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危害最大的十种添加剂

 李灏 2011-08-16




蔗糖聚酯:一种人造脂肪,被广泛用于炸薯条和甜品中。长时间食用可能干扰人体对重要营养素(番茄红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还会导致肥胖和腹泻。

  焦糖色素:存在于可乐、咖啡等饮料以及调味酱、蛋糕。如果它是直接由糖加热获得,危害并不大。但如果制造过程中添加了氨,就会产生致癌物质。

  糖精:属于人工甜味剂,存在于饮料、果冻等食品中。研究发现,糖精能使老鼠患膀胱癌,2008年的一份研究也指出,糖精替代糖容易导致肥胖。

  溴酸钾:在烘烤过程中可以帮助面包膨胀,也可用于面粉制作。研究发现,它会使小白鼠患前列腺癌和肾癌。中国已全面禁止溴酸钾在面粉中使用。

  BHA和BHT: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分别是抗氧化剂和防腐剂。BHA有潜在致癌性,BHT危险小一些,不过实验也发现它能致癌。而两种化学物质并不是食品制造必不可少的。

  氢化植物油:氢化脂肪属于反式脂肪,哈佛大学的研究称,美国每年因食用反式脂肪导致的心脏病发作案例多达7000件。反式脂肪的使用非常广泛。如:面包、蛋糕、饼干、奶昔等。

  亚硫酸盐:这是一种能够保持食物光鲜如初的防腐剂,最多用于酒类行业中。但有些人,特别是哮喘患者一接触就会诱发呼吸困难等症状,所以过敏的人要慎用此类添加剂。

  偶氮甲酰胺:经常用于泡沫塑料的生产,食品制造中,多用作发泡剂,改善面团的弹性、韧性。通过对47项研究的总结,世卫组织认为其可能诱发哮喘症状,建议人们摄入越少越好。

  角叉菜胶:从海藻中提取的乳化剂和增稠剂,可用于果冻、软糖、冰激凌和乳品中。动物实验表明,它和癌症、结肠问题及溃疡有关,至于是否危害人体尚不确定。

  硫酸铵:通常用于培育酵母,也添加于庄稼肥料中,用作食品添加剂时,多为面团调节剂。虽然动物实验表明它没致癌性,但也有研究发现,它会刺激人的眼睛和皮肤。

  近期诸多的食品安全事件,让人们谈添加剂色变。其实,生活中食品添加剂无所不在,虽然我们无法一一列出,但可以了解哪些添加剂危害更大。美国的一本杂志近期在总结多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列出了允许使用添加剂中危害最大的十种,惹不起咱就尽量躲吧。

  小编的话

  我们的生活其实离不开添加剂,但过度食用肯定会对身体有损害,所以,大家都面对一个课题——如何才能吃得更安全。就此,专家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

  买新鲜、当季的水果蔬菜。不买半成品或成品食材,有的时候“偷个懒”买了半成品和成品的食材回家。一定要将它们放进微波炉或者蒸锅里面高温蒸煮,这样可以减少一些添加剂的摄入量。

  选水果要选丑的。不要看那些光鲜亮丽的漂亮水果,很可能它们是被打了蜡的。肉类的选择上,宁要白肉(鱼、鸡、鸭肉,低脂肪高蛋白)不要红肉(牛、羊肉,高脂肪)。

  果蔬清洗要仔细。蔬菜要反复清洗,但是不能泡着洗,因为蔬菜里还有一些水溶性维生素,一被水浸泡它们就被分解了,因此会丢失很多维生素。在反复清洗以后,可以再用冷开水冲洗一次。

  水果清洗方式要因果而异。譬如葡萄,有的人喜欢将葡萄拔下来一颗颗地清洗,但消化不好的老人或小孩吃过后容易拉肚子。所以葡萄必须带串洗,用水冲晃荡着洗,尽量把葡萄表皮那层白霜洗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