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中怎样对待“调皮”的学生

 想知天下事 2011-08-06

【原创】教学中怎样对待“调皮”的学生的思考  

2008-12-09 21:29:13|  分类: 百味生活 |  标签: |字号 订阅

   这学期,我班新转入了几个调皮的学生,他们性格活泼,对事物好奇心强,不大听话。其中有一个学生特别调皮,经常爱耍小聪明,自以为是。很多同学都向我反映,不喜欢他。刚开始,我听了同学们的话后,想好好批评他一顿。但转念一想,也许,他刚来,想在同学们面前表现自己,出风头呢?何不观察一段时间再说。于是在这后来的两周内,我时时关注他,发现他虽然调皮,但上课思维敏捷,朝气蓬勃,富于幻想,个性十分鲜明,下课更是不乏幽默感,平时还很注重同学之间的友情,更是一位尊重老师的人,看到这些,我不禁有了新的想法,决定在教育的同时,不要过分限制他,以免扼杀他的能力和才华。是啊,长期以来,我想,许多教师的头脑中都有这样的观念:即如果那个学生调皮,不服管不听话,爱惹事,老师就应采取种种方法给予限制。熟不知,孩子们全因为受到过分的限制而循规蹈矩,性格也会由活泼大胆渐渐变得冷漠迟钝拘谨。因此,对待调皮学生,要善于从他们调皮的行为中发现闪光点,即使具有负面性,也要因势利导,让其生动活泼主动愉快地发展,以接受未来社会的挑战。基于此我谈一下自己的教学观点:

 思考一:传统教学中对学生调皮现象的认识误区及原因

“调皮”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①顽皮。②不驯顺;狡猾不易对付。③指耍小聪明,做事不老实。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把“调皮”的外延扩大,上课时东张西望的学生;窃窃私语的学生;玩跑道上的煤渣、小石子的学生;队列练习时动作不到位的学生;不听话的学生……。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将这些不服从教师的学生视为调皮生,从而将调皮学生的范围扩大化,使我们教师的许多精力放在维持学生纪律上,影响了课堂教学。产生这种误区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二点。

    1.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下,学生课堂纪律的好处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多少年来,课堂纪律成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传统的低年级教学中,十分强调课堂纪律。如传统教学过于注重常规训练,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静(安静)、齐(回答问题整齐)、正(坐姿端正),思(思维敏捷)动作一致,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等,学生中总有少数人不能达到要求,于是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练习。

    2.“师道尊严”的传统在我国长达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根深蒂固。学生是接受教导的人,处于未知和知之较少的地位,学生必须接受教师的教导,学生必须服从教师,教师的地位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我们自己从小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就是教师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必须无条件的服从教师,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人道的灌输。

思考二: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

  新课程倡导“课堂应给予学生选择与自由的空间”。专家指出,学校需要有一定的纪律,学生也需要有一定的纪律约束,但过分强调纪律,必然会扼杀学生生动的个性和活泼的天性,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力。过分强调抓纪律,抓规范,就会忽略了关注个体享受学习的过程。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每门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思考三:学生的调皮现象应正确分析

  学生中产生调皮现象是复杂的,有着不同的心理动机,教师不能简单地看待问题,应该深入细致地观察然后进行分析,一般如下:

1.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凭兴趣做事情,在无意识中漠视或违背教师的教学意图;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管不住自己”,这类学生总是在造成后果之后才意识到其错误,追悔莫及,并努力保证决不再犯。然而,一旦再遇到适宜的时机和场所,他们就会忽略环境的客观性对其的制约作用,当他们完全“凭着自己的兴趣”做出不符合课堂常规或违背了教师教学意图的时候,就才又恍然大悟,悔不当初。

    其实,这并不是说他们思想就是怎么样有问题。这类学生归根结底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也没有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所有的规范、纪律、告戒都能够进入他们的耳朵,但是在其大脑里却是一片空白,没有形成意识或者潜意识,这也就是其行为不受控制的根本所在。

2.学生对上课的教师有逆反心理,不喜欢这位教师所上的课。因此在课堂上调皮捣蛋,以此来满足破坏欲望和产生快感这种思想根源的形成是多方面的,有的学生是因为在课程的最初阶段,由于某一环节没有掌握,而教师又忽略了给予及时、必要的帮助,致使其由此影响到后面一系列课程的学习。这种影响逐步扩大,学生从担心上这位教师的课,到害怕上他的课,最后便形成了强烈的逆反心理;有的学生则是因为教师的教法自己不太适应,虽然经过了一定努力和自我调整,却因为欲速则不达,最后发展到存有一定的逆反心理;甚至,也有可能是因为教师本身就带有学生不能接受,损害教师自身形象的行为,如说脏话,穿拖鞋和背心,体罚学生等等。所有这些在个别教师眼里或许不以为然的行为都是导致学生反感教师的原因。

3.学生为了显示自己引起他人注意,通过调皮捣乱来让同学发笑,获得一种满足感。简单地说,是想以出风头、捣乱纪律来哗众取宠,显示自己,以为这是所谓的“英雄豪杰”。借以引起别人的注意,扩大在他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这种心理有时在异性同学面前会表现得更为强烈。

4.极少数顽劣的学生,自暴自弃,无视课堂纪律,顽劣成性;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破罐子破摔”。这类学生通用的口头禅是“无所谓”,一幅玩世不恭、看破红尘的模样,这也是令所有教师最头疼的状况。这种现象的形成实际上是有过程的。只要顺着这个过程反向寻找就可以发现它的根结所在。不是每一个学生一开始都会这样的。最初,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有强烈的求知欲,后来由于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遭遇到了连续的、自己无能力逾越而又得不到有效帮助的阻碍,使得他们自暴自弃,自我封闭。

总之,学生调皮现象不是孤立的。同一名学生扰乱课堂纪律,他在不同的时候也是有其不同的动机的。因此,教师不能简单地看待问题,也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上课时出现学生调皮,是正常的现象,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分析调皮现象,善待调皮学生,保持整堂课的连续性,使教学计划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思考四:平时应善待调皮学生

  由于所谓副科独特的形式,与语文、数学等学科比较,学生更容易出现不遵守纪律,不听话,就连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不断犯一些小毛病,如果学生在纪律上一有违纪的“风吹草动”,你就停下来去“整风”,那么这节课必将是支离破碎的。守纪律不是要学生除了教师规定的动作,如举手发言等,其他动作都是多余的。这显然不是课堂教学所需的必要条件,而是为了防止个别学生影响教学所采取的一种手段。

 

其实教学中除了个别调皮学生确实很顽劣之外,许多调皮学生在课堂上都是较轻微的过失。因此,许多轻微的过失与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相比,会变得微不足道,可以容忍。 那么,在对学生的思想根源作了深刻细致的分析之后,我们又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做好引导学生的工作呢?

   一、要树立法制观念,做到依法执教

  教师必须要不断地深入学习《教师法》和《教育法》,深入学习有关方针和政策,努力提高思想觉悟,不得“以暴制暴”,采取体罚或变相体罚,以自身的错误行为来对待学生的错误行为。应以新课程的要求来对待学生,善待调皮学生。同时充分认识到体罚与变相体罚的错误与危害。

  二、热爱学生,用爱心来感化学生

  教师应该全身心地热爱学生, 保持良好心态,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学生调皮现象。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不要看到有调皮现象,就怒发冲冠,不要把学生看成是军营中绝对服从的士兵。应该懂得如何带领孩子们去了解发现生活中的美,去发现自然中的美,要教会他们如何去捕捉生活中那精彩的一瞬间,也要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存在的乐趣,要尽最大努力地关爱学生,去呵护他们。

  三、为人师表,提高自身人格魅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

  教师自身的气质、形象、对待工作的态度、与人处世的方法以及看待事物的观点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无论课上课下,教师都一样起到良好的榜样用。  如果教师不通过学习来提高教师质量,把学生深深地吸引到学习当中的话,那么,少数学生游离于课程之外,并对学习产生强烈的不满意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因此,要解决学生上课不专心,调皮捣蛋的问题,关键还在于教师本身的素质,看教师能否通过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比较高的教学质量来唤醒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持久性。

  四.讲究批评的艺术,放弃对调皮学生的高压手段,避免调皮学生产生“口服心不服”的强烈反弹与变本加厉。

首先。批评要因人而异。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如果当众给予批评,他会觉得没面子,从而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因此,最好的方法是与其私下交谈,既有利保护他的自尊,也有利于他主动认识错误。

其次,批评要婉转,可利用讲故事等形式,进行隐性批评,并注意态度要温和,语气要友好,以缓解明明的紧张防范心理,使他在宽松的氛围中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不。

再次,批评要对事不对人。也就是说,教师应对行为的本身做出分析,而不是硬逼者学生去认错和道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清楚的知道错在哪儿。需要改进什么。   

  五、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确立不同层次的成功点,使其树立自信心。

  教师虽然不能人为地定下等级,然后去粗取精,照顾重点,但是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状况来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学习要求。成功教育所提倡的“跳一跳,摸得到“正是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进步,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这样的一种良性循环的环境下,调皮捣蛋现象自然迎刃而解。教师应该正确看待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扬长避短。

  六、当调皮生于到困难时要及时给予帮助,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

  教师的教学计划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但教师的眼睛也应该注视到每一个学生,经常和学生在一起,既做学生的教师又做他们的朋友,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然后给予必要而有效的帮助,让他们成功地跨越学习中的障碍。

    七、做好家访工作,共同培养孩子

   学生成长的过程,并不是只受学校教师的影响。教师又只能教授学生辨别社会现象的是非曲直,而不可能将社会改造成完全符合学生成长的环境。所以,教师应该主动联系家长,互相配合与支持,共同培养孩子,让他们在最佳状态下茁壮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