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钱捆绑道德的时代,道德算老几?

 好点儿. 2011-08-25
 文/李诺言

    “天津版彭宇案”8月22日在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媒体和旁听市民将法庭围得水泄不通。庭审现场,声称被撞的王秀芝老太情绪激动,一度失声痛哭。王老太之女还说车主曾承认撞人,又答应赔偿。但车主许云鹤则称自己是“好心助人反被讹。这样的案子以为不会再发生,没想到还是低估了这老太太的能力,也低估了彭宇案的再生力,这个翻版案件的发生,让人都觉得后怕,这到底在以后的日子里,碰上这样的事,到底是该帮忙呢?还是坐视不理?帮了会被讹诈,不帮会遭受舆论道德的压力。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这是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民族精华,可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种遗留下来的精华变成了一种讹诈钱财的手段,这叫那些作古的先人们情何以堪,这叫那些帮助而被讹的人情何以堪,这些帮助的人,始终是没有错的,相反,它们用自己的行动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了,这个民族它还是有希望的,可是这样的行动最后还是付出了金钱的代价,这样的希望被讹诈直接磨化,这是社会所不希望看到的,可惜这样的事,在南京彭宇后,它又奇迹般的复活了,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了这个道德感情的同时,也伤害了整个民族的尊老爱幼的决心。

    这个社会在上个世纪是有道德底线的,可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人文思想倒退,道德也跟着倒退,本来撞与没撞,必居其一,为了钱脸都可以不要,良心何在?通过这个天津这个案子分析,原告说谎的可能性大,因为如果真是司机开车撞人,完全可以通过保险赔偿,没必要否认,还费这个大劲打官司,倒是原告自己摔倒又没钱,好不容易赖上一个哪能轻易放过?这也是很多人的心理,也是他们的准则。

    通过这些案子的发生,不难发现道德滑坡成为了这个民族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就算连腐朽的清王朝,在道德这一方面也不敢出轨,至少不会出现一些滑稽的场面,更不用说是在民国时期,民国时期的道德建立在强大的诚信面前,而现在的道德它完全是建立在金钱之上,在一个道德捆绑在金钱上时代,不要多想用道德去约束一个人,而是要用金钱去讹诈另一个人,这样的伪道德时代,道德演变成了金钱的奴隶,而道德却继续在形象上充当着正义,实体在金钱上它变卖了传统。

    很多时候在社会中,会出现大量的弱者,这些弱者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自身原因还有后天原因,我们主要看到的是自身原因造成的,后天原因造成的弱者也多,在南京彭宇案和天津彭宇案中,老太太都属于自身原因造成的,她的家人完全有履行自己的义务,可惜她们的家人都宁可讹诈,也不愿意履行,这就造成了这种现象在社会蔓延下去,而法院的裁决无疑是给了这些老人提供了保障,法院的裁决中主要是在弱者这面站住了脚,就算去帮助的人没有碰到她们,也会存在着间接性的关系,法院在这一原则上,既失去了法律的公正、公平性,也在社会中落下了严重了口实之争。这就势必增加在以后的类似事件中,被帮助者有明显的动机和口实去讹诈帮助者。

    在道德滑坡这一问题上,政府应该主动站出来去弥补它的不足,可惜在这一系列的道德滑坡事件中,政府并没有完全履行自己的权力,这恐怕跟自身的原因有关,真希望在以后的类似事件中,并不想再一次看见帮助者失去了法律的正义援助,而被帮助者却可以无时无刻的通过法律去讹诈他人,如此这样下去,这样的民族,这样的国家,除了在危难时刻有凝聚临时爱心以外,在其他时间都在警惕着是不是下一个彭宇,警惕着下一个被道德拉下水的人是不是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