“六书”造字法,编排了一部分利用“六书”构字法识字的内容。比如:

形声字:(二上)将“呀、蚜、鸦、芽”“泡、饱、跑、抱、袍、炮”“铃、玲、岭、龄、领、零”等字成组编排,就利用了形声字有声旁、形旁的特点,将有相同声旁的字编排在一起。一(下)将“膀、腰、肚、背”“叭、蹲、跑、跳、路”“睁、眼、睛、眠、睡、眨”“捕、摇、挤、搬、擦、抄、抬、摔、拔、拦、摸”等字;二(上)将“钢、铜、铁、钉”“被、裙、裤、袄”“病、疼、痛、疯”等字成组编排,则是将形声字中相同形旁的字归到一起编排。

象形字:一(上)在教“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木、禾、竹”等字时,将这些字在古代的象形字写法附在旁边,同时画上这些字所代表的事物,将几种因素结合起来,能大大提高识字效率。

会意字:一(上)在呈现“明、鲜、尘、尖、灭、男、休、看、林、森、从、众”等字时是这样设计的:“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一火灭,田力男,人木休,手目看。二木林,三木森,二人从,三人众。”

总之,利用“六书”构字法帮助儿童识字,能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识字的同时,也很容易地掌握字义,同时对今后他们自学生字、提高独立识字能力大有帮助。

2  利用《三字经》设计识字教学内容。

《三字经》是古代家喻户晓的蒙童识字教材。由于它影响深远,所以与《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一起并称为蒙学教材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的特点是:前后两句大致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人教版教材的一部分识字内容就利用了《三字经》的编写形式,只是内容是现代社会生活的内容。如:

一下:在教学“懂、貌、父、母、教、认、错、事、改、愿、碗、筷、扫、夸”等字时,就采用了“三字经”的编排形式:“小朋友,正年少,尊长辈,懂礼貌。父母教,认真听,做错事,即改正。长辈错,要提醒,态度好,心意诚。家务事,要承担,洗碗筷,扫庭院。家爱我,我爱家,好孩子,人人夸。”

二上:教学“神、州、川、诵、岛、隔、峡、与、陆、民、族”等字时,采取的也是“三字经”的形式:“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各民族,齐奋发,争朝夕,兴中华。”

这样编排,一改单纯识字枯燥乏味的弊端,让小学生在兴起盎然的读书中学习生字,同时也能受到一定的人文教育。

3、利用“对子”设计识字教学内容。

对对子本来是传统语文教育中私熟先生训练蒙童作文时采用的一种方法。训练顺序先从一字对开始,以后逐渐增加至二字对、三字对、四字对,直至多字对。当代小学作文教学不再要求学生对对子。人教版教材却充分利用这一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将它巧妙地借鉴到设计识字教学内容中来。比如:

一下:安排“雾、霜、朝、霞、夕、蝶、蜂、碧、紫、千、李、杨、秀”等字时,就采取了对对子的方式,将这些要认识的生字以对子的形式出现:“云对雾,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花对草,蝶对蜂,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桃对李,柳对杨,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

教“虚、骄、傲、诚、实、赢、赞、招、嫌”等字时,也以对对子的形式出现:“是对非,长对短,虚心对骄傲,热情对冷淡。诚实赢得千家赞,虚伪招来万户嫌”。

教“恨、漠、忱、炭、贫、富、饥、索、奉、永”等字时,编了这样的对子:“美对丑,爱对恨。真诚对虚伪,冷漠对热忱,雪中送炭见真情,助人为乐献爱心。贫对富,冷对暖。饥寒对温饱,索取对奉献,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由于这些对子语音上平仄相对、词汇上词性一致、语法上结构相同,小学生读起朗朗上口,因而也就兴趣盎然。同时在诵读对子、快速识字的过程中,他们还可学到一些日常生活常识与为人做事的道理,潜移默化的学习一些语法知识,这对今后的习作表达会有很好的帮助。

4、利用《古诗》编排识字教学内容。

古诗是我国重要的文学遗产,其精巧的对仗、高低的平仄、悦耳的韵律以及综合而成的优美意境即使今天读来也是一种美的享受。将识字教学与古诗的吟诵结合起来,既符合孩子的天性,又能有效提高识字效率。人教版教材识字部分就采用了在读古诗中识字的方法。在1-2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共安排了《一去二三里》《画》《静夜思》《春晓》《村居》《所上》《小池》《赠别景文》《山行》《回书偶书》《赠汪伦》等11首内容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古诗。孩子在吟诵古诗中识字,兴趣就会大大提高,识字效果自然也很好。但二年级以后编排古诗的目的,主要不是用来识字,而是让小学生了解一点关于诗歌的知识。

(四)创设情境—目的是为优化学生识字的过程。

北师大版教材(一上):第四个主题单元是《家》,课内选编的篇目有《我的家》、《家》、《给鸡安家》,还配有同步阅读篇目《我们爱祖国》、《妈妈》等六篇。从识字教学角度讲,这实际上是创设的一幅幅生动、丰富的识字情境,要求学生学习的生字新词如“家”、“爸爸”、“妈妈”、“树林”、“祖国”等,最多的重复呈现达到了20次,最少的也有34次,这有利于低年级运用听读识字方法,在丰富多彩的语言情境中识字学词,使识字教学既轻松愉快又省时高效。

(五)引领拓展—目的是为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北师大版(一上):第12个主题单元《外面的世界》(后面几册还安排有《东的世界》、《书的世界》、《体育世界》、《集市和超市》等开放性单元)就是一个开放性识字单元,其基本内容是从课本到生活、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到社会的延伸,其设计意图是引领学生到“外面”去学习,并运用已掌握的“看拼音识字”和“问—听—读”等识字方法,认识15个生字;同时还设计了“我们可以从哪儿识字?在外面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这把“金钥匙”,启发学生拓宽识字途径。

三、以增强效率为目的改革创新识字教学方法

在明确新课程倡导的识字教学新理念、把握新教材关于识字教学内容新的呈现特点(编排方式)的基础上,我们就要以增强效率为目的,着力于改革创新识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改革创新的目标:识字教学的策略方法要形象性、情趣性、智慧性、多样性、实效性;宗旨:引领帮助学生打好识字的“四大基础”: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基本字。这里笔者总结提供一些基本的识字教学方法,供大家进一步学习、实践和研究时参考。

(一)关于识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1、汉语拼音识字法

教师要始终坚持引导学生用好拼音这个识字“拐杖”:读准字音、纠正方言、学习普通话。

2、听读识字法

这实质上是一种强化刺激法,就是先让学生反复朗读阅读材料,让学生对汉字的音留下深刻而强烈的“第一印象”,然后再把生字单列出来,让学生“手指字、眼看字、嘴读字”,这样,学生耳、手、口、眼多种感官全部投入,识字效果就会特别好。

3、编儿歌识字法

就是师生共同将学习过的某些字编成形义相应、顺口易记的儿歌,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加深记忆。“鸟”——“鸟少一点成了乌,乌鸦好像没眼珠;只因全身羽毛黑,所以远看不清楚。”“冤”——“小兔子,真可爱;秃宝盖,把它盖。不能跑来不能动,无缘无故遭迫害。”“互”——“上一下一,倒七正七,互相学习”。

4、猜字谜识字法

编字谜有两种方法:一是曲折地说出字形,并暗示字义。如:“旦”——又是一天大清早,日头初出地平线。二是只巧妙地说出字形而不显露字义。如:“苦”——一家十口住草房;“茶”——一人躲在草木中。可见,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引领他们在充满智慧的猜测中识记生字、理解生字。

5、特征联想识字法

低年级儿童认识字形往往只注意大体轮廓,而对细节、隐蔽部分则注意不够。由此而产生的错字或表现为画蛇添足、或表现为部件脱落、或表现为部件变更。如:“纸”字儿童好多写一点,教师便让学生记住一句话:“白纸一张没有点”。相反,“低”字学生又好忘记写点,教师便让学生这样记:“底、底、低,真陶气,小点坠的它,头部抬不起。”

6、形象比拟识字法

就是就是根据字形特点,将生字比拟成某种具体事物,使之形象化。如:“竹”字我们可以进行形象化的引领教学:“竹”字是一对双胞胎,哥哥和弟弟的模样差不多,只是弟弟调皮,翘起了一只脚。

7、讲故事识字法

就是结合学生爱听故事的特性,讲一些与要学的这个生字有关的小故事,或给学生介绍有关这个字的小典故,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识字。比如:教学“确”字,就可嵌入一则有关“确”的故事:“有个孩子见牛在吃草,就砸牛角,一位老爷爷见了说‘你砸得很准确’,但是用石头砸牛角,确实不好。”这一则“石头砸牛角”的故事,把抽象的“确”字的写法和用法很形象地印入了学生的记忆中。这种方法适用于某些形义关系难以辨析的字。

8、抓规律识字法

汉字的构造和识字都有规律可循,众多的汉字其中必有一批主体字,而这些主体字中的每一个都能派生出一串音、形相近的字(母体字是孽生、繁衍即派生一族音、形相近的汉字主体字)。如:母体字 “包”(实质是形声字的声旁),能组成“炮、苞、咆、胞、饱、抱、泡、跑、孢、雹、刨、鲍、疱”等子体字(实质是形声字),学生学习了母体字(形旁或声旁),由此繁衍而来的子体字(形声字占主体),学生就容易掌握了。用母体字来确定识字教学的逻辑起点,也就是利用汉字音、形、义方面的规律来进行识字教学,包括利用编旁来记忆一组生字,或让学生根据相同声母分类记忆生字,或让学生根据同义构词识字,或让学生根据词性来记忆生字等情况。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善于总结提炼,并及时运用于教学之中。

9、串解识字法

就是对构字部件作基本合乎情理的拼音解说。如:岔(分+山)—山挡住去路,分出一条岔道;叛(半+反)—从整体分出了一小半,跑向相反的方向,这是判变的行为。

10、区分识字法

就是对一组形近字的形义关系作有理性的区分和说明。如:哀和衷,哀:古时死人都很悲哀,人们穿着丧衣,去慰问,慰问张口说话,所以“哀”是“衣+口”;衷:发自内心叫衷心,内心在上衣,正中的地方,所以“衷”是“衣+中”。

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开展游戏、竞赛等活动来组织引领学生识字。

(二)关于写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老师们可以尝试运用以下“四诀”:

1、欣赏作品,激发写字兴趣。比如,王羲之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书法家,被尊为“书圣”。他的书法博采众长,运笔流畅,笔法精湛,字体俊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为后世广为流传。教师可以边介绍边向学生展示王羲之的《黄家经》、《圣亭序》等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因为汉字书法敦厚平和、隽永潇洒、空灵和谐、美不胜收。

2、扎扎实实,训练基本笔画。汉字是由一些基本笔画组成的,练好基本笔画是写好字的基础。教师可以边示范边强调笔画的基本特点:“点”如水滴,由轻到重;“横”似扁担,两头稍顿;“竖”若悬针,垂直而下;“撇”如燕子掠水,一掠而过;“捺”如飞鹰展翅,苍劲有力;“提”似刀剑出鞘,锋利无比。长期以来,我们的写字课往往给人以“刻板”“单调”“乏味”的印象。殊不知,写字课上我们的语言也可体现诗一样的美感。简单的几个笔画,却用如此优美的语言来描绘它,让它也具有了情感,具有了灵性。

3、认认真真,学习六诀写字法:1)看—间架结构;(2)想—笔画位置;(3)描—掌握技巧;(4)写—一气呵成;(5)比—寻找不足;(6)改—更上一层楼。

4、快快乐乐,寻找练字秘诀。鲁迅先生说过: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教师可以展示各种漂亮的贺年片让学生欣赏,让他们感觉到只要练好字,就连这小小的贺年片也变成了一种艺术品——有的字严谨,有的字豪放,有的字活泼,有的字方正,他们各有各的特点。同学们也要练出自己的特色来,让自己的字也能成为独特的“名片”。

四、改革创新识字写字教学要遵循的基本规律

通过上述的分析研究,联系平常的教学实践,大家可能都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事实上,“汉字难学、汉字难教”跟我们的汉字教学不得法有密切的关系,并不完全是由于汉字本身的原因。因此,广大教师现在应该做的不是要发现和修正汉字的缺点,而是要寻找和利用汉字的优势,按照汉字自身的规律将它传授给学生。如果我们对汉字和汉字教学有了系统的研究,有了体现汉字内在规律的教学法,汉字的难关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在新世纪、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切实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就要在更新观念的前提下、在创新策略方法的过程中,认真遵循以下基本规律:

(一)识字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少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来看,小学低、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基本处于具体的形象思维阶段,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则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低、中段学生的识字教学是学语文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学生都具有活泼多动的天性,因此,应当采取字谜、韵语、儿歌、情景识字等游戏、娱乐的“做中学”的教学方式;对于高段和初中学生,由于他们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智力水平也发展到能更好地理解抽象事物的阶段,学力也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应当采取字根识字、字理识字、字族文识字、电脑辅助识字等教学方式。根据需要,教师还要善于整合相近的识字方法,并创造性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二)识字教学必须符合汉字的构字规律

汉字是形、音、义结合的方块字体,属于汉藏语系,不同于西方的以表音为主的印欧语系,因此在识字教学上不能完全照搬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汉字教学的起点应当是以形表意的方块字,而不是汉语拼音。对于初入学的小学生,可以一边根据汉字的构造规律,趣味学习汉字,一边运用“幼儿所读游戏识字法”学习普通话。学生认识和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以及初步学了普通话之后,再进行系统的汉语拼音学习。这有利于正音和继续提高,真正发挥“汉语拼音”在学习汉字中的“拐棍”作用。

(三)识字教学方法必须逐步走向科学化

要做到汉字教学科学化,必须加强汉字用字问题的研究。现在小学识字教学的用字问题,还处于未能给予科学界定的模糊状态。早已研究出来的常用字字表、高频字字表、次高频字字表大都是统计成人的常用字,还没有把一个重要的字源——儿童口语中的常用字统计进来。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测定出一个适合当代儿童学习的、比较科学的、全国通用的小学语文用字表。所以,我们必须根据汉字的构造规律、学生的言语实践规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加强对字种、字量、字序等问题的研究,以解决用字问题,更好地为学生的识字提供科学化的学习方法。在这方面,我们一线的老师有很多的感性经验,可以总结提炼出来。

(四)识字教学方法必须逐步走向信息化

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进入中小学课堂已逐步成为现实。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汉字和脑科学的理论,借助多媒体等技术和丰富多彩的远程教育资源,充分体现汉字表意文字和复脑文字的特点,体现汉字的文化内涵,体现汉字与汉字之间的联系,通过形象展示、字理分析、系统归纳等方法,使识字教学的过程变得简单易学,应用起来简便高效。同时,教师还可以把一组组相互关联的汉字制成网页,发送到互联网上,实现师生资源共享。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与普及,识字教学信息化一定会实现,到时一定会成为行之有效的提高识字教学质量的方法。希望老师们注重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努力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